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足以改变印度的演员
在逆势而行的道路上,阿米尔.汗始终步履不停,他直言:“即使职业和商业利益受损,我仍坚持自己的观点。我在与一个庞大的组织对抗,最终也许被撞得粉碎,但我不会退缩!”
2017年5月,一部印度电影悄然在中国各大影院上映,它不歌舞、不奇幻、不史诗、不喜感;既没有爱情戏,女主角也够不上“貌美如花”,甚至还是不讨巧的体育励志类题材。与之同期上档的舶来大片则是好莱坞的《银河护卫队2》、日本一代大师杰作《多啦A梦》剧场版、以及贝克汉姆的银幕处女秀《亚瑟王》。势利的影院老板理所当然地把这部不起眼的寒碜印片丢到一边,每天只放映两场,还选了最黑暗的时段,在他们眼里,印度电影和印度人一样穷,没必要给予重视。
可是奇迹出现了。
就是这样一部“穷电影”,放在最不讨巧的时间放映,却每日高朋满座,影评人和普通观众走出放映室的时候都在怒吼:“这么好的电影,为什么不让更多的人看到?!”于是乎,该片的排片量从3%升级到了50%,人们纷纷放下“小鲜肉”和“大场面”的俗套审美,心甘情愿地为之买单。影片最后拿下多少票房?整整十二个亿。
这就是《摔跤吧!爸爸》在中国创造的神话,它的炮制者正是印度著名电影人阿米尔.汗。
公子哥的愤怒
倘若见识过阿米尔.汗在《三傻大闹宝莱坞》和《我的个神啊》里的形象,你可能很难相信他那时候已经年过不惑;模样周正、皮肤挺洁、身上的肌肉线条每一缕都像是艺术家凿出来的。没错,公子哥儿维系青春的手法与普通人不一样,靠的是任性妄为,以及对这个世界怀抱的愤怒感。
阿米尔.汗很怒,因为命运之神动不动就耍他一下。1965年3月,宝莱坞著名编导塔希尔.侯赛因得到了一个儿子。不得不承认,那是印度电影风生水起的好时节,平民们花上九块大洋就能带着一家人进到影院,吹着空调,吃着点心,欣赏银幕上一群美女毫无缘由地载歌载舞,享受三个多钟头的娱乐时光。所以塔希尔和同样从事电影行业的兄弟纳西尔都认定,这个男孩长大以后得去拍电影,赚钱又出名。
可惜的是,到了阿米尔.汗八岁那年,叔叔纳西尔把他绑进片场,在电影《Yaadon Ki Baraat》里做小演员,这部戏拍下来,阿米尔.汗就成了爆红童星,与此同时他也对天发誓,片场这种杂乱无章的地方他这辈子都不想再踏入。带着这份倔强,他一次又一次被家长强按着头去拍戏,直到父亲破产。没办法,印度不可避免地迎来了经济大萧条,普通人连电影票钱都不想出了,电影人的运气也就走到了尽头。
阿米尔.汗这位公子哥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他当时唯一担心的事情就是交不起学费,无法再去念书。眼看母亲不停地接听催债电话,阿米尔.汗的内心怒火中烧,父亲甚至跟他讲:“儿子,电影这行是干不下去了,你要不然想办法做个工程师啥的?”
对不起,阿米尔.汗并不想做什么工程师,他当时的梦想有二:一、像费德勒一样成为网球王子,事实上他确实也获得过印度巴哈拉施特拉邦的网球冠军;二、和不同宗教的邻居小女孩双宿双飞。两个梦其实一个都不靠谱,但阿米尔.汗的任性却让家人无可奈何;他可以放下网球的执念,却不幸中了好莱坞电影的招,从此坚信电影就是他的性命;他也无视了宗教界限带来的困扰,毅然决然地抓紧心上人的手,跑上公交车,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私奔。
到了1993年,阿米尔.汗写起了剧本,一连串家庭变故和爱情挫折让他意识到,印度电影发展到那种地步纯属自取灭亡。由于政府的严柯监管,电影必须部部讲究正能量,阿米尔.汗为此演出了一系列英雄式人物,与沙鲁克.汗等人并列“印度男神”之位。要知道,阿米尔.汗不是那种喜欢躺在“万人迷”的云堆里享福的“小鲜肉”,他有自己的电影态度。
2002年,他在电影《印度往事》中担任主演兼制作人,这部电影无疑彰显了公子哥不可忽视的雄心壮志,片中讲述印度村民与英国军队进行板球比赛并获得最后胜利的故事,它无疑是让印度人看到了反抗压迫、争取权益的黎明曙光。这部良心电影,入选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预示着印度片中传扬的价值观已正式与世界接轨。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专属于阿米尔.汗的“印度良心”初露端倪。
电影大神的眼泪
