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群文理论研究活起来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y3s118x3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政权,为人民服务是施政的宗旨。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从物质层面转移到精神层面,发展丰富群众文化是当前的工作重心,本文就立足于群众文化,探讨如何让群文理论率先活起来,从而引领群众的精神文化建设。
  一、群文理论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要让群众积极加入到群文活动的建设中,首先要让群众明白群文理论的重要性,特别是那些国家基层服务人员,对此更要有深刻的认识。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广大群众在物质需求上已经得到了满足,而下一个阶段的重心就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党的领导下,从群众实际情况出发,开展面向群众的文化需求建设,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提升人民幸福感,展现民族精神,焕发华夏民族的风采,以积极进取、良好向上的群文理论为引导,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实现社会主义健康持久的发展。注重群文理论建设,这是走向社会主义下一阶段的重要理論之一。
  二、让群文理论“活起来”的对策
  (一)基层领导人员要率先提升思想建设,以实践反馈理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群文理论是立足于广大群众之上总结出来的核心理论,它具有通用的指导意义,但是根据地域的不同,群文理论的具体实现要结合实际做出相应的完善,及时将完善后的理论付诸实践,再根据反馈对理论做出进一步修改,这是检验群文理论正确性的实践方式,也是为立足于群众的群文理论指明方向的唯一途径。其间,基层领导人员作为重要的组织实施者和反馈记录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基层领导人员要率先落实自己的思想建设,吃透群文理论的内涵思想,然后积极实践,及时地将反馈信息记录提交,这才能为群文理论的发展提供第一手的可靠资料。
  (二)充分发挥群文理论在基层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像是文化中心、文化广场、图书馆、健身室、球场等设施的建设也日臻完善。其间,地域因素往往是最主要的衡量标准,地域均衡分布是文化设施的主要分布特点。其实,人民还要充分运用群文理论的指导思想,除开地域之外,要结合当地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度,结合当地的发展水平和当地群众对某一类别设施的独特爱好,充分发挥群文理论的指导意义。当群文理论真正具备自己的指导意义,那么它自然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随着更多人的加入,对群文理论的研究也就自然活了过来。
  (三)政府率先从战略高度出发,点燃群文理论研究的第一把火
  政府作为国家建设的主导力量,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导向作用,目前,我国对群文理论的研究热度不够,很多理论问题还存在误解、遗漏和冲突等问题,这让群文理论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难题,再加上群文理论本身更新慢,与时代逐渐脱轨,这让群文理论的实用性愈发降低,在恶性循环下,以群文理论作为制导建设的人士只会越来越少。针对这种情况,国家需要率先着手点燃群文理论研究的第一把火。
  在具体实施上,国家可以通过全面撒网的方式召集第一批研究人员,通过专业培训组成群文理论实践的先锋队,率先完成第一轮理论从群众中来又服务于群众的循环模式,对研究成果做出肯定,形成示范效应,然后引领更多的人加入到群文理论的研究建设中来。在后续的建设中,以率先加入的骨干展开一对多的带路,当整个模式定型后,国家便可逐渐放手,从而实现群文理论高效的自我更新。
  (四)加大宣传,培养群众主人公的参与感
  群文理论的成型离不开研究者的功劳,但是群文理论的本源一直都是广大人民群众,让广大群众以主人公的身份参与到群文理论的建设中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在具体实施上,首先需要向广大群众宣传群文理论的相关知识,通过小区文化展览,广场文化建设,甚至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等途径让大众了解群文理论的主体内容。然后在实践中结合理论,让群众在享受文化建设的同时意识到理论如何作用于实践,其间,群众会发表一些看法,而这就是群众的第一手反馈消息,在反馈更新后,邀请群众再度体验新理论带来的感受提升。当群众意识到自己的话语权后,其参与热情便会大大提升,对于群文理论的实践活动也更有热情,而且当群文理论的研究对象放宽至群众后,研究思维将会更加多元化,这可以为核心研究人员提供更具有实际价值的参考,因此培养群众主人公的参与感,也能积极推动群文理论的研究进度。
  (五)利用多媒体,加强群文理论交流
  网络多媒体是信息时代的主角,以前,群文理论研究都是基于各个地域的独立研究,由于在沟通上存在困难,导致研究结果存在很大的地域限制,缺乏普及性,无法成为真正的群文理论研究资料。如今,在多媒体的帮助下,研究团队不再受地域限制,城乡之间、各城市之间都可以展开多方面、多门类的讨论,在涉及共通性的问题时,彼此可以学习借鉴,一起进步,在涉及地方性问题时,可以引为参考,相互帮助,如今,群文理论的研究不再是小范围地域性的研究,它是关系到全民群文建设的整体研究,其研究成果的价值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六)肯定群文建设的多样性,发展地方特色文化
  群文理论受地域影响,使得不同地区的群文理论存在较大差异。不过,正是因为这些群文化的差异,我国才打造了一个百家争鸣的精彩群文理论舞台。肯定群文的多样性,发展地方特色的群文化建设,不仅是大国包容性的体现,也是保留民族精神,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因此,地方要结合本地的文化特色,打造顺应时代的,具有地方性、民间性和独创性的文化活动品牌,这是对大众需求的尊重,也是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只有这样,群文理论才能获得支持,才具有真正的实践价值。
  三、结语
  群文理论是群文建设的指导核心,对群文理论进行研究也应当是实行群文建设的首要目标,在具体建设中,群文理论应当立足于实际,从人口需求、经济发展、时代需求等方面做出总结,探讨群文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再以此为指导反馈到群众中,完成源于民而又用于民的思想循环,根据需求及时做出总结,对群文理论不断进行自我更新,这才能让群文理论的研究长久、高效地活下去。
  (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庄头镇文化服务中心)
其他文献
