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美育的培养也被提上日程。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美育在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 美育
一、以美的情感,陶冶学生美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美是人自己从他的灵魂深处创造出来的。”因此,美的发现者要有美的眼睛,美的寻求者要有美的心灵,美的创造者要有美的生命,美的教育者要有美的情感。在审美过程中,人的情感是最丰富、最活跃的,因此,记叙文教学要体现出美学的“感染性”的特征,注重一个“情”字,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正确的审美观点,精当准确的语言,引发学生一起去体验品味作品的感情,与作者一起同感受、共情怀。还应把课讲得生动、丰满。悲的地方要讲得学生想掉泪,乐的地方要讲学生忍俊不禁;美的地方要讲得学生心神向往;丑的地方要讲得学生憎恶讨厌。总之要富于情感性、形象性、新颖性,字字句句都落入学生的心田,深深印在学生脑中。如《一面》一文,文章短小精巧,作者以十分细腻的笔触,描叙了在内山书记与鲁迅偶然见了一面的动人情景,娓娓道来,真挚朴实,自然流畅,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教师必须抓住“层层推进,以情动人”这一点,首先进行有表情的范读。第一个层次交待时间、地点、事件、人物,这一层主要用陈述语气,语调较平缓;在读到书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有两个人用日本话谈笑这一节时,语调宜活泼开朗。第一次对其中描绘,读时要读得清楚、平实、有浮雕式的感觉。此时,学生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活动,体味到了作者真切激动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心中充满崇敬的感情,从而逐步把握了本文的感情基调。总之,“情”是美育的主线、灵魂,突出“情”,并使之贯穿于记叙文教学的始终,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一个“美的氛围”,加深学生对美的理解,并引起共鸣。
二、选择“情感”作为突破口,实现美感认知
情感是审美过程的动力因素。作家写作伴随情感,读者领会内容也同样伴随情感。作为主导者的教师,更应具有丰厚的感情,以情唤情,最容易引起共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选材平凡,语言朴实,学生自渎可能体会不深。但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利用录音机或用包含感情的语调去朗读唤起学生与父母、亲人的感情,在这样的情感驱动下,就会仿佛看见一位父亲正在艰难地爬上爬下为儿子买橘子的情景,此情此景之下就会如同身受,精神倍受感染,心灵也会因此受到撼动。很快地感悟到亲情原来是那样的崇高而伟大,也会很快地体会那平凡语言里包含的父子深情和字里行间隐含的淡淡哀愁,那旧社会下一个衰败家庭惨遭祸不单行后的那种无奈之情,也最容易引起读者感情上共鸣。我所教的学生中有一位叫黄小华,全家五口人,三个姐弟读书。家庭景况不好,父亲赌博成性,经常酗酒,有时很长时间不回家,家中一切全靠妈妈。不久母亲进城打工会老的路上被车撞了。黄小华就以她深挚而凄苦的感情写了一篇题为《我的母亲》的习作,诉说了自己家庭不幸和对母亲欲助无能的悲苦之情。在讲评时我特意叫她到讲台上诵读自己的文章,她那深沉而凄苦的语调立即引起了同学们的心灵震动,等她把文章读完,全班同学无不为之掉泪。事后,同学们都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经济上纷纷慷慨解囊相助,与黄小华同学一起共渡难关,而且在同学的帮助下,小华的父亲也闻讯赶回来,并保证以后改邪归正,从新做人。
三、通过语言美进行审美教育
高尔基曾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语言的表现力是无限的,阅读的本质就是对语言的感知。有的作品语言庄重、风趣、雄奇、绮丽,有的作品语言句式别致、变化多姿。不同的语言风格,体现出不同的美感特征。雄浑豪放的,使人激奋昂扬;朴实平易的,则显得情真意切;含蓄清新的,则耐人咀嚼、令人回味。
如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整篇讲演的语言爱憎分明,慷慨激昂。“为什么要打要杀,而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无耻啊!无耻啊!”“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句中有愤怒的控诉,辛辣的讽刺,也有对人民力量的赞颂,对光明前途的展望,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战斗力。读来使人热血沸腾,进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再如《散步》语言平易朴实,然而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句式的整齐与错杂,寓意的对举与反衬,似乎都是信手拈来,无丝毫的刻意雕琢。像“他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他的话一样;”“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两个句子看来熟悉的字眼很多:无非就是“我的话”“他的话”,“前面”“后面”,“妈妈”“儿子”,读来却能撩起几多愁绪,几多羡慕:慈母与孝子爱得深沉,和睦家庭的宁静温馨……羡慕之余却又悟出:生命原本这样,代代相因,生生不息。“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描摹母亲和儿子的口吻,加之运用顶真辞格,读时格外真切,琅琅上口,富有韵感。“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此种对举在文中是常见的,它构成了句式的对称美,同时也为文章的内容服务。
四、引导学生感受美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的形式美、内容美。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借助幻灯片、磁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工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中,让他们去感受美、领悟美。例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讲《春》时,一开始就充满激情地说: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现出春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有无限的力量。杜甫写春是“两个黄鹂鸣翠柳’,王安石写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那么朱自清的这篇散文又是怎样描写春的呢?接着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将难绘之景、难摹之声、难描之形、难传之神,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在优美的意境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可爱,更产生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积极向上的力量。
