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静啊!山坳里的正午时分,静到山涧流水声直往人们心里去。
   这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个夏天,我居住在位于赣西分宜县北乡的老家。眼前,摆放了一台朱红的脚踏风琴,我一边急切地打量,一边小心地掀开盖板,抚摸高低错落、黑白相间的琴键,然而,我不敢按动它,山村太静,人们都在午休,下午更加繁重的体力活儿需要他们眯下眼、喘口气。
   这台风琴,是我和我的启蒙恩师刚刚从邻村星溪小学抬回来的。来不及喝碗凉开水,他就转身回家去了。真的非常感谢他,这位长我两辈的恩师,听我说起在高岚中学读书时对脚踏风琴的向往,就立即邀我一道,冒着像火苗一样闪耀的日光,赶往他的同行好友那里,和我一起用麻绳把风琴绑定,我在前,他在后,用一根粗实的竹杠把风琴扛起来。我们径直地走过约一里地的青石板路,吃力地翻越一座石拱桥,然后小心翼翼地走过一段田埂路,沿着菜地篱笆墙,终于回到了家。
   然而,我不会弹琴。村里人,谁也不会,包括我的老师。村里有个采茶戏班子,只有过年时才会开唱,但乐器也只有竹笛和二胡。略显富裕或时尚的人家买了收录机,或打开收音机,或放进磁带,会播放音乐,而听得出其他乐器的人,也几乎没有。我起初就读的环桥小学,音乐课要么由语文老师上,要么由体育或美术老师上,但无论谁上,都是“干唱”,没有乐器伴奏。我身边的大多数人,甚至没有听说过脚踏风琴,更没有听过那琴声。
   可是,我依旧兴趣盎然。我的兴趣来自高岚中学的老师。在课间休息时,我看到老师走进琴房,往琴凳上端坐后,长而白的十指一放下去,那音乐或像山村溪水,清明澄澈,欢快流淌;或像绵绵雨丝,从天而降,悠然自在;也有像千军万马的,奋力奔腾,气势恢宏。当我听到熟悉的歌曲时,心中就会回响和流动起同样的节奏和旋律,令人留恋和陶醉,进而希望上课铃声慢些响起。或许是学校就那么一台风琴的缘故,我们上音乐课时,极少看到它出场的身影,这给我的音乐课带来了深深的遗憾和失落。
   我肯定得自学弹琴了。当我安坐下来,掀开琴盖,试着用脚踩踏底下两块踏板、手指一个一个按下琴键时,琴鍵居然发出了我所熟悉的声音,而且都很有规律,除有一个最高音键声音沙哑外,其余都能正常发音。然后,我细心地感觉它的音调,很快就摸清了它的高、中、低三个音域。懂得基本的音调之后,我最初就以初中一年级学的英语字母歌为蓝本,反复练习手法和音调,而且配以伴唱,慢慢地,手法熟练了,音域掌握了,就开始跟着感觉弹奏学校音乐课学过的《二月里来》,然后便是《学习雷锋好榜样》和《唱支山歌给党听》等。
   双手摸上琴键,我便进入了快乐时光。茅塞顿开的点滴感悟,渐入佳境的畅快表达,都令我恬然自得,喜出望外。经过一遍又一遍的反复练习,一首又一首歌曲,在我的十指跳跃下,飘出窗台,飘向山村。不到一个月时间,只要学过的歌曲,如《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十送红军》《南泥湾》《洪湖水浪打浪》以及《社会主义好》等等,我都能熟练地弹奏。那时还没有电视机,晚饭后,特别是月朗星稀的夜晚,村里很多人都会聚拢到一片草坪上,或站或坐,或笑或喊,海说神聊,其乐陶陶。然而,我家琴声一旦响起,他们的声音便小了,直至最终安静下来。寂静的山村上空,开始飘荡着青涩而悠扬的琴声。
   尽管或多或少地已经听说过脚踏风琴,但村里人很少亲眼看见,他们依旧对此十分好奇,有的便有事没事来我家串门,其实就是想一探究竟。有一次,一位小朋友跟着他妈身后,蹦蹦跳跳地闪进我家。小朋友因没看过脚踏风琴,睁大了眼睛,来到我身边,用土话问了好多他茫然不解的东西。他妈笑着责怪孩子,别总问这问那的,人家说了你也不懂,当发现儿子那小手快要伸到琴键上时,她连忙厉声呵斥,生怕碰坏了琴键,并说,要是弄坏了,那如何赔得起。我赶紧笑着回答,不要紧,但她依旧把孩子拉得远远的了。令我略感欣喜却又酸涩的是,小孩儿听到我弹的曲子时,拍手点头均有板有眼、有模有样,但被妈妈拽着手离开时,他却是噘着小嘴、频频回头。
   蝉鸣渐弱,金桂香飘。转眼暑期即将过去,琴得物还原主了。我的恩师来到我家,照例简单包装琴身,把竹杠放上,用麻绳绑起来,我们出村,走过田野,跨越石拱桥,走过青石板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责任编辑:海 霞
  美术绘画:蒋兆和
其他文献
“唉,她二姑你去哪儿?”  “她叔,这不是小孩儿他姑尼家二舅结婚,俺去吃八大碗。”   “要早去,好赶头排席!”   在我们老家宿迁,“八大碗”一般是由主菜八个大件:热菜,膘鸡、酥肉饼、糖烧肉、白水肉、拉皮、红烧鱼、千层鸡蛋糕组成。还需配十个小冷菜,小件各色各异,没有什么固定,油炸花生、水煮毛豆、黄花菜、黄瓜凉拌绿豆皮……也有大户会上十个大件、十二个小件。不过,不管是十大件还是八大件统称“八大
期刊
