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构成部分。一直以来,古诗词教学都是语文课程中的重难点,重点在于其是考试必考内容,难点在于其古诗词的特殊文体,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鉴于此,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方法的选择,避免满堂灌式的教学,应通过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如此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结合时代背景、诗人境遇以及自身教学风格进行灵活调整教学模式,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发散性思维。本文主要围绕初中语文教学展开,探讨古诗词教学的有效对策。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诗词的学习陶冶学生的情操。
关键词:传统文化;学习兴趣;时代背景及境遇;教学風格
引言: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面对中考带来的压力,诗词在学生眼中就成为了考试的失分项目。古诗词的特点是用最简练的语言阐述最丰富的内涵,语言比较晦涩难懂。不仅要诠释字意,讲解时更要逐字逐句进行讲解,相对于其他文体讲解起来更具难度。还要结合时代背景以及诗人的境遇讲解出诗的意境和诗人丰富的思想内涵。教师对诗词的教育更加趋向于背记而非理解领悟,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中也比较急功近利。种种原因导致古诗词教学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故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上述问题是值得我们教师思考的。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象概述
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不足是古诗词教学的一大问题。据了解,几乎一半的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一般,少数学生甚至缺乏学习的兴趣。大多数学生学习古诗词只是为了防止中考丢分,相较于古诗词学生更倾向于进行学习小说和散文类的文学样式的学习。尤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学生的学习更加功利化,只有少数学生学习诗词会进行理解思考,大多数学生对于诗词的学习只是进行机械式的背诵和记忆。
二、提高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创设诗词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从晦涩难懂的字意开始讲解,学生会因为字意的复杂和繁琐提不起兴趣,自制力强的学生只能被迫的进行学习和记忆,而自制力差的学生甚至难以进入学习状态,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得不到回应。因此,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教师可以从时代背景以及诗人境遇入手,让学生充分了解当时所处的环境,理解诗人内心的想法。然后再解释通篇诗词表达的意思及其意境,调动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1]。如在学习《观沧海》时,教师应从当时曹操所处的环境和整个时代背景分析,结合诗人的理想抱负等因素带有感情地通读全诗解释意境分析感情,再逐字逐句结合各类语法以及各种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和讲解。
(二)熟读诗词全文,品析名词名句
在学生进行诗词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带有感情地熟读并朗诵全文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熟读朗诵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指导学生做到发音准确、语句通顺。同时逐字逐句细细体会全诗的思想感情及其内容,带入自身情感,营造出诗人想表达的意境。朗诵过程中要注意的是不能因为过分追求课堂效果让学生分段朗诵或者轮流朗诵,这样会导致学生无法充分体会全文。同时应该及时纠正学生发音的错误以免学生养成习惯。对于名句的赏析,大多数作品中都存在一两句名句概括了全诗要表达的感情和全诗的重点内容,凝结了作者的大部分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名句当做剖析全诗的切入点,从名句入手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2]。同时引领学生体会炼词炼句的精妙之处,逐字进行分析,抓住全诗的精华内容。通读之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诗词的意思概括出来,同时由教师指导其进行改正,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记忆以及领悟。
(三)结合多媒体技术,增强学习感悟
随着多媒体设备的兴起以及应用,教师们的教学风格也变得更加具有可选性和灵活性。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尽量不要生搬硬套他人的教学模式,因为每个人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侧重点都不同。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结合教学内容以及自身风格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学期间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图像、影视等教学资源,使学生仿佛置身当时的环境之中,从而更容易引发学生们的共鸣。如在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之前播放一些关于塞上飞雪的视频,营造出当时天寒地冻的恶劣天气情况下诗人与武判官诀别的情景[3]。对学生造成感官上的刺激,更好地触动学生情绪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增强对诗词学习的感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可以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陶冶学生的情操以及培养学生的崇高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能够增强民族自信心以及凝聚力。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兴趣,而非为了应对考试进行枯燥乏味灌输式教学。学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接班人,也是未来几十年推动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如何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坚实的文化底蕴基础是十分值得我们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霞.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J]. 软件:电子版, 2019, (005):312-312.
