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浅议“备课”
张 进
当前,语文教师在“备课”这一教学环节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一、“抄教案”。照搬教参,从而使备课流于形式,这种现象较为普遍;二、备“形式”超过“内容”,刻意追求“合乎潮流”的教学形式,而对所教课文没有花多少时间去研读、领悟;三、一味地模仿名教师、名教案,不切合学生实际,缺乏个性。“备课”应该成为教师自觉的、有探究性的行为,而不应成为一种形式,那么语文教师平时在教一篇课文前究竟应该作哪些准备呢?
一、备课文
教师在教一篇课文前应“朗读在先,感悟在先”,要想感动学生首先得先感动自己。好的课文和精彩段落甚至应该朗读成诵,课堂上教师那声情并茂的诵读会像汩汩泉水流过学生心田。教师应该养成课前深入研读课文的习惯,这应该成为备课的首要内容。
记得一位文学家说过,好的
文章就像是海面上的一座冰山,露在海面上的只有八分之一,还有海面下的八分之七需要读者去细细品味。一篇课文中那丰富的内涵就像那海面下的八分之七。需要教师首先去发掘,去感悟。语文课堂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如果教师对课文领悟不深,那么这种对话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怎能产生灵魂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智慧的火花?有些语文课看上去气氛热烈,形式完美,环环相扣,但总觉得缺少了什么,仔细一想,原来是“诗意”。“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意的课堂应该有这种开阔;“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意的课堂应该有这种灵巧。特级教师上课时举重若轻,精彩片断俯拾皆是,这一切都来自于他对课文的深刻领悟,而不是他掌握了多么完美的教学形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备课的实质就是“备课文”。我个人认为可以考虑改革传统的“一纸教案”形式,提倡“有声备课”,读一读,想一想,在教本上圈圈画画,把抄教案的时间用于“备课文”。
例如教学《九寨沟》一文,有些教师备课时钟情于对形式的追求,觉得这篇课文正好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于是花了许多精力搜集有关九寨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制作有关“异兽珍禽”动画。上课时大量展示画面,然后从画面中寻找课文中的文字,这样就割裂了课文,使课文成了形式的附属品。虽然表面上看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盎然,但仔细回味,就会发觉整个课堂缺少了“语文味”。
相反,如果教师备课时花时间去认真研读《九寨沟》这篇课文,就会从文字中感悟到一种自然美:蓝天、白云、雪峰、森林,倒映在湖水中,形成了“五花海”、“五彩池”,仿佛是一个童话世界,使人产生多少联想,又感悟到一种和谐……教师还应该朗读成诵,读着,读着,教师理解了教学重点、难点,一些教学设想也浮现在脑海里。此时,教师有一种迫不及待地想走进课堂的愿望,想带领学生一起和文本对话。课堂上形式变得不再重要,师生一起诵读、沉思、陶醉,虽然也运用了一些图片,但始终没有脱离文字,书声琅琅,教师把“原汁原味”的课文交还给了学生,学生被感染了,师生双方的情感融为一体。这样的备课应该说是成功的,这样的课堂是有“诗意”的。
二、备学生
语文教师在教一篇课文前还应该花时间到学生中间走一走,问一问。了解一下他们对这篇课文的粗浅看法,了解一下他们以往的生活体验,使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产生一种良好的阅读期待。
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还应该考虑到全体学生,而不是仅以“优秀学生”为参照。常常发现一节语文课上。处于活跃状态的学生就那么几个、十几个。语文课堂毕竟是学生的,是属于全体学生的,而不是教师展示个人魅力的舞台。教师在备课时宁可牺牲掉一些“精彩”、一些“流畅”,也应该多考虑全体学生。理想的语文课不仅反映出一个教师的学识、智慧,更折射出一个教师的人文关怀和教学品质。
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还应考虑到每个同学的特长与不足,了解他们的强项和弱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前预设,巧妙地挖掘教材的潜在意义,进行多方面的引导训练。有“调查研究”的备课才是有生命力的,只有这样的备课才能使语文课堂不会变成“空中楼阁”。所以“备学生”也是语文教师备课的实质之一。
三、备自己
语文教师在备课时也要考虑自身的因素。选择教学策略应符合自身的个性特点,发挥自身的优势,并不是所有的好教案都适合自己,要努力寻找到一种适合自身的教学方式,努力创造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教一篇课文前,教师应多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有所为,有所不为”。刻意模仿只会使自己丧失个性,教学并无模式可言,只有规律可寻,这也是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的。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备课的实质就是吃透课文,吃透课程标准。研究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把时间花在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花在研读课文上,在书上圈点勾画,并到学生中间走一走,改“课前备”为“课后备”,课后坚持写“教后小结”,写下一些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这样才能使“备课”的意义更大。
浅谈“合作学习”中学生交往技能的培养
季 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见,这一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方式,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但经过观察和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较多问题:小组活动重视形式。课堂纪律有时处于无序状态,学生间缺乏实质性合作,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均衡,学生间合作不够主动……我们觉得,若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应该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交往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学会以下几点:
一、学会倾听。体现尊重与信任的态度
“听”——入于耳,记于心。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若这一过程被阻断或者处于混乱无序的时候,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就将陷入困境。海德格尔在《什么是思想》中写道:“我们在目前可做的或可以学习的,就是去切近地听。学会倾听也是师生应当共同关注的事。”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一个系统工程。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忽视“听”这个环节。叶圣陶先生曾说:“听”也是读,用耳朵来读。因此,只有让学生学会倾听,调动每个学生“听”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它也是一种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应学会倾听老师的提问、同学的发言。要倾听操作要点、小组分工要求,要倾听表扬、批评,以便在发言中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二、学会表达,提高交流与理解的能力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与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 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深入探究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合作学习中,交流讨论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更需要每个成员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在交流汇报时,大家分别谈自己的想法,总会有一些不同的观点,这就需要讨论。教师要在关键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讨论前应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这对发挥每个个体的积极性、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经过独立思考,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有了自己的见解,看到的就不仅仅是问题的表象,这样有助于交流表达,把问题探讨深刻,提高讨论效率。
三、学会协作,摆正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合作与竞争是实质上辩证统一的一对矛盾。处理好合作与竞争之间的关系,就能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合作学习改变了原先的个体竞争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诚然可以淡化竞争。然而,如果没有竞争的合作只会是一盘散沙,无效率可言。因此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应当遵循“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原则,在力促组内各成员间进行合作的同时不忘让他们展开组际竞争。但实际操作又有新问题产生:在小组中,有些同学因为经常被扣分。引起小组其他成员的排斥,结果造成“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倾向;小组之间也经常为加分、扣分争得面红耳赤;一味强调了组与组的竞争造成小团体倾向,组际关系紧张,甚至排斥这一方式,逐渐形成了组际竞争的“怪圈”。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与他人的相互交流,对学生理解掌握所学内容能起到重要作用。教师要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与合作,建立合作学习共同体。在这种学习共同体中,学生共同探讨各种理论、观点和假说,进行辩论和对话,通过观点的交锋和思想的碰撞,最终达成思想上的共识。“竞争”与“合作”如果能和谐交融,学习就会有更快更大的进步。学习是这样,以后的生活、工作也如此。
四、学会分享,品尝体验成功的愉悦
在课程资源开发、学习成果的交流共享方面,最佳的方式是引导学生在建立“合作学习共同体”中展开,不必越俎代庖。根据科学相似论,这种学习共同体中个体间互补的相似性越多,越易于课程资源信息的传播和个体经验的二次建构。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学生要受人欢迎,一定要养成欣赏自己与肯定自己的习惯;要有宽广的胸襟;要学会与人分享,和自己的组员共同品尝体验学习的成果。这对提高合作学习效率是有很大帮助的。如,一位教师教了《养花》一文后,叫学生回去种花并写观察日记;过一段时间后,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分享,畅谈体会。这时,学生就需毫无保留地拿出自己的劳动成果,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关键看学生有没有这种品性。事实上,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视网膜效应”的运作下,一个看到自己优点的人,才有能力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能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他人,往往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必备条件。这样的合作学习共同体,对每个学生都是一种全方位的考验,学会分享——这种技能和品性,对当代的学生,更应加强培养。
张 进
当前,语文教师在“备课”这一教学环节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一、“抄教案”。照搬教参,从而使备课流于形式,这种现象较为普遍;二、备“形式”超过“内容”,刻意追求“合乎潮流”的教学形式,而对所教课文没有花多少时间去研读、领悟;三、一味地模仿名教师、名教案,不切合学生实际,缺乏个性。“备课”应该成为教师自觉的、有探究性的行为,而不应成为一种形式,那么语文教师平时在教一篇课文前究竟应该作哪些准备呢?
