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打消“偷”的念头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239831983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背景资料
  小A,女,8岁,二年级。小A在班中成绩较差,上课总是走神,总是完不成班主任留得作业。她比起同龄的孩子稍显成熟,但个人卫生差,不和群,也从来不和同学谈到自己的父母以及其他家人。班主任曾经找我聊过,班里总是出现丢东西的现象,经过老师的慢慢查询,才发现是小A所为。她总是偷拿别人的东西,铅笔、橡皮、小贴画,甚至课外读物、小吃等。而且每次问她,她都不承認,都说自己是捡到的。因此同学们都叫她小偷,都躲着她。导致她与同学关系很不好。
  2.来访者自述
  而在后来的交流中,小A 还透露。她曾经看见小伙伴的尺子特别好玩,就偷偷拿回了家,妈妈问的时候,她说是在路上捡到的。但妈妈夸她眼睛好使,而没有批评她。这之后她又做了同样的事情,但都没人发现过,或者告诉她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玩,好奇心强,见到新奇的、喜欢的东西总是爱不释手。加上孩子们的思维总被想象所左右,不能够清楚地区分“自己的”和“别人的”这两种概念,一不小心就会把别人的东西藏起来据为己有。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这种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3.原因分析
  由于小A家庭不富裕,她的零花钱比较少,上学后她的虚荣心得不到满足,买不着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其他同学又有时,就只能用偷这种方法来减少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满足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得到他人尊重的心理需要。
  小A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经济的来源主要靠父亲在外打散工。母亲在家照顾她与小她三岁的弟弟。母亲的文化程度不高,教育的方法也不多样,和祖祖辈辈的传统方式一样。妈妈除了要照顾弟弟以外,还要照顾家里里里外外的家务。小A家距离学校较远,她从学前班开始就住宿,每个星期回家一次。小A在家中得不到更多的关爱和关注,所以内心严重缺乏父母细致入微的爱护,行为上更是缺少父母有效地管理。
  由此,她陷入了不良行为的恶性循环之中。
  4.辅导过程
  ①进行沟通,认识严重后果
  在与小A的沟通过程中,我让她观看了很多事实录像,让她自己去亲身感受偷拿别人东西是一种犯罪行为,让她知道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并在她内心深处埋下是非观念,帮她树立改正这种不良行为习惯的坚定信心。
  ②与班主任及时沟通,了解孩子动态以及变化
  我与小A的班主任进行沟通,并达成共识,一起帮助小A进行改正。在交流的过程中,班主任史老师告诉我,小A在班中的表现有了一定的进步,开始试着和同学们交流。在谈话后的一天,小A将又一次忍不住偷到的东西交到了我手中,并自己对自己进行了小小的惩罚,还向我保证:“老师,我知道我这样做不对,我不想以后同学们叫我小偷,我会改的。”我借此机会进行进一步的教育,夸奖他这样做的很多,而且让她把东西还给那位同学并向那位同学道歉,她在犹豫了片刻之后就点点头走了。
  就这样,情况慢慢好转,时间从几天变为十几天,又从十几天变为一个月,知道消失。
  ③及时了解家长的处理态度
  在与小A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妈妈对孩子的表现根本一无所知,甚至表现的很惊讶。因为父母都是农村人,对这样的行为很是排斥。小A的父亲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二妈妈除了照顾家庭之外,还要照顾小弟弟和年迈的奶奶。我与家长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与交流,让家长知道她的教育、她的爱都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并将整个实施计划告诉家长,我们一起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也希望家长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更多的照顾孩子,更好的爱孩子,让孩子真正体会到父母的爱护。
  5.效果与反思
  有一本书叫做《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里面这样讲到:父母要想做好孩子的心理医生,首先就要知道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并且要做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很多心理问题,追本溯源都会在父母身上找到影子,所以首先要做好“老师”,然后才能教好“学生”。
  孩子的行为也许是无意识的,因为在她年纪尚小、还没有明辨是非能力的时候已经开始了这样的行为,她只是想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带在自己身边。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发现了这种行为只是一味的批评教育或者能制止这种行为的再次发生,但是对于孩子而言伤害是一辈子的。而且复发的几率会很高。
  “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是教师必备的修养。”作为教师应始终坚持用情感去架设沟通学生心灵的桥梁,用尊重、信任、体贴、关怀去对待每一名学生,在教育上尽职尽责。从而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内心深处。
其他文献
摘要:特殊的孩子背后存在着特殊的原因,若从特殊的原因去看特殊的孩子的表现是正常的,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经历去浇灌这样的“带刺的花朵”,在我们的用心呵护下,总有一天,这样的花朵会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证明他也盛开地同样艳丽多彩!  关键词:用心;呵护;等待;特殊的礼物  学校就是一个大花园,而我们的学生就是一个个含苞待放的花朵。在这些花朵中也有一些“带刺的花朵”,他们需要我们花费更多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气氛的优劣直接作用于学生,它与教学效果有着密切联系. 因此,教师在上课时,有必要在教学中营造好的课堂心理氛围。塑造良好的课堂纪律,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营造动静结合的课堂,都是我们教师营造课堂心理氛围应该注意的工作。  关键词:课堂心理气氛;良好师生关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呈现出立体化趋势,教师的教学也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
