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就是史料史证意识,培养学生的这一意识是历史老师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目的之一。要培养学生的这一意识,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中多方面搜集资料,搜集资料其实就是对教学资源的利用。现有的教辅资源(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等)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也有适量的资源;网上教学资源更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在备课中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可极大便利我们的教学,拓展学生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培养学生史证史料意识的作用。
不久前听了一节复习课——人民版必修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解放的潮流》, 在这节课中,这位老师从心态的视角讲述魏源,思路非常新颖,对教材的挖掘也较深。但个人觉得这位老师在培养学生的史证史料意识方面有些不足,原因之一就是在材料的利用上有些单一。
在分析魏源思想时,这位老师说道:“《海国图志》以深邃的理性思考开启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史潮流。但魏源本人是否已有明确的世界观念,或者说他是否已经完全突破了传统的‘夷夏之防’呢?接着他引导学生分析魏源的‘制夷’显示了他的什么观念,学生在分析中联系前面所讲的“华夷文化观”,很容易得出了结论:魏源仍然没有以平等的眼光来看待西方,他仍然认为我们落后的只是‘技’,而非文化之‘體’,西方的船再坚炮再利,它终归是‘夷’。因为集体的无意识可以通过个人表现出来,任何一个历史个人的心态往往是他同时代其他人所共有心态的表现,这说明以魏源为代表的国人在天朝受到西方的初次重挫之后,还保持着高度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优越感,这也就必然导致他们在向西方学习什么和如何学习问题上,存在着一种‘从容自信的历史局限。’”这位老师的思路可以用这一公式展现,即:夷 显示天朝上国心态 决定了只师夷之“技”。
魏源本人到底是否突破了传统的‘夷夏之防’呢?如果充分利用好手中的教学资源我们不难发现:在旧人教版《新思想的萌发》的序言部分是这样说的“鸦片战争使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新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在序言部分也说到:“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林则徐、魏源等清朝爱国官员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但这位老师认为魏源仍然没有完全突破传统的“夷夏之防”。“夷”到底怎么解释呢?这是一个有争议的学术问题。“魏源本人是否已有明确的世界观念,或者说它是否已经明显突破了传统的“夷夏”之防?学术界持完全不同的两种意见。”学术问题不是高中阶段教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但教学应该是一个比较严谨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可以讲出自己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但不应该只讲一家之言。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过程中有效利用好手中的资源,做好充分的准备。张分田教授在谈到对“先秦思想”教学内容的处理时说过“在中学阶段,应当以介绍事实性的知识为主,除非特别需要,尽量回避对思想家做出价值判断,甚至连褒扬与贬损的字眼都要少用或不用。必须有所判断的,也应尽可能地隐含在史实陈述之中,这类问题应当由学生独立思考,且大多有待来日。”这对我们的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位老师关于魏源“师夷长技”的分析是以魏源本人仍然保持着天朝上国这一心态为前提的。如果这一前提不成立,本节教学内容该如何处理呢?
关于魏源本人是否完全突破了传统的‘夷夏’之防,笔者以为在讲授过程中应当是两种学术观点的简单介绍。在《近二十年〈海国图志〉研究回顾》一文中郭汉民/袁洪亮教授这样介绍到:“ 袁伟时认为,魏源已经明确认识到,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西方一些国家在许多方面都已超过中国,中国不但不再是世界的中心,反而应抓紧向西方学习。因此从五十卷本到一百卷本,他一再呼吁摆脱自我封闭的状态,明确否定了“夷夏之辩”的陈腐观念。郑强胜也认为,魏源并没有囿于“夷夏之防”的传统观念,而是勇敢地承认在文化上有许多国家优于中国,中国文化并不是至善至美的。他虽未突破对外国称“夷”的文化偏见束缚,却已放下了“天朝大国”的架子,视西方国家为有教化之邦。他突破了“华夏中心观”,主张学习西方,为近代西文化交融扫清了障碍。
章鸣九等则持相反意见。他们指出,魏源在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情况以后,又附上自己撰写的《释五大洲》、《释昆仑》,考辨世界中心问题,否定西洋图说把地球分为五大洲的说法,认为是“强割为五为四”,依然坚持中国不仅在地理上、而且在文化上也处于世界中心的迂腐观念。”。
“夷”该怎么解释呢?笔者找到下列一段资料:“为了说服人们接受自己的“师夷”主张,魏源不得不对中国历史上的土“夷”与如今来自欧美的洋“夷”作一番区分。他写道:所谓“蛮狄羌夷之名”,指的是那些居住在中国周边而未知“王化”的少数民族,而不是来自欧美的具有高度文明的外国人。我们虽然顺从习惯,将来自欧美的外国人称为“夷”,但实际上他们与中国历史上的土“夷”是不同的,他们“明礼行义,上通天像,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串古今”,是天下的“奇士”、域内的“良友”,值得我们学习。”张岱年、方克立先生也说过:“魏源等睁眼看世界的先进人物,从其所接触到的西方文明中,敏锐地认识到西方有自己的文明体系,不可以‘夷狄’视之。魏源指出:在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像,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串古今者,是瀛外奇士、域外良友,不可称‘夷狄’。他将‘夷狄’的概念做了重新解释,不再简单地以国界和种族来区分是否为‘夷狄’,而已文明发展的程度来区分。”