一、备课文
教师在教一篇课文前应“朗读在先,感悟在先”,要想感动学生首先得先感动自己。好的课文和精彩段落甚至应该朗读成诵,课堂上教师那声情并茂的诵读会像汩汩泉水流过学生心田。教师应该养成课前深入研读课文的习惯,这应该成为备课的首要内容。
记得一位文学家说过,好的
文章就像是海面上的一座冰山,露在海面上的只有八分之一,还有海面下的八分之七需要读者去细细品味。一篇课文中那丰富的内涵就像那海面下的八分之七。需要教师首先去发掘,去感悟。语文课堂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如果教师对课文领悟不深,那么这种对话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怎能产生灵魂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智慧的火花?有些语文课看上去气氛热烈,形式完美,环环相扣,但总觉得缺少了什么,仔细一想,原来是“诗意”。“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意的课堂应该有这种开阔;“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意的课堂应该有这种灵巧。特级教师上课时举重若轻,精彩片断俯拾皆是,这一切都来自于他对课文的深刻领悟,而不是他掌握了多么完美的教学形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备课的实质就是“备课文”。我个人认为可以考虑改革传统的“一纸教案”形式,提倡“有声备课”,读一读,想一想,在教本上圈圈画画,把抄教案的时间用于“备课文”。
例如教学《九寨沟》一文,有些教师备课时钟情于对形式的追求,觉得这篇课文正好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于是花了许多精力搜集有关九寨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制作有关“异兽珍禽”动画。上课时大量展示画面,然后从画面中寻找课文中的文字,这样就割裂了课文,使课文成了形式的附属品。虽然表面上看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盎然,但仔细回味,就会发觉整个课堂缺少了“语文味”。
相反,如果教师备课时花时间去认真研读《九寨沟》这篇课文,就会从文字中感悟到一种自然美:蓝天、白云、雪峰、森林,倒映在湖水中,形成了“五花海”、“五彩池”,仿佛是一个童话世界,使人产生多少联想,又感悟到一种和谐……教师还应该朗读成诵,读着,读着,教师理解了教学重点、难点,一些教学设想也浮现在脑海里。此时,教师有一种迫不及待地想走进课堂的愿望,想带领学生一起和文本对话。课堂上形式变得不再重要,师生一起诵读、沉思、陶醉,虽然也运用了一些图片,但始终没有脱离文字,书声琅琅,教师把“原汁原味”的课文交还给了学生,学生被感染了,师生双方的情感融为一体。这样的备课应该说是成功的,这样的课堂是有“诗意”的。
二、备学生
语文教师在教一篇课文前还应该花时间到学生中间走一走,问一问。了解一下他们对这篇课文的粗浅看法,了解一下他们以往的生活体验,使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产生一种良好的阅读期待。
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还应该考虑到全体学生,而不是仅以“优秀学生”为参照。常常发现一节语文课上。处于活跃状态的学生就那么几个、十几个。语文课堂毕竟是学生的,是属于全体学生的,而不是教师展示个人魅力的舞台。教师在备课时宁可牺牲掉一些“精彩”、一些“流畅”,也应该多考虑全体学生。理想的语文课不仅反映出一个教师的学识、智慧,更折射出一个教师的人文关怀和教学品质。
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还应考虑到每个同学的特长与不足,了解他们的强项和弱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前预设,巧妙地挖掘教材的潜在意义,进行多方面的引导训练。有“调查研究”的备课才是有生命力的,只有这样的备课才能使语文课堂不会变成“空中楼阁”。所以“备学生”也是语文教师备课的实质之一。
三、备自己
语文教师在备课时也要考虑自身的因素。选择教学策略应符合自身的个性特点,发挥自身的优势,并不是所有的好教案都适合自己,要努力寻找到一种适合自身的教学方式,努力创造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教一篇课文前,教师应多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有所为,有所不为”。刻意模仿只会使自己丧失个性,教学并无模式可言,只有规律可寻,这也是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的。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备课的实质就是吃透课文,吃透课程标准。研究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把时间花在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花在研读课文上,在书上圈点勾画,并到学生中间走一走,改“课前备”为“课后备”,课后坚持写“教后小结”,写下一些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这样才能使“备课”的意义更大。
浅谈“合作学习”中学生交往技能的培养
季 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见,这一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方式,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但经过观察和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较多问题:小组活动重视形式。课堂纪律有时处于无序状态,学生间缺乏实质性合作,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均衡,学生间合作不够主动……我们觉得,若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应该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交往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学会以下几点:
