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辛庄村是坐落在京杭古运河天津市武清区岸边的一个小村落。南辛庄现有耕地600亩,190户村民630余人。据说十年前也大致如此。走进村落,村民的房舍大多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所建,十年来除了自然老旧一些以外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一派普普通通的北方村庄景象。然而仔细探究,村里有了很多不一样。
街头不见青壮年
夏日的傍晚,村里一片祥和。
在中心小学上学的孩子放学后由校车送回村里,被早就等在村口的爷爷奶奶分头领回家,抱着孙儿外孙的中老年村民在聚堆儿聊天说事儿,偶尔能看到推着婴儿车的年轻妈妈,可几乎见不到青壮年男子的身影。
当了二十多年村书记的李津浩告诉记者,十年前还不是这样,“我们这里的人都比较恋家,青壮年村民出去打工的不多。南辛庄村历史上以大田作物为主,大多数青壮年劳力都在家务农或者忙活着手工业作坊的活计,起早贪黑为生计操劳。十年来,村里成立了农业服务队,对农户玉米、小麦的耕、种、打、轧、浇、收实现机械化一条龙服务,把村民从土地中解放了出来。”
随着天津市武清区十几年前撤县建区,城市化进程迅猛,作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武清开发区的近千家企业吸纳了大量当地劳动力。村里的年轻人很多都到武清开发区工作去了,大学毕业后到天津乃至北京工作的也不少。很多在外工作的年轻人都在外面买房居住,老家往往就剩下了老年人,“第三代”一般都由老人照看。
60多岁的村民张玉兰抱着孙子在家门口和邻居聊天,她有三个儿子,先后都外出工作生活,孙辈几乎全靠她一个人带大。
前些年村里也有过建居民楼的想法,后来考虑到年轻人外出工作,不少在武清城区买了房,年纪大的村民也喜欢住在原先的老宅,不喜欢住高层楼房,再加上区里对运河两岸也有统一的规划,这个事儿就作罢了。李津浩说:“说实话,我不喜欢住高楼大厦,多少代都是泥腿子,一旦上了楼街坊很难见着个面,新邻居间矛盾很大,红白喜事还得按照多少年老法儿办,可在小区里开大席,楼道里摆祭品,电梯里就吹拉弹唱的,弄得四邻不安闹出了太多纠纷,怎么着也不是个事儿。”
卖油郎干起了多种营生
村里的老人向记者介绍说,在很早以前,南辛庄村又名小筐儿港,所处的位置是运河九曲十八弯第一个大弯的东北一隅。在运河与龙凤河的交汇处,龙凤河分成三个河道流与运河交汇,形成筐状,从空中看,筐内像是放着一条大鲶鱼。在明朝,大运河屡次在这里决口,朝廷遂多次征调大量民工用筐盛土堵塞决口,逐渐在决口附近形成断港,民工在此定居后成村,遂名筐儿港。
大概100多年前的清末,从筐儿港村迁出了一些原先给地主扛活的佃户,在村南屯运河边垦新,逐渐形成了一个村落,取名小筐儿港。后改名辛庄,但因有重名,于是便有了南辛庄的村名。
由于先辈都是佃户的穷苦出身,造就了村民勤劳朴实却又不安分的特性,用村里人的话说,就是没有“闲汉”。新垦土地都是退海碱地,收成惨淡,出于生计需要,不少村民在种玉米、麦子的农闲时节偷偷利用祖传的技艺干起了香油坊、豆腐坊、豆腐丝坊、豆皮坊等手工业作坊,挑着扁担到邻近的区县走街串巷当起了“卖油郎”、“豆腐娘”。
早几十年,这个村就是个有名的“资本主义尾巴村”,外出的村民经常被当做“投机倒把分子”逮住,后来村里想法自制了“自产证”才化解了尴尬,这种大田加手工业作坊的生产方式一直持续到十多年前。
