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教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学生通过各种体验取得一定的效果,在各方面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如何实施有效教学?结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解读新课标,使有效教学有的放矢。
有效教学是本次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努力方向和终极目的之一,其实施和评价的依据是新课程标准(以下称新课标)。新课标是国家实施新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学依据。新课标提出:“高中生物课程的任务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标准还明确提出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四大基本课程理念。并将具体内容标准的表述所用的动词分别指向知识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情感性学习目标(三维目标),且分为不同的层次,用诸如举例、简述、认同等行为动词予以逐一要求,目标明确。新课标既是教学活动的纲领,又是评判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标准。因此必须认真解读课标,准确把握课标对每一知识点的要求,做到定位准确,工作才能有章可循,否则难免缺位或者越位,导致低效或者无效教学。通俗地说,课标,即教学活动的“靶”;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对课标完成的行为、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凡是不能按照课标要求去设计教学活动,不能全面落实课标的三维目标,将其简化为一维(比如让学生死记硬背,只重知识,照本宣科)二维(注重知识和技能,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就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比如细胞呼吸一节,课标的要求是“说明细胞呼吸”,其行为动词提示我们该知识水平至少应该达到理解水平,而这个水平就要求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或者推理,获取更多信息证据,有一个认知和使用上的跨度。一些教师习惯于老套路,不按照课程要求组织探究活动,直接讲授呼吸作用的方式,显然降低了新课标要求,也没有实现学生对过程的体验,尤其是对探究实验的探究就是一个空白。这样的教学虽然用时少,但效果差。
2.精心设计导入语,调动学生情绪。
有人曾经把一堂好的课比喻为“凤头、猪肚、虎尾”,即开头要像凤凰那样引人入胜。可见导入新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精心设计好引导方法,注意唤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新课一开始就产生热烈的情绪,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就有了一个可喜的开端。生物学教学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题的内容中来,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将课题设计得比较“新奇”,就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中依据不同情况和内容,设计各种不同形式的导言。
2.1引用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例如,在讲授《生物与环境》时,可运用优美的古诗来导入新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样的诗词,既可丰富教学内容,又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2.2引用成语、谚语和俗语。如我在讲《遗传和变异》时就借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和“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样的谚语和俗语来引入。又如,在讲授《植物的矿质营养》时,就借用“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和“种在稼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入在于肥”来引入。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到了知识,既生动活泼又富有情趣。
3.改革教学方法。
改革的出发点就是要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教法要灵活多变,彻底抛弃一讲到底、一练到底的教学形式,多采用讨论式、引导式、过程式的教学。在学科内综合的教学中,可多采用引导式教学。例如,复习细胞分裂就可以采用引导式,什么是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有哪几种方式?每一种方式有何特点?细胞分裂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何意义?细胞分裂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何联系?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情境,一步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串成链、连成网。在一些跨学科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热点的内容中可以多采用讨论式的教学。在探索性的实验教学中可以多采用过程式的教学。不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我们都要把落脚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能力上,也就是说要以发展学生能力为基础来选择和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4.高中生物教学要生活化。
日常生活方面,如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等,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必要时显示自己的手艺,而制作过程又需要一定的微生物知识背景,可以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到微生物的相关知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医疗保健方面,如在讲述细胞膜的成分时,可以出示肿瘤医院相关检验报告单,来说明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在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的问题探讨中,提示学生,我们在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六项检查,以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这些都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教学中让学生分析相关的保健知识,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从学习中让他们潜移默化地了解一些保养身体的注意事项。
环境保护方面,关注各种环境问题给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危机,地球只有一个,在教学中,倡导学生们要担负起保护地球家园的责任,关注我们周围的环境,多多参加环保活动,对破坏环境的行为给予坚决制止和打击。
经济活动方面,如菊花的组织培养、月季的花药培养、植物芳香油的提取、胡萝卜素的提取等,教师可以介绍这方面的知识在花卉的培养、化妆品的研发、果汁饮料的研发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市场潜力很大,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与经济的巨大联系,从而让他们更加主动地要求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体会到当代科技的进步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更好地理解学习的价值,并激发献身科学的热情。
