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漫长的地质时间里,虽然哥斯拉并不一定真实出现过,但可以确定的是,地球上的确曾有着各种各样的巨型动物。它们有些占领了天空,有些在陆地上游荡,有些则统治了海洋。有些种类的巨型动物至今仍然和人类共存(虽然它们的后代已经不再威风),有些则仅仅是历史上的昙花一现。
这些各种各样的巨型生物共同组成了亿万年前那个多样的地球,如果来一场穿越,不知它们是否可以脚踢大金刚,拳打哥斯拉。
古海洋掠食者——奇虾
总吨位:★★★☆☆
杀伤力:★★★☆☆
防御力:★★★☆☆
灵活性:★★★★☆
统治力:★★★★★
在5.3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多细胞动物进化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寒武纪生命大爆炸。这次大爆炸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就是有大量甲壳生物出现。在现在来看,无脊椎动物体表的甲壳是一种很普通的特征,从经常被一脚踩死的小强到清澈小河里的虾,它们身上都有着几丁质外壳。在5.3亿年前,这可是一个代表着生物体进步的特征,比如著名的三叶虫。当然,那个年代已经出现了一种顶级掠食者——奇虾。
最早,科学家没有完整的奇虾化石标本,所以它身上的不同部位都被冠上了一个名字。现在“奇虾(Anomalocaris)”这个名字的来历就是因为当古生物学家第一次采集到奇虾的化石——奇虾的头前附肢时,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早期的奇怪的虾(实际上奇虾和现代虾的亲缘关系非常远),所以将它命名为“奇虾”。
奇虾实际上有很多种,最大的一种标本出产于中国云南澄江帽天山,体型大约有1.83米长。它们作为当时海洋中最顶级的掠食者,依靠狩猎其他的海洋生物为生。奇虾有着很奇特的外观——有一个类似龙虾的尾巴、又长又粗的躯干、两只像蜗牛触角一样伸出体外的复眼、长在头部下方的口器和两个头前附肢。这些巨大的节肢动物在海洋里横行无忌,不过,在寒武纪末期,这些不能很好适应环境的掠食者很快就灭绝了。
战斗力评价:奇虾估计只能依靠群体奇袭才能对哥斯拉造成可以目测的表皮创伤。
水中粉碎机——邓氏鱼
总吨位:★★★★★
杀伤力:★★★★★
防御力:★★★★★
灵活性:★★☆☆☆
统治力:★★★★★
在寒武纪末期,除了甲壳类动物大发展以外,如今哺乳动物的祖先——脊索动物也开始悄悄出现在海洋中,并进化成了鱼类。经过了一亿多年的进化,在泥盆纪晚期,鱼类历史上外观最粗犷、最彪悍的鱼出现了,这货就是邓氏鱼。
邓氏鱼虽然不是历史上最大的鱼类(立兹鱼),也不是最大的肉食性鱼类(巨齿鲨),但是在观察了它的标本之后,大多数人绝对会认为这是地球历史上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种鱼。这是一种外貌狰狞的盾皮鱼,体长超过3米,最大可超过10米,整个头部和胸部都覆盖着厚重的骨板。邓氏鱼作为一种早期有颌鱼,没有牙齿,只有齿板。千万不要因为这样就小看它们,它们作为当时海洋中的顶级狩猎者,有着极强的狩猎能力。厚重的骨板能够附着强大的肌肉,这样它们就可以通过以极快的速度打开嘴巴来把猎物“吸”进嘴里。更加致命的是它们有着惊人的咬合力。一条10米长,4吨重的邓氏鱼可以在齿板尖端施加超过6吨力/平方厘米的压强,这超过了目前已知的任何一个物种。靠着巨大的咬合力和强悍的爆发力,邓氏鱼成了当时海洋中的主宰者。