十几年来,南辛庄人抓住了历史机遇,利用京津之间优越的地理位置跑起了运输,现在最大的运输户一家能养20辆车。村里也建起了纸箱厂等加工型企业,家家户户的小香油作坊通过淘汰整合最后集中到两家大工厂以及几家名牌作坊,而豆腐坊、豆皮坊等则因附加值低而自然淘汰了。
十几年来,村民借助运河发展水产,建了百亩养鱼池和藕塘,“一亩藕十亩田,这种说法并不过分。当然,这里面还包括一亩藕田里养的鱼和虾。”
近几年,传统农业受到挑战,绿色蔬菜产业发展很快,南辛庄从去年开始拿出200亩土地,新建了蔬菜大棚92个,尝试种植无公害蔬菜,技术上有农业技术中心把关,种植方式上采用订单管理,订多少种多少,引来了村民的追捧。
经济宽裕了,乡村建设也就加快了,南辛庄在乡里第一个铺设了环村公路,第一个集体出资为村民上社保,第一个拥有了村民学校、老年活动室……
老行当还有多少能继承
张立伟是记者在村里见到的惟一一位青壮年,90后,衣着很“潮”,横条纹的无领T恤,六分裤,下巴像北京三里屯的时尚青年一样留着一撮小胡须。他其实也在武清开发区的公司上班,最近呆在村里是为了不久后的婚礼忙活,婚房也是在村外买的商品房,这次他找到村书记磨叽,也想承包个果蔬大棚。他对记者说:“上班没啥劲,还是回村做点正事好。”李津浩回头却笑着对记者说:“肯定是给他爹妈要的,90后哪能有耐心伺候大棚,冬天冷夏天热操心上火的。”
谈玉宝是当年的“卖油郎”,他不到五十的年纪已经有了上小学的孙子,“说来惭愧,农村孩子没上过多少学,就早早干活卖油结婚生娃。”谈玉宝家产的谈记小磨香油远近闻名,很多人都驱车到他家来打油。“这产香油可是个经验活儿,筛选、清洗、烘焙、研磨、兑浆、搅油、提取、沉淀、过滤、分装……这里面都有学问,小小的芝麻炒轻了炒淡了都不行。”
产香油的技艺是谈玉宝的叔爷爷传下来的,谈玉宝又传给了儿子。记者在他家里见到了祖辈传下来的石磨,石磨上还留着解放前驴拉磨拴绳子用的孔洞。“香油坊是个辛苦活,半夜两三点就得起床,15岁我就开始卖香油和麻酱,我第一次卖油跑上几十里路赚了两块四毛钱。说实话,我现在就把希望寄托在孙子身上,希望他好好学习,以后不做这一行了。不过,他们长大了也不会干这些苦活了。”谈玉宝说。
对于这方面,李津浩也不无担忧,90后这批青年,还有多少人能继承村里的传统老行当呢?
北京人都来我们这儿买潮牌
十年来,武清交通的迅猛发展让南辛庄村民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变。据村民们介绍,最近十年的变化“快得有点让人接受不了”。 以前,南辛庄村和武清其他村子一样,胡同里弄都是清一色的黄土路,坑坑洼洼。雨后好多天路面上到处是水洼,泥泞难走,摩托车都没法骑,骑一次要熄火好多次,只能靠双腿走路。行路难带来的问题困扰着乡亲们。出远门也不易,当时去县城杨村办个事骑自行车得个把小时,到杨村火车站坐绿皮车得仨小时才能到北京,村民几十年去不了一次北京,去趟天津也等于出趟差。
近年来,京津塘、京津、京台、滨保等好几条高速公路已经对武清形成了“包围圈”,武清当地也建了“九纵九横”的公路,宽敞的大道几乎把每个乡镇都连接起来,而南辛庄自己也把胡同里的路全部硬化,村民下雨出门脚不沾泥,小轿车也能开到家门口。
如今出了南辛庄,驱车几分钟就能驶上京津高速,去北京四五十分钟,去天津只需要不到半小时,从南辛庄开车到城际高铁武清站只需十几分钟路程,奥运前开通的京津城际高铁就更快了,这是中国第一条时速300公里以上城际高速铁路,而武清是京津之间惟一一站,到北京二十几分钟,到天津十几分钟。村民购置时髦的衣物或者游玩,去趟北京或者天津都是当天往返外出的事儿。
在村口农家宴工作的一位姑娘告诉记者:“其实,现在我们买名牌不用去北京、天津,北京人和天津人都到我们这儿买了。”原来,前几年有商人瞅准了商机,在城际高铁武清站对面建了个南欧风格美轮美奂的“小镇”,从阿迪、耐克,到普拉达、菲拉格慕,甚至还有不少很小众的品牌,全球能想到的名牌折扣店在这里大都能找到,而且价格非常诱人,北京和天津的不少时髦男女都慕名坐高铁到这里购物。
