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范书记,您好。最近,省委省政府在常州召开全省城乡建设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省委书记罗志军对常州城乡建设的做法和成果给予肯定。请您简要谈谈近年来常州城乡建设的主要思路。
范燕青:提升城乡建设水平不仅是优化人居环境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彰显城市品位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我们围绕把常州打造成“整洁文明、功能完善、出行通畅、环境友好、生态一流”的现代化精品城市目标,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创新理念,城乡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们的主要思路是:以“六个一流”为导向,即一流的规划水平、一流的建设品位、一流的管理能力、一流的经营效益、一流的城乡环境、一流的市民素质;创新完善城建“五大机制”:即科学高效的城市规划机制,建设资金的多元筹措机制,严肃长效的城市管理机制,公用行业的市场运行机制,规范严格的项目监管机制;致力于狠抓“六大举措”:调布局、拓空间、构筑城市发展新形态,强功能、大投入、彰显城市建设新品位,建机制、勤创新、打造城市管理新亮点,快治理、优环境、推动城乡生态新突破,重实际、惠民生、实现生活环境新跃升,抓统筹、齐推进、开创城乡一体新局面。
记者:把有限的资源用好,用活。常州的城市建设思路凸显了“经营”含量。关于经营城市,不少地方认识上存在误区,容易把经营城市简单等同于卖地。结合常州实际,您觉得经营城市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
范燕青:所谓经营城市,就是政府运用市场机制,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土地、河湖)与人力作用资本(如路桥等市政设施和公共建筑)等进行重组营运,最大限度盘活存量,以实现城市资源配置容量和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经营城市不等于卖地,而是要让现有的资源发挥最大程度的效益。
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是城市经营的最重要领域。近年来,我们立足建设现代化精品城市目标,把优化布局、提升功能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推进城市建设。首先是以完善城市规划为统领,优化布局、拉开框架。城市发展模式从“南北一体、三城联动、东西协调”,提升为“南北建新、三城融合,东西协调、开发东部”,城市框架从中心城区向南北区域迅速拓展。南北跨度由2005年的30公里增加到45公里,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104平方公里增加到153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62%。“三城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中心城区的形象品位大幅提升,南北新城成为以旅游休闲、生态居住、创智产业等为主要功能的新城区,城市东西部正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板块。同时,以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加大投入、完善功能。“十一五”期间,先后投入2200多亿元,开展大规模的城乡建设、生态修复、环境整治攻坚战,实施了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形成了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需要的功能体系。对外交通方面,形成比较完备的高速公路网和国省干线公路网,建成4E级常州机场,区域性枢纽地位日益凸现;城市路网方面,建成15条南北交通大动脉,新建城市快速高架环线,形成结构合理、畅通有序的路网体系;城市功能方面,建成规划馆、大剧院、奥体中心、环球恐龙城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公共服务能力跃上一个新台阶。
记者:经营城市既包涵盘活城市有形资产,也包括对无形资产的运作。常州如何在城市建设中融入创新要素、充实文化内涵,打造城市品牌?
范燕青:随着城市建设硬件设施逐步到位,历史古迹、特色文化、生态环境、人文精神等日益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新的源泉。近年来,常州围绕充实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弘扬城市精神,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创新实践。一是围绕“绿”字展特色。城乡绿化建设理念由重景观效应向景观效应与生态效益并重转变,由重自然环境保护向保护与生态修复并重转变。大力推进绿色通道、绿色企业、绿色村庄、绿色社区建设,建成一批森林公园、绿化走廊、环城绿带和风景林地,大幅提高绿化覆盖率,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目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2%,公园绿地建设管理体制创新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二是围绕“特”字显品位。挖掘文化资源,延续历史文脉。规划保护建设好春秋淹城、古运河、青果巷、前后北岸等一批历史文化遗存;大力发展创意文化,做大做强动漫等一批新兴文化产业,让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三是围绕“人”字促和谐。将人文精神与城市建设相融合,凸显常州至善、至美、至上的文明形象,营造和谐、和睦、和畅的社会氛围,努力使常州成为海内外投资者向往、创业者留恋、居住者舒心的城市。成功举办十七届省运会,首创国内有影响的“道德讲堂”,实施文明城市建设“八大行动”,既注重提升城市外在品质,更注重提升市民内在素质,着力建设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之城。
记者:经营城市本质上是一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是一条城乡协调发展的和谐之路。常州在城市建设中是如何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关系的?