回到乡村,是在一个冬日阳光正好的下午。我同兄一起去父亲的坟前。   父亲的坟坐落在西冲那块自家的责任田上,四周环境开阔,西南方向好几里路没有人家,远望只有田地与河流,纵横起伏。我回乡,是父亲的坟在这里,列祖列宗在这里,生长在这里二十二年,这份与生俱来的乡土情结无法割舍。   在老屋里静立——每次回来,我都要在这中堂上站一会儿,肃穆里追念我不曾见过的祖先,想后辈守业的不易。   这老屋,现在基
期刊
一夜秋雨绵绵,一场秋风浩荡,渐入秋。临窗而望,我忽生一种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落寞来。   我昨夜梦着奶奶了。奶奶,满头的白发,颤巍巍地拄着拐杖站立在村囗,瑟瑟秋风之中,她一路深情凝望着,盼望着她的孙儿回家。清晨醒来,昨夜梦境,我依稀记得:白发,秋风,守望,回家。这些个词就这么真实而顽强地在不经意间蹦出了我的胸膛。白发入秋。我吓了一跳,忽忽我也早生华发了,亦正在一步步地走进我的人生之秋。少时读诗:
期刊
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我,儿时生活在北方农村,那时物资比较匮乏。在所有的“好吃的”中间,糖,毋庸置疑被排在第一位。于是,我们盼望着,村子里谁家娶新媳妇,就可以去讨喜糖来吃了。   按照我们那儿的习俗,结婚喜宴都是中午摆的。通常,在一群一起玩耍的孩子中间,如果恰好有新郎家的近亲,他是可以穿上新衣服跟着大人去做客吃喜酒的。其余人则眼巴巴等着,等下午喜宴散了,客人都离开,一群孩子就欢呼着跑进新郎家
期刊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在同样的梦境中寻找着前世的家园——我是那凝结了泪珠的琥珀,透过胶质的通透的化石将破碎的梦境拼凑,依稀辨认着我远古的童年——在成琥珀之前,我是只稀有的蝴蝶,我曾经招展地飞舞在原始森林——那个草木肥壮的峡谷,是所有鱼鸟快乐生活的地方,现在,它的名字叫作武夷山。   我明明是只蝴蝶,怎么会一直沉浸在水底?我经受了岁月的波澜一轮一轮的冲刷,直到那个长发圆脸、大眼如电的女子在戏水时,把我从
期刊
我至今还珍藏着一双曾经穿过的农作鞋。   我家住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生活贫困,交通闭塞,文化落后。附近寨子里僅有一所学校,因没钱交学杂费,我已经七岁了还上不了学,每天上午只有光着脚板,跟在一群牛的屁股后面,一边放牛,一边砍柴。下午赶着牛、挑着柴回家,又把柴挑到很远的砖窑厂去卖,凑钱上学读书。冬天走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脚踏在雪窝冰块上,那可真是地狱里剥皮一般苦痛。跟在牛后头,牛屙了屎,立将冻僵的双
期刊
我的“伙计”是一个工作包,牛皮面料,长二十多厘米,厚度不足十五厘米,像个长方体的黑面包。它的一端有根手提的带子。当年,大家也叫它“手包”或“文件包”。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一次我出席单位工代会获得的纪念品。   平日里,不论去单位还是下乡镇,出发前,我会招呼道:上班了,“伙计”!包里放一些文件材料,还能勉强放一个水杯。骑车时,挂在车把上;步行或乘车时提着,多数时候放在腋下夹着。 说真的,90年代
期刊
推开门,雨早收歇了,风吹着树叶上的雨水沙沙地摇落下来。受了阴雨的核桃从树上“啪”“啪”地掉在地面上,弹起来又闷闷地落下去。四处罩着一笼一笼水烟,连屋子里也弥漫着极重的雾气,朦朦胧胧的看不清。   母亲操心地里的菜绞了藤,又担忧玉米受了风,一早准备去地里把站子插了。站子是上好的木竹,藏着隐隐的碧青,韧性强,正是筋骨强健分担出力的壮年期。木竹长长的,母亲挎在肩上,像是挂着一节车厢在跑动。我大声地说:
期刊
十月才过了没几天,父亲打来电话:小四,记得十五回家哦,早一点来。   父亲总是盼望着这一天。当空气中隐隐有着桂花香的时候,当院角的紫薇染上一抹红紫的时候,父亲总会拄着手杖站在门口,眯着眼,歪着头望着高远的天空,喃喃自语:柚子黄了,快割稻了吧。我们憋住笑,都知道父亲在想什么。说来也是奇怪,父亲一天到晚在家,活动场地就卧室、饭厅、卫生间,但是他却像候鸟一样知道时序的变化,水暖了该耙田了;黑羽的鸟儿绕
期刊
1982年,父亲退休了,那年52岁。   我的祖籍位于现在的兴义镇福建乡坦铺杨朝溪。奶奶原是莲花乡中磴沟人,在父亲不到一岁时便离开了人世,奶奶长的什么模样,父亲不知道。从此后,爷爷带着幼小的父亲艰难度日,在父亲5岁那年,爷爷无奈之下,投靠了奶奶的娘家人——中磴沟碗厂。8岁那年,爷爷也走了,无依无靠的父亲是跟着舅公、舅婆长大的。   父母育有三女一男,我排行第二,上有一姐姐,下有一弟一妹,那时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