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它更具有伦理学意义,本文从消费伦理存在的理论基础、社会基础的两个方面论述了消费的伦理学意义。
关键词消费需要伦理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354-01
消费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还是个社会问题,消费不仅影响经济,而且还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从消费的伦理方面入手探讨消费问题,对于全面解读和解决社会问题有重要作用。
一、消费伦理的理论基础
虽然消费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在历史发展的很长一段时期,消费由于自身所具有的个体性、主观性和偶然性,始终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对消费的研究也一直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中。人们发现消费不仅取决于经济的承受力,也取决于伦理承受力,整个社会都应放弃片面的消费观念与增长模式,注意力集中到当前的消费模式对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造成的方方面面的影响上来。那么,消费伦理自然具有其理论价值和社会基础。
(一)消费伦理的理论基础
消费需要的产生,不仅仅是人类生物本能的反应,更主要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反应,体现了消费的伦理性。
消费活动或消费行为是消费主体基于一定的消费需要,借助相应的目的和手段通过一定社会交往形式所达到的与消费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
从伦理意义上说,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不是依据某个人的尺度而是依据社会的尺度来进行衡量的。一个人的需要满足得如何,看起来仿佛纯粹是个人主观确定的,但是事实上每个人自己所持的标准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条件出发,都是以一定的社会参考系为依据来确定的。这就是为什么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或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的人们都有不同的需要标准。在过去长期封闭的环境和自然经济条件下生活的人们与在当前开放环境和商品经济条件下生活的人们的生活满足标准是有着很大差异的。人们的需要水平是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我们在衡量需要和享有的满意度往往是以社会为尺度的,而不是以满足他们的物品为尺度的。因为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的性质,所以它们是相对的。那些对于人们的生存是必需的消费,显然是合理的。但是非必需的消费享受并不一定是合理的。人们的许多需要会超出必需,而且只有在超出必需的层次上,人们才感受到不只是生存,而且也在生活。必需是有限的,非必需才能體现发展。人不仅仅需要生存,而且需要发展。只有把消费需要置于伦理学视域,在此基础上探求消费需要的必要和适度是有必要的。
(二)消费观和行为选择必然会受到一定社会伦理评价标准的影响,折射出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水平
人们的消费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个人的消费心理、消费动机、消费意向、消费行为、消费模式都是在社会中形成、发展的,因而个人的消费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必然受到伦理文化的巨大影响。人虽然有需要,但却不把自己束缚于需要,不以满足需要为满足,人还有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问题。在消费行为的选择中,个人消费什么、消费多少、如何消费,不仅与个人的经济收入有关,也与个人的性格、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道德意识有关,与传统文化影响有关,人们之所以喜欢消费某一类食物而不喜欢消费另一类食物,之所以倾向于某一类住宅而不倾向于另一类住宅,往往有着社会传统观念、风俗习惯的因素的影响,有着价值观的制约和影响。道德伦理因素作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对消费行为选择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因而,消费也是伦理文化现象。人的消费必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并造成一定的道德后果,必然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表现出来,具有自身的道德性。消费活动决不只是个人的私事,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环节,作为社会文化构成的一种现象,本质上是社会性的。一方面受到社会消费模式和消费习俗评价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必然对他人的消费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诱导和示范作用。
当代社会是意义消费主导的社会。当消费已经越来越远离了传统的那种自己自足的方式,而表现为一种“意义”建构、趣味区分、文化分类和社会关系在生产的过程,那么任何东西都可能进入消费的领域。人们一向认为是不能出让的东西都变成了交换和买卖的对象,甚至说德行、爱情、信仰、知识和良心等也可以变成买卖的对象。正如人们常说的:现代社会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我们目前处的时代,生活中原本自然的、不具有商品性的东西都可能因为具有某种意义性价值而成为需求的对象,如新鲜的空气、水以及各种意义符号等。一切都可能成为消费客体,主体的选择更体现价值追求和精神属性。因为这些不只是人的生理需要,也是人的自由选择,而这种意义消费所带来的社会差异与过度性消费使消费更具伦理性,并使其的规范性研究更必要性。
二、消费伦理的现实依据
消费伦理的存在不仅有伦理价值,更具有现实价值。20世纪至21世纪,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人类不仅关注物实体的消费,更注重物的符号消费,而纯粹符号消费使人沉溺于盲目消费中,结果导致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人类无法回避的生态危机以及人自身的危机。消费主义的肆虐所导致的现代社会的危机,是无法通过行为技术来消解和补救的,关键还是在人的价值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
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社会进入了一个以物(商品)的大规模消费为特征的社会。这种大规模的物(商品)的消费,不仅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消费主义成为占据主流地位的社会价值观,对更多消费品的追求被视为通往幸福之路,甚至被誉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大规模物质消费的增长被视为人类历史文明中的最高成就之一,促进消费持续增长也往往被列为国家经济政策的首要目的。消费主义成为西方社会中主导人们生活方式的支配性观念,也是现代西方社会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以生产为主导的社会转向了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大众消费时代到来了。这种转变引起社会生活方式的革新,并引发了整个社会价值观的断裂、冲突和震荡如何理解人类消费生活和行为本身的价值,如何理解人类消费生活与道德生活的内在关系,进而探寻人类消费行为所具有的伦理道德意义,以合理的消费道德观指导人类消费行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凡此种种,构成了消费伦理研究的丰富内涵,也凸显了消费伦理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与此同时,“我们为何需要消费伦理”,是在消费表现个人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今天,具有道德意识的人必然会产生和面对的问题。对它的追问和解答,实际上是阐明建构一种消费伦理的正当理由。
