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光在北京的家位于东四环朝阳公园的附近,每天,他都会到公园里散步。渐渐地,这里的湖面、树木、天空都成为了他创作题材的一部分。偶尔有飞机掠过头顶,在天空中画出一道悠长的痕迹,眼前的画面就被这一抹不经意的线条改变了。“我喜欢画风景,从小就喜欢,因为风景让我感到自由。在我之前的作品中,天空中从没加过任何东西,除了偶尔淡淡流动的云。”在谈及为本刊创作的封面时,杨光说,“虽然我对飞机的形象并不陌生,但在绘画之前,我依然疑惑是否能将它融入整个画作里。”
于是,一张空白的画布在杨光的工作室中摆放了很久,在这期间,他反复思考自然、线条、色彩,以及天空中那一笔轻轻而来、随风而逝的线。直到某一刻,他忽然感到那抹淡淡的线条如一只木偶提线,似乎将他一贯的哥特式画风注入了随意却强大的柔软,于是,这幅画作《心象·风景》一蹴而就。
蓝色的、线条如刀砍斧剁一般笔直的山,那些垂直地刺穿天际线的树,因为一架小小飞机的出现而变得恬淡了。没有人知道飞机从哪里来,去往哪里,只是看到它不易察觉地微微向上在飞行。杨光说,“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在这个被冷冷直直的线条纵横阻隔的世界,我们在平稳之中略微昂头,你会发现更高、更远处的风景也更恬静、更柔和。”
记忆中真实存在的乌托邦
在杨光的画册中,有一张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他的《老房子系列之一》,画面上是一座前苏联风格的老房子,如今仍旧被完好地保存着。“这是我出生的那栋楼,”杨光说,“我是个怀旧的人,直到现在,每年回老家我还会到那里看它,看我出生时的那扇门和我当时的家。”
1963 年,杨光出生在辽宁省鞍山市。这座拥有中国著名钢铁厂的城市,无疑是中国上世纪70、80 年代厂区文化氛围最浓郁的地方。对于60 后们,这是一种既温暖又线条明晰、单调的文化。红色的、裸露着砖缝的苏联式楼房,它们的线条如火柴盒一样简单、垂直,房顶的角度永远不会有任何偏差。然而就是这样僵直的世界,却承载了杨光这一代人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童年。杨光认为:如果今天这些线条优美的现代建筑里载满了烦恼、虚伪、黯然神伤,那么当年那些拥有冰冷直角与粗狂斜面的厂房里面的,却是真诚、人情味、知足常乐……
即使在冬天,树木没了叶子,光秃秃笔直向上,一切也是一种冰冷中的温暖。
童年时代的记忆深深铭刻在杨光的作品里。他画的楼房、树木、山峦永远是那样的笔直,甚至僵直,一切显得刻板、冰冷,就像他成长的那个大时代。然而冰冷、僵硬却并不令人觉得压抑、寒冷,它们中有一种神秘的温暖与悸动。这是某个时代、某个切面的记忆。到鲁迅美术学院学习油画之后,杨光偶然看到了一本关于欧洲宗教的书,插图中“哥特式”的风格深深吸引了他,他发现这与自己的风格非常类似。那些棱角分明的高楼、尖尖的屋顶,当年欧洲人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冲破天际,接近上帝。而杨光的画中,那些笔直向上的线条,是追忆一个并不存在,但记忆中却依稀真实的乌托邦。
粗狂斜顶的召唤
1988 年,大学毕业后的杨光并没有成为职业画家,或者说当时并不存在职业画家。他顺理成章地被分配到鞍山市环保局工作,每天最主要的事就是看报纸打发时间。庸庸碌碌了两年之后,他实在不想混日子了,于是离开了公务员岗位,开了一家装修公司当了老板。随后日子过得和所有人一样快,10 多年后他成了社会上无数中年商人中的一个。说庸庸碌碌吧,他还赚了点钱;说有成就,那么他是谁,他的追求是什么?这些问题让他觉得自己即使是沧海一粟,也是那个完全没有理想的沧海一粟。
2003 年,杨光来到了北京,他看到了童年时代经常出现在自己画作中的天安门,那时他是所有同学眼中的绘画天才,几笔就能勾勒出这座古老建筑的轮廓。他还参观了当年的798 艺术区,那时798 还真的住着一批为理想甘愿吃苦的艺术家。“当时我的生意做得还不错,”杨光说,“但是我内心却犹豫了,经商的10 多年来我也没有间断绘画,这是体内某种天生的东西在驱动。我内心还有太多东西要用绘画去表达,坐在办公室,这些东西在心里会不安分,而坐在画室里,一切则纯粹自如。”偶然一次在798 看画展的经历,让杨光决心放弃生意,去做一名职业画家。“当时我参观一场‘一线艺术家’的画展,我发现他的画不仅和‘一线艺术家’沾不上边,还没有我这个中年商人画得好。我当时特别想证明自己,而且记忆中的粗狂斜顶的红房子、冬天的树、会说话的线条也想让我证明它们。”这次经历之后,他放弃生意,甘愿从头开始,做一名中年的“新锐”职业画家。