一、学会倾听。体现尊重与信任的态度
“听”——入于耳,记于心。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若这一过程被阻断或者处于混乱无序的时候,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就将陷入困境。海德格尔在《什么是思想》中写道:“我们在目前可做的或可以学习的,就是去切近地听。学会倾听也是师生应当共同关注的事。”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一个系统工程。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忽视“听”这个环节。叶圣陶先生曾说:“听”也是读,用耳朵来读。因此,只有让学生学会倾听,调动每个学生“听”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它也是一种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应学会倾听老师的提问、同学的发言。要倾听操作要点、小组分工要求,要倾听表扬、批评,以便在发言中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二、学会表达,提高交流与理解的能力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与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 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深入探究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合作学习中,交流讨论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更需要每个成员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在交流汇报时,大家分别谈自己的想法,总会有一些不同的观点,这就需要讨论。教师要在关键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讨论前应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这对发挥每个个体的积极性、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经过独立思考,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有了自己的见解,看到的就不仅仅是问题的表象,这样有助于交流表达,把问题探讨深刻,提高讨论效率。
三、学会协作,摆正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合作与竞争是实质上辩证统一的一对矛盾。处理好合作与竞争之间的关系,就能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合作学习改变了原先的个体竞争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诚然可以淡化竞争。然而,如果没有竞争的合作只会是一盘散沙,无效率可言。因此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应当遵循“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原则,在力促组内各成员间进行合作的同时不忘让他们展开组际竞争。但实际操作又有新问题产生:在小组中,有些同学因为经常被扣分。引起小组其他成员的排斥,结果造成“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倾向;小组之间也经常为加分、扣分争得面红耳赤;一味强调了组与组的竞争造成小团体倾向,组际关系紧张,甚至排斥这一方式,逐渐形成了组际竞争的“怪圈”。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与他人的相互交流,对学生理解掌握所学内容能起到重要作用。教师要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与合作,建立合作学习共同体。在这种学习共同体中,学生共同探讨各种理论、观点和假说,进行辩论和对话,通过观点的交锋和思想的碰撞,最终达成思想上的共识。“竞争”与“合作”如果能和谐交融,学习就会有更快更大的进步。学习是这样,以后的生活、工作也如此。
四、学会分享,品尝体验成功的愉悦
在课程资源开发、学习成果的交流共享方面,最佳的方式是引导学生在建立“合作学习共同体”中展开,不必越俎代庖。根据科学相似论,这种学习共同体中个体间互补的相似性越多,越易于课程资源信息的传播和个体经验的二次建构。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学生要受人欢迎,一定要养成欣赏自己与肯定自己的习惯;要有宽广的胸襟;要学会与人分享,和自己的组员共同品尝体验学习的成果。这对提高合作学习效率是有很大帮助的。如,一位教师教了《养花》一文后,叫学生回去种花并写观察日记;过一段时间后,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分享,畅谈体会。这时,学生就需毫无保留地拿出自己的劳动成果,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关键看学生有没有这种品性。事实上,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视网膜效应”的运作下,一个看到自己优点的人,才有能力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能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他人,往往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必备条件。这样的合作学习共同体,对每个学生都是一种全方位的考验,学会分享——这种技能和品性,对当代的学生,更应加强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