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个别教育”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eke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教育工作来说,可分为“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而“个别教育”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个别教育,是指班主任难以定时,定地,定人,定事而又必须随时随地,随人随事机智地进行教育。狭义的个别教育,是指班主任通过个别接触的形式,对特定的对象所进行的教育。这里探讨狭义的个别教育,它一般是指班级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即两头“冒尖”的优秀生和后进生,他们都是处在成长和发展中,应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对象,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通常人们惯用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优劣,但分数往往掩盖了优秀生的缺点、弱点,也掩盖着后进生的优点、长处。班主任要善于从分数的背后抓教育。
  
  一、优秀生的教育
  
  优秀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听话的,守纪律和不惹事生非的学生。但作为班主任,决不能停留在这个水平上认识优秀学生,要注意发现、防止和消除优秀生可能有的甚至已经有的缺点和弱点。优秀生可能由于优秀成绩的激励,而一味地埋头读书,不问政治,不关心国家大事,不愿做班级工作,特别是寄宿学生,他可能不关心宿舍其他成员,也可能因为成绩优秀而高高在上,骄傲自大,脱离群众,从而使自己陷入仅仅与少数几个人交往的小小人际圈子中,不能融入群体生活的大环境,因而使一部分优秀生存在着既自负又自卑的双重性格,对于此优秀生,班主任就应当多进行一些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因为将来的社会是团结协作的社会。有的优秀生老实听话,但并不意味着有较强的发展能力和前景。另外,还要注意观察了解他们的为人和心理品质,避免产生双重性格,即在学校是一幅面孔,在家里又是另一幅面孔。班主任有责任和义务使优秀生发扬成绩,克服缺点,更健康、更全面地成长。
  
  二、后进生的教育
  
  后进生一般指那些品德不良的学生,或思想基础和学习都很差的学生。实际上,思想基础和学习基础是统一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因为思想基础差,品德有不良表现,精力没有用到学习上去,自然会影响到学习。后进生通常表现为精力旺盛而又学不进去,思想活跃而又任性好动,对班集体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有一定危害。教育后进生的关键是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同时也是对教育者情感和态度的考验。后进生有一种复杂的病态自尊心,而平时表现又容易使人们通过对后进生的表面认识产生误解,即他们似乎没有自尊心。实际上后进生不但有自尊心,而且自尊心是极其强烈。由于他们是“双后进”,他们日常的行为表现往往与教师的要求、班级日常规范产生矛盾,导致病态的自尊心理和行为。他们往往怀着一颗冷却和被扭曲了的心态过日子,总是固执地用冷冰冰的眼光和方式看问题、想问题。他们自由散漫、目中无人、不守纪律、我行我素。很多表现是对自己病态自尊心的一种自我满足行为,是一种幼稚的和龌龊的自我情感享受。班主任在教育转化这些学生的时候,一定要避开这种病态的心理锋芒,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侮辱他们的人格。要从真心实意建立和培养感情入手,亲近、关心、了解他们,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闪光点就是施教的支点,用自己火热的心去温暖后进生已冷却的心,使他们在班主任充分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总之,无论是优秀生的教育还是后进生的教育,都要求班主任充满爱心,用爱去感染学生,用真诚去关心学生,用爱为学生的成长支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
  (作者单位:562403贵州省兴义市泥凼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兴趣是推动人学习、生活的内在动力。一个人的兴趣可能影响到他一生的发展,在学习或生活中,如果他对某一件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对这一件事物的观察和思维、感知、记忆及联想等智力因素活动就愈有成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老师只有认真地挖掘每一个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求知欲,促使学生学习思维进入最佳状态,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氛围,引
期刊
环境问题是当今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它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自然环境变化给人类生产所带来的危害和影响。污染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问题。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已达到甚至在局部地区已超过发达国家50年代——60年代污染最严重时期的程度。据中国科学院关于90年代中期中国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估算的报告,全国环境污染年损失1875亿元。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三个方面。    一、大气污染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积极写日记的先决条件,是提高学生日记水平的心理保证,它能使学生变“苦记”为“乐记”,变“要我记”为“我要记”,从而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写的轻松、主动而富有创意,即使遇到困难,也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久而久之,便会激发写日记的兴趣,形成良好的日记习惯。几年来,笔者努力在“兴趣日记”上下功夫,对所教班级的日记训练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与探索。
期刊
新课程改革给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教师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重视学生个体的参与和个性发展。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学生在课堂上,边说边进行短剧表演,其他学生当评委,给表演者打分,还可以给老师打分;回答问题,不但允许答错,允许补充,允许反驳,还允许接茬自由发表意见;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生成新的问题……这都使学生在课堂里有了更多的自主性。课堂上,面对问题和难题,参与意识强,课堂气氛活跃。但由于学生年龄小、经验
期刊
【摘要】为使学生具有健康心身素质,作者在音乐教学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意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树立良好道德品质和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做好心理健康培养教育,把健康心理贯穿到教与学之中。  【关键词】音乐教学,健康心理,审美情趣。    为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当前音乐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及趋势。音乐教育应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
期刊
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这一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要随着改革的要求发生变化。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点滴体会,就新课标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阐述个人观点如下,供大家商榷。  课堂教学“教师教,学生学”,如何将这一环节尽善尽美呢?的确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深刻地体现着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情况。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我们着重培养学生如
期刊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耳熟能详的教育理念,每当我把爱与责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觉得自己从事的真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在我教的班级里有个何同学,有段时间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刚开始,我以为孩子贪玩,忘记了写作业,就让他利用下课时间把作业补上。可是,一星期的时间过去了,我发现何同学不但不完成作业,每天早晨还经常带方便面到学校吃,而且课上课下调皮捣蛋,学校大队部经常有他为班级减
期刊
关键词:家庭教育、望子成龙、溺爱迁就、智力第一、相互矛盾、物质奖励、放任自由。  主要内容:当前,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材,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已成为每个家长迫切关注的问题,但大多数家长往往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出现了许多问题。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换一个新的思路,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父母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儿童的“
期刊
一、教与学的关系是师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与学的关系是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师生关系,既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一般关系,又显示着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就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教与学不只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承关系,也不仅仅是人与知识的关系。它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渗透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教与学的关系有它的特殊性,但不能脱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独立存在。因
期刊
温馨美好的家庭气氛对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学校里留守学生日益增多。这些孩子幼小的心灵由于缺少关爱,急需教师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一、留守学生的特殊心理    1、自卑型  这类学生沉默寡言,心里有一种定势:“我不如人”。长期生活在颓丧、抑郁的氛围中,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敢向老师、同学请教,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弱点,怕别人讥笑。  2、渺茫型  有的留守学生由于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