成语典故“唇亡齿寒”“危如累卵”都与晋国大夫荀息密切相关,凸显了其杰出的政治才能和高超的进谏技巧。然而,光辉的生平事迹不能平息荀息之死带来的争议。荀息在骊姬之乱中因公子奚齐被害而自杀,由此产生的“死君难”定性之争竟持续千年之久。本文认为,《左传》中荀息形象仅露冰山一角,实则有待挖掘,而荀息之死正是对其智者谋士形象的颠覆。  《左传》中关于荀息的记载主要有两处:一处为荀息献计假道(僖公二年);另一处
期刊
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胶东地区孕育出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瑰宝,这些传统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反映出胶东地区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之间的血脉关联,也能够在推动胶东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发展的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推动胶东传统文化的传承为出发点,对纪实摄影在胶东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优势做出分析,并对运用纪实摄影传播胶东传统文化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纪实摄影在胶东传统文
期刊
群众文化建设在我国文化建设事业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们业余生活中主动参与及提升自身文化艺术素养的社会性文化活动。美术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群文美术辅导及竞赛活动,可以促使人们的审美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本文详细地介绍了群文美术辅导理念和相关方法,希望可以让群文美术辅导者树立正确的理念,掌握正确的方法,从而保证群文美术辅导效果,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  一、群文美术辅导理念及方法的研究背景
期刊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版画参与了民族复兴的斗争,以揭露社会黑暗和唤醒民族意识为目的,创作主题比较单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作空间的开放,版画创作主题日渐丰富,作为艺术家表达思想和观念的媒介之一,其艺术内涵和语言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探索了版画艺术在当代语境中的艺术创作本源。  什么是版画艺术本源?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高更曾经提问,人们怎样才能最佳地打开感觉的阀门,这个追问像是对艺
期刊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有助于充分满足社会民众的文化需求,对促进物质文化的繁荣昌盛也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综述了做好新时代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必要性,指出了新时代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大众已经不单纯对物质需求进行追逐,也开始关注文化需求,这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挑战。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作,开展丰
期刊
本文以《经济学人》的一幅封皮漫画为例,以概念整合为理论基础,探索多模态隐喻的认知意义是如何构建的,验证了概念整合理论研究政治漫画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一、概念整合理论概述  概念整合理论是由美国语言学家法考尼埃和特纳提出的,它的核心部分是概念整合网络,指的是以框架为结构的心理空间网络,其框架是由说话人的背景知识所构建,一个完整的概念整合网络包括了四个心理空间:输入空间Ⅰ、输入
期刊
马勺是中华先民用来喂马的生活器具,用桐木、桃木等木材精雕细刻而成,现代的马勺工艺品,则是在这种器具的背面绘制上脸谱或图腾,古朴奔放,配色大胆,有辟邪祈福的美好寓意,是一种极具收藏价值的民间工艺品。马勺这种独特的民间工艺品,出自陕西宝鸡凤翔民间艺术家之手,它充分体现了陕西关中地区的人文风情,从文创产品的开发方向考虑,可将其开发为多种既有艺术性又有实用性的产品。  一、马勺作为文创产品的长处与短板  
期刊
21世纪是一个快节奏、讲实效的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与审美观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各种外来的、现代的艺术形式充斥着艺术的殿堂,中国传统戏曲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虽然有其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但也逐渐出现萧条景象。在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中国,在文化娱乐选择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传统戏曲如何寻求自身发展道路,如何在文化市场中做大做强?这是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  一、传统戏曲演出市场的现
期刊
父亲名叫“万有”,我曾经认为这是一个很俗的名字。直到有一天,我从他的名字中发现了隐藏在其间中国人对幸福的长久而执着的追寻。  那还是我上大学的时候,在中文系的一堂公共课上,老师聊起来天马行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讲起了中国人是如何给孩子起名的。记得那位男老师身材瘦削,个子中等,油光的头发紧趴在脑袋上,还戴了一副近视眼镜,形象夸张。他更是夸张地挥舞的手,在讲台上深恶痛绝地说:“俗啊,真俗。中国人起名字
期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与民族要求文化本土化。本土文化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历史的满族民间艺术是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对满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对满族民间艺术传承的主要方式进行介绍,剖析了满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存在的问题,对满族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策略进行详细论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个文化生态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国非物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