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1月27-30日,我和孔晓君老师有幸参加了在济宁市举办的2016年山东省初中英语学科德育优秀展评的听课活动。本次活动在济宁孔子国际学院举行,来自全省17个地市的17名优秀教师参加了本次评选。此次没有使用现行教材中的文本,而是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和初中二年级学生实际水平,自《悦读联播:美文精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选取的教学内容。分别是“The man,the boy and the donkey”、“Do as the Romans do?”、“When to say no”、“I wish my teacher knew”这4篇文章。有17名来自全省教学一线的初中英语教师进行了精彩的现场授课,充分展示了参赛老师教学功底深厚、教学设计合理、课堂效果高效。他们授课风格各异,有的干净利落,有的和风细雨,有的幽默自信,有的沉稳自如。总之课堂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发人深省,引人思考。
一、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参赛的17名教师多数经验丰富,且有着极高的语言天赋。在这17节课中,大部分老师的英语口语可以说是行云流水,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例如11月28日上午潍坊市青州海岱学校的房敏老师讲的“The man,the boy and the donkey”,这节课可谓是干净利落,收放自如。她的英语口语标准化程度极高,让人听起来很舒服,为她本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良好的英语口语既可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语感,又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增强了交际效果。反观自己,英语口语流利程度不够,课堂使用率不高,运用不自如。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英语教师必须用更加成熟的英语口语来组织教学,才能使学生受益匪浅。
二、教师备课要有“三心”
这“三心”便是用心,细心,精心。教学设计可谓是一节课出彩的必备条件之一,也是我们每个教师的必备素质。同样的课,不同的教师,课堂效果参差不齐。课堂的每分每秒都应该好好利用,每个教学环节都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从而使整堂课看起来高效扎实而不是太花哨。例如28日下午泰山学院附属中学葛鹏老师提供的“Do as the Romans do?”这堂课就充分做到了这一点。葛老师在课堂一开始用视频展示自己的送给外国朋友礼物遭拒事件,说明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存在差异,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各国文化差异,从而尊重这些差异。在课堂最后环节,葛老师又展示了一名外国朋友欲给中国朋友送合适的礼物而向他求助的视频,让学生们献计献策,从而深化了学习的品质。葛老师的这节课首尾呼应,相得益彰,设计巧妙,学生们在轻松愉快中阅读着,思考着。课上完了,大家还意犹未尽。
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永远也不要忘记学生是这节课的主体,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主体参与,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多采用小组讨论的模式或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激起了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各个老师不同的调动学生的方式。有的老师就采用了小组比赛法进行pk教学,学生在课堂上比较的活跃,效果较好。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学生下达的指令一定要清楚明确,难易适中。尽量不要讓学生自己找问题,或者问题设置太难学生无从下手,问题太容易学生又不积极认真思考,打击甚至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问题也是我们老师们今后所要精心研究思考的问题。
四、悉心整合教材,精心设计课堂
教师要整合教材,首先就体现在对教材的把握上,什么是教学的重难点,学生的年龄特点是什么?教材的年龄梯度怎么安排的?以及本课书如何由浅入深的教学?只有这样才会抓住重点,找准关键点,突破难点。要有选择的抛弃教材,来设计整堂课。例如菏泽市牡丹区实验中学的卞新丽老师,通过用两段自己录制的视频来代替教材中文字部分的举例,抛弃沉闷的文字表达,来让学生感受完全接受和完全拒绝的不同情境,让学生作出深刻的思考。另外卞老师的板书设计也很有特点,把阅读文段中的段落大意以代表性的举例来实现。整堂课小游戏、简笔画等设计亮点随处可见。现在我们有些教师上课气氛沉闷,完全按照教材按部就班进行教学,无任何吸引学生眼球的教学小创意,这样自然缺乏创新,没有体现出对教材的整合利用挖掘。正确的做法是认真分析教材,善于捕捉教材中的文本信息,如标题,插图,表格,特殊字体,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对教材中安排的活动要明白其意图,适当取舍和调整,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出来。
我觉得我需要提高的地方很多,尤其是对教材的把握,首先认真学习新课标,然后对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要想当然的以自己的学生现状为参照,避重就轻的降低难度,更不能总是靠重复来让学生巩固知识,无章无序,索然无味。展评课后,青岛市、日照市和山东省教研室的三位教研员为与会的教师们做了一场生动、幽默、深入浅出的讲评,总结如下:
(1)阅读课要有一个定位。这种阅读课是老师指导下的泛读,不是单独的泛读,有时候学生是主体,有时候需要老师讲解,老师是主体,所以说这样的课堂是双主体。
(2)从情景的创设,策略的指导,思维导图的运用,问题的引领等方面让孩子把文本信息进行层层梳理,由易到难,由点到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任务设置的层次感,要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4)基于文本扩展与延伸。扩展要依据文本,不能想怎么扩展,就怎么扩展。另外,还要基于孩子的预知,孩子本来就知道的,不需要扩展。
(5)信息的输出要依据目标的设定,要达成本节课的目标,这也是评委评判的一个重要依据。
(6)学生的情感体验是不断变化的,老师要尽可能地关注孩子的变化。
