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浏阳河”看王建中钢琴作品的艺术特征与演奏技巧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2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建中是中国当代作曲家,为中国钢琴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他多年不断研究和努力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作曲技巧,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音乐发展之路。他巧妙地将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结合,创作的钢琴作品具有不同主题和风格,艺术性和专业性极强,备受国内外听众的喜爱,而且常常被当作演出必不可少的表演曲目。
  本文以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的改编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王建中是通过什么创作技法来表现这首民歌的。具体来说,文章主要从《浏阳河》的创作背景,踏板的运用、对原伴奏乐器的模仿和演奏以及原曲音色的处理、节奏的处理、速度与力度的处理等6方面进行研究,详细而全面地展现王建中钢琴作品的艺术特性和演奏技巧。
  一、《浏阳河》的创作背景
  《浏阳河》是1951年由徐叔华作词、唐璧光作曲的一首经典民歌,主要以湖南民间的素材为基调,经过数代人的传唱,回荡在历史的每一个角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进。《浏阳河》描述了浏阳河当地的一幕幕美景以及湖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用问答的形式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人民得解放。钢琴改编曲将专业的作曲技法和原创词汇相结合,并将钢琴自身的演奏特点融入演奏,使《浏阳河》在整个钢琴曲改编过程中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艺术面貌。《浏阳河》语言直白朴实,旋律朗朗上口,情感真诚而朴實,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尤其是在李谷一的演唱之后,这首歌更是备受欢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由刘德海改为琵琶独奏、石兆源和张岩改为古筝独奏,以及大量的钢琴改编作品。王建中先生进行改编时高度重视民歌对于意境的描绘,《浏阳河》改编后依然保有原来柔和优美的旋律、连贯性和重复技法的运用,除突出原来的民族艺术特色外,还增加了宏大的气势。以下将以王建中先生改编的《浏阳河》为例,赏析这首集传统民乐和西方元素于一身的优秀曲目。
  二、踏板运用技巧
  踏板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巧妙使用能够让整首曲子更加精彩。踏板有多种使用方法,有能弱化声音的弱音踏板,也有能改变音色的延音踏板。
  王建中先生在对《浏阳河》进行钢琴编曲时,主要运用的是右踏板,以此突出音程以及和弦的最高音,并且根据气口的需求,变换踏板,主要是为了使旋律更清晰、更灵活,让观众听到的声音更悦耳动听。
  三、对原伴奏乐器的模仿和演奏
  《浏阳河》改编后,在尾声部分,用钢琴模仿了古筝的音色,包括和弦从慢到快的分解,从低八度MI开始,将左手和右手连接在一起,快速向上移动,最后以主和弦结束。演奏时,左右手紧紧贴在一起,使人听不到演奏的稳定。
  随着按键的范围加大,按键高度会逐渐增加,按键的接触面积也会逐渐增大,反之亦然。所以,采用正确的方式控制按键就可以模仿古筝的弹奏音色,左右手的交替像拂动琴弦一样展现出浏阳河水波荡漾的美妙景色。
  四、对原曲音色的模仿和演奏
  原作《浏阳河》是一首民歌,描写了浏阳河的景色。因此,将其改编成钢琴曲后,要运用钢琴的音色来表现浏阳河,这需要用钢琴对原曲音色进行模仿和演奏,在模仿的时候要控制好音量,保持声音的灵活性,这有助于描述河水的动态场景,表现出一种美妙的流动之感。
  《浏阳河》钢琴改编曲,以模仿湖南歌曲为切入点,运用装饰音、音阶式跑动以及利用音色旋律、音色润腔技术和流畅的节奏技巧,在钢琴演奏中再现具有民族特色和风格的歌曲。它不仅是中西音乐文化融合的一次转型尝试,而且使中国钢琴作品创作之初便形成了“润腔手法”。另外,在钢琴作品创作中讲究“气韵”和“意境”,兼顾了钢琴改编作品的民族特色,凸显了钢琴作品的意境。
  钢琴可以模仿多种乐器的声音,范围很广,这是钢琴明显的特征,因此,不同的模仿效果会涉及不同的主要按键方式,表现形式非常丰富。钢琴的音高固定,与中国乐器不同,中国传统乐器中有许多滑音。因此,有必要找到最合适的演奏方式来演奏钢琴改编曲,以促进中国民间音乐的发展。