魏源为什么只主张学习西方的“技”呢?在向学生讲述时可不可以这么说:从心理学上来讲,任何人认识任何一种新的事物都有一个过程,即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看到的还仅仅是西方的物质文明,并且主要是坚船利炮,而魏源本人又是一个提倡“经世致用”的学者,因此最初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西方的意向也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既便如此,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的重要思想在今日看来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在当时已属惊世骇俗之语、石破天惊之言,被认为是“溃夷夏之防”。“林则徐因主战获罪,朝野均有不少人对他深表同情、甚至敢于为其鸣不平,但愿意或敢为他“溃夷夏之防”之罪责而辩解者是在是少之又少,这顶帽子委实可怕。”这样一对比,不更能突出魏源的“先进”吗,同样学生也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当时的中国,由于绝大部分人的天朝上国心态没有转变过来,所以中国的近代化道路走得异常艰难。
这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是魏源 “师夷长技”的意义和影响,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它表明19世纪40年代先进的中国人从中西文化的最初撞击中,破天荒地发现了在至高至善至美的传统文化中也存在这不足,而一向被认为粗鄙的‘夷人’却有某些‘长技’,传统文化的不足正需要用‘夷技’来弥补和纠正。这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观念的变化,它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融会,开始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历程。”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有义务把学生不知道的东西告诉他们,为其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历史学科的高考试卷体现出了新情境,新材料的特点。材料解析应是高中历史课堂上史料教学的主体形式,目的是培养和考察学生对有效信息的提取和获得以及对文字的组织等多方面、深层次的能力。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某些有争议的问题下了定论的话,会严重干扰学生对新材料的提取和获得信息的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应避免将有争议的问题一元化,多一些材料,少一些结论。如何发掘材料,现有的教辅资源、便利的网络资源都可以进行有效的利用。
不久前听了一节复习课——人民版必修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解放的潮流》, 在这节课中,这位老师从心态的视角讲述魏源,思路非常新颖,对教材的挖掘也较深。但个人觉得这位老师在培养学生的史证史料意识方面有些不足,原因之一就是在材料的利用上有些单一。
在分析魏源思想时,这位老师说道:“《海国图志》以深邃的理性思考开启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史潮流。但魏源本人是否已有明确的世界观念,或者说他是否已经完全突破了传统的‘夷夏之防’呢?接着他引导学生分析魏源的‘制夷’显示了他的什么观念,学生在分析中联系前面所讲的“华夷文化观”,很容易得出了结论:魏源仍然没有以平等的眼光来看待西方,他仍然认为我们落后的只是‘技’,而非文化之‘體’,西方的船再坚炮再利,它终归是‘夷’。因为集体的无意识可以通过个人表现出来,任何一个历史个人的心态往往是他同时代其他人所共有心态的表现,这说明以魏源为代表的国人在天朝受到西方的初次重挫之后,还保持着高度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优越感,这也就必然导致他们在向西方学习什么和如何学习问题上,存在着一种‘从容自信的历史局限。’”这位老师的思路可以用这一公式展现,即:夷 显示天朝上国心态 决定了只师夷之“技”。
魏源本人到底是否突破了传统的‘夷夏之防’呢?如果充分利用好手中的教学资源我们不难发现:在旧人教版《新思想的萌发》的序言部分是这样说的“鸦片战争使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新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在序言部分也说到:“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林则徐、魏源等清朝爱国官员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但这位老师认为魏源仍然没有完全突破传统的“夷夏之防”。“夷”到底怎么解释呢?这是一个有争议的学术问题。“魏源本人是否已有明确的世界观念,或者说它是否已经明显突破了传统的“夷夏”之防?学术界持完全不同的两种意见。”学术问题不是高中阶段教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但教学应该是一个比较严谨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可以讲出自己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但不应该只讲一家之言。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过程中有效利用好手中的资源,做好充分的准备。张分田教授在谈到对“先秦思想”教学内容的处理时说过“在中学阶段,应当以介绍事实性的知识为主,除非特别需要,尽量回避对思想家做出价值判断,甚至连褒扬与贬损的字眼都要少用或不用。必须有所判断的,也应尽可能地隐含在史实陈述之中,这类问题应当由学生独立思考,且大多有待来日。”这对我们的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位老师关于魏源“师夷长技”的分析是以魏源本人仍然保持着天朝上国这一心态为前提的。如果这一前提不成立,本节教学内容该如何处理呢?