范燕青:城市建设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统筹抓好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各个环节,才能在加快城市建设中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一是要用宽广眼界规划建设,提高城市品位。以现代化基础设施为纽带,提升中心城区资源吸附力、产业转化力、核心竞争力,把中心城区打造成带动市域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总枢纽。以产业集群理念打造区域板块,核心城区建设古运河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中央商务区;南部全力打造集科教研发、商务办公、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滨湖新城;北部以创意产业园、金融服务区、环球恐龙城、高铁新城等为载体,建设国际化新城区;东部以轨道交通产业园、创意创新区为载体,加速城市化进程;西部大力发展商务商贸、创意休闲等现代服务业;金坛、溧阳建设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宜业宜居宜游的县域强市,形成比较合理的城市发展总体布局。二是要用前瞻意识优化功能,做优城乡环境。坚持“生态优先”理念,关停调整治理1100多家污染企业,超额完成“十一五”污染总量削减目标;推进水环境整治和空气净化工程;实施城乡绿化,五年新增绿化面积1万多公顷,创成国家园林城市,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按照“产业强镇、功能兴镇、生态建镇”思路,大力推进8个中心镇和其他小城镇建设。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所有行政村完成“三清一绿”,半数以上村达到“五化三有”标准。三是要用创新思维完善机制,保障城市发展。探索城市建设项目产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广泛吸收社会资本,促进城市建设投入主体多元化。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在城市高起点推进旧城改造,着力优化城区布局,抓好土地集约利用;在农村高标准开展土地整治,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和增减挂钩;在园区高效能提升用地效率,大力推行项目嫁接、腾笼换鸟。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对13大类城市管理项目实施严格监管,全面推行数字化城管,交通管理跻身全国畅通工程A类城市一等水平,排名居国内地级市之首。
记者:造福民生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在常州建设现代化精品城市中,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导向如何具体得到体现?
范燕青:人是城市的主体,是发展的归宿。我们坚持把民生优先最大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城市建设人本化的要求,真正落实到每件民生实事上,确保人民群众共享城市建设发展成果。一是创造条件让群众出行更便捷。五年投入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48.9亿元。建成高架环线,大规模改造晋陵路、中吴大道、飞龙路、北环路等;对400多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打通“瓶颈路”、“断头路”。积极落实公交优先,公交出行率从2005年的8.9%提高到2010年的25.8%。建成BRT快速公交线,日均客流量超过31万人次,成为常州的城市名片之一。二是创造条件让群众住有所居。采用集中新建、分散配建、定向代建、批量收购、零星收购、园区自建等多种方式,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房189万平方米,解决住房困难户近2万户,集中解决6万多外来务工人员居住问题。从2003年起持续开展老小区综合整治工程,累计整治1000余万平方米、125个老小区,受益人口50多万。三是创造条件让群众生活环境更优美。加快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实施“清水工程”和大气治污“蓝天工程”,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0余天;创新公园绿地建设管理模式,按照“还绿于民、普惠于民”理念,全市64个公园绿地全部免费对市民开放。四是创造条件让群众生活更便利。按照属地管理、分类保洁、分组考核要求,全部取消城区公共厕所收费;五年投入8.8亿元,改造提升市区103个菜市场,改造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极大方便了群众日常生活。
责任编辑:尤健
范燕青:提升城乡建设水平不仅是优化人居环境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彰显城市品位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我们围绕把常州打造成“整洁文明、功能完善、出行通畅、环境友好、生态一流”的现代化精品城市目标,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创新理念,城乡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们的主要思路是:以“六个一流”为导向,即一流的规划水平、一流的建设品位、一流的管理能力、一流的经营效益、一流的城乡环境、一流的市民素质;创新完善城建“五大机制”:即科学高效的城市规划机制,建设资金的多元筹措机制,严肃长效的城市管理机制,公用行业的市场运行机制,规范严格的项目监管机制;致力于狠抓“六大举措”:调布局、拓空间、构筑城市发展新形态,强功能、大投入、彰显城市建设新品位,建机制、勤创新、打造城市管理新亮点,快治理、优环境、推动城乡生态新突破,重实际、惠民生、实现生活环境新跃升,抓统筹、齐推进、开创城乡一体新局面。
记者:把有限的资源用好,用活。常州的城市建设思路凸显了“经营”含量。关于经营城市,不少地方认识上存在误区,容易把经营城市简单等同于卖地。结合常州实际,您觉得经营城市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
范燕青:所谓经营城市,就是政府运用市场机制,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土地、河湖)与人力作用资本(如路桥等市政设施和公共建筑)等进行重组营运,最大限度盘活存量,以实现城市资源配置容量和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经营城市不等于卖地,而是要让现有的资源发挥最大程度的效益。
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是城市经营的最重要领域。近年来,我们立足建设现代化精品城市目标,把优化布局、提升功能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推进城市建设。首先是以完善城市规划为统领,优化布局、拉开框架。城市发展模式从“南北一体、三城联动、东西协调”,提升为“南北建新、三城融合,东西协调、开发东部”,城市框架从中心城区向南北区域迅速拓展。南北跨度由2005年的30公里增加到45公里,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104平方公里增加到153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62%。“三城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中心城区的形象品位大幅提升,南北新城成为以旅游休闲、生态居住、创智产业等为主要功能的新城区,城市东西部正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板块。同时,以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加大投入、完善功能。“十一五”期间,先后投入2200多亿元,开展大规模的城乡建设、生态修复、环境整治攻坚战,实施了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形成了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需要的功能体系。对外交通方面,形成比较完备的高速公路网和国省干线公路网,建成4E级常州机场,区域性枢纽地位日益凸现;城市路网方面,建成15条南北交通大动脉,新建城市快速高架环线,形成结构合理、畅通有序的路网体系;城市功能方面,建成规划馆、大剧院、奥体中心、环球恐龙城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公共服务能力跃上一个新台阶。
记者:经营城市既包涵盘活城市有形资产,也包括对无形资产的运作。常州如何在城市建设中融入创新要素、充实文化内涵,打造城市品牌?
