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87.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311-02
【摘要】目的 针对手部肌腱损伤的患者,总结手部肌腱损伤术后的护理经验,从而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手部的功能。
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部肌腱损伤病人的护理经验:对71例手部肌腱损伤病例术后进行了系统的护理,其中护理内容包括心理护理、病情监控护理、疼痛护理、功能锻炼指导和健康教育。
结果 本院患者,其优良率达到97%,患者的肌腱功能恢复理想。
结论 良好的手术护理能使患者手部的肌腱功能恢复理想,应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肌腱损伤 康复护理
手具有复杂、精细的功能,是人类生活劳动的重要运动器官。当今社会,劳动意外、交通事故以及日常生活中意外事故日益增多,手部肌腱损伤也越来越多,成为常见的外伤性疾病。手部肌腱损伤是手部常见的损伤,无论是直接缝合,还是游离移植,术前、术后的护理对提高治愈率有较大帮助[1]。2011年8月~2013年3月我科共收治71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使损伤肌腱的功能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恢复,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一、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系统的护理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增加患者的疾病知识,改变其行为,最终促进患者的康复。手外伤后手功能的丧失,术后伤口的疼痛,以及陌生的医院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而患者多为青壮年突遭外伤,对将来是否致残而丧失部分劳动能力产生恐惧感。有些患者术后担心手术疗效,或是对疼痛特别敏感,不愿接受早期锻炼。护士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让其主动配合,共同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让患者了解肌腱手术、术后的修复过程,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与并发症,以及康复训练的相关知识信息,提高患者的认知行为能力,可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二、病情监控护理
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肢情况,伤口敷料外观有无渗血、渗液,手部及手指的肿胀程度、温度、感觉及活动状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处理。
患肢体位与外固定的护理:立位时患肢于胸前悬吊,防止下垂影响手指末端血液循环;卧位时垫高患肢,一般抬高20°~30°,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不要侧卧位,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外固定者保持外固定的有效,并注意外固定包扎松紧适宜。
三、疼痛护理
由于手部神经支配丰富,肌腱手术后患者常感到伤口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为患者创造舒适、利于休息的环境,正确有效地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止痛措施,减轻患者的疼痛,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并能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
四、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包括手功能作业疗法、支具疗法、物理疗法等。向患者宣传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了解康复锻炼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并根据患者受伤程度制订不同的锻炼方法和时间,指导并督促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康复训练。医护人员针对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把握好康复训练的时机、方法与力度,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适时地予以指导,尽可能使患者理解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并掌握正确的方法,可以使损伤肌腱获得比较满意的功能恢复,减少患指的伤残率。
五、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若护理不当往往造成水肿、肌腱粘连、肌腱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导致手指功能严重障碍。
