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家乡的臭豆腐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ykimi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家武汉的小吃非常之多,譬如:三鲜豆皮、四季美汤包、热干面、油炸臭豆腐等,这众多小吃中,我对臭豆腐尤为偏爱,因为臭豆腐以臭为美,臭中带香。如今在老家武汉,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油炸臭豆腐的小摊,就连歌舞厅、大饭店里都有油炸臭豆腐卖,食客们一边喝着洋酒,一边吃着油炸臭豆腐,很有一种中西结合的情调。曾经有人开玩笑地说:“到了武汉,不吃武汉的油炸臭豆腐就不算真正到了武汉。”
  讲起吃臭豆腐,还是儿时的记忆最深。每天下午做完作业之后,就要到门口站上好一会儿,不为别的,只为听听那熟悉的叫卖声:“卖臭干子,卖臭干子……”(臭干子即臭豆腐,是武汉一种更地道的叫法)。
  每到傍晚,那个头发花白的大爷准会骑一辆半旧的三轮车,载着一个用大油铁桶改制的火炉和一缸臭豆腐,从我家门口经过。随着叫卖声,不大功夫就有禁不住诱惑的三五成群围上去。立时,那臭中带香的味道直钻我的鼻孔,我开始坐立不安,想着那闻起来特臭可吃起来贼香的臭豆腐,就忍不住向父母要一二块钱跑出门外。“来五片,稍软些,多些辣椒!”大爷每次看到我,他就会提前把这句话给说了。“哗”的一声十几片又下锅了。对于我来说,喜欢软些的。当然,如果你想吃到那香脆的,就还得耐心地等上一小会儿了。俗话说:“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在这里应该是“心急吃不得臭豆腐”。
  制作臭豆腐工序比较繁琐,前前后后要花费很长时间。先要用黄豆磨豆浆,磨好之后,将豆浆倒在纱布袋里,将豆浆汁挤在锅里,煮沸,然后倒进另外一个布满针眼孔的纱布包里,为了使做出来的豆腐有型,纱布包要放在一个特制的高约15厘米的四方框里,将包的口子扎好,盖上四方框的内盖,盖上再压重物,以便将豆腐汁中的水榨干。两三个小时后,可以拿掉四方框和盖,小心翼翼地揭开纱布包,一块四四方方的白嫩的豆腐就出现在你面前了,接下来将这四方大块的豆腐用薄薄的竹片刀分成一小块一小块。
  然后是酿制泡豆腐片的卤水。先将黑豆豉放在大锅中煮沸,冷却后加香菇、冬笋、白酒等佐料,浸泡大约半月左右就成了卤水了。将加工好的小块豆腐片放在卤水里,浸泡一些时候,将其取出沥干水分,就成了臭豆腐干了。这些工序一般都是在上街炸卖之前完成的。
  吃的时候,要用油炸。油最好是菜籽油(湖北大部分都吃菜籽油),因为菜籽油既有香味又能保证臭豆腐的鲜味。待油烧红,把卤好的臭豆腐片投入油锅,然后用文火慢慢炸焦,用一根长长的竹签逐片钻个小孔,将辣椒油、酱油、麻油等佐料注入其中,就成了独具风味的油炸臭豆腐。
  “起锅咯”,大爷说着将一个白色塑料小碗递过来,只有五小块,长宽都不过三四厘米,委实袖珍,看上去倒也金黄蓬松,热气腾腾。我早就忍不住了,赶忙插上一根牙签,咬上一小口,滑滑的,酸、香、辣味味俱到,令人生津开胃。
  那臭烘烘的味道,确实提神,瞬间便把全身的疲惫驱逐得无影无踪。还没吃完,又赶紧买上一碗接着吃,吃完之后,心里踏实了许多。咂咂嘴,竟觉得满嘴留香,回味无穷。回头望望,大爷的摊前买臭豆腐的人仍有七八个!