当然,这种成功也只是昙花一现,邓氏鱼的生活记录很快就从历史上消失了。
战斗力评价:邓氏鱼一口咬在哥斯拉的脚底板上,哥斯拉幽幽地说了一声:疼。然后,就把邓式鱼踩死了。
陆地暴君——暴龙
总吨位:★★★★☆
杀伤力:★★★☆☆
防御力:★★★★☆
灵活性:★★★☆☆
统治力:★★★★☆
在泥盆纪时期,一件生物进化史上极其重要的事件发生了——鱼向陆地进军。鱼类登陆之后进化出了两栖类,接着是爬行类。爬行类动物中的一支——祖龙类在躲过了二叠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之后进化成了我们熟悉的恐龙。
作为一个统治了地球超过1.6亿年的物种,恐龙在大众心目中就是古生物学的代名词。在已知的恐龙品种之中,又有一个著名的巨型掠食者,它就是暴龙。
目前认为,暴龙家族的祖先是中国新疆发现的帝龙,接着发展出了后来统治整个欧亚和北美的暴龙家族。暴龙的体长超过12米,身高超过4米,光是头骨的长度就超过了1.5米。这些巨型掠食者在白垩纪晚期成功统治了北美大陆,而它们的近亲特暴龙则统治了欧亚大陆。这些巨型掠食者一口就可以吃下70千克的肉,口中的牙总长度超过了30公分。它们依靠团队合作来狩猎诸如三角龙在内的大型猎物,占据了生态系统的顶端。
虽然暴龙已经如此强大,但是它们跟其他恐龙一样,仍然没有逃过白垩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不过,暴龙的一种恐龙近亲在侏罗纪衍生出了羽毛,并逐渐进化成了现在的鸟类。抬头看看树上的麻雀,它们还有暴龙的影子呢!
战斗力评价:已知的最大的暴龙化石才12.3米,推测其重量不超过5.8吨。虽然在人类面前这是个巨无霸,但在哥斯拉面前……如果暴龙有猴的灵活性,估计还是能干上一架的。
天空迷影——风神翼龙
总吨位:★☆☆☆☆
杀伤力:★★☆☆☆
防御力:★☆☆☆☆
灵活性:★★★★★
统治力:★★★★★
当恐龙占据了大地时,它们的近亲也占据了海洋和天空。占领天空的恐龙近亲就是翼龙。早期翼龙只有麻雀般大小,但是经过了一亿多年的进化,一种巨型翼龙最终统治了天空,这就是风神翼龙。
风神翼龙的化石出土地点在美国与墨西哥的边境附近,再加上附近有一个古代印第安部落的定居点遗址,所以风神翼龙被冠以了阿兹特克神话中羽蛇神的名字。风神翼龙的翼展很大,成年体的翼展大致有9.15米,大的甚至可能有12.2米,站起来身高相当于一只长颈鹿。风神翼龙尾部退化,颈部细长。不像早期翼龙那样拥有满口细长的牙齿,风神翼龙牙齿全部退化,进而拥有一个狭长的喙部。 风神翼龙是变温动物,这说明在起飞之前它们需要通过晒太阳来为自身提供足够飞行的能量,这也恰恰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它们为什么有这么巨大的体型——为了更好地吸收阳光来为自身提供飞行的热量。关于它们的食性存在争议,一种说法是它们捕鱼并狩猎路上的小型动物,而另一说法则认为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跟今天的秃鹫类似,所以它们依靠吃其他动物的尸体为生。
在白垩纪末期,这些巨大的会飞的生物同样没能躲过6500万年前的那场旷世浩劫,全部灭绝。从此,天空中再也没有遮天蔽日的巨型生物飞行了,我们只能从化石记录里对那些曾经占据了天空的迷影管中窥豹,略知一二。