  五、节奏处理
  节奏就是把变化的不同因素加以编整,有序地排列起来,以此形成丰富多样化的、别具匠心的主题。就节奏而言,中国和西方有很大不同。我国的乐曲音乐节奏大多是根据表演者的情绪变化而改变,但西方的乐曲大多在节奏方面比较严谨。在《浏阳河》的钢琴改编中,王建中先生对节奏的处理恰到好处,在华彩部分,给演奏家的自由发挥留有很大余地。
  演奏者既要灵活显示浏阳河河水的灵动,又要引导听众进入音乐世界,对节奏的把握就至关重要。虽然《浏阳河》的钢琴改编在节奏上比较自由,但从分段来看,与传统音乐仍有很大区别。段与段之间连接非常紧密,过渡十分流畅自然。在引子部分和弦琶音中,作曲者慢慢地标记开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音乐从高音区下行至低音区再上行回高音区,整体给人安定的感觉,不知不觉就把人们带入故事的主题,使音乐变得紧凑、有序。整首歌的节奏是紧凑的,却几乎不会给听众这种感觉,因为整首歌的节奏恰到好处,十分引人入胜。
  六、速度与力度的处理
  改编后的钢琴曲保留了原曲的节奏特点,如前八后十六节奏、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力度的对比变化在中间的连接部分表现较明显。当音乐用于描述同一场景的不同状态时,要利用力度的不同形成强烈的对比,强调整件作品的层次感。
  比如在表现浏阳河水势湍急的时候,钢琴演奏的力度就一点点渐强,速度也越来越快,通过这种逐步强化和加速的形式来表现水流波澜壮阔的气势。若想展现浏阳河水势平缓,则演奏力度较小,速度也较慢。《浏阳河》中出现了三次河水流动的场景。在钢琴改编曲中的表现就是演奏速度一次比一比快,力度一次比一次强,通过这种明显的强烈对比,显示出浏阳河的气势由弱逐渐增强,越来越大气磅礴,正如人们对毛泽东领导人们解放的心情一样,由绝望到解放收获希望的心情。《浏阳河》华彩部分是整个曲子节奏最自由的部分,主要起到衔接的作用。因此,在力度上应该用强弱形成对比,展现不同的场景变换,触键要轻柔。最后的变奏也是曲子的尾声部分,按键动作要小,声音要轻,使音乐变得舒展优美。
  七、结语
  钢琴传入中国后,如何将西方乐器与中国音乐相结合成为一大难题,为此,许多音乐家做了研究。通过对西方钢琴音乐创作技法与特点的研究和不断探索,音乐家结合西方钢琴作曲家的某些作曲技巧,对民族音乐的旋律进行了创新,成功改编了许多民族音乐。《浏阳河》钢琴改编曲既保留了民族音乐风格,又吸收了西方音乐风格,是中西结合的产物,融合了民族风格和新气象的血液,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作者简介:唐梦君(1998-),女,山东平原人,本科,研究方向:钢琴。
其他文献
电影《一曲难忘》中引用了大量的肖邦钢琴作品,这些钢琴作品对于推动情节的发展,表达主人公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电影中钢琴作品的分析研究具有很大的意义。本文对《一曲难忘》中肖邦钢琴作品的美学特征和情感体验进行详细的分析。  电影《一曲难忘》描述的是肖邦先生的故事,讲述了其经历爱情、事业、国家等事情后所领悟到的人生真谛,因为该电影引用了大量的肖邦先生钢琴作品,因此不仅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也具有很
期刊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本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自问世以来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并多次被拍成电影,深受世界各国、各个年龄层的喜爱与欢迎。《绿山墙的安妮》因清新流畅又幽默的写作手法、通俗易懂的词句为儿童读者所喜爱。书中引人入胜的景色描写和体现出来的温暖情怀独具魅力,主人公安妮的性格魅力更加不容忽视。安妮以其独特的性格魅力,成为西方文学中继《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爱丽丝之后第二受欢迎的儿童形象。 
期刊
家庭,对于幸运儿,常常意味着温暖和幸福;但对于不幸者,则是人间炼狱。厚厚的四堵墙,不仅隔绝了呐喊的声音,也扼杀了希望与觉悟。  《声音》出自意大利女作家达契亚·玛拉依妮之手,这部侦探小说旨在揭露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受到的侵害,以引发社会关注和思考这一沉重却普遍的话题。  当前,女性遭受暴力的新闻时常占据头版头条,骇人听闻的各类时事刷新着人们的认知。但在大概20年前,敏感成熟的玛拉依妮就已经在用流畅细
期刊