1)水肿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水肿一般出现在术后48小时内,是手外伤术后常见及相对较轻的并发症。手术后,置患者舒适卧位,用枕头或支架抬高患指连同该侧手臂,略高于心脏水平,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以减轻肢体水肿及疼痛,避免指(肢)体因长时间受压而加重肿胀。患者坐位或立位时将患肢悬吊于胸前,不能下垂或随步行而活动。密切观察手指末梢循环,防止因敷料包扎过紧或石膏固定不佳而造成静脉回流不畅。
处理:一旦出现水肿,除了注意抬高患肢体位、敷料包扎松紧合适外,术后24小时后就可以轻轻按摩患指指腹,术后2天可进行红外线理疗,每天2次,每次20min,促进末梢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2)肌腱粘连的预防与护理
肌腱黏连是肌腱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手功能,其防治一直是外科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2]肌腱修复术后,很难避免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一旦发生粘连,轻则影响肌腱活动,重则使肌腱修复手术失败。有研究表明,术后早期保护性活动可促进肌腱愈合和防止肌腱黏连。早期活动可以减少外源性愈合,同时促进滑液分泌,加速内源性愈合[3]。
我科常收治到手术后因功能锻炼不及时而造成肌腱粘连的患者。一般术后用短臂石膏托固定制动24小时后,至3周即应在医务人员的严格指导下进行被动屈曲、伸直活动。医务人员应站于病人患指侧,一手扶住患指掌腕关节处,另一只手自患手的指尖开始向手部按摩3min后,对患指指间及掌指关节进行被动屈曲,每日3~4次,每次屈伸4~6次,一周后增到每次3~5min,活动范围为1~2cm。被动活动时应注意避免有意识的主动屈指,掌握好活动的力度,要求动作轻柔、缓慢,以不引起不能耐受的疼痛为宜。
3)肌腱断裂的预防与护理
原因:①功能锻炼不当。②早期主动活动,术后早期主动活动是导致肌腱断裂的主要原因,由于术后早期肌腱尚未愈合,此时主动活动易使肌腱吻合口因张力过高而导致肌腱断裂。③术后过早负重,术后4~5周是轻度主动活动期,个别患者对功能锻炼过于急躁,盲目加大活动度可造成肌腱再断裂。④其他因素,与受伤的部位、程度及手术方法有关。
预防:正确指导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⑴早期无抗阻的功能锻炼。术后1~3周限制性被动活动,以减少粘连,促进愈合。此期在医务人员的严格指导下行患肢(指)被动屈曲、伸直活动,方法同上。⑵中期无抗阻的功能锻炼。术后4~5周,指導患者轻度主动活动患肢(指),练习时动作缓和,用力适当,每日10次,每次5min,以引起轻度酸胀为宜,避免暴力性动作。对肌肉和关节进行按摩,配合采用局部理疗如超短波、频谱等疗法。⑶后期逐渐增加阻抗的功能锻炼,4~8周后完全去除石膏保护负重锻炼,渐进加大阻抗活动;术后6~10周变被动活动为主动活动患肢(指)20次,每1~2小时重复1次,练习时掌握动作要领,功能活动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鼓励病人做日常生活动作。10周后根据病人的工作性质或意愿进行各种不同的作业训练,为回归社会,恢复工作做好准备。 4)关节僵硬的预防与护理
原因:临床常可见到有的患者因为过度焦虑,担心疼痛,又惧怕肌腱断裂而不敢活动,结果导致正常关节肌肉的酸胀、疼痛,以至于关节僵硬,动弹不了。关节活动度的维持和恢复主要靠胶原组织,胶原纤维是关节韧带、关节囊及疤痕组织的主要成份。它有自动收缩的倾向,能导致关节挛缩,必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牵伸。
预防:预防关节僵硬的方法是尽量缩小固定范围,并尽量缩短固定时间,同时指导患者练习固定范围以外肢体近端和远端各关节的大幅度活动。要使患者清楚地认识到,未被固定的关节不但可以运动,而且必须运动。这需要护理人员给予耐心的解释,使患者知道,出现关节僵硬后给生活带来的诸多影响,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及时予以相应的功能锻炼与理疗等,防止关节僵硬的发生。
5)其他并发症
肌腱修复术后除以上几种并发症外,还可以出现瘢痕挛缩、肌肉萎缩等并发症,主要与不及时的功能锻炼有关,也与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治疗与护理上要注意为患者补充营养,增强患者免疫力,及时给予热疗、蜡疗等物理治疗。
六、健康教育
教育病人遵医嘱定时服药,补充营养,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护患肢,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抬高患肢。带石膏固定出院者,应定期来院拆除石膏。继续加强康复训练,并逐渐加大运动幅度和量,直至手的功能恢复为止。
讨 论
有些患者以为断裂的肌腱经修复后,一旦愈合手功能自然就恢复了,加上活动时伤口疼痛和害怕肌腱再断裂,因此没有进行功能锻炼或时断时续,严重影响了术后手功能的恢复;也有患者急于求成,盲目锻炼,造成并发症的出现。门诊患者中就有3例因锻炼过度而致肌腱再断裂需再次手术。
总之,周密完善的术前、术后护理工作,是肌腱损伤后黏连松解术成功的主要因素,护理人员在术后要积极执行各项护理措施,做好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在功能锻炼方面给予指导,这样有利于加速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韩雪.手外伤肌腱修复后的康复护理[J].中原医刊,2006,33(10):92.
[2] 叶小芬,陆雪梅,叶秀芳,等.肌腱修复术后再断裂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南方护理學报,2004,11(6):27-28.