战斗力评价:翼龙偷袭哥斯拉并恶狠狠地咬了一口,哥斯拉一怒说:“你丫有种下来!”翼龙回答说:“怎么的?爷会飞!”所以从干架的情况来看,翼龙与哥斯拉很难给对方造成致命伤害。
素食大个子——巨犀
总吨位:★★★★☆
杀伤力:★☆☆☆☆
防御力:★★★☆☆
灵活性:★★★☆☆
统治力:★★★★★
在以恐龙为代表的大型爬行类动物灭绝后,原本体型小巧、以昆虫为食的早期哺乳动物迅速占领了陆地和海洋中的大部分空间。这段时间内,哺乳动物的体型开始急速膨胀,其中最好的代表就是巨犀。
作为一种早期犀牛,巨犀的外貌看起来更像五大三粗的长颈鹿——又长又粗的脖子和腿,看起来就像是一头被活生生拉高的没有角的现代犀牛。这种体型巨大的动物生活在渐新世晚期到中新世早期,居住于我国的西部地区和部分其他中亚地区。那时这个地区是类似非洲的稀树草原地貌,很适合这种巨型食草哺乳动物繁衍。这种巨型哺乳动物体长5~8米,身高普遍超过3米,最高可达5米,体重超过8吨。它们依靠食用灌木丛上的嫩叶为食。几乎没有什么动物能够对成年体的巨犀产生威胁。
从渐新世中期开始,巨犀逐渐走向消亡,现在我们只能通过复原图大致观望下它们的身影了。
战斗力评价:还是算了吧,吃素的家伙就不要跟哥斯拉来讨论谁更会打架的问题了。
长毛压路机——猛犸
总吨位:★★★★★
杀伤力:★★★☆☆
防御力:★★★★☆
灵活性:★★★☆☆
统治力:★★★★★
在经历了相当长的地质和气候动荡之后,到了更新世时期,地球进入了长时间的大冰期。这是离人类有记录的历史最近的一个冰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与早期人类共存的长着长毛的大象——猛犸。
实际上,不是所有的猛犸都有长毛,比如生活在北美洲南部的哥伦比亚猛犸象就没有长毛。猛犸象的体型巨大,比现存的非洲象要大得多,最大的哥伦比亚猛犸象肩高超过4米,体重超过10吨。这种体型庞大的巨兽遍布北半球,通过冰封的白令海峡从欧亚大陆迁徙到了北美。这些猛犸象成群活动,食用冻土苔原上生长的草本植物,比如毛莨和其他菊科植物。它们通过迁徙来寻找草场,就像今天的非洲象群一样。
然而,这群大个头的命运仍旧是悲惨的,最后的猛犸象群在俄罗斯的克里木半岛幸存到了4000年前,那正是古埃及人在忙着修建金字塔的时候。
战斗力评价:猛犸战胜哥斯拉也不是不可能……比如主场作战,先把哥斯拉给冻傻了,再用长鼻子喷水。
这些各种各样的巨型生物共同组成了亿万年前那个多样的地球,如果来一场穿越,不知它们是否可以脚踢大金刚,拳打哥斯拉。
古海洋掠食者——奇虾
总吨位:★★★☆☆
杀伤力:★★★☆☆
防御力:★★★☆☆
灵活性:★★★★☆
统治力:★★★★★
在5.3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多细胞动物进化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寒武纪生命大爆炸。这次大爆炸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就是有大量甲壳生物出现。在现在来看,无脊椎动物体表的甲壳是一种很普通的特征,从经常被一脚踩死的小强到清澈小河里的虾,它们身上都有着几丁质外壳。在5.3亿年前,这可是一个代表着生物体进步的特征,比如著名的三叶虫。当然,那个年代已经出现了一种顶级掠食者——奇虾。
最早,科学家没有完整的奇虾化石标本,所以它身上的不同部位都被冠上了一个名字。现在“奇虾(Anomalocaris)”这个名字的来历就是因为当古生物学家第一次采集到奇虾的化石——奇虾的头前附肢时,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早期的奇怪的虾(实际上奇虾和现代虾的亲缘关系非常远),所以将它命名为“奇虾”。
