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类文本该有的那些元素

来源 :语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limi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象类文本是统编版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生想象能力发展的重要载体。统编版教材在不同学段围绕想象设置了不同的要求:从有趣到新奇,从新奇到合理。处于统编版三下的第五单元,则将教学的定位点设置为:走向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作为这个单元的开篇之作,《宇宙的另一边》蕴藏着关于想象的哪些元素?对于落实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又承载着怎样的作用呢?
  一、广阔的想象维度,凸显丰富大胆
  教学想象,我们常常说要“大胆”,就是要避免亦步亦趋,避免谨小慎微,要鼓励学生超越常规,突破局限,深化对原始信息的“改造与加工”。《宇宙的另一边》在这一特点上,堪称典范。比如作业本的“拿与放”,楼梯的“爬与下”,对宇宙另一边的“我”的遐想与猜测;雪在夏天飘然而至,太阳从西边升起;上学从完全相反的方向出发,语文课和数学课完全对调,加法和乘法的算式与现实世界背道而驰,就连作文的高分也不看作文本身,而要看谁把风筝想得高……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匪夷所思,都与我们“这一边”的现实状态本末倒置。而作者所想到的细节点,又是如此细致,真正诠释了什么是“细致而大胆”的想象。
  很多时候,学生的想象习惯于从笼统的轮廓思维出发,无法从“面”的层次细化到“点”的级别。而这篇课文的想象价值点非常细致,甚至涉及到上学路上的方向问题。如何将想象沉下去,我们需要从这篇课文的解读中捕捉值得学生品味和借鉴的内容。
  二、统一的想象支点,凸显明确中心
  纵观学生所有的想象类作文,不难发现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在教师大胆想象的指引下,很多学生的想象天马行空、信马由缰,由此及彼的时候,更是无视基本的审美体验和逻辑要求。
  为什么学生的想象类习作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的想象缺乏统一的主题,缺乏想象创意的制定,使得学生在实施想象的过程中大而无当,毫无规则可言,失去了应有的逻辑规范和道德常规。
  就《宇宙的另一边》这篇文章而言,从第一板块中罗列的一系列的价值点来看,我们就不难发现,作者想象的涉猎面极其广阔,从茫茫的宇宙自然到现实生活中的起居生活。尽管如此,作者仍旧设定了想象的统一支架。文章一开始就明确了后续想象的总起点:“星光洒进我的眼睛,在我身体里汩汩流淌,告诉我一个秘密: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那里有座一样的城市,有条一样的街道,街角处有栋一样的房子,房子里有个一样的孩子。”
  “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直接明晰这是一次镜面想象,所有的想象内容都指向于關键词“颠倒”“相反”,将另一边的宇宙,定位于现实世界和生活的“镜像”相反面。
  有了这样的统一性支架,作者的想象就有了抓手,更有了将想象逐步细化和分支的核心归属点,从而为写出一篇中心聚焦、内容具体、细节丰满的想象类文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合理的想象分类,凸显逻辑规范
  从学生之学的角度来审视,他们所创作出来的想象类习作呈现出来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无法将想象进行深入地开展与规划,难以落实到具体点的层面上;第二,想象出来的细节往往杂乱无章,缺乏相应的统整与归类,常常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使得一篇原本应该成为有机整体的文章变得支离而破碎。
  从这个角度来看,《宇宙的另一边》这篇精读课文又成为了学生进行想象类习作创作的标杆与范例。我们深入解读课文就不难发现,原本看似散落在课文当中的每一个想象细节点,其实都有着明确的方向和归类。
  纵观整篇文章,我们可以将作者的分类做如下提炼:认识自我类、探索自然类、求学上课类。进行了这样的解读,我们就会发现原本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篇幅很长的一篇课文,在作者整体性的布局和归类下,就能规划成为几个相近的板块,而且这些板块不仅有着明确的维度指向,同时还蕴藏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更为重要的是都指向了这篇想象类习作在实施想象过程的中心和支架。
  这样一来,这篇文章虽然篇幅很长,内容丰富而细致,却毫无零散与杂乱之感,而显得中心明确,层次清晰,是基于学生进行想象类习作创作时的典型范例。
  四、精准的想象表达,凸显语言精妙
  解读想象类文本,我们不仅要关注作者想象了什么,也不仅要关注作者是怎样谋篇布局选择素材的,更需要将解读的重点放置在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想象表达出来的方法层面上,以及表达想象时的言语形式上。
  这篇《宇宙的另一边》,由于想象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完全相反,而且罗列了众多想象点,因此作者在表达时选择了相应的句式,呈现出了集中性表达的特征。
  从课文的内容来看,彰显出较为鲜明特质的言语形式主要在于两点:首先,直接展现相反点时,作者主要借助典型的句式结构加以展现。比如在探索宇宙另一边的“我”时,作者这样写道:当我从书包里拿出作业本的时候,他是不是正把作业本放回书包?当我气喘吁吁爬楼梯的时候,他是不是正下楼去?比如猜想自然时,作者这样写道:宇宙的这一边,雪是在冬天下的;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雪是在夏天下的吗?在宇宙的这一边,太阳从东边升起;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太阳是从西边升起的吗?
