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心的预设 精彩的生成
黄言灿
课堂是一个多元共生,充满互动变化的空间,教学过程具有丰富和鲜活的生成性。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的生成并非信马由缰,随处都要探究,随便都能生成。精彩的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预设具有探究意义,有弹性的、柔性的深究点;预设当探究遇到困难时,怎样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深入思考;预设课堂生成的前景,应变的策略,并留有弹性的空间。课堂实施中,教师要活用预设,巧用自己的激情和机智给学生送去一抹阳光,让学生在智慧的分享,心灵的碰撞,个性的张扬中映射出七彩的斑斓。
一、在揣摩词句中生成
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精品,文中的精彩词句含蕴丰富,耐人寻味,值得推敲揣摩。斟酌品味。老师要精心预设词句探究点,点拨感悟方法,发散思维方向,让学生在反复思考中生成多层次、多角度、个性化的感悟,从而培养思维、增强语感。
学习《草船借箭》,老师在学生的交流中抓住“诸葛亮笑着说……天亮就回去。”这句话,让学生联系课文情景,揣摩品味诸葛亮在“笑”谁?他为什么而“笑”?
生1:诸葛亮知己知彼,他在笑曹操生性多疑,不敢轻举妄动。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笑”?
生2:这是一种对自己自信的“笑”,对曹操轻蔑的“笑”。
生3:诸葛亮在笑周瑜自以为聪明,想设圈套来陷害自己,却不料阴谋落空。这是一种胜利的“笑”。
生4:从鲁肃“吃惊地说”可以看出他很害怕曹操出兵,是笑鲁肃的忠厚,也是对鲁肃的安慰。这是一种宽厚的“笑”。
师:诸葛亮这一“笑”,“笑”出了他超人的智慧,难怪周瑜长叹一声——
生齐:“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二、在激情朗读中生成
课文的重点句段含义深刻,情感丰富。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引领学生披文入境。通过生本、师生、生生的多向互动,让学生与作者、教师、同学产生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融,从而个性化地感悟词句的精美、人文的内涵、情感的激越,生成独特的朗读情韵。
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老师在引导朗读“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这句话时,在感悟句中的排比,领悟句中的比喻后,让学生融入情境。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生1:(读得缓慢而低沉)。
师:你为邱少云这样一位伟大的战士被活活烧死而万分悲痛。还有谁怎么读?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2:(强调三个“为了”,并有渐进,读得铿锵有力。)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宁愿牺牲自己,他的精神是多么的伟大?
生3:(把“千斤巨石”、“一动也不动”读得一字一顿,掷地有声。)我这样读是为了突出邱少云坚强的毅力
三、在激活想像中生成
语文教材中精练的语句、含蓄的空白、精美的插图、点到为止的内容,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想像空间。这就需要教师精心预设和善于捕捉想像的切入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课文情景和感性素材,生成丰富、鲜活、多元的想像。
学习《盘古开天地》时,描写盘古身体变化这一段有个省略号,老师引导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试着当一回小小神话家,想像盘古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呢?(课件出示小组合作的内容与要求:他的______,变成了_______的______。(1)每位同学自己写一写;(2)在小组中说一说,改一改;(3)试一试把大家写的连成一段话;(4)派一位小组代表进行汇报。)
生1:他的眉毛变成了天上的彩虹;他的大腿变成了高大的楼房;他的牙齿变成了闪闪发光的钻石。
生2:他的耳朵变成了五彩缤纷的贝壳;他的骨头变成了藏在地下的石头;他的牙齿变成了各种各样的金银珠宝。
生3: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头发变成了一条条细细的柳条;他的耳朵变成了翠绿的芭蕉叶;他的泪水变成了冬天的白雪……呀,他的变化真美呀!
四、在质疑探究中生成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创设情景,激励引导学生对教材,对教师大胆地质疑。老师对学生的质疑应区别对待,抓准契机,选择关键、富有生成性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让他们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学生从质疑、探究、生成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习《琥珀》,学生在自主学习“松脂球是怎样形成的”这部分内容后质疑:课文前面写“太阳暖暖地照着”,后面却写“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这是为什么?