奇虾实际上有很多种,最大的一种标本出产于中国云南澄江帽天山,体型大约有1.83米长。它们作为当时海洋中最顶级的掠食者,依靠狩猎其他的海洋生物为生。奇虾有着很奇特的外观——有一个类似龙虾的尾巴、又长又粗的躯干、两只像蜗牛触角一样伸出体外的复眼、长在头部下方的口器和两个头前附肢。这些巨大的节肢动物在海洋里横行无忌,不过,在寒武纪末期,这些不能很好适应环境的掠食者很快就灭绝了。
战斗力评价:奇虾估计只能依靠群体奇袭才能对哥斯拉造成可以目测的表皮创伤。
水中粉碎机——邓氏鱼
总吨位:★★★★★
杀伤力:★★★★★
防御力:★★★★★
灵活性:★★☆☆☆
统治力:★★★★★
在寒武纪末期,除了甲壳类动物大发展以外,如今哺乳动物的祖先——脊索动物也开始悄悄出现在海洋中,并进化成了鱼类。经过了一亿多年的进化,在泥盆纪晚期,鱼类历史上外观最粗犷、最彪悍的鱼出现了,这货就是邓氏鱼。
邓氏鱼虽然不是历史上最大的鱼类(立兹鱼),也不是最大的肉食性鱼类(巨齿鲨),但是在观察了它的标本之后,大多数人绝对会认为这是地球历史上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种鱼。这是一种外貌狰狞的盾皮鱼,体长超过3米,最大可超过10米,整个头部和胸部都覆盖着厚重的骨板。邓氏鱼作为一种早期有颌鱼,没有牙齿,只有齿板。千万不要因为这样就小看它们,它们作为当时海洋中的顶级狩猎者,有着极强的狩猎能力。厚重的骨板能够附着强大的肌肉,这样它们就可以通过以极快的速度打开嘴巴来把猎物“吸”进嘴里。更加致命的是它们有着惊人的咬合力。一条10米长,4吨重的邓氏鱼可以在齿板尖端施加超过6吨力/平方厘米的压强,这超过了目前已知的任何一个物种。靠着巨大的咬合力和强悍的爆发力,邓氏鱼成了当时海洋中的主宰者。
当然,这种成功也只是昙花一现,邓氏鱼的生活记录很快就从历史上消失了。
战斗力评价:邓氏鱼一口咬在哥斯拉的脚底板上,哥斯拉幽幽地说了一声:疼。然后,就把邓式鱼踩死了。
陆地暴君——暴龙
总吨位:★★★★☆
杀伤力:★★★☆☆
防御力:★★★★☆
灵活性:★★★☆☆
统治力:★★★★☆
在泥盆纪时期,一件生物进化史上极其重要的事件发生了——鱼向陆地进军。鱼类登陆之后进化出了两栖类,接着是爬行类。爬行类动物中的一支——祖龙类在躲过了二叠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之后进化成了我们熟悉的恐龙。
作为一个统治了地球超过1.6亿年的物种,恐龙在大众心目中就是古生物学的代名词。在已知的恐龙品种之中,又有一个著名的巨型掠食者,它就是暴龙。
目前认为,暴龙家族的祖先是中国新疆发现的帝龙,接着发展出了后来统治整个欧亚和北美的暴龙家族。暴龙的体长超过12米,身高超过4米,光是头骨的长度就超过了1.5米。这些巨型掠食者在白垩纪晚期成功统治了北美大陆,而它们的近亲特暴龙则统治了欧亚大陆。这些巨型掠食者一口就可以吃下70千克的肉,口中的牙总长度超过了30公分。它们依靠团队合作来狩猎诸如三角龙在内的大型猎物,占据了生态系统的顶端。
虽然暴龙已经如此强大,但是它们跟其他恐龙一样,仍然没有逃过白垩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不过,暴龙的一种恐龙近亲在侏罗纪衍生出了羽毛,并逐渐进化成了现在的鸟类。抬头看看树上的麻雀,它们还有暴龙的影子呢!
