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个摄影师都想拥有一台徕卡相机,作为极致的代名词,徕卡相机在业内有着特殊的地位,德国人将他们严谨的态度在徕卡相机上发挥到了极致。精密的做工,精细的零部件,带给人的是极致的体验,同时也得到了众多追求极致的人的狂热追捧。
极致的神坛
徕卡相机在每一个粉丝的心中都有一个特殊的地位,而拥有一台徕卡,也会是他们最为幸福的事情。迷恋徕卡,是因为历经百年工艺的沉淀,徕卡已经成为机械制造的极致和巅峰,已经被人捧上了神坛。
为徕卡痴狂的人不在少数,因为它确实有着让人接触之后便无法释手的魅力,蔡振中就是这样一位徕卡爱好和收藏者。
“喜欢徕卡,就是在追求一种极致!”蔡振中这样说,也道出了所有徕卡迷的心声。
徕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年前,在1913年,第一部莱卡相机的原型诞生,此后的百年时间,徕卡创造了一个神话。简单的功能,不变的造型,徕卡近乎刻板的坚持时常被人诟病,但同时也凭借精湛的制作和极致的设计造就了一批狂热的爱好者,对于他们来说,徕卡的任何一个细微的改变都会被认为是一种对徕卡的亵渎。
徕卡是一种文化,是一部历史,更是一种象征。作为徕卡的资深拥趸者,蔡振中有着很深的体会。说起徕卡,蔡振中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和故事,如果将所有的东西都集聚成册的话,肯定会形成一种独特的徕卡文化和历史。
“徕卡所有的历史都跟战争有关系,可以说是一部战争史。”蔡振中说,从一战到二战,以及从二战至今的世界各地的动乱之中,都能够看到徕卡的身影。一个个关于徕卡的故事,蔡振中都能够如数家珍,详细述说。
“在西方一些国家,尤其是英国的一些绅士,即便不拍照身上也常会挂着一部徕卡,作为身份的象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是徕卡的爱好者,每次出现,她或者她身边的人都会带着徕卡相机。”蔡振中对于徕卡的了解让人惊叹,从他的口中,你能够明白,徕卡在世界的地位。
徕卡的精密让人惊叹,小小的一台相机内有着7万多个零件,即便是拆卸都会给人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徕卡保持着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工艺技术都是通过父传子的方式传承下来的。”蔡振中介绍说,也因此,徕卡每年的产量都十分有限,价格也十分昂贵,但这却丝毫阻挡不了徕卡迷们的热情,甚至许多徕卡迷在第一次拿到相机的时候都会激动得双手发颤。
徕卡代表了极致,因为极致而登上神坛,成为其他相机望尘莫及的存在。
不只是收藏
虽然只有不到30岁,但是蔡振中收藏徕卡相机已经接近10年了,除了徕卡之外,他收藏的还有禄来。“禄来是做代理,徕卡是我的爱好。”蔡振中如是说道。
小时候,蔡振中从父亲那里得到一台相机作为生日礼物,那时起,他便喜欢上了相机;在大学期间,蔡振中买下了他的第一台徕卡相机M3,为此,他吃了半年的方便面。自此以后,收藏徕卡相机便成了蔡振中的爱好,徕卡也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在郑东新区CBD,蔡振中有一处陈列室,免费对人开放,而且对来参观的人,蔡振中总是像一个解说员一样不遗余力地介绍,讲述徕卡的历史、故事和各种徕卡机型的特点。“主要是为了宣传。”蔡振中认为,因为徕卡工艺、价格、产量的特殊性,使得其并不像数码相机一样为人所知,他这样做,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徕卡,了解徕卡。
“对于徕卡的了解,在国内能够比得上我的绝对没有几个,这绝对不是吹牛。”蔡振中这样说,他也确实有这种实力,随意拿出一台徕卡相机,他都能够给你讲解一番,从一台机器的编号就能够说出其型号、产地、生产批次等,还有关于这种型号相机的各种典故。
有人说,选择徕卡,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痴迷徕卡的蔡振中同时也深受徕卡的影响,徕卡的精密让蔡振中的眼光变得严谨而苛刻。如今,蔡振中的陈列室正在装修,但是他自己却不敢过去看,因为每次过去他都会有不满意,即便是人注意不到的小地方、小细节,若有瑕疵,他都会要求重新返工。“德国人有些死心眼,就差那么一丁点,砸也要砸上去,我现在也是一样。”蔡振中直言徕卡对他的影响。有人说,蔡振中是在像徕卡一样生活,一点不错。
收藏可以说是个人爱好,但是尽心尽力地去做宣传,显然蔡振中已经对徕卡痴迷到了骨子里,达到了不可自拔的地步。如果没有了徕卡,那将会怎样?“那我就不用活了。”蔡振中笑着说。