师:你能边读边想,很好!请大家把文中写“太阳”的句子找出来,然后讨论:课文为什么多处写到“太阳”呢?可能和什么有联系呢?
生1:我知道,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太阳的。早上,太阳刚出来,不怎么热,所以是“暖暖地照着”;而到了晌午,而且是夏天的晌午,太阳升到了头顶,所以“火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生2:正因为太阳光渐渐地变得热起来,所以人们可以闻到松脂球的香味;而到了晌午,太阳光变得更强烈了,所以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来。
生3:如果没有太阳光猛烈地照射整个松树林,那么老松树也不会渗出松脂来。所以课文几处写到“太阳”是与松脂球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五、在拓展运用中生成
课文教学中,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积累语言后,教师应创设情境,构建拓展延伸的平台,让学生实践运用新学到的语言材料,并进行积极的引导、评价,为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自觉地思维、独立地运用这些新语言创造条件。在实践运用中生成学生的自我语言,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可爱的草塘》一课,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拓展运用语言的情境:“置身于大海般的绿色草塘中,享受着风儿的轻拂,欣赏着绿草、蓝天、白云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呈现的美丽画卷,谁能无感于怀,无动于衷呢?同学们,在这奇妙的境界里,你想做些什么呢?”
生1:我想把这动人的景色拍下来,并给相片取名为“绿浪”,留下永恒的记忆。
师: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摄影师。如果能给相片配上几句话加以说明就更好了。
生2:我想高歌一曲,抒发我对草塘的喜爱之情。
生3:我想写一首小诗:绿绿的草儿流向蓝蓝的天际,蓝蓝的天上轻浮着朵朵白云,朵朵的白云映在清清的水里……
课堂的生成无处不在。但课堂教学应讲求效率,需要用老师的精心预设、精巧引导、机智调控,让语文课
黄言灿
课堂是一个多元共生,充满互动变化的空间,教学过程具有丰富和鲜活的生成性。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的生成并非信马由缰,随处都要探究,随便都能生成。精彩的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预设具有探究意义,有弹性的、柔性的深究点;预设当探究遇到困难时,怎样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深入思考;预设课堂生成的前景,应变的策略,并留有弹性的空间。课堂实施中,教师要活用预设,巧用自己的激情和机智给学生送去一抹阳光,让学生在智慧的分享,心灵的碰撞,个性的张扬中映射出七彩的斑斓。
一、在揣摩词句中生成
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精品,文中的精彩词句含蕴丰富,耐人寻味,值得推敲揣摩。斟酌品味。老师要精心预设词句探究点,点拨感悟方法,发散思维方向,让学生在反复思考中生成多层次、多角度、个性化的感悟,从而培养思维、增强语感。
学习《草船借箭》,老师在学生的交流中抓住“诸葛亮笑着说……天亮就回去。”这句话,让学生联系课文情景,揣摩品味诸葛亮在“笑”谁?他为什么而“笑”?
生1:诸葛亮知己知彼,他在笑曹操生性多疑,不敢轻举妄动。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笑”?
生2:这是一种对自己自信的“笑”,对曹操轻蔑的“笑”。
生3:诸葛亮在笑周瑜自以为聪明,想设圈套来陷害自己,却不料阴谋落空。这是一种胜利的“笑”。
生4:从鲁肃“吃惊地说”可以看出他很害怕曹操出兵,是笑鲁肃的忠厚,也是对鲁肃的安慰。这是一种宽厚的“笑”。
师:诸葛亮这一“笑”,“笑”出了他超人的智慧,难怪周瑜长叹一声——
生齐:“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二、在激情朗读中生成
课文的重点句段含义深刻,情感丰富。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引领学生披文入境。通过生本、师生、生生的多向互动,让学生与作者、教师、同学产生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融,从而个性化地感悟词句的精美、人文的内涵、情感的激越,生成独特的朗读情韵。
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老师在引导朗读“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这句话时,在感悟句中的排比,领悟句中的比喻后,让学生融入情境。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生1:(读得缓慢而低沉)。
师:你为邱少云这样一位伟大的战士被活活烧死而万分悲痛。还有谁怎么读?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2:(强调三个“为了”,并有渐进,读得铿锵有力。)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宁愿牺牲自己,他的精神是多么的伟大?