[3] 邱晴玲,徐桃园.手部屈肌腱损伤206例修复术后手功能康复的护理[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
【摘要】目的 针对手部肌腱损伤的患者,总结手部肌腱损伤术后的护理经验,从而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手部的功能。
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部肌腱损伤病人的护理经验:对71例手部肌腱损伤病例术后进行了系统的护理,其中护理内容包括心理护理、病情监控护理、疼痛护理、功能锻炼指导和健康教育。
结果 本院患者,其优良率达到97%,患者的肌腱功能恢复理想。
结论 良好的手术护理能使患者手部的肌腱功能恢复理想,应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肌腱损伤 康复护理
手具有复杂、精细的功能,是人类生活劳动的重要运动器官。当今社会,劳动意外、交通事故以及日常生活中意外事故日益增多,手部肌腱损伤也越来越多,成为常见的外伤性疾病。手部肌腱损伤是手部常见的损伤,无论是直接缝合,还是游离移植,术前、术后的护理对提高治愈率有较大帮助[1]。2011年8月~2013年3月我科共收治71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使损伤肌腱的功能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恢复,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一、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系统的护理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增加患者的疾病知识,改变其行为,最终促进患者的康复。手外伤后手功能的丧失,术后伤口的疼痛,以及陌生的医院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而患者多为青壮年突遭外伤,对将来是否致残而丧失部分劳动能力产生恐惧感。有些患者术后担心手术疗效,或是对疼痛特别敏感,不愿接受早期锻炼。护士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让其主动配合,共同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让患者了解肌腱手术、术后的修复过程,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与并发症,以及康复训练的相关知识信息,提高患者的认知行为能力,可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二、病情监控护理
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肢情况,伤口敷料外观有无渗血、渗液,手部及手指的肿胀程度、温度、感觉及活动状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处理。
患肢体位与外固定的护理:立位时患肢于胸前悬吊,防止下垂影响手指末端血液循环;卧位时垫高患肢,一般抬高20°~30°,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不要侧卧位,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外固定者保持外固定的有效,并注意外固定包扎松紧适宜。
三、疼痛护理
由于手部神经支配丰富,肌腱手术后患者常感到伤口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为患者创造舒适、利于休息的环境,正确有效地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止痛措施,减轻患者的疼痛,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并能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
四、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包括手功能作业疗法、支具疗法、物理疗法等。向患者宣传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了解康复锻炼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并根据患者受伤程度制订不同的锻炼方法和时间,指导并督促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康复训练。医护人员针对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把握好康复训练的时机、方法与力度,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适时地予以指导,尽可能使患者理解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并掌握正确的方法,可以使损伤肌腱获得比较满意的功能恢复,减少患指的伤残率。
五、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若护理不当往往造成水肿、肌腱粘连、肌腱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导致手指功能严重障碍。