[2] 谭罚利.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策略探究[J]. 环球慈善, 2020, (001):P.1-1.
[3] 张芳芳.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思路与方法分析[J]. 信息周刊, 2019, (005):1-1.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蒋垛中学 225503
关键词:传统文化;学习兴趣;时代背景及境遇;教学風格
引言: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面对中考带来的压力,诗词在学生眼中就成为了考试的失分项目。古诗词的特点是用最简练的语言阐述最丰富的内涵,语言比较晦涩难懂。不仅要诠释字意,讲解时更要逐字逐句进行讲解,相对于其他文体讲解起来更具难度。还要结合时代背景以及诗人的境遇讲解出诗的意境和诗人丰富的思想内涵。教师对诗词的教育更加趋向于背记而非理解领悟,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中也比较急功近利。种种原因导致古诗词教学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故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上述问题是值得我们教师思考的。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象概述
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不足是古诗词教学的一大问题。据了解,几乎一半的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一般,少数学生甚至缺乏学习的兴趣。大多数学生学习古诗词只是为了防止中考丢分,相较于古诗词学生更倾向于进行学习小说和散文类的文学样式的学习。尤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学生的学习更加功利化,只有少数学生学习诗词会进行理解思考,大多数学生对于诗词的学习只是进行机械式的背诵和记忆。
二、提高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创设诗词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从晦涩难懂的字意开始讲解,学生会因为字意的复杂和繁琐提不起兴趣,自制力强的学生只能被迫的进行学习和记忆,而自制力差的学生甚至难以进入学习状态,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得不到回应。因此,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教师可以从时代背景以及诗人境遇入手,让学生充分了解当时所处的环境,理解诗人内心的想法。然后再解释通篇诗词表达的意思及其意境,调动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1]。如在学习《观沧海》时,教师应从当时曹操所处的环境和整个时代背景分析,结合诗人的理想抱负等因素带有感情地通读全诗解释意境分析感情,再逐字逐句结合各类语法以及各种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和讲解。
(二)熟读诗词全文,品析名词名句
在学生进行诗词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带有感情地熟读并朗诵全文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熟读朗诵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指导学生做到发音准确、语句通顺。同时逐字逐句细细体会全诗的思想感情及其内容,带入自身情感,营造出诗人想表达的意境。朗诵过程中要注意的是不能因为过分追求课堂效果让学生分段朗诵或者轮流朗诵,这样会导致学生无法充分体会全文。同时应该及时纠正学生发音的错误以免学生养成习惯。对于名句的赏析,大多数作品中都存在一两句名句概括了全诗要表达的感情和全诗的重点内容,凝结了作者的大部分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名句当做剖析全诗的切入点,从名句入手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2]。同时引领学生体会炼词炼句的精妙之处,逐字进行分析,抓住全诗的精华内容。通读之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诗词的意思概括出来,同时由教师指导其进行改正,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记忆以及领悟。
(三)结合多媒体技术,增强学习感悟
随着多媒体设备的兴起以及应用,教师们的教学风格也变得更加具有可选性和灵活性。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尽量不要生搬硬套他人的教学模式,因为每个人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侧重点都不同。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结合教学内容以及自身风格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学期间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图像、影视等教学资源,使学生仿佛置身当时的环境之中,从而更容易引发学生们的共鸣。如在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之前播放一些关于塞上飞雪的视频,营造出当时天寒地冻的恶劣天气情况下诗人与武判官诀别的情景[3]。对学生造成感官上的刺激,更好地触动学生情绪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增强对诗词学习的感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可以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陶冶学生的情操以及培养学生的崇高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能够增强民族自信心以及凝聚力。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兴趣,而非为了应对考试进行枯燥乏味灌输式教学。学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接班人,也是未来几十年推动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如何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坚实的文化底蕴基础是十分值得我们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霞.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J]. 软件:电子版, 2019, (005):312-312.
[2] 谭罚利.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策略探究[J]. 环球慈善, 2020, (001):P.1-1.
[3] 张芳芳.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思路与方法分析[J]. 信息周刊, 2019, (005):1-1.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蒋垛中学 22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