运河水乡将重现光彩
“这段运河可以追溯到辽朝的萧太后的运粮河,这里曾是宋辽对峙的天险,河这边是辽人,河那边是宋人。元代是‘半天下财富悉经此路而进’的京杭大运河的北运河段。到了康乾盛世,南辛庄旁就是清代的行宫所在,还建起了减水坝开挖了减河。康熙皇帝在水坝南侧建立御碑,上有亲笔题写的‘导流济运’,至今尚存……”说起运河的历史来,李津浩滔滔不绝。
对于老百姓来说,虽然地性不佳,但大运河一直都能使这周围的农田得到良好的灌溉与排涝,当年的河水都可以上溯到密云水库,水清波缓,水质清新到可以直接饮用。这里是孩子们游玩的乐园,捕鱼捉虾更是不在话下,村民对这条运河感情很深。但曾几何时,由于上游的污染、环境的破坏,运河脏臭干涸,两岸千疮百孔,村民们逐渐疏远了这条河,除了用它灌溉泄洪外,几乎和它没有了瓜葛。
近年来,经过上下游的不断治理,河道拓宽,两岸营造了景观带,不远处更是郁郁葱葱的北运河郊野公园。这里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又成了村民平时休闲畅玩的处所,但依然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很多北京人和天津人都不知道,前不久北京的那次水患就是从这里泄洪流向大海的,他们更不知道这条运河有这么美。这里是个垂钓休闲的好地方,我们也想干点以前没有干过的行当,做点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的事儿,现在正在谋划着。”李津浩告诉记者,过阵子再来,这里就真的有运河水乡的味道了。
走在南辛庄旁的运河边,这里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凉风习习、神清气爽,小小的竹排码头,水中的浮萍荷叶,恍惚间已是置身江南水乡。
由于先辈都是佃户的穷苦出身,造就了村民勤劳朴实却又不安分的特性,用村里人的话说,就是没有“闲汉”。
街头不见青壮年
夏日的傍晚,村里一片祥和。
在中心小学上学的孩子放学后由校车送回村里,被早就等在村口的爷爷奶奶分头领回家,抱着孙儿外孙的中老年村民在聚堆儿聊天说事儿,偶尔能看到推着婴儿车的年轻妈妈,可几乎见不到青壮年男子的身影。
当了二十多年村书记的李津浩告诉记者,十年前还不是这样,“我们这里的人都比较恋家,青壮年村民出去打工的不多。南辛庄村历史上以大田作物为主,大多数青壮年劳力都在家务农或者忙活着手工业作坊的活计,起早贪黑为生计操劳。十年来,村里成立了农业服务队,对农户玉米、小麦的耕、种、打、轧、浇、收实现机械化一条龙服务,把村民从土地中解放了出来。”
随着天津市武清区十几年前撤县建区,城市化进程迅猛,作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武清开发区的近千家企业吸纳了大量当地劳动力。村里的年轻人很多都到武清开发区工作去了,大学毕业后到天津乃至北京工作的也不少。很多在外工作的年轻人都在外面买房居住,老家往往就剩下了老年人,“第三代”一般都由老人照看。
60多岁的村民张玉兰抱着孙子在家门口和邻居聊天,她有三个儿子,先后都外出工作生活,孙辈几乎全靠她一个人带大。
前些年村里也有过建居民楼的想法,后来考虑到年轻人外出工作,不少在武清城区买了房,年纪大的村民也喜欢住在原先的老宅,不喜欢住高层楼房,再加上区里对运河两岸也有统一的规划,这个事儿就作罢了。李津浩说:“说实话,我不喜欢住高楼大厦,多少代都是泥腿子,一旦上了楼街坊很难见着个面,新邻居间矛盾很大,红白喜事还得按照多少年老法儿办,可在小区里开大席,楼道里摆祭品,电梯里就吹拉弹唱的,弄得四邻不安闹出了太多纠纷,怎么着也不是个事儿。”