生3:(把“千斤巨石”、“一动也不动”读得一字一顿,掷地有声。)我这样读是为了突出邱少云坚强的毅力
三、在激活想像中生成
语文教材中精练的语句、含蓄的空白、精美的插图、点到为止的内容,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想像空间。这就需要教师精心预设和善于捕捉想像的切入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课文情景和感性素材,生成丰富、鲜活、多元的想像。
学习《盘古开天地》时,描写盘古身体变化这一段有个省略号,老师引导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试着当一回小小神话家,想像盘古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呢?(课件出示小组合作的内容与要求:他的______,变成了_______的______。(1)每位同学自己写一写;(2)在小组中说一说,改一改;(3)试一试把大家写的连成一段话;(4)派一位小组代表进行汇报。)
生1:他的眉毛变成了天上的彩虹;他的大腿变成了高大的楼房;他的牙齿变成了闪闪发光的钻石。
生2:他的耳朵变成了五彩缤纷的贝壳;他的骨头变成了藏在地下的石头;他的牙齿变成了各种各样的金银珠宝。
生3: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头发变成了一条条细细的柳条;他的耳朵变成了翠绿的芭蕉叶;他的泪水变成了冬天的白雪……呀,他的变化真美呀!
四、在质疑探究中生成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创设情景,激励引导学生对教材,对教师大胆地质疑。老师对学生的质疑应区别对待,抓准契机,选择关键、富有生成性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让他们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学生从质疑、探究、生成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习《琥珀》,学生在自主学习“松脂球是怎样形成的”这部分内容后质疑:课文前面写“太阳暖暖地照着”,后面却写“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这是为什么?
师:你能边读边想,很好!请大家把文中写“太阳”的句子找出来,然后讨论:课文为什么多处写到“太阳”呢?可能和什么有联系呢?
生1:我知道,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太阳的。早上,太阳刚出来,不怎么热,所以是“暖暖地照着”;而到了晌午,而且是夏天的晌午,太阳升到了头顶,所以“火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生2:正因为太阳光渐渐地变得热起来,所以人们可以闻到松脂球的香味;而到了晌午,太阳光变得更强烈了,所以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来。
生3:如果没有太阳光猛烈地照射整个松树林,那么老松树也不会渗出松脂来。所以课文几处写到“太阳”是与松脂球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五、在拓展运用中生成
课文教学中,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积累语言后,教师应创设情境,构建拓展延伸的平台,让学生实践运用新学到的语言材料,并进行积极的引导、评价,为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自觉地思维、独立地运用这些新语言创造条件。在实践运用中生成学生的自我语言,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可爱的草塘》一课,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拓展运用语言的情境:“置身于大海般的绿色草塘中,享受着风儿的轻拂,欣赏着绿草、蓝天、白云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呈现的美丽画卷,谁能无感于怀,无动于衷呢?同学们,在这奇妙的境界里,你想做些什么呢?”
生1:我想把这动人的景色拍下来,并给相片取名为“绿浪”,留下永恒的记忆。
师: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摄影师。如果能给相片配上几句话加以说明就更好了。
生2:我想高歌一曲,抒发我对草塘的喜爱之情。
生3:我想写一首小诗:绿绿的草儿流向蓝蓝的天际,蓝蓝的天上轻浮着朵朵白云,朵朵的白云映在清清的水里……
课堂的生成无处不在。但课堂教学应讲求效率,需要用老师的精心预设、精巧引导、机智调控,让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