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审计整改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着力点,是企业有效防范风险、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的关键,是审计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本文在分析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整改难”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中的风险防控关键点,提出了建立内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相关路径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监督 风险防控 长效机制 审计整改
审计整改的有效性,是实现内部审计价值最大化的关键所在。内部审计是促进单位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稳定器”,但是在日常工作实践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审计整改的监督与实施一直都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瓶颈和难点。如何加强内部审计,建立审计整改长效机制,促进企业规避风险,保持健康平稳发展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 审计整改的重要性
1. 审计整改是促进依法治企的客观要求。内部审计对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合法合规的审查,将依法治企理念贯穿审计实施全过程,是审计工作的重要使命。审计工作中发现的许多问题带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普遍性,这些问题的发生同某些制度、体制方面的缺陷相联系。因此,审计不应该只停留在对问题的揭露上,还应当对规律性、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制度、体制层面上提出相关建议,落实整改措施,促进各部门依法治企。
2. 审计整改是实现审计目标的重要途径。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是对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进行评估和改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只是发现问题并且揭示风险并不是审计的最终目标,在监督帮助被审计单位整改问题的过程中,被审计单位要通过对系统的优化、问题的反思、制度的完善,流程的改进等,来加强自身风险防范的能力,减少甚至避免损失,同时也不断提高内控管理水平,这样体能真正体现审计的价值。
二、 审计整改工作常见的问题
1. 对审计整改工作重视不够。目前,许多企业不同程度存在“重审计、轻整改”的思想,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被审计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认识不足,觉得审计就是为了检查出问题,就是挑毛病,然后出具审计报告,审计项目就已经完成,没有真正认识到内部审计的最终目的是帮助被审计单位改善管理、防范风险、提高效益,对内部审计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对审计整改工作不积极或避重就轻,仅从问题的表象进行整改,未能深层次分析研究问题成因与风险隐患,直接的表现就是相同的问题重复发生,未能做到举一反三,真正从体制、机制、内控上制定出标本兼治的措施,把审计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2.一些内部审计建议缺乏针对性与操作性。一方面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的审计机构,在开展内部审计过程中会有诸多方面的因素,很难完全保证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另一方面有的审计工作人员有“重决定、轻结果”的思想,太注重审计决定的提出,而在提出审计整改建议时,又不愿意深入的分析问题原因,导致建议缺乏操作性和针对性。再一方面,目前内部审计已经从查错纠弊向风险控制转变,审计领域也从财务收支延伸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而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养和其要求的专业知识需求差距很大,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审计风险暴露不充分、缺少针对性、并且操作难度大,增加了审计难度。
3.审计整改未能实现全员协同联动。在许多情况下,审计改革通常被认为是财务部门或审计部门的事情,与其他职能部门无关,因此在审计整顿工作中经常出现“独角戏”现象。现实情况是,一些问题的整改可能涉及多个部门,需要配合多个部门来完成,一个部门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同时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也是必须的,如果没有各个分管领导的支持和各个部门的协同联动,就很容易产生推诿扯皮现象,审计整改往往推进乏力、效果不佳。
4.审计整改考核、追责机制不健全。目前,很多企业内部的审计整改工作考核办法不规范,没有对整改不作为的责任追究机制,没有约束激励机制,所以很多单位不愿意整改,拖延整改。问题要怎么改,要改到什么样子算合格,往往都是领导說了算。如果单位领导都不重视,不有力的支持,这样在整改中就容易回避问题的要害和选择性整改,大大影响纠整改的有效性。
三、 建立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路径选择
1.建立完善内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内部审计的整改到不到位,作为各责任主体的领导起到关键作用,领导是不是真正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内部审计整改工作。首先要完善审计整改责任机制。明确要求被审计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为主体,亲自组织整改,明确整改责任,整改的要求和期限,这样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才会积极配合,审计工作才能有序推进。再就是健全和完善内部后续审计机制。内部审计部门要高度重视后续审计工作,改变以前只“监”不“督”的情况,解决“重审计、轻整改”的误区,落实整改的后续责任,让内部审计工作有始有终。审计部门要建立审计整改“对账销号”制度,拉条挂账,完成一个、销号一个,对未整改或未整改彻底的问题返回,要求重新整改,来确保审计整改有效进行。