战斗力评价:已知的最大的暴龙化石才12.3米,推测其重量不超过5.8吨。虽然在人类面前这是个巨无霸,但在哥斯拉面前……如果暴龙有猴的灵活性,估计还是能干上一架的。
天空迷影——风神翼龙
总吨位:★☆☆☆☆
杀伤力:★★☆☆☆
防御力:★☆☆☆☆
灵活性:★★★★★
统治力:★★★★★
当恐龙占据了大地时,它们的近亲也占据了海洋和天空。占领天空的恐龙近亲就是翼龙。早期翼龙只有麻雀般大小,但是经过了一亿多年的进化,一种巨型翼龙最终统治了天空,这就是风神翼龙。
风神翼龙的化石出土地点在美国与墨西哥的边境附近,再加上附近有一个古代印第安部落的定居点遗址,所以风神翼龙被冠以了阿兹特克神话中羽蛇神的名字。风神翼龙的翼展很大,成年体的翼展大致有9.15米,大的甚至可能有12.2米,站起来身高相当于一只长颈鹿。风神翼龙尾部退化,颈部细长。不像早期翼龙那样拥有满口细长的牙齿,风神翼龙牙齿全部退化,进而拥有一个狭长的喙部。 风神翼龙是变温动物,这说明在起飞之前它们需要通过晒太阳来为自身提供足够飞行的能量,这也恰恰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它们为什么有这么巨大的体型——为了更好地吸收阳光来为自身提供飞行的热量。关于它们的食性存在争议,一种说法是它们捕鱼并狩猎路上的小型动物,而另一说法则认为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跟今天的秃鹫类似,所以它们依靠吃其他动物的尸体为生。
在白垩纪末期,这些巨大的会飞的生物同样没能躲过6500万年前的那场旷世浩劫,全部灭绝。从此,天空中再也没有遮天蔽日的巨型生物飞行了,我们只能从化石记录里对那些曾经占据了天空的迷影管中窥豹,略知一二。
战斗力评价:翼龙偷袭哥斯拉并恶狠狠地咬了一口,哥斯拉一怒说:“你丫有种下来!”翼龙回答说:“怎么的?爷会飞!”所以从干架的情况来看,翼龙与哥斯拉很难给对方造成致命伤害。
素食大个子——巨犀
总吨位:★★★★☆
杀伤力:★☆☆☆☆
防御力:★★★☆☆
灵活性:★★★☆☆
统治力:★★★★★
在以恐龙为代表的大型爬行类动物灭绝后,原本体型小巧、以昆虫为食的早期哺乳动物迅速占领了陆地和海洋中的大部分空间。这段时间内,哺乳动物的体型开始急速膨胀,其中最好的代表就是巨犀。
作为一种早期犀牛,巨犀的外貌看起来更像五大三粗的长颈鹿——又长又粗的脖子和腿,看起来就像是一头被活生生拉高的没有角的现代犀牛。这种体型巨大的动物生活在渐新世晚期到中新世早期,居住于我国的西部地区和部分其他中亚地区。那时这个地区是类似非洲的稀树草原地貌,很适合这种巨型食草哺乳动物繁衍。这种巨型哺乳动物体长5~8米,身高普遍超过3米,最高可达5米,体重超过8吨。它们依靠食用灌木丛上的嫩叶为食。几乎没有什么动物能够对成年体的巨犀产生威胁。
从渐新世中期开始,巨犀逐渐走向消亡,现在我们只能通过复原图大致观望下它们的身影了。
战斗力评价:还是算了吧,吃素的家伙就不要跟哥斯拉来讨论谁更会打架的问题了。
长毛压路机——猛犸
总吨位:★★★★★
杀伤力:★★★☆☆
防御力:★★★★☆
灵活性:★★★☆☆
统治力:★★★★★
在经历了相当长的地质和气候动荡之后,到了更新世时期,地球进入了长时间的大冰期。这是离人类有记录的历史最近的一个冰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与早期人类共存的长着长毛的大象——猛犸。
实际上,不是所有的猛犸都有长毛,比如生活在北美洲南部的哥伦比亚猛犸象就没有长毛。猛犸象的体型巨大,比现存的非洲象要大得多,最大的哥伦比亚猛犸象肩高超过4米,体重超过10吨。这种体型庞大的巨兽遍布北半球,通过冰封的白令海峡从欧亚大陆迁徙到了北美。这些猛犸象成群活动,食用冻土苔原上生长的草本植物,比如毛莨和其他菊科植物。它们通过迁徙来寻找草场,就像今天的非洲象群一样。
然而,这群大个头的命运仍旧是悲惨的,最后的猛犸象群在俄罗斯的克里木半岛幸存到了4000年前,那正是古埃及人在忙着修建金字塔的时候。
战斗力评价:猛犸战胜哥斯拉也不是不可能……比如主场作战,先把哥斯拉给冻傻了,再用长鼻子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