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分析艺术院校教育现状入手,对艺术院校实施通识教育进行可行性分析,着重指出艺术院校在实施通识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课程分类及设置、制度保证、师资配置、校园文化环境、建立通识教育委员会、教学方法、实行学分制等一系列措施的跟进。
关键词:艺术院校;通识教育;宽口径;人文素养
原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曾说过:“如果没有通识教育,我们就决不能办好―所大学。”确实,通识教育自诞生至今,对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发挥过不可忽视的作用。从众多世界名校对通识教育的高度重视,到国内高校的纷纷试水,包括众所周知的北京大学“元培计划”,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复旦大学复旦学院等,不断掀起中国通识教育的高潮。那么,在通识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艺术院校是否需要开展通识教育?具体应该怎样实施?本文试就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一、艺术院校教育现状
1专才教育模式为主导
受前苏联专业教育的影响,我国艺术院校长期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轻基础教育、专业划分过窄的现象。这种专才教育模式在特殊时期曾经发挥过特殊的作用,利于迅速培养出国家需要的高级专门艺术人才。它虽然有利于深入开展某方面的艺术研究,但难以解决综合性问题,不易达到知识的交叉融合。目前,一些艺术院校逐渐尝试通过增设选修课等措施来改革教育模式,这是可喜的举措。
爱因斯坦讲过: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我们要重新审视专才教育,更要防止对通识教育的一味夸大。我们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本着通识教育专才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认识到,专才教育是建立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两者互相结合,共同发展。
2学生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伟大的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具有较高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伟大的艺术家也是思想家,通过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表现艺术思想。艺术工作者,要想成为“灵魂的工程师和思想家”,要想成为优秀的艺术家,就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面和艺术文化背景。纵观现在的影视作品、话剧,普遍让人感到的是文化修养不足。其中,人文知识的匮乏,知识结构的狭窄,传统文化的丢失,自然科学的欠缺,阅读量的低下,以及相当一部分缺乏深刻思想内涵的艺术作品的泛滥。这些无不呼唤着人们必须重视人文素养的提升,仅仅培养简单的艺术娱乐工作者,仅仅开展缺乏科学人文基础的艺术教育,都是不能长足发展的。
艺术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不高,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基础问题,即学生入学时的文化录取成绩较低,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因考普通本科没有希望,才退而求其次报考艺术院校的。二是思想问题,即普遍存在重专业轻文化、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
人文素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辨识能力、创造能力和感悟能力。钱学森提出过“文学艺术工作应该是先科学后艺术的”,即是指人文科学素养对艺术工作者的重要性。鲁迅和郭沫若早年都是学医的,可谓弃医从文;艺术家达芬奇更是拥有建筑家、工程师和科学巨匠几重身份。具备深厚的人文根基,确实可将艺术推向纵深的领域。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升艺术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而要提高人文素养,开展通识教育无疑是一条康庄大道。
二、通识教育的概念及必要性
1通识教育的概念
对通识教育概念的辨析,应首先明确大学的理念,即大学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金耀基先生所指的“大学不应该遗世独立,但也应该有所守、有所执著,以烛照社会之方向”。笔者认为,大学不应赤裸裸的融入市场利益体系,而应固守能够引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精神价值体系。这就要追问在任何时代下,最本质、最基本、最不会变化的东西是什么?这同时也是通识教育的根本。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最早于1829年由帕卡德提出。它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在通识教育模式下,学生通过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形成较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同时认识和了解当代社会的重要课题,发展全面的人格素质与广阔的知识视野。总之,通识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培养,其次才将学生作为一个职业的人来培养。[1]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文化的广泛选择,通识教育使学生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联,懂得三者之间的和谐相处。
因此,通识教育是科学、人文、艺术全面素质的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学生。它不仅仅体现为课程,更体现为人生态度、学习方式、终生追求。笔者认为,通识教育不应仅仅局限在大学的一、二年级,而应贯穿大学的整个过程,贯穿整整四年。