不惑之年,从头开始10 多年过去了,艺术教科书可能换了4、5 版,艺术、绘画由学院里的事开始变得满世界都是。杨光想要重新回归一个艺术家的身份,需要补充大量知识,也需要找到、认识浮华纷乱中真正的艺术前沿、创新。
于是他开始大量的哲学和文化方面的阅读,从一名商人到一名画家,这个转变从他的内心世界开始。
杨光讨厌当下流行的把标新立异视为艺术创新的潮流。艺术永远是艺术史中的艺术,就像一幅画作,它里面除了要有深厚的技法,还要有深邃的时代,因为画作只有存在于过去和未来的艺术史中的某个地方,它才可能有生命。他特别讨厌过分市场化给绘画带来的炒作与浮夸,没有艺术生命的东西被反复置于狂暴的闪光灯下,几个月后人们却彻底将它忘了。
曾经有艺术评论家问杨光,是想做一个普通艺术家还是大师?杨光回答:我想做大师。于是评论家说:你想成为大师级别的艺术家,那只能忘了市场、忘了财富、孤独地去探索艺术,即使一辈子默默无闻也在所不惜。
杨光从重新开始绘画时,就做好了这样的打算。他很少参加商业性质很浓的博览会,他认为艺术探索不是短暂的。追求市场,就像追逐萤火虫,而真正的艺术却是在即使沉寂、自言自语也在所不惜的创作和思考中等待天明。
景色纯真
作为画家,杨光曾经到过许多地方采风,但让他恋恋不忘的是在庐山的经历。2013 年夏天,他与其余十几位既是同行又是朋友的艺术家一起,被邀请到江西庐山参加“庐山国际当代名家油画作品邀请展”。期间,他在庐山居住了一段时间,参观了那里诸多的景点,包括“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享有“海内第一书院”美誉的白鹿洞书院、被称作“云中山城”的牯岭等。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让他非常喜欢。“我很怀念那段时间的生活,在安静的山间,我能够无忧无虑地创作,没有任何外物打扰,我的内心变得更加纯粹,能够安心地画画。”杨光说,“这令我想起多年前在鞍山厂区里的生活,一个是无比美丽的自然美景,一个是线条冰冷的工业厂区。无边无际迷人的绿色,对比我童年时代无边无际单调的红色。它们共通的地方在哪儿?”这个问题,触及了杨光许多风景绘画灵魂深处的东西。
他画中令人动容的大自然却线条笔直,那些线条笔直的老房子却带着温情。对童年时代记忆的留恋,恰是因为那种自然与朴实,他一直选择用一种数十年前僵直的时代切面去传递的,正是庐山上令自己感动的自然与朴实。“我想自己一直以来都是一名试图用僵硬去传达自然、用直线去表现柔软、用冰冷中的幸福去思考时代的画家。”
于是,一张空白的画布在杨光的工作室中摆放了很久,在这期间,他反复思考自然、线条、色彩,以及天空中那一笔轻轻而来、随风而逝的线。直到某一刻,他忽然感到那抹淡淡的线条如一只木偶提线,似乎将他一贯的哥特式画风注入了随意却强大的柔软,于是,这幅画作《心象·风景》一蹴而就。
蓝色的、线条如刀砍斧剁一般笔直的山,那些垂直地刺穿天际线的树,因为一架小小飞机的出现而变得恬淡了。没有人知道飞机从哪里来,去往哪里,只是看到它不易察觉地微微向上在飞行。杨光说,“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在这个被冷冷直直的线条纵横阻隔的世界,我们在平稳之中略微昂头,你会发现更高、更远处的风景也更恬静、更柔和。”
记忆中真实存在的乌托邦
在杨光的画册中,有一张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他的《老房子系列之一》,画面上是一座前苏联风格的老房子,如今仍旧被完好地保存着。“这是我出生的那栋楼,”杨光说,“我是个怀旧的人,直到现在,每年回老家我还会到那里看它,看我出生时的那扇门和我当时的家。”
1963 年,杨光出生在辽宁省鞍山市。这座拥有中国著名钢铁厂的城市,无疑是中国上世纪70、80 年代厂区文化氛围最浓郁的地方。对于60 后们,这是一种既温暖又线条明晰、单调的文化。红色的、裸露着砖缝的苏联式楼房,它们的线条如火柴盒一样简单、垂直,房顶的角度永远不会有任何偏差。然而就是这样僵直的世界,却承载了杨光这一代人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童年。杨光认为:如果今天这些线条优美的现代建筑里载满了烦恼、虚伪、黯然神伤,那么当年那些拥有冰冷直角与粗狂斜面的厂房里面的,却是真诚、人情味、知足常乐……
即使在冬天,树木没了叶子,光秃秃笔直向上,一切也是一种冰冷中的温暖。