  中专毕业后,我离开家乡已经八年了,在异乡的日子里,我还经常想起家乡的臭豆腐,虽然我现在生活的这座城市也偶有臭豆腐卖,但品尝了几回,总感觉不是那个滋味,不如家乡的臭豆腐地道。写到这,忽然想起晚清文人王致和的一首诗来:“明言臭豆腐,名实正相当。自古不钓誉,于今无伪装。扑鼻生奇臭,入口发异香。”诗未读完,那臭豆腐的味道就隐约而来!看来有些东西,真的一生也无法忘却,就像家乡的臭豆腐。
其他文献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结合自己做语文教师的优势,总结出了一种比较实用的思想教育方法,那就是用日记管理学生。有两种形式:班主任工作日记和班级日记。  班主任工作日记,就是班主任每天把自己的班级工作感受及对学生的期望,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在恰当时机读给学生听,以真挚的情感感染教育学生;班级日记则由学生来写,把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困惑、收获,对集体、对老师的建议与心声抒发出来,师生共同交流。  在升入初
期刊
近几年来,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在众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却忽视了一个问题——中学生的情感。我们所教的学生大多是十几岁的花季少年,从生理到心理正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他们的情感变得敏感而复杂,单靠课堂开展的“青春教育”是不够的。如果给他们建立一个三维情感账户,他们就可以坦然地诉说自己在情感方面所遇到的问题;班主任据此及时给予疏导和教育。三维情感账户的建立,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
期刊
我校年轻班主任很多,他们带给学校青春与活力,他们的激情与敬业深得学生爱戴。但是,因为年轻,难免急躁,特别是在学生犯错之时,年轻班主任更容易让批评变味。对于班主任而言,批评用语也得讲究分寸,否则不仅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与年轻班主任共事久矣,特指瑕一二与同仁共勉:    一、打击大片    某日,班上的小明又迟到了,班主任李老师十分生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道:“你又迟到了,像你这样的学
期刊
班会设想  中学生,尤其是到了初二的学生,在生理上已经进入青年期,但心理还不成熟,自我意识特别强烈,总有摆脱家长监护的愿望。因此与家长、与老师的矛盾冲突日益增多,冲突激烈的时候,学生容易采取极端措施,如离家出走。那么在这个非常时期,如何教孩子与家长沟通呢?我设计了这样一节班会课:    班会主题  学会与家长沟通    班会思路  设置悬念,引发思考。班会从阅读一篇没有结尾的小小说开始,设置悬念,
期刊
作为初中班主任,我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学生朝气蓬勃的脸上写满了自负;遇到学习或生活中的挫折,情绪激动,说话做事不顾后果;上学迟到,回家后作业熬夜,导致第二天的学习效率打折……这些看似平常的问题,却时不时考验着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  毫无疑问,任何一位负责而敬业的班主任都会不遗余力、随时随地给学生以帮助和支持,希望学生扬长避短,更为有效地学习和生活。但常令班主任困惑的是,自
期刊
[辅导目标]    1.了解非理性和理性情绪。  2.运用理性信念的系列方法改变自己不合理的情绪,升华为对未来的积极关注。    [辅导重难点]    正确看待情绪,学会运用理性信念解决情绪问题,掌握操作的方法和技巧,注意冥想的诱导和控制。    [辅导过程]    一、引入情绪:欣赏小品表演(5分钟)  课间,女同学甲在座位上坐着发呆。旁边一男同学乙和他人打闹,不小心把她的书碰倒在地,乙瞟了她一
期刊
如果把25个学生比作一个大家庭,班主任或许就是他们最贴心的父母,喜怒哀乐、爱恨是非,在365个日子里,在班主任内心深处缝缝补补  学号1:作为班长的你总是先知先觉,你用坐穿板凳的精神启示别人,优异的成绩从来都离不开“勤奋”二字,一呼百应的你散发着人格魅力,让同学折服。老师很想对你说:你是一个不懈追求梦想的学生,你的未来一定像彩虹般绚烂。  学号2:身为学习委员的你,文静中透蕴着智慧,沉默中潜藏着哲
期刊
一、以“树”为媒,感应成长    教育的价值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发展是全方位的,对学生的评价内容也应全面,既要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包括行为规范、思想品德及个性发展等方面。这样,才有可能改变长期以来“唯分数论”的评价观念,比较全面地关注学生的各方面,客观地反映一个学生的成长面貌。  “成长树”在这种新的评价标准下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的评价形式,它结合了学生的成长实际,秉承了我校的办学理念,即“
期刊
记得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本是脑力活,巧用情智才成功。在我的记忆中,就发生过一件因不用情智而导致失败的教学案例,至今记忆犹新。那就是发生在十年前的一场“摔杯风波”。  那还是1998年,承载着中考再创佳绩的喜悦,我接受学校领导的安排,担任高一年级的班主任。在我看来,高中生是大孩子了,至少该比初中的孩子懂事吧。就这样带着第一次做高中班主任的别样心情,我正式成为了55个大孩子的孩子王。然而
期刊
朋友是个特别爱读书的人。晚上,当众人忙于应酬、棋牌、电视、网络之时,他却静静地待在自己的书房里阅读。  朋友的书架上摆放了各种图书,有文学、艺术、历史方面的,还有经济、管理、时尚类的,他的阅读面极广,可谓满腹经纶。他说,一天中最惬意的事就是泡上一杯茶,然后手捧一本好书静静地看,淡淡的书香弥漫在浓浓的茶香里,别有一番滋味——这叫静心,还有什么比静心更令人陶醉的事呢!  朋友并非典型的读书人,而是在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