关键词消费需要伦理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354-01
消费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还是个社会问题,消费不仅影响经济,而且还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从消费的伦理方面入手探讨消费问题,对于全面解读和解决社会问题有重要作用。
一、消费伦理的理论基础
虽然消费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在历史发展的很长一段时期,消费由于自身所具有的个体性、主观性和偶然性,始终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对消费的研究也一直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中。人们发现消费不仅取决于经济的承受力,也取决于伦理承受力,整个社会都应放弃片面的消费观念与增长模式,注意力集中到当前的消费模式对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造成的方方面面的影响上来。那么,消费伦理自然具有其理论价值和社会基础。
(一)消费伦理的理论基础
消费需要的产生,不仅仅是人类生物本能的反应,更主要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反应,体现了消费的伦理性。
消费活动或消费行为是消费主体基于一定的消费需要,借助相应的目的和手段通过一定社会交往形式所达到的与消费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
从伦理意义上说,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不是依据某个人的尺度而是依据社会的尺度来进行衡量的。一个人的需要满足得如何,看起来仿佛纯粹是个人主观确定的,但是事实上每个人自己所持的标准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条件出发,都是以一定的社会参考系为依据来确定的。这就是为什么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或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的人们都有不同的需要标准。在过去长期封闭的环境和自然经济条件下生活的人们与在当前开放环境和商品经济条件下生活的人们的生活满足标准是有着很大差异的。人们的需要水平是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我们在衡量需要和享有的满意度往往是以社会为尺度的,而不是以满足他们的物品为尺度的。因为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的性质,所以它们是相对的。那些对于人们的生存是必需的消费,显然是合理的。但是非必需的消费享受并不一定是合理的。人们的许多需要会超出必需,而且只有在超出必需的层次上,人们才感受到不只是生存,而且也在生活。必需是有限的,非必需才能體现发展。人不仅仅需要生存,而且需要发展。只有把消费需要置于伦理学视域,在此基础上探求消费需要的必要和适度是有必要的。
(二)消费观和行为选择必然会受到一定社会伦理评价标准的影响,折射出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水平
人们的消费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个人的消费心理、消费动机、消费意向、消费行为、消费模式都是在社会中形成、发展的,因而个人的消费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必然受到伦理文化的巨大影响。人虽然有需要,但却不把自己束缚于需要,不以满足需要为满足,人还有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问题。在消费行为的选择中,个人消费什么、消费多少、如何消费,不仅与个人的经济收入有关,也与个人的性格、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道德意识有关,与传统文化影响有关,人们之所以喜欢消费某一类食物而不喜欢消费另一类食物,之所以倾向于某一类住宅而不倾向于另一类住宅,往往有着社会传统观念、风俗习惯的因素的影响,有着价值观的制约和影响。道德伦理因素作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对消费行为选择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因而,消费也是伦理文化现象。人的消费必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并造成一定的道德后果,必然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表现出来,具有自身的道德性。消费活动决不只是个人的私事,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环节,作为社会文化构成的一种现象,本质上是社会性的。一方面受到社会消费模式和消费习俗评价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必然对他人的消费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诱导和示范作用。
当代社会是意义消费主导的社会。当消费已经越来越远离了传统的那种自己自足的方式,而表现为一种“意义”建构、趣味区分、文化分类和社会关系在生产的过程,那么任何东西都可能进入消费的领域。人们一向认为是不能出让的东西都变成了交换和买卖的对象,甚至说德行、爱情、信仰、知识和良心等也可以变成买卖的对象。正如人们常说的:现代社会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我们目前处的时代,生活中原本自然的、不具有商品性的东西都可能因为具有某种意义性价值而成为需求的对象,如新鲜的空气、水以及各种意义符号等。一切都可能成为消费客体,主体的选择更体现价值追求和精神属性。因为这些不只是人的生理需要,也是人的自由选择,而这种意义消费所带来的社会差异与过度性消费使消费更具伦理性,并使其的规范性研究更必要性。
二、消费伦理的现实依据
消费伦理的存在不仅有伦理价值,更具有现实价值。20世纪至21世纪,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人类不仅关注物实体的消费,更注重物的符号消费,而纯粹符号消费使人沉溺于盲目消费中,结果导致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人类无法回避的生态危机以及人自身的危机。消费主义的肆虐所导致的现代社会的危机,是无法通过行为技术来消解和补救的,关键还是在人的价值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
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社会进入了一个以物(商品)的大规模消费为特征的社会。这种大规模的物(商品)的消费,不仅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消费主义成为占据主流地位的社会价值观,对更多消费品的追求被视为通往幸福之路,甚至被誉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大规模物质消费的增长被视为人类历史文明中的最高成就之一,促进消费持续增长也往往被列为国家经济政策的首要目的。消费主义成为西方社会中主导人们生活方式的支配性观念,也是现代西方社会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以生产为主导的社会转向了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大众消费时代到来了。这种转变引起社会生活方式的革新,并引发了整个社会价值观的断裂、冲突和震荡如何理解人类消费生活和行为本身的价值,如何理解人类消费生活与道德生活的内在关系,进而探寻人类消费行为所具有的伦理道德意义,以合理的消费道德观指导人类消费行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凡此种种,构成了消费伦理研究的丰富内涵,也凸显了消费伦理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与此同时,“我们为何需要消费伦理”,是在消费表现个人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今天,具有道德意识的人必然会产生和面对的问题。对它的追问和解答,实际上是阐明建构一种消费伦理的正当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