2艺术院校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当代艺术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已不再满足于让学生仅仅具备某种专门的艺术知识,而主要是培养他们具备可以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艺术能力和素质。对于艺术高等教育而言,它可以将学生培养成演员、编剧、导演,但在他们成为演员、编剧、导演之前,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通识教育就是培养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教育。
艺术的领域“博大精深”,与此相应,我们要培养“博大精深”的艺术人才。但是要“精深”必须先“博大”,否则“精深”可能仅仅是钻进了牛角尖。现在许多问题的解决都依赖多学科的共同努力,艺术的发展同样需要其他学科的参与,其他元素的介入。通识教育就是这样具有融通知识及开阔视野的教育。
艺术本科教育是打基础阶段,也许习得的知识并不直接符合艺术生涯的需要,但是学生在学习中内化出来的艺术修养、独立思考能力与精神感悟的境界,使他们形成了较为敏锐的辨识能力、宽广的胸怀和聚散自如的思维能力,而这一切比起有限的艺术专业技能而言是更为可贵的精髓。
我们不妨借鉴英美等国艺术类人才的培养模式,用通识教育的理念打通表演、导演、戏文、舞美等专业,淡专业,厚基础,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终身学习的方法。
三、艺术院校通识教育的实施
通识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任务,需要众多部门、制度、人员的共同推进。它在课程遴选、师资保证、资源配置、领导重视、经费支持、检查评估、招生改革、教材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均有一系列的要求。限于文章篇幅,本文仅就课程分类及设置、制度保证、师资配置、校园文化环境、建立通识教育委员会、教学方法、实行学分制几方面展开粗浅探讨。
1 课程分类及设置
目前,国内各高校的课程分类及设置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在考察国外、国内大学的课程设置情况及艺术院校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笔者认为:
课程设置易粗不易精。由于各个学科之间的界线往往不太明确,并且,交叉学科逐渐发展,因此,分类架构越粗略,越能够容纳不同学科间不断持续改变的关系。故应该建立一套有弹性的、粗略的课程设置体系。相比于很多高校分为六个、七个领域而言,笔者认为艺术院校可以分为三个领域:人文科学类(艺术、哲学、伦理学、宗教、文学等),社会科学类(经济学、社会学、历史、法学、教育等),自然科学类(数学、心理学、统计学等)。
减少总学分与总学时。通识教育不是在主课之外增加一些兴趣和知识面,而是经典的解读和艺术训练,提倡少而精。因此,要避免把教学计划塞的满满的,应该给学生消化时间和大量阅读的时间。事实上,艺术院校的总学时总学分总是高居不下,甚至一些专业的学生从早到晚都在上课,排的很满。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压缩总学时总学分,增加选修课,给学生选择的空间。
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应坚持小班化教学或大班化分组讨论式教学,小班化教学其实是艺术院校长期坚持的教学模式。还应引导学生自主选课,主动学习,构建知识结构。避免因人设课。避免设课过于功利化,片面迎合学生捞取学分的需求。
2制度保证
为保证通识教育的实施,必须有配套的制度保障。实行弹性学制。学生根据教学计划指导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进度,可以在3-6年内完成学业。
任务分解制。通识教育一般由教务部门牵头,基础课和公共课部门共同承担,各院系除为之提供个别任课师资外,基本游离于通识教育之外。可以将目标层层分解至各院系,由院系据此制定出通识教育的实施计划,使专业教师参与到通识教育中来,增强专业教师的通识教育责任感。[2]
通识教育的推进需要系统的跟进。比如,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任务,包括内容体系设置与课程结构调整等;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制度建设的任务,包括课程来源、数量、审核、学分、选课、教材、教师等具体管理办法等;学生选课管理制度建设的任务,包括选课规则与考核办法等。[3]
辅助选课制。应该让学生在选课前充分了解每门通识课程的主要内容、授课方式、授课目标、教学大纲、参考书目等相关材料,以便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自由选择。可让学生试听两周后,进行确认,正式注册。
辅修、双学位和转院/系制度。目的是给学生的兴趣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这是对院/系内专业分流的重要补充。
此外,还可以坚持定期评估制度和实行助教制度等一系列保障措施。
3师资配置
充足、优质的师资队伍是保证艺术类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通识教育课程的讲授,不依赖于讲课经验和口才,而取决于授课教师自身的学术经验与学术境界;不单要求教师要有专业的修养与深度,更要求有对通识教育目标的真切理解和认同。在这里,教师的职责不仅是讲授,更是维持讨论的热烈进行,提倡“少而精”、“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互相提问、质疑、探索中,去批判谬误,发现真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终生受益的批判性思维方法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体系。[4]
要以发展自身的通识教育师资队伍为主,提倡和鼓励教师尤其是名师积极从事通识教育的教学研究工作;要设法聘请高水平的通识教育兼职教授,比如许多功底深厚的人以“自由职业者”身份散落在各种文化和政府机构团体中;要借鉴国外大学的做法,由研究生担任本科生特别是通识教育的助教,此制度不仅加强本科通识教育,更是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的重要方法;还可以采取不同学校间师资的整合交流,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
4校园文化环境