1.认真解读新课标,使有效教学有的放矢。
有效教学是本次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努力方向和终极目的之一,其实施和评价的依据是新课程标准(以下称新课标)。新课标是国家实施新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学依据。新课标提出:“高中生物课程的任务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标准还明确提出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四大基本课程理念。并将具体内容标准的表述所用的动词分别指向知识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情感性学习目标(三维目标),且分为不同的层次,用诸如举例、简述、认同等行为动词予以逐一要求,目标明确。新课标既是教学活动的纲领,又是评判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标准。因此必须认真解读课标,准确把握课标对每一知识点的要求,做到定位准确,工作才能有章可循,否则难免缺位或者越位,导致低效或者无效教学。通俗地说,课标,即教学活动的“靶”;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对课标完成的行为、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凡是不能按照课标要求去设计教学活动,不能全面落实课标的三维目标,将其简化为一维(比如让学生死记硬背,只重知识,照本宣科)二维(注重知识和技能,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就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比如细胞呼吸一节,课标的要求是“说明细胞呼吸”,其行为动词提示我们该知识水平至少应该达到理解水平,而这个水平就要求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或者推理,获取更多信息证据,有一个认知和使用上的跨度。一些教师习惯于老套路,不按照课程要求组织探究活动,直接讲授呼吸作用的方式,显然降低了新课标要求,也没有实现学生对过程的体验,尤其是对探究实验的探究就是一个空白。这样的教学虽然用时少,但效果差。
2.精心设计导入语,调动学生情绪。
有人曾经把一堂好的课比喻为“凤头、猪肚、虎尾”,即开头要像凤凰那样引人入胜。可见导入新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精心设计好引导方法,注意唤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新课一开始就产生热烈的情绪,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就有了一个可喜的开端。生物学教学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题的内容中来,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将课题设计得比较“新奇”,就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中依据不同情况和内容,设计各种不同形式的导言。
2.1引用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例如,在讲授《生物与环境》时,可运用优美的古诗来导入新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样的诗词,既可丰富教学内容,又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2.2引用成语、谚语和俗语。如我在讲《遗传和变异》时就借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和“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样的谚语和俗语来引入。又如,在讲授《植物的矿质营养》时,就借用“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和“种在稼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入在于肥”来引入。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到了知识,既生动活泼又富有情趣。
3.改革教学方法。
改革的出发点就是要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教法要灵活多变,彻底抛弃一讲到底、一练到底的教学形式,多采用讨论式、引导式、过程式的教学。在学科内综合的教学中,可多采用引导式教学。例如,复习细胞分裂就可以采用引导式,什么是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有哪几种方式?每一种方式有何特点?细胞分裂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何意义?细胞分裂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何联系?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情境,一步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串成链、连成网。在一些跨学科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热点的内容中可以多采用讨论式的教学。在探索性的实验教学中可以多采用过程式的教学。不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我们都要把落脚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能力上,也就是说要以发展学生能力为基础来选择和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4.高中生物教学要生活化。
日常生活方面,如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等,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必要时显示自己的手艺,而制作过程又需要一定的微生物知识背景,可以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到微生物的相关知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医疗保健方面,如在讲述细胞膜的成分时,可以出示肿瘤医院相关检验报告单,来说明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在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的问题探讨中,提示学生,我们在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六项检查,以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这些都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教学中让学生分析相关的保健知识,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从学习中让他们潜移默化地了解一些保养身体的注意事项。
环境保护方面,关注各种环境问题给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危机,地球只有一个,在教学中,倡导学生们要担负起保护地球家园的责任,关注我们周围的环境,多多参加环保活动,对破坏环境的行为给予坚决制止和打击。
经济活动方面,如菊花的组织培养、月季的花药培养、植物芳香油的提取、胡萝卜素的提取等,教师可以介绍这方面的知识在花卉的培养、化妆品的研发、果汁饮料的研发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市场潜力很大,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与经济的巨大联系,从而让他们更加主动地要求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体会到当代科技的进步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更好地理解学习的价值,并激发献身科学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