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诗歌源于生活,诗歌教学归根结底是对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生活意识,还要有语言意识。而要在诗歌和生活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就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个性化解读,因此,教师还需要具有开掘意识。
关键词 意识 诗歌 教学
长期以来,传统诗歌教学形式着实让人担忧——教师外科手术式的讲解,让作品支离破碎;师生品头论足式的鉴赏,疏远了我们与诗歌的距离;功利化的技巧灌输和读读背背,让我们难觅诗歌艺术之美……
究竟怎样才能教好诗歌?执着于一直以来的困惑,笔者对诗歌教学工作做出了一些初步探索。这里结合李清照的《武陵春·春晚》谈一谈自己粗浅的感悟。
一句景物描写·生活意识
诗歌源于生活,是对生活高度概括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有强烈的生活意识。
作为《武陵春·春晚》中的景物描写句“风住尘香花已尽”,一般教学中往往止于内容上的了解和“由景及情”“借景抒情”等技法的掌握,而我则尝试着向学生提出了“更高”一层的要求——就“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作散文化的描绘。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背景铺垫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风雨的肆虐、满地的落红、渐起的暮色、瘦弱孤苦的身影……通过构筑合情合理的场景,让这首词所要着力体现的“愁”显得更自然、更合理。
鉴赏中,教师不必拘泥于究竟是“由景及情(人)”抑或“借景抒情”这种“技”的层面上的识记和理解,而要让学生感受到词人“因情悲景”、触景伤情的那种情景交融的心绪,通过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进而领悟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深刻内涵。
将《武陵春·春晚》中的写景句作散文化的描绘,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教学技巧问题,它源于自己对诗歌本质的深刻认识——诗歌虽然形制精悍,语言简洁,却是对生活的深度浓缩。因此,诗歌教学要注意对生活的还原,要让学生感受到只言片语的背后的丰富内容——疾风骤雨过后,花枝低垂,叶残花坠。虽然天色将晚,词人依然孤身守候于窗前,凝目满地的残叶落红,默默无言…… 学生只有走进诗歌,走近文字所承载的生活信息,其对诗歌的体会才能深刻,才有可能对文字和生活的关系生发出个性化的感悟,进而提高鉴赏水平。
两个生活细节·语言意识
诗歌因其语言的高度凝练而讲究“炼字”“炼句”。因此,诗歌鉴赏中,教师要有高度的语言意识。
古典诗歌一般短小精悍,因此更注重语言表达技巧的运用。在《武陵春·春晚》中,词人的哀愁形象就是其借助两个生活细节——“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展现出来的。这也是诗歌中刻画人物形象的常用技法,即通过人物的一颦一笑、只言片语、尺衣寸饰来塑造人物形象。
针对第一个细节,我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字的方式来增强对词人心境的理解:一个“晚”字,表明词人愁情之长,一天到晚被愁云笼罩;一个“倦”字,更由懒于外在的梳妆打扮,进而深化到词人身心俱疲的层面,让人想象到历尽家国劫难和人事变迁之后的词人俨然一副万念俱灰、精神恍惚的嫠妇形象。
针对第二个细节,我围绕“欲语”二字做文章,借助两个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词人本想说些话,她会说哪些话呢?最后又为什么没有说?