通识教育的实施除了正式课程之外,校园文化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因此,要课内课外一起抓,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一起抓、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一起抓,从而保证大学通识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可以开展专家讲座、名著导读、影视评论、文艺汇演、与高年级学生座谈交流、社团活动、学术研讨会、访问交流、学术沙龙、社会艺术实践、专业实习、辩论赛、义务劳动等一系列活动,从而大力发挥隐形课程的作用,加强宣传指导工作,使第二课堂成为重要的教育阵地。
此外,还有一些外在因素也在影响通识教育的效果,如办学理念、教师素质、学校的重视程度、学生的课业负担等,都较大地影响着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5建立通识教育委员会
通识教育的改革必然涉及组织、机构的调整,国外许多大学均设有通识教育中心或通识教育委员会。作为专门管理机构,“通识教育委员会”应该由学校教学及行政单位主管、有关师生代表、校内外学者专家等人员组成, 这是一个独立建制的、跨学科跨部门的组织机构,使通识教育避免学校其他院系和管理部门的“坐而视之”和“漠不关心”。它主要负责规划、协调、执行及推动全校通识教育等事务。为保证通识教育的质量,通识教育委员会应定期对全校通识教育课程进行评估,还要多收集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包括要设置怎样的课程,课程的效果是否良好等。
6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活的课程内容。通识教育要率先打破单纯的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有重大的革新。过去,教师的教学方式基本上仍停留在填鸭式的简单灌输上,要采取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方法的形成,重视师生间的密切交流和对学术问题的共同探究,重视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而非知识的灌输。在课程教学方式上应尽可能引入小班讨论以及论文要求等实质性措施,小班讨论制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现在几乎成为美国各高校的普遍操作方式。小班讨论制实施的前提就是课程总数量要少,给学生充分自由的时间阅读经典,充分理解和讨论。在倡导阅读经典、课堂讨论、师生互动的同时,将直接开启了学生思考力的闸门,引发了大胆的假设。
7实行学分制
艺术高校很多都实行过渡式的学年学分制,在教学管理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艺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个性化倾向,特别是大量选修课程的开设,学年学分制呈现出很大的局限性,束缚了学生修课的自由,频频出现诸如教室撞车、课时撞车、学生逃课听讲座等现象。同时“学年式”固定课程占据太多的教学资源,导致高校选修课从资源、数量、质量上都受到限制,所以实际上的选修范围非常狭窄。我们要逐渐过渡到灵活多样的学分制,从时间、资源、师生积极性上保证了通识教育的有效运转。[5]
艺术院校开展通识教育是必要的,通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我们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参照普通高校的通识教育做法,结合艺术院校实际,走厚基础、宽口径、交叉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陈向明,高等教育研究,2006(3)
[2]日本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及其启示,江涌 冯志军,教育研究,2005(9)
[3]我们的通识教育:关心人与社会的发展,蔡达峰,读书,2006(4)
[4]关于建立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若干思考,曲铭峰,中国大学教学,2005(7)
[5]香港高校通识教育:经验与借鉴,蔡景华、吴治国,中国教育先锋网,2006-08-25
关键词:艺术院校;通识教育;宽口径;人文素养
原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曾说过:“如果没有通识教育,我们就决不能办好―所大学。”确实,通识教育自诞生至今,对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发挥过不可忽视的作用。从众多世界名校对通识教育的高度重视,到国内高校的纷纷试水,包括众所周知的北京大学“元培计划”,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复旦大学复旦学院等,不断掀起中国通识教育的高潮。那么,在通识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艺术院校是否需要开展通识教育?具体应该怎样实施?本文试就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一、艺术院校教育现状
1专才教育模式为主导
受前苏联专业教育的影响,我国艺术院校长期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轻基础教育、专业划分过窄的现象。这种专才教育模式在特殊时期曾经发挥过特殊的作用,利于迅速培养出国家需要的高级专门艺术人才。它虽然有利于深入开展某方面的艺术研究,但难以解决综合性问题,不易达到知识的交叉融合。目前,一些艺术院校逐渐尝试通过增设选修课等措施来改革教育模式,这是可喜的举措。
爱因斯坦讲过: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我们要重新审视专才教育,更要防止对通识教育的一味夸大。我们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本着通识教育专才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认识到,专才教育是建立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两者互相结合,共同发展。