众所周知,阿米尔.汗是凭借励志喜剧《三傻大闹宝莱坞》风靡全世界的,他自认跟片中的三傻一样,与当今社会格格不入,系他人眼中的“奇葩”。这部刷新了宝莱坞本土票房史的电影,是阿米尔.汗艳惊国际影坛的开始。那一年,阿米尔.汗四十四岁,为了演好一个十九岁的大学生,他主动跟自己的侄子亲近,观察年輕人都怎么聊天、在想些什么。讲白了,那些前期准备是多此一举,因为阿米尔.汗从心态上来讲确实还是个“少年”,除了拍戏就喜欢在家打游戏和玩博客,收罗最新资讯和与时俱进对他来讲不是什么难事儿。
也正是因为少年心态,阿米尔.汗的正义感与悲天悯人的程度要远远超过一众只想着捞热钱的印度电影人。2013年,一档唤作《真相访谈》的节目开播,这是阿米尔.汗对印度社会病灶一次最有力的出拳,也是让他哭得最多的一次壮举。
如果说,2011年公映的韩国电影《熔炉》推进了韩国青少年保护法的完善进程;那么《真相访谈》的威力则丝毫不亚于前者。阿米尔.汗邀请来上节目的都不是幸运儿,从被迫多次堕胎的单身母亲、受性侵的孩子,乃至被毁容的家暴受害者;他以平静的语气追问这些人滴血的生活经历,流着眼泪把他们的痛苦呈现在每个观众面前,让大家自己去判断是非对错,找到这些悲剧的症结所在。这些敏感又痛彻心肺的话题,让阿米尔.汗脱离出“电影人”的范畴,《时代》杂志将他的照片放在封面上的时候,直接将他定位为“先驱”;他由此被邀请到印度国会作证,成功令国会通过了保护儿童法案。 当然,访谈节目做得深入人心的同时,阿米尔.汗也没有放过电影,他知道“叛逆”的重要性,通过一部观众喜闻乐见的喜剧片,给大家洗洗脑,指引民众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世界,何乐而不为?就这样,阿米尔.汗在2014年推出了又一部喜剧大片——《我的个神啊》。这部片子的特别之处在于,敢于对这个宗教国家发起挑战,质疑信仰的存在。在这种寺院林立,平民依靠求神拜佛寻找心灵慰籍的地盘,阿米尔.汗却偏偏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永不眨眼的外星人,以旁观者的角度去揭露盲目崇拜的荒唐本质。电影一出,自然是触了诸多宗教狂的逆鳞,教徒们在公开场合焚烧电影海报,瑜伽大师与政界人士公开发言呼吁抵制这部电影,阿米尔.汗在片中的全裸出镜也被指有伤风化;这些行为却丝毫没有影响它的卖座。道理很简单嘛,既然神佛有这么灵光,为何虔诚的教徒们依旧各有各的不幸?《我的个神啊》以荒诞解构荒诞的奇招,令阿米尔.汗四度打破宝莱坞票房记录,在中国也换得了过亿的票房。
不要以为阿米尔.汗受到全球爱戴就表示他会欣然接受虚幻的荣誉,这位标准“逆子”其实并不吃那一套,他有自己的规矩。比方讲,他从不仗着自己红透半边天就随便轧戏;在没有看过完整剧本之前绝不接受演出邀约;甚至还从来不鸟任何印度电影奖项的颁奖礼,理由是“老子信不过他们”。哪怕是已得到奥斯卡高度认可的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他也毫不客气地指出:“这根本就不是展示真实印度的电影,瞎拍一气!”
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曾经邀请阿米尔.汗的蜡像进驻,他想都不想就拒绝了,并称:“这对我来说并不重要,如果人们想看我的电影,他们自然会来看,我也没时间管那么多事,我的‘宽带’只有那么宽。”
那么,这个人的“宽带”在影院里又“宽”到了什么境界呢?《摔跤吧!爸爸》给出了一个响亮的答案。这部戏几乎颠覆了所有印度电影的“潜规矩”,除了婚礼上的一场歌舞表演,几乎不做任何这方面的渲染;两个女主角不靠妙曼风情吸引眼球,却是剪短头发,穿上T恤,扮演腰圆腿粗的摔跤运动员;甚至在影片最高潮处,作为主角的阿米尔.汗也是缺席的,将全部焦点聚集到了女主角身上。此举是为了让大家知道,女人的能量与男人一样强大,印度也该到了男女平权的时候了!
看,这就是阿米尔.汗给芸芸众生的命运启示。
在逆势而行的道路上,阿米尔.汗始终步履不停,他直言:“即使职业和商业利益受损,我仍坚持自己的观点。我在与一个庞大的组织对抗,最终也许被撞得粉碎,但我不会退缩!”
作为严格的素食主义者、时常与陈规旧律对着干的艺术家,阿米尔.汗的“良心”之光已然照亮了整个印度,用才华、用骨气,用泪水,浇铸起人性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