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有关专业学习奠定基础,而且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就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点滴体会。
1.认真学习化学课程标准。
在学期初,化学教师要认真学习《化学课程标准》。通过对课标的学习和研究,全面掌握中学化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所用教材的体系,理清化学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化学观念在教材中体现形式。明确全册教材内容在整个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联系,把握好重点、难点章节。进一步弄清各章、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了解有关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
2.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应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非常重要,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理由。
3.采用“边讲边实验法”,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化学新课标》指出:“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新教材重视实验教学,全书安排84个演示实验、10个学生实验及9个选做实验。还有一些家庭小实验,并改进了一些实验,这些实验在大多数学校都有条件让学生亲自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把一些实验引入课堂中,采用“边讲边实验法”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这种方法是教师在传授某种物质的性质时,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实物;教师演示实验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提出问题,调动学生自觉观察的积极性,并要求观察时认真细致,逐步培养观察能力。有条件的话再让学生亲自做一遍实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巩固和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学习兴趣。例如在“氧气的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做好C、S、P和Fe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是学生认识氧气化学性质的关键,这时可让学生把在课堂上跟着做实验“氧气的性质”,以增强感性认识。这样当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可用对比迁移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
4.加强对化学用语的教学。
化学用语是一种国际性的科技语言,也是研究化学的工具,化学用语贯穿整个初中化学教材的始终,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化学计算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技能。只有掌握好化学用语,才有可能学好化学。要根据教材的内容,有计划地分散难点,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提高学习化学用语的兴趣。例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都可以提前逐步渗透、避免大量集中学习使学生难以接受。要让学生在学懂学会中不断强化兴趣,在教学中重视牢固地掌握元素符号,进而熟练地写出化学式,就可顺利地写出化学方程式。为避免化学用语的学习枯燥无味,可将元素符号、化合价、金属活动顺序表编成顺口溜以提高兴趣,获得好的记忆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要求学生要多练多用,增强记忆与书写效果。化学用语和化学教材的各部分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化学用语的特点是学生容易理解,但不用又很容易遗忘,因此应将化学用语的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养成使用化学用语解答化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用化学用语解答的问题,如物质及其性质、用途,制取现象的解释,实验结论等,必须用化学用语来解答,经常练习,达到会读、会写、会用,逐步熟练。同时,严格要求学生规范读、写化学用语。实践中纠正化学用语读、写中的错误习惯,比学习新知识更困难,因此教师的教学及任何示范都必须做到一丝不苟。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读、写,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及其他条件,符号的表示,必须强调规范化,对作业、考试的评分必须严格,及时发现、纠正错误,避免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1.认真学习化学课程标准。
在学期初,化学教师要认真学习《化学课程标准》。通过对课标的学习和研究,全面掌握中学化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所用教材的体系,理清化学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化学观念在教材中体现形式。明确全册教材内容在整个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联系,把握好重点、难点章节。进一步弄清各章、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了解有关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
2.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应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非常重要,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理由。
3.采用“边讲边实验法”,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化学新课标》指出:“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新教材重视实验教学,全书安排84个演示实验、10个学生实验及9个选做实验。还有一些家庭小实验,并改进了一些实验,这些实验在大多数学校都有条件让学生亲自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把一些实验引入课堂中,采用“边讲边实验法”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这种方法是教师在传授某种物质的性质时,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实物;教师演示实验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提出问题,调动学生自觉观察的积极性,并要求观察时认真细致,逐步培养观察能力。有条件的话再让学生亲自做一遍实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巩固和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学习兴趣。例如在“氧气的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做好C、S、P和Fe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是学生认识氧气化学性质的关键,这时可让学生把在课堂上跟着做实验“氧气的性质”,以增强感性认识。这样当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可用对比迁移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
4.加强对化学用语的教学。
化学用语是一种国际性的科技语言,也是研究化学的工具,化学用语贯穿整个初中化学教材的始终,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化学计算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技能。只有掌握好化学用语,才有可能学好化学。要根据教材的内容,有计划地分散难点,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提高学习化学用语的兴趣。例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都可以提前逐步渗透、避免大量集中学习使学生难以接受。要让学生在学懂学会中不断强化兴趣,在教学中重视牢固地掌握元素符号,进而熟练地写出化学式,就可顺利地写出化学方程式。为避免化学用语的学习枯燥无味,可将元素符号、化合价、金属活动顺序表编成顺口溜以提高兴趣,获得好的记忆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要求学生要多练多用,增强记忆与书写效果。化学用语和化学教材的各部分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化学用语的特点是学生容易理解,但不用又很容易遗忘,因此应将化学用语的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养成使用化学用语解答化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用化学用语解答的问题,如物质及其性质、用途,制取现象的解释,实验结论等,必须用化学用语来解答,经常练习,达到会读、会写、会用,逐步熟练。同时,严格要求学生规范读、写化学用语。实践中纠正化学用语读、写中的错误习惯,比学习新知识更困难,因此教师的教学及任何示范都必须做到一丝不苟。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读、写,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及其他条件,符号的表示,必须强调规范化,对作业、考试的评分必须严格,及时发现、纠正错误,避免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