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不少考生因填报志愿失误,最后没能读上自己满意的学校,有的甚至落榜。考生们究竟失误在哪些方面?现将过往填报志愿时的常见失误汇集如下,希望对今后填报志愿的同学能有所帮助。
1,过分依赖长辈,甚至由父母包办。考生的家长、老师,凭着自身人生阅历及对社会的理解,在考生选择志愿时加以帮助和引导,是很有必要的。但万事不可过头,如果忽视考生的主体作用,由长辈大包大揽,强制考生做出某种选择,那就难免出现偏颇,甚至引发令人痛悔一生的后果。
2,录取之后要求退档。去年,重庆市一理科考生李某,高考总分为580分。在重点本科批次录取时,他因不服从专业调剂,没能被第一志愿武汉理工大学录取,而被第二志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录取。他查到录取信息后,要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退档,又向武汉理工大学表示愿意服从调剂,希望能被该校录取,结果被拒绝。因为每个考生的志愿一经填报,任何人不能更改。考生填志愿时一定要慎重,仔细考虑清楚,认真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绝不能将志愿视作儿戏。
3,盲目攀比,从众填报。有的考生容易“跟着感觉走”,听说哪所学校好,哪个专业“热”,就跟着填。有的考生见别人填的学校层次高,感到自己填低了没面子,也就跟着“攀高”。有的是由于对自己的考试成绩估测不准,选报了力所不及的学校。
4,一二志愿平起平坐。重庆市某重点中学文科考生袁某,高考总分为590分,在重点本科批次只填两个志愿:第一志愿是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志愿是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当年在重庆录取的文科调档线是605分,该生未上调档线,没能出档。上海财经大学当年在重庆录取的最低分是585分,但在录第一志愿考生时就完成了招生计划,不再录第二志愿考生。
5,缺乏了解,心存偏见。一是填报志愿仅看校名,以为校名有“地质”“石油”等字样的学校,就只设这些艰苦专业,其实这些学校也有其他专业;二是心存偏见,将师范、农业等划分为艰苦专业,认为就业出路不佳,其实这些学校和专业的就业率也不低;三是对一些省外学校不了解,有的学校只因为不在直辖市或者省城,考生就不愿填报。
6,孤注一掷,不留后路。近年来,在一些特别优秀的考生中,出现了“非北大清华不读”的现象。前年,有一位考了655分的文科学生,就只填报了北京大学,其他所有志愿都没填,最后因为没有其他志愿无法调配,导致高分落榜。高考填报志愿,要留有余地。高分考生即使现在读不了北大清华,今后还可报考研究生。这类考生,一定要充分利用高分“二视一”的政策。前年,天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都招收了第二志愿的高分考生,而这些都是非常有名的高校。
7,单纯以收费标准高低判断专业好坏。现在很多人以为,收费高的专业一定“走俏”,收费低的不行。其实这样看问题是很不可靠的。有些专业是国家大量需要相关人才,大有发展前景的,为了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报考,收费标准相对低一些,同时奖、助学金数额也较高。有些专业收费相对较高,并不说明该专业就比其他专业发展前景绝对强些。
8,死守本地。重庆市某中学文科考生谭某,去年高考文科总分为528分,高出一般本科批次分数线几十分。他在一般本科批次只填了两个志愿:第一志愿是四川外语学院,第二志愿是重庆工商大学。去年四川外语学院的最低分数线是533分,该生差5分未被录取。而第二志愿重庆工商大学,虽然实际录取分数线只有519分,但在第一志愿考生中就录满了,也未录取该生。这一代独生子女的“恋家情结”比较重,很多考生只填报本地的院校,志愿“内倾”现象比较严重,加剧了竞争。如果考生填报志愿时内外兼顾,就能增加录取机会。
9,将志愿选择等同于未来职业选择。有的学校(专业)报考人数过于集中,第一志愿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人数为计划招生人数的两倍、三倍甚至十几倍之多,“撞车”现象严重。而有的学校某些专业却很少有人填报甚至无人填报。专业不服从调剂的考生逐渐增多,甚至出现了整张志愿表中只填一个专业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一些考生和家长对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社会需求缺乏了解,将志愿的选择等同于未来职业的选择。有的考生出于对未来职业的考虑,在选择专业时只考虑所谓的“热门”专业。为避免失误,如果考生一定要选择“热门”专业,就不要忽视“冷门”专业,要做到冷热结合,同时量力而行。如果成绩不太突出,为稳妥起见最好在专业上避“热”就“冷”,转而在学校上选“优”。
10,“热门”专业就是好专业。所谓“热门”专业,就是很多人争着报考的专业,计划招生数与报考人数之间比例非常悬殊,其结果是录取分水涨船高。首先,“热门”专业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今日的“热门”明后年也许就不那么热,甚至变成了“冷门”。例如。早些年国际贸易、经济管理类专业热得烫手,但没过多久就慢慢降温了。其次,“热门”不能与“好”等同。国家设置的每个专业都是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只是分工不同,需求量不同,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再次,不少人把好就业的专业看成是好专业,炒成“热门”,这不恰当。就业的难易取决于市场需求,取决于供需比例,而市场需求也是变化的。也许报考当年某专业毕业生就业很容易,待四年过后毕业时,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就变得疲软。所以选择专业志愿时不要被“冷”“热”所左右,应主要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实力出发。
