凸显课堂主体 生长学生能力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ao0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校结合生本教育的先进教学思想,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改变:学生以教师课前设计的导学案为抓手,采用小组合作的自主学习结合课堂展示的方式。课堂中,教师让出了讲台,变教为学、变听为讲,课堂呈现出一种“畅所欲言”的氛围,只要你对问题有思考、有想法,就可以随时站起来(不需举手)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
  关键词 数学 导学案 小组合作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主动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要求我们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改进。
  下面以一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公开课为例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并对与圆有关的临界值法求取值范围进行适当的拓展。
  1.小组合作学习,生长概括归纳能力
  1.1问题设置
  ①如图1,PA、PB分别切[⊙]O于点A、B,若∠P=70°,则∠C的大小为_______°。
  ②如图2,直线MN交[⊙]O于A、B两点,AC是直径,AD平分∠CAM交[⊙]O于D,过D作DE⊥MN于E,求证:DE是[⊙]O的切线。
  两个问题由学生课前完成任务,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在课堂上随机安排学生进行展示(困惑、晒错、心得体会等),其他小组同学可以择机与其进行交流补充。
  1.2课堂实录
  生1:第1题,我在解题时出错了,以为对角互补,小组讨论后知道没连半径,所以大家要注意 “有切线,连半径,得垂直”。
  生2:我们小组这两题没有困难,但有一个知识点忘了,什么是切割线定理,有没有同学帮忙解决一下。(是补充内容,其实与本课内容关联度不高)
  生3:其实是一个补充内容……(板书图形后,很好地解决了)
  生4:关于第1题,我们小组还有一个办法,连接CO,BO,可以证明∠AOB是∠ACB的一半……(讲完后发现比较麻烦),其实这个办法用的是整体思想,还是生1的方法比较好,但我的方法有时是很有用的。
  师:解完上述两题后,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5把本课知识点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判定与性质基本都叙述了,也不必教师重复了。
  1.3分析反思
  生1的错误展示具有普遍性,给其他学生一个很好的启示。倒是生2的问题有点突兀了,但是既然提出来了,我们也不能放过,估计学生中肯定有人会,因此教师并没有急于讲解,而是稍作停顿让学生思考,生3有效地解决了问题,因此我们还是要充分相信学生,放手给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让其获得成功的体验,一定有助于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这两题的学习任务以小组“合作学”为主。所谓“合作学”,即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对具体问题进行合作探究,通过组内交流研讨,自主完成对基本问题的研究。可以看到学生能通过自主的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对两个小问题的掌握,只要再辅以展示错误和困惑的环节,学生应该可以完全通过。尤其是学生1、4、5在完成解题后,还对解题方法和思想进行了概括归纳,虽然不够规范,但却是其自己生长出来的语言系统,相信比教师所讲更容易让学生关注和接受,教师此时就不必多费力气,在边上坐看云涌,何乐不为呢!
  2.课堂展示活动,生长观察思考能力
  2.1问题设置
  如图3,点A、B在[⊙]O上,直线AC是[⊙]O的切线,OC⊥OB,连接AB交OC于点D.你在读题、标图之后,可知哪些关于角或线段的关系呢?记下来,考考其他小组吧!
  本题具有开放性,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经小组讨论后进行课堂交流展示。
  2.2课堂实录
  生1:我们小组得到如下结论OA⊥AC、∠ODB=∠CDA、∠OAB=∠OBA。
  组长刚要帮忙补充,生2已经抢先补充,但说不清,赶紧冲上黑板板演说明。
  生2:我还看到了△OAC和△BOD,能否证明它们相似或全等,但是自己无法证明。
  师:好想法。
  生3:质疑,你是无法证明的(上台后也说不清为什么,教师想介入参与,但生3已继续)我想补充一个关于边的结论:AC=CD……
  其说理过程正确,教师给予肯定,想开始解答生2的问题时,组长生4站起。
  生4:我觉得点C可以运动,那么点B也将会发生运动,所以好多结论都不一定成立(多么高的境界啊),生1的结论基本都能成立,但生2相似的想法肯定就错了,可以画图试试。
  2.3分析反思
  “展示学”是以生为本的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表现形式,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后,往往都能有所得、有所悟。所以在展示过程中会呈现出多种不同的交流形式:展示所得、补充问题、帮助释疑、质疑纠错、总结心得等都是很好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式,教师只需根据学生交流过程进行有针对性、有更高高度的小结,帮助学生加强对问题的深刻理解,我想应该也仅是锦上添花罢了。
  在所有展示交流的过程中,生4的想法出乎我们的意料:一个静态的几何问题在其他同学的展示提醒之下,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提出用动态观点来解释问题的思考方式。在教师没有任何提醒的情况下,没想到我们的学生能生长出这样有价值的能力,这样有深度的理解,让我也刮目相看了!可见,我们若是真正相信学生,放手让孩子们发挥,他们生长出的能力真的很惊人啊。
  3.生生交流互动,生长质疑反思能力
  3.1问题设置
  如图4,∠AOB=30°,OA=8,动点P在线段AO上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O点移动,以P为圆心,2为半径作圆,设点P从A点出发运动的时间为t秒.当t在什么范围内时,[⊙]P与直线OB相离?   学生通过解题和探究过程体会到用“临界值法”解决此类求取值范围题的优越性。学生先经独立思考,再经小组讨论后进行课堂交流,由于有点难度,若有困惑,可以寻求其他同学的帮助。
  3.2课堂实录
  生1:我自己算出来相切时,t=4,但组长告诉我要0≤t<4,不知是为什么。
  生2结合图形讲解,主要强调了考虑两个位置,一个出发位置,一个相切的位置,思路清晰(过程略)。生1若有所得。
  生3:我觉得不需要0≤t<4,只需要t<4就够了,因为点P是从点A出发,t自然是大于0的,不需要多做说明。(教师还没想清楚怎么和她解释,不忙接话;生2赶紧在台上再次解释,但收效不大)
  生4(马上站起来):我问你,点P是不是从点A出发,是你还那么多废话! (有意思,要开始争论了,课堂开始热闹了,教师坚决不参与)
  生3(坚持己见):可我还是觉得只要t<4就够了,t<0的话,就会向左运动了,不成立的。
  生5加入:点P在点A时有没有圆?是不是相离位置?是的话当然要写0。
  生3若有所悟,但仍不肯放手。眼看其他同学也有“群起而攻”之势,势单力薄的生3要处于下风,教师赶紧介入,从数学答案的准确性角度解释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3.3分析反思
  本题虽小有难度,但大部分学生都应该没问题,所以教师原本的重点其实在下面的变式上,没曾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学生3),由于学生都是具有各自鲜明特征的生命,其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和认知能力有差异,所以其思考方式会有所不同,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不奇怪。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让出讲台,把话语权交还给学生后,各种各样的质疑和思考都会生长出来,若都能有效解决,学生的能力肯定有所提高。我们的课堂允许学生张扬个性、充满困惑的学习,关键是发现问题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再看生3,这个本不是问题的问题,恰是其在自主思考后生长出来的,敢于质疑反思,值得欣赏。回顾其课堂上舌战群雄的架势,是否让我们想起了布鲁诺、哥白尼那种坚持真理永不放弃的精神?