(7)老师主导的痕迹不能过大,话语不能过多,对话的形式尽量避开师生对话,改成生生对话,否则就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8)对教材的拓展需要老师自身要加强个人素养,学习单词、短语要放在一定的英语语境中,这样学生才能记得稳,记得牢。否则会使英语教学沦为单纯的单词与句子的讲授,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状。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省悟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切实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让英语课堂紧紧地把老师与学生有机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真正达到统一。
一、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参赛的17名教师多数经验丰富,且有着极高的语言天赋。在这17节课中,大部分老师的英语口语可以说是行云流水,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例如11月28日上午潍坊市青州海岱学校的房敏老师讲的“The man,the boy and the donkey”,这节课可谓是干净利落,收放自如。她的英语口语标准化程度极高,让人听起来很舒服,为她本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良好的英语口语既可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语感,又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增强了交际效果。反观自己,英语口语流利程度不够,课堂使用率不高,运用不自如。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英语教师必须用更加成熟的英语口语来组织教学,才能使学生受益匪浅。
二、教师备课要有“三心”
这“三心”便是用心,细心,精心。教学设计可谓是一节课出彩的必备条件之一,也是我们每个教师的必备素质。同样的课,不同的教师,课堂效果参差不齐。课堂的每分每秒都应该好好利用,每个教学环节都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从而使整堂课看起来高效扎实而不是太花哨。例如28日下午泰山学院附属中学葛鹏老师提供的“Do as the Romans do?”这堂课就充分做到了这一点。葛老师在课堂一开始用视频展示自己的送给外国朋友礼物遭拒事件,说明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存在差异,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各国文化差异,从而尊重这些差异。在课堂最后环节,葛老师又展示了一名外国朋友欲给中国朋友送合适的礼物而向他求助的视频,让学生们献计献策,从而深化了学习的品质。葛老师的这节课首尾呼应,相得益彰,设计巧妙,学生们在轻松愉快中阅读着,思考着。课上完了,大家还意犹未尽。
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永远也不要忘记学生是这节课的主体,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主体参与,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多采用小组讨论的模式或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激起了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各个老师不同的调动学生的方式。有的老师就采用了小组比赛法进行pk教学,学生在课堂上比较的活跃,效果较好。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学生下达的指令一定要清楚明确,难易适中。尽量不要讓学生自己找问题,或者问题设置太难学生无从下手,问题太容易学生又不积极认真思考,打击甚至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问题也是我们老师们今后所要精心研究思考的问题。
四、悉心整合教材,精心设计课堂
教师要整合教材,首先就体现在对教材的把握上,什么是教学的重难点,学生的年龄特点是什么?教材的年龄梯度怎么安排的?以及本课书如何由浅入深的教学?只有这样才会抓住重点,找准关键点,突破难点。要有选择的抛弃教材,来设计整堂课。例如菏泽市牡丹区实验中学的卞新丽老师,通过用两段自己录制的视频来代替教材中文字部分的举例,抛弃沉闷的文字表达,来让学生感受完全接受和完全拒绝的不同情境,让学生作出深刻的思考。另外卞老师的板书设计也很有特点,把阅读文段中的段落大意以代表性的举例来实现。整堂课小游戏、简笔画等设计亮点随处可见。现在我们有些教师上课气氛沉闷,完全按照教材按部就班进行教学,无任何吸引学生眼球的教学小创意,这样自然缺乏创新,没有体现出对教材的整合利用挖掘。正确的做法是认真分析教材,善于捕捉教材中的文本信息,如标题,插图,表格,特殊字体,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对教材中安排的活动要明白其意图,适当取舍和调整,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出来。
我觉得我需要提高的地方很多,尤其是对教材的把握,首先认真学习新课标,然后对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要想当然的以自己的学生现状为参照,避重就轻的降低难度,更不能总是靠重复来让学生巩固知识,无章无序,索然无味。展评课后,青岛市、日照市和山东省教研室的三位教研员为与会的教师们做了一场生动、幽默、深入浅出的讲评,总结如下:
(1)阅读课要有一个定位。这种阅读课是老师指导下的泛读,不是单独的泛读,有时候学生是主体,有时候需要老师讲解,老师是主体,所以说这样的课堂是双主体。
(2)从情景的创设,策略的指导,思维导图的运用,问题的引领等方面让孩子把文本信息进行层层梳理,由易到难,由点到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任务设置的层次感,要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4)基于文本扩展与延伸。扩展要依据文本,不能想怎么扩展,就怎么扩展。另外,还要基于孩子的预知,孩子本来就知道的,不需要扩展。
(5)信息的输出要依据目标的设定,要达成本节课的目标,这也是评委评判的一个重要依据。
(6)学生的情感体验是不断变化的,老师要尽可能地关注孩子的变化。
(7)老师主导的痕迹不能过大,话语不能过多,对话的形式尽量避开师生对话,改成生生对话,否则就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8)对教材的拓展需要老师自身要加强个人素养,学习单词、短语要放在一定的英语语境中,这样学生才能记得稳,记得牢。否则会使英语教学沦为单纯的单词与句子的讲授,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状。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省悟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切实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让英语课堂紧紧地把老师与学生有机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真正达到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