  在这两个语句中,作者就运用了两个较为独特的句式:①当我……,他是不是……;②宇宙的这一边,……;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是……的吗?这两个句式,有着诸多相同之处:首先,都采用了对比的方式,以鲜明的差异性展现出了宇宙的这一边与宇宙的另一边的相反之处,从而有效地指向了这篇习作的想象中心;其次,两种语言形式都采用了问句的方式,向读者表明这只是作者自己的一种遐想与猜测,更加体现了想象类习作的特质。
  其次,在间接展现宇宙另一边的相反状态时,采用了独特的构思。比如在想象宇宙的另一边,冬天与春天的场景时,作者就没有运用上述两个句式,将另一边冬天、春天的场景,与现实生活当中的进行对比,而是采用了词语加法和诗句乘法的独特构思,将宇宙另一边冬天与春天的独特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体现了想象力习作独特的表达特色。
  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与自己所展现出来的想象图景密切相关,同时更与这篇课文想象时的中心和支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宇宙的另一边》作为想象力单元的开篇之作,不仅有着丰富的价值点、统一的支架点,同时也展现出了鲜明而独特的层次和结构,更蕴藏着丰富而独到的言语形式,是学生进行本单元习作创作的良好范本。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马楼小学
其他文献
(一)    一个机器人因与一个人吵架而被法庭传讯。  法官:“你们为什么吵架?”  机器人:“为什么?他竟说是先有人,然后才有机器人的!”    (二)    “你什么时候出生的?”  “我来想想……哦,就是在昨天。”  “别开玩笑了,我是在认真地问你呢!”  “没骗你,我刚出生我们全家就移民到四十年前了!”    (三)    机器人婚姻登记所里,两个机器人想办理结婚登记。  “请问你们各属于
期刊
这事儿听起来会让人感到奇怪:有一度我曾经非常嫌弃自己的母亲,那是在童年时期了。特别是我把母亲耳朵完全聋了作为对她嫌弃的理由,至今想来,仍为自己感到羞耻。  当母亲还是个小姑娘的时候,就遭到耳聋病魔的袭击。医生们对此一筹莫展。尽管他们竭尽全力为她治疗,但都无济于事。  在我上小学时,我们全家住在乡村的一间用汽车拖着的、红白相间的活动房子里,它停置在一片绿草覆盖的山坡上。我的家和睦、融洽,充满了幸福和
期刊
我小时候看书,一概是爸爸从那口破书架底下,随便翻出一本来给我。看长篇最早是《说岳》,然后《水浒》。在读四年级的时候,每天放学回来,趴在窗下,就着夕阳一回一回看下去,不懂的字就跳将过去。后来又看《三国》。记得对天地英雄如曹刘关张者,极尽仰慕。而对一百零八将的感情,却淡漠得很。为着他们不懂风雅,不会青梅煮酒,横槊赋诗。又混沌缺乏大志。  10年过去了。在这世上看得稍多一点,才慢慢明白,但凡行得正,走得
期刊
福建厦门市    题目:晴朗之时人们赞美阳光,黑暗之中人们渴盼阳光。灿烂的阳光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古往今来“晨曦”“夕照”入诗入画的不可胜数。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给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带来了勃勃生机。阳光还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它让我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激励我们去追求美好的事物……不同的人对阳光有着不同的感受。  请你以“阳光”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阳光的季节    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季节,
期刊
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和基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这方面也作了探索,获得点滴体会,写在这里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阅读理解就是对文章的解读,而对文章的解读又是有法可循的。这种“法”概括地说就是“直取、筛选、整合”,它是打开阅读之门的三把钥匙,是解读文章的三个档位,三种境界。    直 取    阅读的过程就是从文章中获得信息的过程,是对语文信息的细心感
期刊
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意蕴深刻,语言典雅,字里行间流淌着如诗如画的美。文章以“紫藤萝”为描写对象,其对应喻体“瀑布”这个意象点亮了全篇,而为了凸显这一意象的特点,作者从驻足到凝望再到深思,分别都运用了“流”字,贯穿文章,使文章流淌着一以贯之的气脉。  一、“流动”——意象的本质  文章开篇便浓墨重彩地写出藤萝的旺盛,气势上给人一种宏伟、震撼之感:“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
期刊
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已有30余年了,让我说出语文课应该怎样上,我可以说出很多条,但让我说出怎样解读文本才是一条正确的路,还真有些为难,这也代表了大多数语文教师的真实状态。  在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不厌其烦讲解作者简介、进行背景分析、让学生背诵默写,逐字逐段分析、挖掘、咀嚼文本,这样一节课下来老师很累,学生也很累。许多语文教育专家大都喜欢宏观分析,空话、套话、假话充斥着课堂,老师们则照着参考书或者专家的
期刊
中国现代文学是十九世纪中国独特社会、文化、政治背景的产物,国学鼎革之际,西学东进日盛,得风气之先的中国文坛呈现出“两多”——名家多、名作多。我于众多作家之中独爱女性作家,于女性作家之中独爱萧红。初识萧红时正读中二,一个偶然的机会拜读了她带有自传体色彩的《呼兰河传》。和萧红的许多作品一样,《呼兰河传》以北国乡村广袤的黑土地为背景,描写了白山黑水间的一个北国乡村小镇,闭塞、落后、粗野、荒凉。萧红以其女
期刊
《皇帝的新装》是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童话,作者是丹麦的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课文写了一个穷奢极欲、愚不可及的国王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被两个伪装成裁缝的骗子欺骗,最终穿着并不存在的衣服在街上游行的诙谐故事,讽刺了统治阶级的昏庸、虚伪和愚蠢。课文以幻想的故事为载体,运用荒诞、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黑暗社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荒诞下的深刻  荒诞手法,是指运用夸张、离奇、象
期刊
《苏州园林》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宅第园林建筑的风貌美。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足以说明苏州之美。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五百年,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叶圣陶先生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整体艺术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