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这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也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语言是基础,思维是核心,审美是外显,文化是根本。在文字周围留有大片的空白,等待读者用自己的想象、联想、阅历等来填补,从而绘成完整、普遍而又独具个性的、真正富有生命力的画面,获得充实感、愉悦感。文字是显性符号的组合,但绝不是阅读文学作品的全部。更多的隐含在文字背后的密码,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分析、破解。文学大师鲁迅的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便是这方面的绝佳示例,看似普通的文字后面,隐藏着我们解读鲁迅童年生活的密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仔细揣摩,以语言品读为核心,培养思维的厚度与深度,同时渗透审美能力的培养,唤醒学生文化意识。
一、一枝一叶总关情,把思维引向深入
思维的广度决定了思维的深度,深度思维,必须要剥开文字表面的浮尘,浸润其中,引导学生深入到文字背后,从而延伸思维的深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二段历来为人所称道,笔者在教授中便紧紧抓住“光滑的石井栏”这六个字。
笔者问学生:“大家有没有想过,石井栏为什么是光滑的?这意味着什么?”教室里鸦雀无声。数秒钟之后,笔者听到有学生在小声问道:“石井栏是什么?”笔者马上问其他同学,结果全班没有一个同学知道,这真是出乎意料,顿时感到自己的预设还是太过想当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如果学生连“石井栏”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那么对于其“光滑”也就无从谈起。于是,笔者调整了教学内容,运用教室里的电脑,现场查阅了“石井栏”的图片及相关介绍,进行古代生活常识的介绍。同学们一看,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这个”。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对于“井”文化进行初步探究,然后再进行更深层面的思考。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大家已经知道了石井栏是什么,那么哪位同学来猜猜,石井栏为什么是光滑的呢?
生:可能是因为时间长了。
师:能否说得具体并且富有文学性呢?
生:可能是因为石井栏的历史比较悠久,使用的时间也比较长了。
师:嗯,这个思路不错,历史悠久,磨得光滑了。老师曾经看到过不少古老的石井栏上都有一条一条很深的印痕,大家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生:是打水的时候磨出来的。
生:是水桶的绳子磨出来的。
师:是啊,石头是坚硬的,然而也经不住光阴流逝、岁月变迁,看不见的时光留下了自己的印迹,执着而坚定。大家觉得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会不是是鲁迅小时候一直在上面跳来跳去,磨出来的?
师:哦,那这表现了少年鲁迅的什么呢?
生:他很调皮。
生:顽皮。
生:淘气。
师:石井栏的光滑不一定全部是少年鲁迅的杰作,但他至少为此做出了贡献。大家想想,除了他,是否还有其他人也会跳上跳下呢?
生:他的小伙伴们。
师:所以,那是百草园,必定是——
生:喧哗的。
生:热闹的。
生:人声鼎沸的。
生:嘈杂的。
生:充满欢声笑语的。
师:大家说得很好,很有画面感,现在大家对于百草园的“乐”,應该有了更深的印象了吧。这童年的乐园,留下了小鲁迅们多么纯真的笑脸、充满活力的身影。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一想这番充满趣味的场面。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字一句自有情。同时,也必须正视学生的阅历、经历,才可能真正抓住这些值得探究的“点”,抓住了这些点,课堂的容量便增加了,赏析的空间便扩充了,思维的度也就得以深入了。
二、何当共剪西窗烛,展开超时空对话
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分析人物是基础,但是能够和作者进行“对话”则是更高境界的,也是我们在课堂上追求的目标之一。在“三味书屋”这个片段中,有这样一句:“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在此处,我引导学生抓住“相宜”这个词来进行探究。
首先,“相宜”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诗句“淡妆浓抹总相宜”来进行品味,学生基本都能马上说出“合适”“适宜”之类的意思,应该说基本准确。
其次,上课应该是一个很严肃的时刻,课堂是一个教授知识的圣地,老师又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宿儒,那么按照常理推断,应该“适宜”做什么呢?显而易见,是跟着老师认真读书、自己认真看书、学习。鲁迅作为一代文豪,其童年时的读书也确实应该是非常认真、刻苦的吧。实则如何呢?他在画画,在描绣像,而且“成绩却不少”,这可真是颠覆了我们对于鲁迅传统意义上的认识,让人大跌眼镜。
再次,引导学生思考:能否用比较合适的语言来形容一下小鲁迅当时的心情?小鲁迅在课堂上画画、开小差,这说明了什么呢?无论是伟人还是普通人,其童年时期的生活都充满趣味,调皮、爱玩,或许正是每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这种在课堂上“开小差”时的紧张、兴奋、“偷偷摸摸的愉悦”,是绝大多数学生的真切体验,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的孩子与幼时的鲁迅有了跨时空的联系,百年岁月在这里交错,这光阴背后的故事,是如此动人。这也便是文学文本学习的最为重要手段:共情。
在这篇文章里,除了“跃然纸上”的小鲁迅,时时处处还有隐于文字背后的“大鲁迅”。所以,我便引导学生思考:“成年的鲁迅写到这一段时,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态呢?请同学展开想象。”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完整的鲁迅形象。此时,回忆的甜蜜温馨、美好逝去的悲哀、怅然若失的茫然……交织在一起,笔者想,写到此处,鲁迅那严肃的脸庞上,可能也就是微微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吧。
一个个汉字便是一个个密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化身为“密码破译员”。尤其是在阅读大家的作品时,更需要引领学生调动想象、联想等思维方法,用扩改写等手段,使学生真正融入课文,实现与作者的心灵交汇,才可能真正破解作者隐含于文字之下的童年生活,才有可能懂得一个真正的鲁迅,获得文化的熏陶。笔者想,这可能也正是鲁迅的初衷吧。语文核心素养,也就在这样生动立体的课堂中得以培养,也更具有质感与厚度。
一、一枝一叶总关情,把思维引向深入
思维的广度决定了思维的深度,深度思维,必须要剥开文字表面的浮尘,浸润其中,引导学生深入到文字背后,从而延伸思维的深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二段历来为人所称道,笔者在教授中便紧紧抓住“光滑的石井栏”这六个字。
笔者问学生:“大家有没有想过,石井栏为什么是光滑的?这意味着什么?”教室里鸦雀无声。数秒钟之后,笔者听到有学生在小声问道:“石井栏是什么?”笔者马上问其他同学,结果全班没有一个同学知道,这真是出乎意料,顿时感到自己的预设还是太过想当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如果学生连“石井栏”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那么对于其“光滑”也就无从谈起。于是,笔者调整了教学内容,运用教室里的电脑,现场查阅了“石井栏”的图片及相关介绍,进行古代生活常识的介绍。同学们一看,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这个”。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对于“井”文化进行初步探究,然后再进行更深层面的思考。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大家已经知道了石井栏是什么,那么哪位同学来猜猜,石井栏为什么是光滑的呢?