在解决这两个问题时,教师一方面可以借助国破家亡、南渡夫死的时代背景进行铺垫,让学生体味那种想说又无从说起、说来徒增苦恼的无奈以及唯有以泪洗面的那种肝肠寸断的悲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技巧的比较——王禹偁诗云“数峰无语立斜阳”,山峰本来是不能语的,然而诗人说它们“无语”,好似它们原来能语、欲语而只是此时此刻忽然“无语”,这样就赋予了山峰强烈的情感色彩。这种手法在古典诗文中极为常见,如“春风三十,花落无言”“寒日无言西下”等等,山峰、落花、寒日、流水本不能语而“无语”。词作中,词人明明能语,而且也本“欲语”,然而最终“无语”,其内心之孤苦由此可见一斑——从而让学生对这两处细节描写有了更加真切的感受。
诗歌用语凝练,可谓字字珠玑。因此诗歌教学要抓住关键字词句,反复揣摩玩味,感受字句背后的深刻内容,进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同时借助语言表达技巧感受诗歌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
三个连贯词语·开掘意识
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有开掘意识——从简练的语言文字表面挖掘诗歌深刻的内涵。
《武陵春·春晚》下阕内容主要是由“闻说”“也拟”“只恐”三词贯穿的词人的心理活动——包括其中的一个比喻句。如果对三个词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把握准确了,那么对比喻句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闻说”“也拟”“只恐”三词一气呵成,道出了词人曲折复杂的心理,表现出难以言说的悲愁。一般在教学中,对三个词语的赏析也仅仅止于此而已。而我则在此基础上稍稍作了一些开掘:词人的这种“听说”“打算”和“担忧”发生的时间——是发生在以往还是当下,就此让学生就此展开讨论。
讨论是开放式的,言之成理即可。我们认为词人的想法和担忧应该发生在以往为宜——说明此前面对苦闷和悲痛,作者还曾经尝试着去排遣,意欲摆脱愁绪的烦扰,而今却已心如止水,外界的一切再也不能激起些许涟漪,哪怕是烂漫的春光,能做的唯有一任凭苦难悲愁的肆虐,由此可见其愁苦之深重,以致“舴艋舟亦承载不动”,比喻、夸张自然合理,而上阕中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恰恰对作者的这种心境作了最好的注解。
诗歌源于生活,诗歌教学归根结底是对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生活意识,还要有语言意识。而要在诗歌和生活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就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个性化解读,因此,教师还需要具有开掘意识。毕竟,诗歌教学只有入乎其内——抓住文字这个载体,走进诗歌反映的火热的生活,方能感受其外——语言文字运用的艺术美,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和方法。
(作者为江苏省沛县朱寨中学教师)
关键词 意识 诗歌 教学
长期以来,传统诗歌教学形式着实让人担忧——教师外科手术式的讲解,让作品支离破碎;师生品头论足式的鉴赏,疏远了我们与诗歌的距离;功利化的技巧灌输和读读背背,让我们难觅诗歌艺术之美……
究竟怎样才能教好诗歌?执着于一直以来的困惑,笔者对诗歌教学工作做出了一些初步探索。这里结合李清照的《武陵春·春晚》谈一谈自己粗浅的感悟。
一句景物描写·生活意识
诗歌源于生活,是对生活高度概括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有强烈的生活意识。
作为《武陵春·春晚》中的景物描写句“风住尘香花已尽”,一般教学中往往止于内容上的了解和“由景及情”“借景抒情”等技法的掌握,而我则尝试着向学生提出了“更高”一层的要求——就“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作散文化的描绘。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背景铺垫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风雨的肆虐、满地的落红、渐起的暮色、瘦弱孤苦的身影……通过构筑合情合理的场景,让这首词所要着力体现的“愁”显得更自然、更合理。
鉴赏中,教师不必拘泥于究竟是“由景及情(人)”抑或“借景抒情”这种“技”的层面上的识记和理解,而要让学生感受到词人“因情悲景”、触景伤情的那种情景交融的心绪,通过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进而领悟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深刻内涵。