童年时代的记忆深深铭刻在杨光的作品里。他画的楼房、树木、山峦永远是那样的笔直,甚至僵直,一切显得刻板、冰冷,就像他成长的那个大时代。然而冰冷、僵硬却并不令人觉得压抑、寒冷,它们中有一种神秘的温暖与悸动。这是某个时代、某个切面的记忆。到鲁迅美术学院学习油画之后,杨光偶然看到了一本关于欧洲宗教的书,插图中“哥特式”的风格深深吸引了他,他发现这与自己的风格非常类似。那些棱角分明的高楼、尖尖的屋顶,当年欧洲人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冲破天际,接近上帝。而杨光的画中,那些笔直向上的线条,是追忆一个并不存在,但记忆中却依稀真实的乌托邦。
粗狂斜顶的召唤
1988 年,大学毕业后的杨光并没有成为职业画家,或者说当时并不存在职业画家。他顺理成章地被分配到鞍山市环保局工作,每天最主要的事就是看报纸打发时间。庸庸碌碌了两年之后,他实在不想混日子了,于是离开了公务员岗位,开了一家装修公司当了老板。随后日子过得和所有人一样快,10 多年后他成了社会上无数中年商人中的一个。说庸庸碌碌吧,他还赚了点钱;说有成就,那么他是谁,他的追求是什么?这些问题让他觉得自己即使是沧海一粟,也是那个完全没有理想的沧海一粟。
2003 年,杨光来到了北京,他看到了童年时代经常出现在自己画作中的天安门,那时他是所有同学眼中的绘画天才,几笔就能勾勒出这座古老建筑的轮廓。他还参观了当年的798 艺术区,那时798 还真的住着一批为理想甘愿吃苦的艺术家。“当时我的生意做得还不错,”杨光说,“但是我内心却犹豫了,经商的10 多年来我也没有间断绘画,这是体内某种天生的东西在驱动。我内心还有太多东西要用绘画去表达,坐在办公室,这些东西在心里会不安分,而坐在画室里,一切则纯粹自如。”偶然一次在798 看画展的经历,让杨光决心放弃生意,去做一名职业画家。“当时我参观一场‘一线艺术家’的画展,我发现他的画不仅和‘一线艺术家’沾不上边,还没有我这个中年商人画得好。我当时特别想证明自己,而且记忆中的粗狂斜顶的红房子、冬天的树、会说话的线条也想让我证明它们。”这次经历之后,他放弃生意,甘愿从头开始,做一名中年的“新锐”职业画家。
不惑之年,从头开始10 多年过去了,艺术教科书可能换了4、5 版,艺术、绘画由学院里的事开始变得满世界都是。杨光想要重新回归一个艺术家的身份,需要补充大量知识,也需要找到、认识浮华纷乱中真正的艺术前沿、创新。
于是他开始大量的哲学和文化方面的阅读,从一名商人到一名画家,这个转变从他的内心世界开始。
杨光讨厌当下流行的把标新立异视为艺术创新的潮流。艺术永远是艺术史中的艺术,就像一幅画作,它里面除了要有深厚的技法,还要有深邃的时代,因为画作只有存在于过去和未来的艺术史中的某个地方,它才可能有生命。他特别讨厌过分市场化给绘画带来的炒作与浮夸,没有艺术生命的东西被反复置于狂暴的闪光灯下,几个月后人们却彻底将它忘了。
曾经有艺术评论家问杨光,是想做一个普通艺术家还是大师?杨光回答:我想做大师。于是评论家说:你想成为大师级别的艺术家,那只能忘了市场、忘了财富、孤独地去探索艺术,即使一辈子默默无闻也在所不惜。
杨光从重新开始绘画时,就做好了这样的打算。他很少参加商业性质很浓的博览会,他认为艺术探索不是短暂的。追求市场,就像追逐萤火虫,而真正的艺术却是在即使沉寂、自言自语也在所不惜的创作和思考中等待天明。
景色纯真
作为画家,杨光曾经到过许多地方采风,但让他恋恋不忘的是在庐山的经历。2013 年夏天,他与其余十几位既是同行又是朋友的艺术家一起,被邀请到江西庐山参加“庐山国际当代名家油画作品邀请展”。期间,他在庐山居住了一段时间,参观了那里诸多的景点,包括“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享有“海内第一书院”美誉的白鹿洞书院、被称作“云中山城”的牯岭等。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让他非常喜欢。“我很怀念那段时间的生活,在安静的山间,我能够无忧无虑地创作,没有任何外物打扰,我的内心变得更加纯粹,能够安心地画画。”杨光说,“这令我想起多年前在鞍山厂区里的生活,一个是无比美丽的自然美景,一个是线条冰冷的工业厂区。无边无际迷人的绿色,对比我童年时代无边无际单调的红色。它们共通的地方在哪儿?”这个问题,触及了杨光许多风景绘画灵魂深处的东西。
他画中令人动容的大自然却线条笔直,那些线条笔直的老房子却带着温情。对童年时代记忆的留恋,恰是因为那种自然与朴实,他一直选择用一种数十年前僵直的时代切面去传递的,正是庐山上令自己感动的自然与朴实。“我想自己一直以来都是一名试图用僵硬去传达自然、用直线去表现柔软、用冰冷中的幸福去思考时代的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