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友是學校宝贵的资源,国内外知名高校都向来重视对校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将校友导师制引入大学有其特别的优势,但也存在着部分问题。本文将基于对南京审计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调查数据的分析,试论本科生校友导师机制的利弊,针对校友导师机制的局限性提出可行的办法。
关键词:校友;导师制;大学生;利弊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7-000-02
引言
国外高校历来注重校友资源的发展与延续,哈佛大学造就了50多名全球亿万富豪,每年能够获得的捐赠金额高达350亿美元。并且,哈佛获得的不仅仅是资金上的捐赠,更是智力、技术上的捐赠,而哈佛的在校学生在校友的帮助下则获得了更好的资源及更高的平台。国内高校也逐渐意识到校友资源的重要性,校友会等组织在各高校中纷纷建立。暨南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率先尝试建立起校友导师制,为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而助力。
一、校友导师聘用的益处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明晰,多渠道就业
当今社会上存在着大学生找不着工作,而企业却招不到人的怪现象。究其根本原因则是市场的供求不对等,以及大学生对自我定位的模糊。学生大部分时间与书本为伴,接收极其有限的社会信息,不能够及时了解社会的需求,导致大多数情况依照书本理论行事。
如图所示,四所高校中毕业后直接选择就业学生占大多数,但是在这些学生中,对校友导师机制了解的人数却寥寥无几。就业市场的紧张更需要校外导师的交流的帮助,但现状却不容乐观,大部分学生从未了解过校友导师机制,校友导师制依旧不够普及。
校友导师的聘用与指导能够使学生更加的了解市场需求,在学校就能自发培养相应的技能与素质,毕业后更快的适应社会,不被市场淘汰。同时,通过校友导师工作经验和经历的分享,社会分工的描述,为学生开启职业生涯规划的明窗,使学生能够依据自身性格、爱好等多方面进行自我定位,并着重对自身方向规划提前准备,避免毕业后的茫然与盲目。
(二)形成校友纽带,强化母校认同感
校友导师的聘用比非校友导师的聘用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与认可。校友本身也曾接受过母校的教育,对母校怀有情感,对大学生在母校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更容易理解,并产生共鸣。在这一方面,校友导师能够结合自身的经验给予大学生针对性意见,更利于问题的解决。除此之外,这不仅仅增强了毕业校友对于母校的认同感,更增强了未毕业校友对母校的认同感。形成校友——母校——校友的良好纽带。
(三)人才的获猎,节约成本
在校友担任大学生导师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仅只局限于对大学生的指导与培养,同时也是对不同大学生的一种考察。如果遇到优秀与合适的人才,校友则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通过双方的考察与协商,校友能够更快更精准的获取人才,学生也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不仅节约了金钱成本,更是节约了时间成本。在双方都互有了解的情况下进行选择,相对减少了新入职员工流失的可能性,增加了员工雇佣的稳定性。
校友担任导师虽能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提前窥探社会,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校友担任导师的限制
(一)时间、空间限制,形式重于实质
聘用校友导师难以协调校友与大学生双方的时间,校友本身也需要为社会服务,有时难以兼顾学生。
毕业校友分散于不同城市,在不同行业发展,难以经常回母校进行分享与交流,受地理空间的限制。校友导师最终成为形式上的导师。
(二)经验的批量复制,以片概面
部分大学生缺乏自身的辨别与选择能力,在接受校友导师对母校生活的回忆、毕业后成功之路的分享及其在实践的指导,缺乏自己的思考,盲目依照校友导师的成长之路进行自我定位,照本宣科,则与校友导师制的初衷相违背。
同时校友导师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面面俱到,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三)本末倒置,学生成为助手
校友导师给予大学生指导,一定程度上提供其实习实践机会。学生一味注重实践而忽视课本知识,遗忘在大学中最重要的任务,为了踏上社会而做过早准备。急功近利,不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及良好性情的培养。大学生最后成为校友的助手,而不是校友的学生,本末倒置,不利于大学生长远的发展。
三、扬长补短,完善校友导师机制
(一)利用新媒体构建网络平台,促进信息的通畅
充分利用自媒体、新媒体等构建网络平台,完善校友网络,利用互联网平台促进校友与大学生交流互动,并委派专人进行管理,对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困惑进行分类整理,为解决新一届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问题提供参考与借鉴。
