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同时也是提升学生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当前全国各校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教育改革,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如何使实验教学活动建构在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基础上,以进一步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成为相关教学工作者的研究重点。基于此,本文就对贴近生活实际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这一课题展开探讨与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实际;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的核心和灵魂,学生只有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才能深入感悟到物理的内在魅力,才能进一步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但是,纵观当前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堂,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实验教学情况并不乐观。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转变思路,对贴近生活实际的初中实验教学模式展开探讨与分析,并联系生活实际,探索实验教学的突破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激活生活经验,置疑导思
置疑导思是促使学生主动开展探究学习活动的奠基石,而问题意识则是置疑导思的动力。初中生刚开始接触物理这一门学科,与物理之间难免会隔着鸿沟,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习惯以个人演示为主,学生只能在一旁观察教师演示出来的实验,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实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诚然,这种演示式的实验课堂,能够系统化地向学生灌输实验所涉及的原理、性质。但是,学生作为课堂的学习主体,倘若只是让他们在一旁“参观”,不仅无法帮助他们掌握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会被严重扼杀。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把实验知识和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融合起来,并设计相应的生活化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解释演示实验。当然,问题的设置不仅要有引导性,还要具有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性,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把实驗问题简单化。
二、创设生活情境,以探感知
融合了生活实际的物理实验教学,重点在于教师能够从初中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实验内容和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或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以体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关系。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加强物理实验现象与生活实际的融合,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物理实验中的核心知识点通过生活中的某个现象或实例传授给学生,进一步强化知识的实践应用。
例如,在探究惯性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案例。片段1:学生1生怕迟到,快速赶路,在上学路上快速行走,一不小心踩到了地上的香蕉皮,该生失去了平衡,向后倒下,狠狠地摔了一跤。片段2:学生2正在田径场上进行跑步训练,在快速奔跑时,突然被地上的土块给绊倒了,结果这名学生立即向前摔倒。结合这两个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两名学生为什么会摔倒?为什么学生1向后倒下,而学生2向前摔倒?在给学生引入生活片段和实验问题后,学生就比较容易将类似的现象进行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顺利地带领学生进入到实验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明白这是因为惯性产生的作用。
三、回归生活实践,以用固学
结合初中物理课程教材,课程内容一般都是实践应用性较强的知识点。初中物理实验内容的本质属性和重要特征在于“做”和“经验”,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与交流中提升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并最终能在实践中把新知识内化为实用的知识。为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结合生活实际巧妙地创设实践平台,摆脱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的禁锢,形成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氛围,让物理知识更具现实性、生活性,让学生感觉物理就在生活中,从而强化和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光学知识”时,就可以让学生回家利用生活废品,磨制冰透镜,自制针孔照相机、潜望镜等;在学习光学理论知识后,对校园里的旗杆高度进行测量,测定凸透镜焦距等;而在学习“力学知识”后,就可以让学生制作刻度尺、橡皮筋测力计、密度计、小天平、杆秤等,并运用这些小工具测量学习用品的质量。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他们的知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在此过程中也得到了强化。
综上所述,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类充满探索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习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独立探索的空间和平台。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背景下,物理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积极引入生活案例,让学生在实验探究学习中进一步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齐玉香.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以物理实验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4).
[2]黄凯.紧抓课本 链接生活——初中物理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联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6).
[3]李秀芹.初中物理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的教学设计[J].价值工程,2011(4).
关键词:生活实际;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的核心和灵魂,学生只有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才能深入感悟到物理的内在魅力,才能进一步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但是,纵观当前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堂,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实验教学情况并不乐观。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转变思路,对贴近生活实际的初中实验教学模式展开探讨与分析,并联系生活实际,探索实验教学的突破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激活生活经验,置疑导思
置疑导思是促使学生主动开展探究学习活动的奠基石,而问题意识则是置疑导思的动力。初中生刚开始接触物理这一门学科,与物理之间难免会隔着鸿沟,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习惯以个人演示为主,学生只能在一旁观察教师演示出来的实验,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实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诚然,这种演示式的实验课堂,能够系统化地向学生灌输实验所涉及的原理、性质。但是,学生作为课堂的学习主体,倘若只是让他们在一旁“参观”,不仅无法帮助他们掌握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会被严重扼杀。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把实验知识和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融合起来,并设计相应的生活化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解释演示实验。当然,问题的设置不仅要有引导性,还要具有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性,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把实驗问题简单化。
二、创设生活情境,以探感知
融合了生活实际的物理实验教学,重点在于教师能够从初中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实验内容和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或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以体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关系。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加强物理实验现象与生活实际的融合,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物理实验中的核心知识点通过生活中的某个现象或实例传授给学生,进一步强化知识的实践应用。
例如,在探究惯性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案例。片段1:学生1生怕迟到,快速赶路,在上学路上快速行走,一不小心踩到了地上的香蕉皮,该生失去了平衡,向后倒下,狠狠地摔了一跤。片段2:学生2正在田径场上进行跑步训练,在快速奔跑时,突然被地上的土块给绊倒了,结果这名学生立即向前摔倒。结合这两个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两名学生为什么会摔倒?为什么学生1向后倒下,而学生2向前摔倒?在给学生引入生活片段和实验问题后,学生就比较容易将类似的现象进行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顺利地带领学生进入到实验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明白这是因为惯性产生的作用。
三、回归生活实践,以用固学
结合初中物理课程教材,课程内容一般都是实践应用性较强的知识点。初中物理实验内容的本质属性和重要特征在于“做”和“经验”,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与交流中提升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并最终能在实践中把新知识内化为实用的知识。为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结合生活实际巧妙地创设实践平台,摆脱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的禁锢,形成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氛围,让物理知识更具现实性、生活性,让学生感觉物理就在生活中,从而强化和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光学知识”时,就可以让学生回家利用生活废品,磨制冰透镜,自制针孔照相机、潜望镜等;在学习光学理论知识后,对校园里的旗杆高度进行测量,测定凸透镜焦距等;而在学习“力学知识”后,就可以让学生制作刻度尺、橡皮筋测力计、密度计、小天平、杆秤等,并运用这些小工具测量学习用品的质量。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他们的知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在此过程中也得到了强化。
综上所述,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类充满探索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习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独立探索的空间和平台。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背景下,物理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积极引入生活案例,让学生在实验探究学习中进一步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齐玉香.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以物理实验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4).
[2]黄凯.紧抓课本 链接生活——初中物理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联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6).
[3]李秀芹.初中物理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的教学设计[J].价值工程,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