卖油郎干起了多种营生
村里的老人向记者介绍说,在很早以前,南辛庄村又名小筐儿港,所处的位置是运河九曲十八弯第一个大弯的东北一隅。在运河与龙凤河的交汇处,龙凤河分成三个河道流与运河交汇,形成筐状,从空中看,筐内像是放着一条大鲶鱼。在明朝,大运河屡次在这里决口,朝廷遂多次征调大量民工用筐盛土堵塞决口,逐渐在决口附近形成断港,民工在此定居后成村,遂名筐儿港。
大概100多年前的清末,从筐儿港村迁出了一些原先给地主扛活的佃户,在村南屯运河边垦新,逐渐形成了一个村落,取名小筐儿港。后改名辛庄,但因有重名,于是便有了南辛庄的村名。
由于先辈都是佃户的穷苦出身,造就了村民勤劳朴实却又不安分的特性,用村里人的话说,就是没有“闲汉”。新垦土地都是退海碱地,收成惨淡,出于生计需要,不少村民在种玉米、麦子的农闲时节偷偷利用祖传的技艺干起了香油坊、豆腐坊、豆腐丝坊、豆皮坊等手工业作坊,挑着扁担到邻近的区县走街串巷当起了“卖油郎”、“豆腐娘”。
早几十年,这个村就是个有名的“资本主义尾巴村”,外出的村民经常被当做“投机倒把分子”逮住,后来村里想法自制了“自产证”才化解了尴尬,这种大田加手工业作坊的生产方式一直持续到十多年前。
十几年来,南辛庄人抓住了历史机遇,利用京津之间优越的地理位置跑起了运输,现在最大的运输户一家能养20辆车。村里也建起了纸箱厂等加工型企业,家家户户的小香油作坊通过淘汰整合最后集中到两家大工厂以及几家名牌作坊,而豆腐坊、豆皮坊等则因附加值低而自然淘汰了。
十几年来,村民借助运河发展水产,建了百亩养鱼池和藕塘,“一亩藕十亩田,这种说法并不过分。当然,这里面还包括一亩藕田里养的鱼和虾。”
近几年,传统农业受到挑战,绿色蔬菜产业发展很快,南辛庄从去年开始拿出200亩土地,新建了蔬菜大棚92个,尝试种植无公害蔬菜,技术上有农业技术中心把关,种植方式上采用订单管理,订多少种多少,引来了村民的追捧。
经济宽裕了,乡村建设也就加快了,南辛庄在乡里第一个铺设了环村公路,第一个集体出资为村民上社保,第一个拥有了村民学校、老年活动室……
老行当还有多少能继承
张立伟是记者在村里见到的惟一一位青壮年,90后,衣着很“潮”,横条纹的无领T恤,六分裤,下巴像北京三里屯的时尚青年一样留着一撮小胡须。他其实也在武清开发区的公司上班,最近呆在村里是为了不久后的婚礼忙活,婚房也是在村外买的商品房,这次他找到村书记磨叽,也想承包个果蔬大棚。他对记者说:“上班没啥劲,还是回村做点正事好。”李津浩回头却笑着对记者说:“肯定是给他爹妈要的,90后哪能有耐心伺候大棚,冬天冷夏天热操心上火的。”
谈玉宝是当年的“卖油郎”,他不到五十的年纪已经有了上小学的孙子,“说来惭愧,农村孩子没上过多少学,就早早干活卖油结婚生娃。”谈玉宝家产的谈记小磨香油远近闻名,很多人都驱车到他家来打油。“这产香油可是个经验活儿,筛选、清洗、烘焙、研磨、兑浆、搅油、提取、沉淀、过滤、分装……这里面都有学问,小小的芝麻炒轻了炒淡了都不行。”
产香油的技艺是谈玉宝的叔爷爷传下来的,谈玉宝又传给了儿子。记者在他家里见到了祖辈传下来的石磨,石磨上还留着解放前驴拉磨拴绳子用的孔洞。“香油坊是个辛苦活,半夜两三点就得起床,15岁我就开始卖香油和麻酱,我第一次卖油跑上几十里路赚了两块四毛钱。说实话,我现在就把希望寄托在孙子身上,希望他好好学习,以后不做这一行了。不过,他们长大了也不会干这些苦活了。”谈玉宝说。
对于这方面,李津浩也不无担忧,90后这批青年,还有多少人能继承村里的传统老行当呢?