将《武陵春·春晚》中的写景句作散文化的描绘,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教学技巧问题,它源于自己对诗歌本质的深刻认识——诗歌虽然形制精悍,语言简洁,却是对生活的深度浓缩。因此,诗歌教学要注意对生活的还原,要让学生感受到只言片语的背后的丰富内容——疾风骤雨过后,花枝低垂,叶残花坠。虽然天色将晚,词人依然孤身守候于窗前,凝目满地的残叶落红,默默无言…… 学生只有走进诗歌,走近文字所承载的生活信息,其对诗歌的体会才能深刻,才有可能对文字和生活的关系生发出个性化的感悟,进而提高鉴赏水平。
两个生活细节·语言意识
诗歌因其语言的高度凝练而讲究“炼字”“炼句”。因此,诗歌鉴赏中,教师要有高度的语言意识。
古典诗歌一般短小精悍,因此更注重语言表达技巧的运用。在《武陵春·春晚》中,词人的哀愁形象就是其借助两个生活细节——“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展现出来的。这也是诗歌中刻画人物形象的常用技法,即通过人物的一颦一笑、只言片语、尺衣寸饰来塑造人物形象。
针对第一个细节,我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字的方式来增强对词人心境的理解:一个“晚”字,表明词人愁情之长,一天到晚被愁云笼罩;一个“倦”字,更由懒于外在的梳妆打扮,进而深化到词人身心俱疲的层面,让人想象到历尽家国劫难和人事变迁之后的词人俨然一副万念俱灰、精神恍惚的嫠妇形象。
针对第二个细节,我围绕“欲语”二字做文章,借助两个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词人本想说些话,她会说哪些话呢?最后又为什么没有说?
在解决这两个问题时,教师一方面可以借助国破家亡、南渡夫死的时代背景进行铺垫,让学生体味那种想说又无从说起、说来徒增苦恼的无奈以及唯有以泪洗面的那种肝肠寸断的悲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技巧的比较——王禹偁诗云“数峰无语立斜阳”,山峰本来是不能语的,然而诗人说它们“无语”,好似它们原来能语、欲语而只是此时此刻忽然“无语”,这样就赋予了山峰强烈的情感色彩。这种手法在古典诗文中极为常见,如“春风三十,花落无言”“寒日无言西下”等等,山峰、落花、寒日、流水本不能语而“无语”。词作中,词人明明能语,而且也本“欲语”,然而最终“无语”,其内心之孤苦由此可见一斑——从而让学生对这两处细节描写有了更加真切的感受。
诗歌用语凝练,可谓字字珠玑。因此诗歌教学要抓住关键字词句,反复揣摩玩味,感受字句背后的深刻内容,进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同时借助语言表达技巧感受诗歌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
三个连贯词语·开掘意识
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有开掘意识——从简练的语言文字表面挖掘诗歌深刻的内涵。
《武陵春·春晚》下阕内容主要是由“闻说”“也拟”“只恐”三词贯穿的词人的心理活动——包括其中的一个比喻句。如果对三个词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把握准确了,那么对比喻句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闻说”“也拟”“只恐”三词一气呵成,道出了词人曲折复杂的心理,表现出难以言说的悲愁。一般在教学中,对三个词语的赏析也仅仅止于此而已。而我则在此基础上稍稍作了一些开掘:词人的这种“听说”“打算”和“担忧”发生的时间——是发生在以往还是当下,就此让学生就此展开讨论。
讨论是开放式的,言之成理即可。我们认为词人的想法和担忧应该发生在以往为宜——说明此前面对苦闷和悲痛,作者还曾经尝试着去排遣,意欲摆脱愁绪的烦扰,而今却已心如止水,外界的一切再也不能激起些许涟漪,哪怕是烂漫的春光,能做的唯有一任凭苦难悲愁的肆虐,由此可见其愁苦之深重,以致“舴艋舟亦承载不动”,比喻、夸张自然合理,而上阕中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恰恰对作者的这种心境作了最好的注解。
诗歌源于生活,诗歌教学归根结底是对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生活意识,还要有语言意识。而要在诗歌和生活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就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个性化解读,因此,教师还需要具有开掘意识。毕竟,诗歌教学只有入乎其内——抓住文字这个载体,走进诗歌反映的火热的生活,方能感受其外——语言文字运用的艺术美,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和方法。
(作者为江苏省沛县朱寨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