2学生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伟大的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具有较高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伟大的艺术家也是思想家,通过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表现艺术思想。艺术工作者,要想成为“灵魂的工程师和思想家”,要想成为优秀的艺术家,就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面和艺术文化背景。纵观现在的影视作品、话剧,普遍让人感到的是文化修养不足。其中,人文知识的匮乏,知识结构的狭窄,传统文化的丢失,自然科学的欠缺,阅读量的低下,以及相当一部分缺乏深刻思想内涵的艺术作品的泛滥。这些无不呼唤着人们必须重视人文素养的提升,仅仅培养简单的艺术娱乐工作者,仅仅开展缺乏科学人文基础的艺术教育,都是不能长足发展的。
艺术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不高,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基础问题,即学生入学时的文化录取成绩较低,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因考普通本科没有希望,才退而求其次报考艺术院校的。二是思想问题,即普遍存在重专业轻文化、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
人文素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辨识能力、创造能力和感悟能力。钱学森提出过“文学艺术工作应该是先科学后艺术的”,即是指人文科学素养对艺术工作者的重要性。鲁迅和郭沫若早年都是学医的,可谓弃医从文;艺术家达芬奇更是拥有建筑家、工程师和科学巨匠几重身份。具备深厚的人文根基,确实可将艺术推向纵深的领域。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升艺术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而要提高人文素养,开展通识教育无疑是一条康庄大道。
二、通识教育的概念及必要性
1通识教育的概念
对通识教育概念的辨析,应首先明确大学的理念,即大学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金耀基先生所指的“大学不应该遗世独立,但也应该有所守、有所执著,以烛照社会之方向”。笔者认为,大学不应赤裸裸的融入市场利益体系,而应固守能够引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精神价值体系。这就要追问在任何时代下,最本质、最基本、最不会变化的东西是什么?这同时也是通识教育的根本。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最早于1829年由帕卡德提出。它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在通识教育模式下,学生通过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形成较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同时认识和了解当代社会的重要课题,发展全面的人格素质与广阔的知识视野。总之,通识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培养,其次才将学生作为一个职业的人来培养。[1]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文化的广泛选择,通识教育使学生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联,懂得三者之间的和谐相处。
因此,通识教育是科学、人文、艺术全面素质的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学生。它不仅仅体现为课程,更体现为人生态度、学习方式、终生追求。笔者认为,通识教育不应仅仅局限在大学的一、二年级,而应贯穿大学的整个过程,贯穿整整四年。
2艺术院校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当代艺术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已不再满足于让学生仅仅具备某种专门的艺术知识,而主要是培养他们具备可以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艺术能力和素质。对于艺术高等教育而言,它可以将学生培养成演员、编剧、导演,但在他们成为演员、编剧、导演之前,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通识教育就是培养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教育。
艺术的领域“博大精深”,与此相应,我们要培养“博大精深”的艺术人才。但是要“精深”必须先“博大”,否则“精深”可能仅仅是钻进了牛角尖。现在许多问题的解决都依赖多学科的共同努力,艺术的发展同样需要其他学科的参与,其他元素的介入。通识教育就是这样具有融通知识及开阔视野的教育。
艺术本科教育是打基础阶段,也许习得的知识并不直接符合艺术生涯的需要,但是学生在学习中内化出来的艺术修养、独立思考能力与精神感悟的境界,使他们形成了较为敏锐的辨识能力、宽广的胸怀和聚散自如的思维能力,而这一切比起有限的艺术专业技能而言是更为可贵的精髓。
我们不妨借鉴英美等国艺术类人才的培养模式,用通识教育的理念打通表演、导演、戏文、舞美等专业,淡专业,厚基础,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终身学习的方法。
三、艺术院校通识教育的实施
通识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任务,需要众多部门、制度、人员的共同推进。它在课程遴选、师资保证、资源配置、领导重视、经费支持、检查评估、招生改革、教材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均有一系列的要求。限于文章篇幅,本文仅就课程分类及设置、制度保证、师资配置、校园文化环境、建立通识教育委员会、教学方法、实行学分制几方面展开粗浅探讨。
1 课程分类及设置
目前,国内各高校的课程分类及设置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在考察国外、国内大学的课程设置情况及艺术院校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笔者认为:
课程设置易粗不易精。由于各个学科之间的界线往往不太明确,并且,交叉学科逐渐发展,因此,分类架构越粗略,越能够容纳不同学科间不断持续改变的关系。故应该建立一套有弹性的、粗略的课程设置体系。相比于很多高校分为六个、七个领域而言,笔者认为艺术院校可以分为三个领域:人文科学类(艺术、哲学、伦理学、宗教、文学等),社会科学类(经济学、社会学、历史、法学、教育等),自然科学类(数学、心理学、统计学等)。