1,过分依赖长辈,甚至由父母包办。考生的家长、老师,凭着自身人生阅历及对社会的理解,在考生选择志愿时加以帮助和引导,是很有必要的。但万事不可过头,如果忽视考生的主体作用,由长辈大包大揽,强制考生做出某种选择,那就难免出现偏颇,甚至引发令人痛悔一生的后果。
2,录取之后要求退档。去年,重庆市一理科考生李某,高考总分为580分。在重点本科批次录取时,他因不服从专业调剂,没能被第一志愿武汉理工大学录取,而被第二志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录取。他查到录取信息后,要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退档,又向武汉理工大学表示愿意服从调剂,希望能被该校录取,结果被拒绝。因为每个考生的志愿一经填报,任何人不能更改。考生填志愿时一定要慎重,仔细考虑清楚,认真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绝不能将志愿视作儿戏。
3,盲目攀比,从众填报。有的考生容易“跟着感觉走”,听说哪所学校好,哪个专业“热”,就跟着填。有的考生见别人填的学校层次高,感到自己填低了没面子,也就跟着“攀高”。有的是由于对自己的考试成绩估测不准,选报了力所不及的学校。
4,一二志愿平起平坐。重庆市某重点中学文科考生袁某,高考总分为590分,在重点本科批次只填两个志愿:第一志愿是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志愿是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当年在重庆录取的文科调档线是605分,该生未上调档线,没能出档。上海财经大学当年在重庆录取的最低分是585分,但在录第一志愿考生时就完成了招生计划,不再录第二志愿考生。
5,缺乏了解,心存偏见。一是填报志愿仅看校名,以为校名有“地质”“石油”等字样的学校,就只设这些艰苦专业,其实这些学校也有其他专业;二是心存偏见,将师范、农业等划分为艰苦专业,认为就业出路不佳,其实这些学校和专业的就业率也不低;三是对一些省外学校不了解,有的学校只因为不在直辖市或者省城,考生就不愿填报。
6,孤注一掷,不留后路。近年来,在一些特别优秀的考生中,出现了“非北大清华不读”的现象。前年,有一位考了655分的文科学生,就只填报了北京大学,其他所有志愿都没填,最后因为没有其他志愿无法调配,导致高分落榜。高考填报志愿,要留有余地。高分考生即使现在读不了北大清华,今后还可报考研究生。这类考生,一定要充分利用高分“二视一”的政策。前年,天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都招收了第二志愿的高分考生,而这些都是非常有名的高校。
7,单纯以收费标准高低判断专业好坏。现在很多人以为,收费高的专业一定“走俏”,收费低的不行。其实这样看问题是很不可靠的。有些专业是国家大量需要相关人才,大有发展前景的,为了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报考,收费标准相对低一些,同时奖、助学金数额也较高。有些专业收费相对较高,并不说明该专业就比其他专业发展前景绝对强些。
8,死守本地。重庆市某中学文科考生谭某,去年高考文科总分为528分,高出一般本科批次分数线几十分。他在一般本科批次只填了两个志愿:第一志愿是四川外语学院,第二志愿是重庆工商大学。去年四川外语学院的最低分数线是533分,该生差5分未被录取。而第二志愿重庆工商大学,虽然实际录取分数线只有519分,但在第一志愿考生中就录满了,也未录取该生。这一代独生子女的“恋家情结”比较重,很多考生只填报本地的院校,志愿“内倾”现象比较严重,加剧了竞争。如果考生填报志愿时内外兼顾,就能增加录取机会。
9,将志愿选择等同于未来职业选择。有的学校(专业)报考人数过于集中,第一志愿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人数为计划招生人数的两倍、三倍甚至十几倍之多,“撞车”现象严重。而有的学校某些专业却很少有人填报甚至无人填报。专业不服从调剂的考生逐渐增多,甚至出现了整张志愿表中只填一个专业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一些考生和家长对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社会需求缺乏了解,将志愿的选择等同于未来职业的选择。有的考生出于对未来职业的考虑,在选择专业时只考虑所谓的“热门”专业。为避免失误,如果考生一定要选择“热门”专业,就不要忽视“冷门”专业,要做到冷热结合,同时量力而行。如果成绩不太突出,为稳妥起见最好在专业上避“热”就“冷”,转而在学校上选“优”。
10,“热门”专业就是好专业。所谓“热门”专业,就是很多人争着报考的专业,计划招生数与报考人数之间比例非常悬殊,其结果是录取分水涨船高。首先,“热门”专业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今日的“热门”明后年也许就不那么热,甚至变成了“冷门”。例如。早些年国际贸易、经济管理类专业热得烫手,但没过多久就慢慢降温了。其次,“热门”不能与“好”等同。国家设置的每个专业都是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只是分工不同,需求量不同,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再次,不少人把好就业的专业看成是好专业,炒成“热门”,这不恰当。就业的难易取决于市场需求,取决于供需比例,而市场需求也是变化的。也许报考当年某专业毕业生就业很容易,待四年过后毕业时,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就变得疲软。所以选择专业志愿时不要被“冷”“热”所左右,应主要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实力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