关键词:语文教学 美育
一、以美的情感,陶冶学生美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美是人自己从他的灵魂深处创造出来的。”因此,美的发现者要有美的眼睛,美的寻求者要有美的心灵,美的创造者要有美的生命,美的教育者要有美的情感。在审美过程中,人的情感是最丰富、最活跃的,因此,记叙文教学要体现出美学的“感染性”的特征,注重一个“情”字,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正确的审美观点,精当准确的语言,引发学生一起去体验品味作品的感情,与作者一起同感受、共情怀。还应把课讲得生动、丰满。悲的地方要讲得学生想掉泪,乐的地方要讲学生忍俊不禁;美的地方要讲得学生心神向往;丑的地方要讲得学生憎恶讨厌。总之要富于情感性、形象性、新颖性,字字句句都落入学生的心田,深深印在学生脑中。如《一面》一文,文章短小精巧,作者以十分细腻的笔触,描叙了在内山书记与鲁迅偶然见了一面的动人情景,娓娓道来,真挚朴实,自然流畅,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教师必须抓住“层层推进,以情动人”这一点,首先进行有表情的范读。第一个层次交待时间、地点、事件、人物,这一层主要用陈述语气,语调较平缓;在读到书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有两个人用日本话谈笑这一节时,语调宜活泼开朗。第一次对其中描绘,读时要读得清楚、平实、有浮雕式的感觉。此时,学生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活动,体味到了作者真切激动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心中充满崇敬的感情,从而逐步把握了本文的感情基调。总之,“情”是美育的主线、灵魂,突出“情”,并使之贯穿于记叙文教学的始终,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一个“美的氛围”,加深学生对美的理解,并引起共鸣。
二、选择“情感”作为突破口,实现美感认知
情感是审美过程的动力因素。作家写作伴随情感,读者领会内容也同样伴随情感。作为主导者的教师,更应具有丰厚的感情,以情唤情,最容易引起共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选材平凡,语言朴实,学生自渎可能体会不深。但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利用录音机或用包含感情的语调去朗读唤起学生与父母、亲人的感情,在这样的情感驱动下,就会仿佛看见一位父亲正在艰难地爬上爬下为儿子买橘子的情景,此情此景之下就会如同身受,精神倍受感染,心灵也会因此受到撼动。很快地感悟到亲情原来是那样的崇高而伟大,也会很快地体会那平凡语言里包含的父子深情和字里行间隐含的淡淡哀愁,那旧社会下一个衰败家庭惨遭祸不单行后的那种无奈之情,也最容易引起读者感情上共鸣。我所教的学生中有一位叫黄小华,全家五口人,三个姐弟读书。家庭景况不好,父亲赌博成性,经常酗酒,有时很长时间不回家,家中一切全靠妈妈。不久母亲进城打工会老的路上被车撞了。黄小华就以她深挚而凄苦的感情写了一篇题为《我的母亲》的习作,诉说了自己家庭不幸和对母亲欲助无能的悲苦之情。在讲评时我特意叫她到讲台上诵读自己的文章,她那深沉而凄苦的语调立即引起了同学们的心灵震动,等她把文章读完,全班同学无不为之掉泪。事后,同学们都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经济上纷纷慷慨解囊相助,与黄小华同学一起共渡难关,而且在同学的帮助下,小华的父亲也闻讯赶回来,并保证以后改邪归正,从新做人。
三、通过语言美进行审美教育
高尔基曾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语言的表现力是无限的,阅读的本质就是对语言的感知。有的作品语言庄重、风趣、雄奇、绮丽,有的作品语言句式别致、变化多姿。不同的语言风格,体现出不同的美感特征。雄浑豪放的,使人激奋昂扬;朴实平易的,则显得情真意切;含蓄清新的,则耐人咀嚼、令人回味。
如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整篇讲演的语言爱憎分明,慷慨激昂。“为什么要打要杀,而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无耻啊!无耻啊!”“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句中有愤怒的控诉,辛辣的讽刺,也有对人民力量的赞颂,对光明前途的展望,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战斗力。读来使人热血沸腾,进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再如《散步》语言平易朴实,然而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句式的整齐与错杂,寓意的对举与反衬,似乎都是信手拈来,无丝毫的刻意雕琢。像“他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他的话一样;”“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两个句子看来熟悉的字眼很多:无非就是“我的话”“他的话”,“前面”“后面”,“妈妈”“儿子”,读来却能撩起几多愁绪,几多羡慕:慈母与孝子爱得深沉,和睦家庭的宁静温馨……羡慕之余却又悟出:生命原本这样,代代相因,生生不息。“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描摹母亲和儿子的口吻,加之运用顶真辞格,读时格外真切,琅琅上口,富有韵感。“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此种对举在文中是常见的,它构成了句式的对称美,同时也为文章的内容服务。
四、引导学生感受美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的形式美、内容美。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借助幻灯片、磁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工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中,让他们去感受美、领悟美。例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讲《春》时,一开始就充满激情地说: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现出春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有无限的力量。杜甫写春是“两个黄鹂鸣翠柳’,王安石写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那么朱自清的这篇散文又是怎样描写春的呢?接着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将难绘之景、难摹之声、难描之形、难传之神,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在优美的意境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可爱,更产生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积极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