2.持续提升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首先,要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应与主要负责人或机构保持适当的审计报告关系。单位负责人要亲自管理内部审计工作,并且按时听取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汇报,全面掌握内部审计工作情况,切实解决内部审计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其次要强化审计人员对被审计业务的学习与实践。审计整改的有效性,很大一部分是靠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审计问题的提出和督促落实,都离不开审计人员的专业化判断。因此,强化审计人员素质与能力,推动内部审计人员从“裁判员”向“保健医生”转变,是提升审计整改落实的重要基础。只有提出科学的审计整改建议,才能得到被审计单位的认可,才能强化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只有严把审计质量关、规范履行审计程序,做到定性准确、依据清晰、建议得当,才能更好地推进审计整改落实,从根本上夯实审计整改基础。
3.构建审计整改联动协同机制。将审计整改纳入协同监督工作重点,建立以责任单位为主体、其他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审计部门组织协同、纪检部门重点督查的整改联动机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建立审计整改联动制度,对审计部门和其他机关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保证权责明晰;二是针对难以整改的复杂问题,应督促责任部门,及时向单位领导报告,组织开展多部门参与专项治理活动,加强对根本性问题原因分析,分种类、分步骤,科学合理推进整改,促进类似问题的根本解决。
4.建立完善审计整改考核追究机制。首先要把审计整改与被审计单位的干部选拔任用、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结合起来,强化审计整改结果的应用,让被审计单位的领导积极落实审计整改责任。其次,加大审计整改通报与问责力度,增强惩处的威慑力。对屡审屡犯、拖延整改、敷衍了事、整改不到位的,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必要时,移交纪检部门对被审计单位负责人进行问责,确保审计整改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席立平.建立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 2013,
29(9):91-93.
[2]殷全新, 吴晓斌. 论建立企业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路径选择[J]. 中国证券期货. 2012,07:106.
[3]何共斌. 内部审计整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现代审计与经济. 2016,4:42-43.
[4]董绪林.企业内部审计整改的难点与对策[J].山东冶金. 2015,37(3):
61-62.
关键词:监督 风险防控 长效机制 审计整改
审计整改的有效性,是实现内部审计价值最大化的关键所在。内部审计是促进单位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稳定器”,但是在日常工作实践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审计整改的监督与实施一直都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瓶颈和难点。如何加强内部审计,建立审计整改长效机制,促进企业规避风险,保持健康平稳发展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 审计整改的重要性
1. 审计整改是促进依法治企的客观要求。内部审计对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合法合规的审查,将依法治企理念贯穿审计实施全过程,是审计工作的重要使命。审计工作中发现的许多问题带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普遍性,这些问题的发生同某些制度、体制方面的缺陷相联系。因此,审计不应该只停留在对问题的揭露上,还应当对规律性、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制度、体制层面上提出相关建议,落实整改措施,促进各部门依法治企。
2. 审计整改是实现审计目标的重要途径。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是对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进行评估和改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只是发现问题并且揭示风险并不是审计的最终目标,在监督帮助被审计单位整改问题的过程中,被审计单位要通过对系统的优化、问题的反思、制度的完善,流程的改进等,来加强自身风险防范的能力,减少甚至避免损失,同时也不断提高内控管理水平,这样体能真正体现审计的价值。
二、 审计整改工作常见的问题