开设网络课程,使校友便于在网络上授课与分享经验,与同学在课堂上进行互动,解决时间、空间的问题。
(二)加强校友遴选,侧重综合素质教育
学校完成的不仅仅只是校友聘用的工作,更应该加强对校友的遴选,更重要的是对校友综合素质及其道德方面的考察。校友职业的多样性能使大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氛围,感受到不同行业间的区别,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进行自我定位,防止以片概面。
校友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引领、实习实践机会的提供都应该适量而不是喧宾夺主,以此减少大学生过早将自己打造成社会职场人的可能性。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应进行不同程度的教育,避免学生功利的心态。
(三)开设就业指导中心,专人负责管理
除了校友的指导之外,学校应开设中心,分派专人进行管理。这不仅仅能对大学生存在的困惑及时的指导,便于对校友的管理,同时这也是校友与大学生沟通的桥梁。就业指导中心不仅能够协调大学生在和校友交流方面遇到的问题,还能密切关注校友反映的、大学生身上普遍的现象。加强双方的和谐与融洽,减少交流的障碍。
校友是学校特殊的资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校友担任导师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它也存在着它的缺陷,而高校要做的则是趋利避害,开发新的、积极有效的教育模式,提高优秀人才培养的效率,降低大学生走弯路的概率。
参考文献:
[1]楚旋,林肯,等.英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及其启示[J].重庆高教研究,2014.
[2]叶展航,颜倩,等.论校友资源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思想教育功能[J].广东工业大学,2014.
[3]李高海,段健芝,等.地方院校利用校友资源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的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009.
[4]C.T. Clotfelter. Alumni giving to elite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02(2).
[5]Phanindra V. Wunnava,Michael A. Lauze. Alumni giving at a small liberal arts college: evidence from consistent and occasional donors[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01.
关键词:校友;导师制;大学生;利弊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7-000-02
引言
国外高校历来注重校友资源的发展与延续,哈佛大学造就了50多名全球亿万富豪,每年能够获得的捐赠金额高达350亿美元。并且,哈佛获得的不仅仅是资金上的捐赠,更是智力、技术上的捐赠,而哈佛的在校学生在校友的帮助下则获得了更好的资源及更高的平台。国内高校也逐渐意识到校友资源的重要性,校友会等组织在各高校中纷纷建立。暨南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率先尝试建立起校友导师制,为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而助力。
一、校友导师聘用的益处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明晰,多渠道就业
当今社会上存在着大学生找不着工作,而企业却招不到人的怪现象。究其根本原因则是市场的供求不对等,以及大学生对自我定位的模糊。学生大部分时间与书本为伴,接收极其有限的社会信息,不能够及时了解社会的需求,导致大多数情况依照书本理论行事。
如图所示,四所高校中毕业后直接选择就业学生占大多数,但是在这些学生中,对校友导师机制了解的人数却寥寥无几。就业市场的紧张更需要校外导师的交流的帮助,但现状却不容乐观,大部分学生从未了解过校友导师机制,校友导师制依旧不够普及。
校友导师的聘用与指导能够使学生更加的了解市场需求,在学校就能自发培养相应的技能与素质,毕业后更快的适应社会,不被市场淘汰。同时,通过校友导师工作经验和经历的分享,社会分工的描述,为学生开启职业生涯规划的明窗,使学生能够依据自身性格、爱好等多方面进行自我定位,并着重对自身方向规划提前准备,避免毕业后的茫然与盲目。
(二)形成校友纽带,强化母校认同感
校友导师的聘用比非校友导师的聘用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与认可。校友本身也曾接受过母校的教育,对母校怀有情感,对大学生在母校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更容易理解,并产生共鸣。在这一方面,校友导师能够结合自身的经验给予大学生针对性意见,更利于问题的解决。除此之外,这不仅仅增强了毕业校友对于母校的认同感,更增强了未毕业校友对母校的认同感。形成校友——母校——校友的良好纽带。
(三)人才的获猎,节约成本