  以上仅用三个课堂片段简单解释了我们在课堂教学方式改进上的做法与思考,应该还有很多不足等待笔者思考和探索实践加以解决。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对学生的学习天性和潜能估计不足,觉得凡事都需经教师传授才能获取知识,殊不知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天性是惊人的。只要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原则,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取知识,也完全可以让孩子的学习能力自由生长。
  (作者为江苏省太仓市双凤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各位队员,新学期开始了,我们气象社团的学习活动也正式拉开了序幕。”2月22日,开学第一天,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气象台的台阶上,围坐着21名八年级学生,校气象社团团长、气象研究所所长周一帆同学正在向大家布置任务,“从下周一开始,4人小组每天坚持早上7点、中午12点进行气象观测。每个观测员都要遵守社团活动课程化的相关规定,不能早测、迟测、缺测”。  据了解,气象社团的学生每天都要开展相应的气象观测活动
期刊
摘 要 诗歌源于生活,诗歌教学归根结底是对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生活意识,还要有语言意识。而要在诗歌和生活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就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个性化解读,因此,教师还需要具有开掘意识。  关键词 意识 诗歌 教学  长期以来,传统诗歌教学形式着实让人担忧——教师外科手术式的讲解,让作品支离破碎;师生品头论足式的鉴赏,疏远了我们与诗歌的距离;功利化的技巧灌输和读读背背,让我们难觅
期刊
张扬老师一直潜心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先后数十次在省内外执教示范课,通过大量的实践及课例分析研究,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点线面教学法”。2015年5月,张扬老师做客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举办的《教学新时空》栏目,开设了题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的“名师课堂”。在该教学中,他以“点线延伸,知识重构”为思维主旨,力求解决初中数学复习课的低效问题。这一节“名师课堂”的推出,在全省范围内迅速得到一线教师
期刊
摘 要 本文着重从学习动力方面分析学生现状,试图通过实施绿色评价三大策略,即乐于学习投入的评价策略、激发学习动机的评价策略和增强学习自信的评价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学习。  关键词 绿色评价 学习动力 学习投入 学习动机 学习自信 微成长  当前,初中阶段学业质量评价存在诸多问题,如“重考试分数轻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重最终结果轻进步和努力程度”等。为改变这种单一、片面、忽视学生身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比同一课题不同教学情境的创设,揭示了不同情境下的教学效果,说明了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必要性,也为自己和广大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拓展课堂资源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情境创设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数学教师的任务,在于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变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情境创设是教师创造性的行为,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是教学过程
期刊
摘 要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让课堂焕发活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充满灵性,释放个性。教师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他们能够身心愉悦地参与地理学习。  关键词 地理 情境教学 合作学习  八年级地理对学生而言,可以说是比较有趣的一门学科。学科的单元设计和知识点的分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专业教师应该利用这种优势来打造充满
期刊
作为镇江市义务教育发展比较快、比较好的学校,近几年来,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先后建立了100余个社团,涉及文学、艺术、科技、体育、研究和社会实践6个板块,引领镇江市社团建设风气之先。这么多社团,到底是负担还是机遇?到底是摆设还是教育的起点?或者说,学生社团的根本目标又是什么?基于上述思考,“社团活动课程化”这一概念在该校应运而生,该校的社团建设走上了在国家课程的指导下,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大框架下,
期刊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理念,是学生卓有成效的学习方式。在初中英语写作课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组织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培养学生协作互助的习惯,让学生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反思并调整,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 小组合作 初中英语 写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理念,是卓有成效的学生学习方式。如何在初中英语写作课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组织教学,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并通过一
期刊
【教材分析】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常常需要在不确定情境中做出合理的决策。概率正是通过对不确定现象和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研究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来为人们更好地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因而,义务教育苏科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第1节安排了《确定与不确定》的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收集数据的能力,并能对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能够在寻找出其中规律的基础
期刊
(一)设计数学情境,展示函数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之间的关联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这节课的知识内容。  (教师先画出如图1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标出A(2,1)、B(6,4)两点的位置)  师:请同学们根据图中的信息,设计一个问题,并简述这个问题的求解思路。  生1:求直线AB的解析式,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师:是的。能否求出经过A(2,1)、B(6,4)两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