1)水肿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水肿一般出现在术后48小时内,是手外伤术后常见及相对较轻的并发症。手术后,置患者舒适卧位,用枕头或支架抬高患指连同该侧手臂,略高于心脏水平,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以减轻肢体水肿及疼痛,避免指(肢)体因长时间受压而加重肿胀。患者坐位或立位时将患肢悬吊于胸前,不能下垂或随步行而活动。密切观察手指末梢循环,防止因敷料包扎过紧或石膏固定不佳而造成静脉回流不畅。
处理:一旦出现水肿,除了注意抬高患肢体位、敷料包扎松紧合适外,术后24小时后就可以轻轻按摩患指指腹,术后2天可进行红外线理疗,每天2次,每次20min,促进末梢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2)肌腱粘连的预防与护理
肌腱黏连是肌腱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手功能,其防治一直是外科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2]肌腱修复术后,很难避免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一旦发生粘连,轻则影响肌腱活动,重则使肌腱修复手术失败。有研究表明,术后早期保护性活动可促进肌腱愈合和防止肌腱黏连。早期活动可以减少外源性愈合,同时促进滑液分泌,加速内源性愈合[3]。
我科常收治到手术后因功能锻炼不及时而造成肌腱粘连的患者。一般术后用短臂石膏托固定制动24小时后,至3周即应在医务人员的严格指导下进行被动屈曲、伸直活动。医务人员应站于病人患指侧,一手扶住患指掌腕关节处,另一只手自患手的指尖开始向手部按摩3min后,对患指指间及掌指关节进行被动屈曲,每日3~4次,每次屈伸4~6次,一周后增到每次3~5min,活动范围为1~2cm。被动活动时应注意避免有意识的主动屈指,掌握好活动的力度,要求动作轻柔、缓慢,以不引起不能耐受的疼痛为宜。
3)肌腱断裂的预防与护理
原因:①功能锻炼不当。②早期主动活动,术后早期主动活动是导致肌腱断裂的主要原因,由于术后早期肌腱尚未愈合,此时主动活动易使肌腱吻合口因张力过高而导致肌腱断裂。③术后过早负重,术后4~5周是轻度主动活动期,个别患者对功能锻炼过于急躁,盲目加大活动度可造成肌腱再断裂。④其他因素,与受伤的部位、程度及手术方法有关。
预防:正确指导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⑴早期无抗阻的功能锻炼。术后1~3周限制性被动活动,以减少粘连,促进愈合。此期在医务人员的严格指导下行患肢(指)被动屈曲、伸直活动,方法同上。⑵中期无抗阻的功能锻炼。术后4~5周,指導患者轻度主动活动患肢(指),练习时动作缓和,用力适当,每日10次,每次5min,以引起轻度酸胀为宜,避免暴力性动作。对肌肉和关节进行按摩,配合采用局部理疗如超短波、频谱等疗法。⑶后期逐渐增加阻抗的功能锻炼,4~8周后完全去除石膏保护负重锻炼,渐进加大阻抗活动;术后6~10周变被动活动为主动活动患肢(指)20次,每1~2小时重复1次,练习时掌握动作要领,功能活动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鼓励病人做日常生活动作。10周后根据病人的工作性质或意愿进行各种不同的作业训练,为回归社会,恢复工作做好准备。 4)关节僵硬的预防与护理
原因:临床常可见到有的患者因为过度焦虑,担心疼痛,又惧怕肌腱断裂而不敢活动,结果导致正常关节肌肉的酸胀、疼痛,以至于关节僵硬,动弹不了。关节活动度的维持和恢复主要靠胶原组织,胶原纤维是关节韧带、关节囊及疤痕组织的主要成份。它有自动收缩的倾向,能导致关节挛缩,必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牵伸。
预防:预防关节僵硬的方法是尽量缩小固定范围,并尽量缩短固定时间,同时指导患者练习固定范围以外肢体近端和远端各关节的大幅度活动。要使患者清楚地认识到,未被固定的关节不但可以运动,而且必须运动。这需要护理人员给予耐心的解释,使患者知道,出现关节僵硬后给生活带来的诸多影响,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及时予以相应的功能锻炼与理疗等,防止关节僵硬的发生。
5)其他并发症
肌腱修复术后除以上几种并发症外,还可以出现瘢痕挛缩、肌肉萎缩等并发症,主要与不及时的功能锻炼有关,也与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治疗与护理上要注意为患者补充营养,增强患者免疫力,及时给予热疗、蜡疗等物理治疗。
六、健康教育
教育病人遵医嘱定时服药,补充营养,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护患肢,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抬高患肢。带石膏固定出院者,应定期来院拆除石膏。继续加强康复训练,并逐渐加大运动幅度和量,直至手的功能恢复为止。
讨 论
有些患者以为断裂的肌腱经修复后,一旦愈合手功能自然就恢复了,加上活动时伤口疼痛和害怕肌腱再断裂,因此没有进行功能锻炼或时断时续,严重影响了术后手功能的恢复;也有患者急于求成,盲目锻炼,造成并发症的出现。门诊患者中就有3例因锻炼过度而致肌腱再断裂需再次手术。
总之,周密完善的术前、术后护理工作,是肌腱损伤后黏连松解术成功的主要因素,护理人员在术后要积极执行各项护理措施,做好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在功能锻炼方面给予指导,这样有利于加速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韩雪.手外伤肌腱修复后的康复护理[J].中原医刊,2006,33(10):92.
[2] 叶小芬,陆雪梅,叶秀芳,等.肌腱修复术后再断裂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南方护理學报,2004,11(6):27-28.
[3] 邱晴玲,徐桃园.手部屈肌腱损伤206例修复术后手功能康复的护理[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