北京人都来我们这儿买潮牌
十年来,武清交通的迅猛发展让南辛庄村民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变。据村民们介绍,最近十年的变化“快得有点让人接受不了”。 以前,南辛庄村和武清其他村子一样,胡同里弄都是清一色的黄土路,坑坑洼洼。雨后好多天路面上到处是水洼,泥泞难走,摩托车都没法骑,骑一次要熄火好多次,只能靠双腿走路。行路难带来的问题困扰着乡亲们。出远门也不易,当时去县城杨村办个事骑自行车得个把小时,到杨村火车站坐绿皮车得仨小时才能到北京,村民几十年去不了一次北京,去趟天津也等于出趟差。
近年来,京津塘、京津、京台、滨保等好几条高速公路已经对武清形成了“包围圈”,武清当地也建了“九纵九横”的公路,宽敞的大道几乎把每个乡镇都连接起来,而南辛庄自己也把胡同里的路全部硬化,村民下雨出门脚不沾泥,小轿车也能开到家门口。
如今出了南辛庄,驱车几分钟就能驶上京津高速,去北京四五十分钟,去天津只需要不到半小时,从南辛庄开车到城际高铁武清站只需十几分钟路程,奥运前开通的京津城际高铁就更快了,这是中国第一条时速300公里以上城际高速铁路,而武清是京津之间惟一一站,到北京二十几分钟,到天津十几分钟。村民购置时髦的衣物或者游玩,去趟北京或者天津都是当天往返外出的事儿。
在村口农家宴工作的一位姑娘告诉记者:“其实,现在我们买名牌不用去北京、天津,北京人和天津人都到我们这儿买了。”原来,前几年有商人瞅准了商机,在城际高铁武清站对面建了个南欧风格美轮美奂的“小镇”,从阿迪、耐克,到普拉达、菲拉格慕,甚至还有不少很小众的品牌,全球能想到的名牌折扣店在这里大都能找到,而且价格非常诱人,北京和天津的不少时髦男女都慕名坐高铁到这里购物。
运河水乡将重现光彩
“这段运河可以追溯到辽朝的萧太后的运粮河,这里曾是宋辽对峙的天险,河这边是辽人,河那边是宋人。元代是‘半天下财富悉经此路而进’的京杭大运河的北运河段。到了康乾盛世,南辛庄旁就是清代的行宫所在,还建起了减水坝开挖了减河。康熙皇帝在水坝南侧建立御碑,上有亲笔题写的‘导流济运’,至今尚存……”说起运河的历史来,李津浩滔滔不绝。
对于老百姓来说,虽然地性不佳,但大运河一直都能使这周围的农田得到良好的灌溉与排涝,当年的河水都可以上溯到密云水库,水清波缓,水质清新到可以直接饮用。这里是孩子们游玩的乐园,捕鱼捉虾更是不在话下,村民对这条运河感情很深。但曾几何时,由于上游的污染、环境的破坏,运河脏臭干涸,两岸千疮百孔,村民们逐渐疏远了这条河,除了用它灌溉泄洪外,几乎和它没有了瓜葛。
近年来,经过上下游的不断治理,河道拓宽,两岸营造了景观带,不远处更是郁郁葱葱的北运河郊野公园。这里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又成了村民平时休闲畅玩的处所,但依然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很多北京人和天津人都不知道,前不久北京的那次水患就是从这里泄洪流向大海的,他们更不知道这条运河有这么美。这里是个垂钓休闲的好地方,我们也想干点以前没有干过的行当,做点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的事儿,现在正在谋划着。”李津浩告诉记者,过阵子再来,这里就真的有运河水乡的味道了。
走在南辛庄旁的运河边,这里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凉风习习、神清气爽,小小的竹排码头,水中的浮萍荷叶,恍惚间已是置身江南水乡。
由于先辈都是佃户的穷苦出身,造就了村民勤劳朴实却又不安分的特性,用村里人的话说,就是没有“闲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