1. 对审计整改工作重视不够。目前,许多企业不同程度存在“重审计、轻整改”的思想,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被审计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认识不足,觉得审计就是为了检查出问题,就是挑毛病,然后出具审计报告,审计项目就已经完成,没有真正认识到内部审计的最终目的是帮助被审计单位改善管理、防范风险、提高效益,对内部审计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对审计整改工作不积极或避重就轻,仅从问题的表象进行整改,未能深层次分析研究问题成因与风险隐患,直接的表现就是相同的问题重复发生,未能做到举一反三,真正从体制、机制、内控上制定出标本兼治的措施,把审计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2.一些内部审计建议缺乏针对性与操作性。一方面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的审计机构,在开展内部审计过程中会有诸多方面的因素,很难完全保证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另一方面有的审计工作人员有“重决定、轻结果”的思想,太注重审计决定的提出,而在提出审计整改建议时,又不愿意深入的分析问题原因,导致建议缺乏操作性和针对性。再一方面,目前内部审计已经从查错纠弊向风险控制转变,审计领域也从财务收支延伸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而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养和其要求的专业知识需求差距很大,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审计风险暴露不充分、缺少针对性、并且操作难度大,增加了审计难度。
3.审计整改未能实现全员协同联动。在许多情况下,审计改革通常被认为是财务部门或审计部门的事情,与其他职能部门无关,因此在审计整顿工作中经常出现“独角戏”现象。现实情况是,一些问题的整改可能涉及多个部门,需要配合多个部门来完成,一个部门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同时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也是必须的,如果没有各个分管领导的支持和各个部门的协同联动,就很容易产生推诿扯皮现象,审计整改往往推进乏力、效果不佳。
4.审计整改考核、追责机制不健全。目前,很多企业内部的审计整改工作考核办法不规范,没有对整改不作为的责任追究机制,没有约束激励机制,所以很多单位不愿意整改,拖延整改。问题要怎么改,要改到什么样子算合格,往往都是领导說了算。如果单位领导都不重视,不有力的支持,这样在整改中就容易回避问题的要害和选择性整改,大大影响纠整改的有效性。
三、 建立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路径选择
1.建立完善内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内部审计的整改到不到位,作为各责任主体的领导起到关键作用,领导是不是真正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内部审计整改工作。首先要完善审计整改责任机制。明确要求被审计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为主体,亲自组织整改,明确整改责任,整改的要求和期限,这样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才会积极配合,审计工作才能有序推进。再就是健全和完善内部后续审计机制。内部审计部门要高度重视后续审计工作,改变以前只“监”不“督”的情况,解决“重审计、轻整改”的误区,落实整改的后续责任,让内部审计工作有始有终。审计部门要建立审计整改“对账销号”制度,拉条挂账,完成一个、销号一个,对未整改或未整改彻底的问题返回,要求重新整改,来确保审计整改有效进行。
2.持续提升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首先,要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应与主要负责人或机构保持适当的审计报告关系。单位负责人要亲自管理内部审计工作,并且按时听取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汇报,全面掌握内部审计工作情况,切实解决内部审计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其次要强化审计人员对被审计业务的学习与实践。审计整改的有效性,很大一部分是靠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审计问题的提出和督促落实,都离不开审计人员的专业化判断。因此,强化审计人员素质与能力,推动内部审计人员从“裁判员”向“保健医生”转变,是提升审计整改落实的重要基础。只有提出科学的审计整改建议,才能得到被审计单位的认可,才能强化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只有严把审计质量关、规范履行审计程序,做到定性准确、依据清晰、建议得当,才能更好地推进审计整改落实,从根本上夯实审计整改基础。
3.构建审计整改联动协同机制。将审计整改纳入协同监督工作重点,建立以责任单位为主体、其他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审计部门组织协同、纪检部门重点督查的整改联动机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建立审计整改联动制度,对审计部门和其他机关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保证权责明晰;二是针对难以整改的复杂问题,应督促责任部门,及时向单位领导报告,组织开展多部门参与专项治理活动,加强对根本性问题原因分析,分种类、分步骤,科学合理推进整改,促进类似问题的根本解决。
4.建立完善审计整改考核追究机制。首先要把审计整改与被审计单位的干部选拔任用、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结合起来,强化审计整改结果的应用,让被审计单位的领导积极落实审计整改责任。其次,加大审计整改通报与问责力度,增强惩处的威慑力。对屡审屡犯、拖延整改、敷衍了事、整改不到位的,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必要时,移交纪检部门对被审计单位负责人进行问责,确保审计整改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席立平.建立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 2013,
29(9):91-93.
[2]殷全新, 吴晓斌. 论建立企业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路径选择[J]. 中国证券期货. 2012,07:106.
[3]何共斌. 内部审计整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现代审计与经济. 2016,4:42-43.
[4]董绪林.企业内部审计整改的难点与对策[J].山东冶金. 2015,37(3):
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