关于魏源本人是否完全突破了传统的‘夷夏’之防,笔者以为在讲授过程中应当是两种学术观点的简单介绍。在《近二十年〈海国图志〉研究回顾》一文中郭汉民/袁洪亮教授这样介绍到:“ 袁伟时认为,魏源已经明确认识到,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西方一些国家在许多方面都已超过中国,中国不但不再是世界的中心,反而应抓紧向西方学习。因此从五十卷本到一百卷本,他一再呼吁摆脱自我封闭的状态,明确否定了“夷夏之辩”的陈腐观念。郑强胜也认为,魏源并没有囿于“夷夏之防”的传统观念,而是勇敢地承认在文化上有许多国家优于中国,中国文化并不是至善至美的。他虽未突破对外国称“夷”的文化偏见束缚,却已放下了“天朝大国”的架子,视西方国家为有教化之邦。他突破了“华夏中心观”,主张学习西方,为近代西文化交融扫清了障碍。
章鸣九等则持相反意见。他们指出,魏源在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情况以后,又附上自己撰写的《释五大洲》、《释昆仑》,考辨世界中心问题,否定西洋图说把地球分为五大洲的说法,认为是“强割为五为四”,依然坚持中国不仅在地理上、而且在文化上也处于世界中心的迂腐观念。”。
“夷”该怎么解释呢?笔者找到下列一段资料:“为了说服人们接受自己的“师夷”主张,魏源不得不对中国历史上的土“夷”与如今来自欧美的洋“夷”作一番区分。他写道:所谓“蛮狄羌夷之名”,指的是那些居住在中国周边而未知“王化”的少数民族,而不是来自欧美的具有高度文明的外国人。我们虽然顺从习惯,将来自欧美的外国人称为“夷”,但实际上他们与中国历史上的土“夷”是不同的,他们“明礼行义,上通天像,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串古今”,是天下的“奇士”、域内的“良友”,值得我们学习。”张岱年、方克立先生也说过:“魏源等睁眼看世界的先进人物,从其所接触到的西方文明中,敏锐地认识到西方有自己的文明体系,不可以‘夷狄’视之。魏源指出:在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像,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串古今者,是瀛外奇士、域外良友,不可称‘夷狄’。他将‘夷狄’的概念做了重新解释,不再简单地以国界和种族来区分是否为‘夷狄’,而已文明发展的程度来区分。”
魏源为什么只主张学习西方的“技”呢?在向学生讲述时可不可以这么说:从心理学上来讲,任何人认识任何一种新的事物都有一个过程,即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看到的还仅仅是西方的物质文明,并且主要是坚船利炮,而魏源本人又是一个提倡“经世致用”的学者,因此最初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西方的意向也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既便如此,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的重要思想在今日看来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在当时已属惊世骇俗之语、石破天惊之言,被认为是“溃夷夏之防”。“林则徐因主战获罪,朝野均有不少人对他深表同情、甚至敢于为其鸣不平,但愿意或敢为他“溃夷夏之防”之罪责而辩解者是在是少之又少,这顶帽子委实可怕。”这样一对比,不更能突出魏源的“先进”吗,同样学生也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当时的中国,由于绝大部分人的天朝上国心态没有转变过来,所以中国的近代化道路走得异常艰难。
这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是魏源 “师夷长技”的意义和影响,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它表明19世纪40年代先进的中国人从中西文化的最初撞击中,破天荒地发现了在至高至善至美的传统文化中也存在这不足,而一向被认为粗鄙的‘夷人’却有某些‘长技’,传统文化的不足正需要用‘夷技’来弥补和纠正。这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观念的变化,它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融会,开始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历程。”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有义务把学生不知道的东西告诉他们,为其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历史学科的高考试卷体现出了新情境,新材料的特点。材料解析应是高中历史课堂上史料教学的主体形式,目的是培养和考察学生对有效信息的提取和获得以及对文字的组织等多方面、深层次的能力。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某些有争议的问题下了定论的话,会严重干扰学生对新材料的提取和获得信息的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应避免将有争议的问题一元化,多一些材料,少一些结论。如何发掘材料,现有的教辅资源、便利的网络资源都可以进行有效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