期刊
摘要:由此我们确定了“初中心理健康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行动研究”这一研究课题,试图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提高干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心理辅导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  关键词:初中;心理健康;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健康”的人。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健康”新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
期刊
摘要:每个人都需要被理解,尤其是学生,作为未成年人,更需要得到来自老师、家长等方面的理解和关爱。这就需要老师在学生出现错误或者是有什么问题时,一定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对他们进行呵护、扶植,给予他们平等的尊重、理解和宽容,进而让他们鼓足干劲、鼓起勇气,永远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形成文明的举止和高尚的人格,收获丰硕的教育果实。  关键词:宽容;理解;尊重;关爱;心灵
期刊
摘要:自信是个人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质,初中阶段是个体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当前中学生自信心普遍不足。在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学理论深入我们生活中的背景下,团体辅导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咨询形式在自信心的培养方面有显著的特点。本次研究是以七年级学生为对象,选出七年二班的70名学生参与测试.  关键词:团队辅导;中学生;自信心  一、问题提出  1、论文选题缘由  自信作为人格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这样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想,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深处,未能引起人心灵的成长,这样的教育的成效是微乎其微的,甚或是表面上的成功,实质上的适得其反。那么,怎样才能触动孩子的心灵呢?下面我来分享这样一个故事。  初识这个小男孩儿,他看上去很斯文,
期刊
摘要:小学生的思想越来越复杂,“自我挫败”的心理反应也越来越突出,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竞赛、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很常见。根据自我挫败的具体表现,找出根本原因,及时引导不断激励学生自立、自能、自强、自信。  关键词:自我挫败者;案例;心理调适策略  在小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不断增高,小学生的思想越来越复杂,“自我挫败”的心理反应也越来越突出,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竞赛、人际交往等
期刊
摘要:学校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素质教育。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其他各种素质和能力,甚至决定学生是否最终成才。作为教师,就应该为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不断的努力和尝试。无论教育如何发展,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发展,能够适应社会。所以,我们会为此做不懈的努力,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永无止境。  关键词:走进;内心世界;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期望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好孩子,希望他们在学校掌握更多的
期刊
摘要:团队教育是中学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团队精神的宗旨是集体成员团结合作、齐心协力、优势互补、荣辱一共,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阵地。〔1〕本文通过对本校七年九班《中学生创新能力量表》的数据进行总结分析,理解创新能力对团随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创新能力;团队精神;想象;坚毅;审美  一、调查基本情况介绍  《中学生创新能力量表》用于测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全面发展的人中的必然要素,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应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中华民族腾飞的关键,而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为此,我们必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起足够重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状况;心理问题;因素分析;实施对策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步,国家更加重视素质教育的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