范燕青:随着城市建设硬件设施逐步到位,历史古迹、特色文化、生态环境、人文精神等日益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新的源泉。近年来,常州围绕充实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弘扬城市精神,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创新实践。一是围绕“绿”字展特色。城乡绿化建设理念由重景观效应向景观效应与生态效益并重转变,由重自然环境保护向保护与生态修复并重转变。大力推进绿色通道、绿色企业、绿色村庄、绿色社区建设,建成一批森林公园、绿化走廊、环城绿带和风景林地,大幅提高绿化覆盖率,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目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2%,公园绿地建设管理体制创新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二是围绕“特”字显品位。挖掘文化资源,延续历史文脉。规划保护建设好春秋淹城、古运河、青果巷、前后北岸等一批历史文化遗存;大力发展创意文化,做大做强动漫等一批新兴文化产业,让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三是围绕“人”字促和谐。将人文精神与城市建设相融合,凸显常州至善、至美、至上的文明形象,营造和谐、和睦、和畅的社会氛围,努力使常州成为海内外投资者向往、创业者留恋、居住者舒心的城市。成功举办十七届省运会,首创国内有影响的“道德讲堂”,实施文明城市建设“八大行动”,既注重提升城市外在品质,更注重提升市民内在素质,着力建设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之城。
记者:经营城市本质上是一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是一条城乡协调发展的和谐之路。常州在城市建设中是如何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关系的?
范燕青:城市建设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统筹抓好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各个环节,才能在加快城市建设中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一是要用宽广眼界规划建设,提高城市品位。以现代化基础设施为纽带,提升中心城区资源吸附力、产业转化力、核心竞争力,把中心城区打造成带动市域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总枢纽。以产业集群理念打造区域板块,核心城区建设古运河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中央商务区;南部全力打造集科教研发、商务办公、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滨湖新城;北部以创意产业园、金融服务区、环球恐龙城、高铁新城等为载体,建设国际化新城区;东部以轨道交通产业园、创意创新区为载体,加速城市化进程;西部大力发展商务商贸、创意休闲等现代服务业;金坛、溧阳建设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宜业宜居宜游的县域强市,形成比较合理的城市发展总体布局。二是要用前瞻意识优化功能,做优城乡环境。坚持“生态优先”理念,关停调整治理1100多家污染企业,超额完成“十一五”污染总量削减目标;推进水环境整治和空气净化工程;实施城乡绿化,五年新增绿化面积1万多公顷,创成国家园林城市,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按照“产业强镇、功能兴镇、生态建镇”思路,大力推进8个中心镇和其他小城镇建设。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所有行政村完成“三清一绿”,半数以上村达到“五化三有”标准。三是要用创新思维完善机制,保障城市发展。探索城市建设项目产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广泛吸收社会资本,促进城市建设投入主体多元化。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在城市高起点推进旧城改造,着力优化城区布局,抓好土地集约利用;在农村高标准开展土地整治,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和增减挂钩;在园区高效能提升用地效率,大力推行项目嫁接、腾笼换鸟。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对13大类城市管理项目实施严格监管,全面推行数字化城管,交通管理跻身全国畅通工程A类城市一等水平,排名居国内地级市之首。
记者:造福民生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在常州建设现代化精品城市中,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导向如何具体得到体现?
范燕青:人是城市的主体,是发展的归宿。我们坚持把民生优先最大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城市建设人本化的要求,真正落实到每件民生实事上,确保人民群众共享城市建设发展成果。一是创造条件让群众出行更便捷。五年投入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48.9亿元。建成高架环线,大规模改造晋陵路、中吴大道、飞龙路、北环路等;对400多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打通“瓶颈路”、“断头路”。积极落实公交优先,公交出行率从2005年的8.9%提高到2010年的25.8%。建成BRT快速公交线,日均客流量超过31万人次,成为常州的城市名片之一。二是创造条件让群众住有所居。采用集中新建、分散配建、定向代建、批量收购、零星收购、园区自建等多种方式,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房189万平方米,解决住房困难户近2万户,集中解决6万多外来务工人员居住问题。从2003年起持续开展老小区综合整治工程,累计整治1000余万平方米、125个老小区,受益人口50多万。三是创造条件让群众生活环境更优美。加快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实施“清水工程”和大气治污“蓝天工程”,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0余天;创新公园绿地建设管理模式,按照“还绿于民、普惠于民”理念,全市64个公园绿地全部免费对市民开放。四是创造条件让群众生活更便利。按照属地管理、分类保洁、分组考核要求,全部取消城区公共厕所收费;五年投入8.8亿元,改造提升市区103个菜市场,改造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极大方便了群众日常生活。
责任编辑:尤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