在校友担任大学生导师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仅只局限于对大学生的指导与培养,同时也是对不同大学生的一种考察。如果遇到优秀与合适的人才,校友则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通过双方的考察与协商,校友能够更快更精准的获取人才,学生也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不仅节约了金钱成本,更是节约了时间成本。在双方都互有了解的情况下进行选择,相对减少了新入职员工流失的可能性,增加了员工雇佣的稳定性。
校友担任导师虽能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提前窥探社会,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校友担任导师的限制
(一)时间、空间限制,形式重于实质
聘用校友导师难以协调校友与大学生双方的时间,校友本身也需要为社会服务,有时难以兼顾学生。
毕业校友分散于不同城市,在不同行业发展,难以经常回母校进行分享与交流,受地理空间的限制。校友导师最终成为形式上的导师。
(二)经验的批量复制,以片概面
部分大学生缺乏自身的辨别与选择能力,在接受校友导师对母校生活的回忆、毕业后成功之路的分享及其在实践的指导,缺乏自己的思考,盲目依照校友导师的成长之路进行自我定位,照本宣科,则与校友导师制的初衷相违背。
同时校友导师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面面俱到,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三)本末倒置,学生成为助手
校友导师给予大学生指导,一定程度上提供其实习实践机会。学生一味注重实践而忽视课本知识,遗忘在大学中最重要的任务,为了踏上社会而做过早准备。急功近利,不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及良好性情的培养。大学生最后成为校友的助手,而不是校友的学生,本末倒置,不利于大学生长远的发展。
三、扬长补短,完善校友导师机制
(一)利用新媒体构建网络平台,促进信息的通畅
充分利用自媒体、新媒体等构建网络平台,完善校友网络,利用互联网平台促进校友与大学生交流互动,并委派专人进行管理,对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困惑进行分类整理,为解决新一届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问题提供参考与借鉴。
开设网络课程,使校友便于在网络上授课与分享经验,与同学在课堂上进行互动,解决时间、空间的问题。
(二)加强校友遴选,侧重综合素质教育
学校完成的不仅仅只是校友聘用的工作,更应该加强对校友的遴选,更重要的是对校友综合素质及其道德方面的考察。校友职业的多样性能使大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氛围,感受到不同行业间的区别,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进行自我定位,防止以片概面。
校友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引领、实习实践机会的提供都应该适量而不是喧宾夺主,以此减少大学生过早将自己打造成社会职场人的可能性。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应进行不同程度的教育,避免学生功利的心态。
(三)开设就业指导中心,专人负责管理
除了校友的指导之外,学校应开设中心,分派专人进行管理。这不仅仅能对大学生存在的困惑及时的指导,便于对校友的管理,同时这也是校友与大学生沟通的桥梁。就业指导中心不仅能够协调大学生在和校友交流方面遇到的问题,还能密切关注校友反映的、大学生身上普遍的现象。加强双方的和谐与融洽,减少交流的障碍。
校友是学校特殊的资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校友担任导师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它也存在着它的缺陷,而高校要做的则是趋利避害,开发新的、积极有效的教育模式,提高优秀人才培养的效率,降低大学生走弯路的概率。
参考文献:
[1]楚旋,林肯,等.英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及其启示[J].重庆高教研究,2014.
[2]叶展航,颜倩,等.论校友资源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思想教育功能[J].广东工业大学,2014.
[3]李高海,段健芝,等.地方院校利用校友资源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的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009.
[4]C.T. Clotfelter. Alumni giving to elite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02(2).
[5]Phanindra V. Wunnava,Michael A. Lauze. Alumni giving at a small liberal arts college: evidence from consistent and occasional donors[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