生:可能是因为时间长了。
师:能否说得具体并且富有文学性呢?
生:可能是因为石井栏的历史比较悠久,使用的时间也比较长了。
师:嗯,这个思路不错,历史悠久,磨得光滑了。老师曾经看到过不少古老的石井栏上都有一条一条很深的印痕,大家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生:是打水的时候磨出来的。
生:是水桶的绳子磨出来的。
师:是啊,石头是坚硬的,然而也经不住光阴流逝、岁月变迁,看不见的时光留下了自己的印迹,执着而坚定。大家觉得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会不是是鲁迅小时候一直在上面跳来跳去,磨出来的?
师:哦,那这表现了少年鲁迅的什么呢?
生:他很调皮。
生:顽皮。
生:淘气。
师:石井栏的光滑不一定全部是少年鲁迅的杰作,但他至少为此做出了贡献。大家想想,除了他,是否还有其他人也会跳上跳下呢?
生:他的小伙伴们。
师:所以,那是百草园,必定是——
生:喧哗的。
生:热闹的。
生:人声鼎沸的。
生:嘈杂的。
生:充满欢声笑语的。
师:大家说得很好,很有画面感,现在大家对于百草园的“乐”,應该有了更深的印象了吧。这童年的乐园,留下了小鲁迅们多么纯真的笑脸、充满活力的身影。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一想这番充满趣味的场面。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字一句自有情。同时,也必须正视学生的阅历、经历,才可能真正抓住这些值得探究的“点”,抓住了这些点,课堂的容量便增加了,赏析的空间便扩充了,思维的度也就得以深入了。
二、何当共剪西窗烛,展开超时空对话
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分析人物是基础,但是能够和作者进行“对话”则是更高境界的,也是我们在课堂上追求的目标之一。在“三味书屋”这个片段中,有这样一句:“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在此处,我引导学生抓住“相宜”这个词来进行探究。
首先,“相宜”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诗句“淡妆浓抹总相宜”来进行品味,学生基本都能马上说出“合适”“适宜”之类的意思,应该说基本准确。
其次,上课应该是一个很严肃的时刻,课堂是一个教授知识的圣地,老师又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宿儒,那么按照常理推断,应该“适宜”做什么呢?显而易见,是跟着老师认真读书、自己认真看书、学习。鲁迅作为一代文豪,其童年时的读书也确实应该是非常认真、刻苦的吧。实则如何呢?他在画画,在描绣像,而且“成绩却不少”,这可真是颠覆了我们对于鲁迅传统意义上的认识,让人大跌眼镜。
再次,引导学生思考:能否用比较合适的语言来形容一下小鲁迅当时的心情?小鲁迅在课堂上画画、开小差,这说明了什么呢?无论是伟人还是普通人,其童年时期的生活都充满趣味,调皮、爱玩,或许正是每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这种在课堂上“开小差”时的紧张、兴奋、“偷偷摸摸的愉悦”,是绝大多数学生的真切体验,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的孩子与幼时的鲁迅有了跨时空的联系,百年岁月在这里交错,这光阴背后的故事,是如此动人。这也便是文学文本学习的最为重要手段:共情。
在这篇文章里,除了“跃然纸上”的小鲁迅,时时处处还有隐于文字背后的“大鲁迅”。所以,我便引导学生思考:“成年的鲁迅写到这一段时,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态呢?请同学展开想象。”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完整的鲁迅形象。此时,回忆的甜蜜温馨、美好逝去的悲哀、怅然若失的茫然……交织在一起,笔者想,写到此处,鲁迅那严肃的脸庞上,可能也就是微微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吧。
一个个汉字便是一个个密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化身为“密码破译员”。尤其是在阅读大家的作品时,更需要引领学生调动想象、联想等思维方法,用扩改写等手段,使学生真正融入课文,实现与作者的心灵交汇,才可能真正破解作者隐含于文字之下的童年生活,才有可能懂得一个真正的鲁迅,获得文化的熏陶。笔者想,这可能也正是鲁迅的初衷吧。语文核心素养,也就在这样生动立体的课堂中得以培养,也更具有质感与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