“我这台相机以后会传给我的孩子。”蔡振中指着随身带的一台徕卡MP说道。他想要将这份对徕卡的痴迷和喜爱传承下去,这种传承不是一台相机,而是一种对极致的追求。
极致的神坛
徕卡相机在每一个粉丝的心中都有一个特殊的地位,而拥有一台徕卡,也会是他们最为幸福的事情。迷恋徕卡,是因为历经百年工艺的沉淀,徕卡已经成为机械制造的极致和巅峰,已经被人捧上了神坛。
为徕卡痴狂的人不在少数,因为它确实有着让人接触之后便无法释手的魅力,蔡振中就是这样一位徕卡爱好和收藏者。
“喜欢徕卡,就是在追求一种极致!”蔡振中这样说,也道出了所有徕卡迷的心声。
徕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年前,在1913年,第一部莱卡相机的原型诞生,此后的百年时间,徕卡创造了一个神话。简单的功能,不变的造型,徕卡近乎刻板的坚持时常被人诟病,但同时也凭借精湛的制作和极致的设计造就了一批狂热的爱好者,对于他们来说,徕卡的任何一个细微的改变都会被认为是一种对徕卡的亵渎。
徕卡是一种文化,是一部历史,更是一种象征。作为徕卡的资深拥趸者,蔡振中有着很深的体会。说起徕卡,蔡振中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和故事,如果将所有的东西都集聚成册的话,肯定会形成一种独特的徕卡文化和历史。
“徕卡所有的历史都跟战争有关系,可以说是一部战争史。”蔡振中说,从一战到二战,以及从二战至今的世界各地的动乱之中,都能够看到徕卡的身影。一个个关于徕卡的故事,蔡振中都能够如数家珍,详细述说。
“在西方一些国家,尤其是英国的一些绅士,即便不拍照身上也常会挂着一部徕卡,作为身份的象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是徕卡的爱好者,每次出现,她或者她身边的人都会带着徕卡相机。”蔡振中对于徕卡的了解让人惊叹,从他的口中,你能够明白,徕卡在世界的地位。
徕卡的精密让人惊叹,小小的一台相机内有着7万多个零件,即便是拆卸都会给人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徕卡保持着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工艺技术都是通过父传子的方式传承下来的。”蔡振中介绍说,也因此,徕卡每年的产量都十分有限,价格也十分昂贵,但这却丝毫阻挡不了徕卡迷们的热情,甚至许多徕卡迷在第一次拿到相机的时候都会激动得双手发颤。
徕卡代表了极致,因为极致而登上神坛,成为其他相机望尘莫及的存在。
不只是收藏
虽然只有不到30岁,但是蔡振中收藏徕卡相机已经接近10年了,除了徕卡之外,他收藏的还有禄来。“禄来是做代理,徕卡是我的爱好。”蔡振中如是说道。
小时候,蔡振中从父亲那里得到一台相机作为生日礼物,那时起,他便喜欢上了相机;在大学期间,蔡振中买下了他的第一台徕卡相机M3,为此,他吃了半年的方便面。自此以后,收藏徕卡相机便成了蔡振中的爱好,徕卡也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在郑东新区CBD,蔡振中有一处陈列室,免费对人开放,而且对来参观的人,蔡振中总是像一个解说员一样不遗余力地介绍,讲述徕卡的历史、故事和各种徕卡机型的特点。“主要是为了宣传。”蔡振中认为,因为徕卡工艺、价格、产量的特殊性,使得其并不像数码相机一样为人所知,他这样做,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徕卡,了解徕卡。
“对于徕卡的了解,在国内能够比得上我的绝对没有几个,这绝对不是吹牛。”蔡振中这样说,他也确实有这种实力,随意拿出一台徕卡相机,他都能够给你讲解一番,从一台机器的编号就能够说出其型号、产地、生产批次等,还有关于这种型号相机的各种典故。
有人说,选择徕卡,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痴迷徕卡的蔡振中同时也深受徕卡的影响,徕卡的精密让蔡振中的眼光变得严谨而苛刻。如今,蔡振中的陈列室正在装修,但是他自己却不敢过去看,因为每次过去他都会有不满意,即便是人注意不到的小地方、小细节,若有瑕疵,他都会要求重新返工。“德国人有些死心眼,就差那么一丁点,砸也要砸上去,我现在也是一样。”蔡振中直言徕卡对他的影响。有人说,蔡振中是在像徕卡一样生活,一点不错。
收藏可以说是个人爱好,但是尽心尽力地去做宣传,显然蔡振中已经对徕卡痴迷到了骨子里,达到了不可自拔的地步。如果没有了徕卡,那将会怎样?“那我就不用活了。”蔡振中笑着说。
“我这台相机以后会传给我的孩子。”蔡振中指着随身带的一台徕卡MP说道。他想要将这份对徕卡的痴迷和喜爱传承下去,这种传承不是一台相机,而是一种对极致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