《我弥留之际》是一部由威廉·福克纳创作的文学经典,是与荷马《奥德赛》、乔伊斯《尤利西斯》、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相提并论的一部史诗作品。如今,对这部文学经典的研究不胜枚举,其中,多以意识流、存在主义的虚无观和神话原型研究为主。本文从解构主义角度对文本进行探析,借以消除以往对该文本形而上的人性本恶诠释观。  1930年,福克纳的意识流经典之作《我弥留之际》出版,自此,中西方学者开始对这部作品进行各个角
期刊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是一位南非作家,其作品多次在国际上获得奖项,2003年,库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人们对其作品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当前学术界对库切创作的《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这部作品的叙事角度展开分析,从而帮助人们了解库切的文本创作风格。  一、文本结构的开放式叙述  (一)实验性  针对作品实验性的研究主要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讨论,一方面是从文本类型的角度进行讨
期刊
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代表的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群体。小说《羊脂球》是他的成名作,一经发表,便轰动巴黎。《羊脂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以及深刻的主题意义在莫泊桑众多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体现了强烈的对比风格。本文将对《羊脂球》进行研究,以羊脂球与其余九人的对比,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一、羊脂球——性格中的单纯质朴与精神上的反抗
期刊
乔治·艾略特是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著名作家,其对这一时期的女性命运十分关注。在其创作的小说《米德尔马契》中,人们可以看到乔治·艾略特对女性角色进行了极为细致的研究,对于女性命运中的悲剧具备一定的认知,其倡导的女性主义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彰显了女性的独特性。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深刻体会到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在社会、家庭及婚姻中的地位,感受到女性被长期欺压所受到的限制,最终只能够面对自己的失败,回归
期刊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是19世纪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浪漫主义音乐的典型代表人物,他浪漫主义精神的形成受家庭与时代的影响。舒曼凭借深厚的文学修养与音乐知识,在浪漫主义时期创作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丰富的情感与独特的作曲手法,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作品风格,创作出生动的歌曲作品。  1840年,舒曼艺术成就突出,创作了130多首艺术歌曲,人们把这一年称作“歌
期刊
法国作家萨特与中国作家苏童分别在其代表作《禁闭》和《妻妾成群》中展现了人性的冲突。人性的冲突导致人们处于地狱般的处境,并使他们陷入互相折磨与报复的“怪圈”,而造成这地狱般处境的根源是这些人对他人完全失去自我的依附。  一、《禁闭》与《妻妾成群》概述  萨特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和作家,他将存在主义哲学观融入小说和戏剧创作中。《禁闭》是萨特最具代表性的存在主义戏剧,深刻揭露了人性的罪恶。
期刊
电影《霸王别姬》围绕两位京剧名角儿半个世纪的悲欢故事,展现对人性的思考。电影主角程蝶衣形象突出,性格鲜明。程蝶衣不仅是个人形象,更是时代的缩影。本文主要对程蝶衣的人物形象进行美学解读,具体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人物身份认同和叔本华悲剧理论进行分析。  一、程蝶衣的本我、自我与超我  (一)童年形成的本我依赖  电影一开始就对小豆子(程蝶衣儿童时期)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小豆子的母亲无法养育这个男孩,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