减少总学分与总学时。通识教育不是在主课之外增加一些兴趣和知识面,而是经典的解读和艺术训练,提倡少而精。因此,要避免把教学计划塞的满满的,应该给学生消化时间和大量阅读的时间。事实上,艺术院校的总学时总学分总是高居不下,甚至一些专业的学生从早到晚都在上课,排的很满。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压缩总学时总学分,增加选修课,给学生选择的空间。
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应坚持小班化教学或大班化分组讨论式教学,小班化教学其实是艺术院校长期坚持的教学模式。还应引导学生自主选课,主动学习,构建知识结构。避免因人设课。避免设课过于功利化,片面迎合学生捞取学分的需求。
2制度保证
为保证通识教育的实施,必须有配套的制度保障。实行弹性学制。学生根据教学计划指导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进度,可以在3-6年内完成学业。
任务分解制。通识教育一般由教务部门牵头,基础课和公共课部门共同承担,各院系除为之提供个别任课师资外,基本游离于通识教育之外。可以将目标层层分解至各院系,由院系据此制定出通识教育的实施计划,使专业教师参与到通识教育中来,增强专业教师的通识教育责任感。[2]
通识教育的推进需要系统的跟进。比如,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任务,包括内容体系设置与课程结构调整等;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制度建设的任务,包括课程来源、数量、审核、学分、选课、教材、教师等具体管理办法等;学生选课管理制度建设的任务,包括选课规则与考核办法等。[3]
辅助选课制。应该让学生在选课前充分了解每门通识课程的主要内容、授课方式、授课目标、教学大纲、参考书目等相关材料,以便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自由选择。可让学生试听两周后,进行确认,正式注册。
辅修、双学位和转院/系制度。目的是给学生的兴趣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这是对院/系内专业分流的重要补充。
此外,还可以坚持定期评估制度和实行助教制度等一系列保障措施。
3师资配置
充足、优质的师资队伍是保证艺术类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通识教育课程的讲授,不依赖于讲课经验和口才,而取决于授课教师自身的学术经验与学术境界;不单要求教师要有专业的修养与深度,更要求有对通识教育目标的真切理解和认同。在这里,教师的职责不仅是讲授,更是维持讨论的热烈进行,提倡“少而精”、“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互相提问、质疑、探索中,去批判谬误,发现真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终生受益的批判性思维方法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体系。[4]
要以发展自身的通识教育师资队伍为主,提倡和鼓励教师尤其是名师积极从事通识教育的教学研究工作;要设法聘请高水平的通识教育兼职教授,比如许多功底深厚的人以“自由职业者”身份散落在各种文化和政府机构团体中;要借鉴国外大学的做法,由研究生担任本科生特别是通识教育的助教,此制度不仅加强本科通识教育,更是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的重要方法;还可以采取不同学校间师资的整合交流,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
4校园文化环境
通识教育的实施除了正式课程之外,校园文化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因此,要课内课外一起抓,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一起抓、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一起抓,从而保证大学通识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可以开展专家讲座、名著导读、影视评论、文艺汇演、与高年级学生座谈交流、社团活动、学术研讨会、访问交流、学术沙龙、社会艺术实践、专业实习、辩论赛、义务劳动等一系列活动,从而大力发挥隐形课程的作用,加强宣传指导工作,使第二课堂成为重要的教育阵地。
此外,还有一些外在因素也在影响通识教育的效果,如办学理念、教师素质、学校的重视程度、学生的课业负担等,都较大地影响着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5建立通识教育委员会
通识教育的改革必然涉及组织、机构的调整,国外许多大学均设有通识教育中心或通识教育委员会。作为专门管理机构,“通识教育委员会”应该由学校教学及行政单位主管、有关师生代表、校内外学者专家等人员组成, 这是一个独立建制的、跨学科跨部门的组织机构,使通识教育避免学校其他院系和管理部门的“坐而视之”和“漠不关心”。它主要负责规划、协调、执行及推动全校通识教育等事务。为保证通识教育的质量,通识教育委员会应定期对全校通识教育课程进行评估,还要多收集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包括要设置怎样的课程,课程的效果是否良好等。
6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活的课程内容。通识教育要率先打破单纯的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有重大的革新。过去,教师的教学方式基本上仍停留在填鸭式的简单灌输上,要采取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方法的形成,重视师生间的密切交流和对学术问题的共同探究,重视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而非知识的灌输。在课程教学方式上应尽可能引入小班讨论以及论文要求等实质性措施,小班讨论制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现在几乎成为美国各高校的普遍操作方式。小班讨论制实施的前提就是课程总数量要少,给学生充分自由的时间阅读经典,充分理解和讨论。在倡导阅读经典、课堂讨论、师生互动的同时,将直接开启了学生思考力的闸门,引发了大胆的假设。
7实行学分制
艺术高校很多都实行过渡式的学年学分制,在教学管理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艺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个性化倾向,特别是大量选修课程的开设,学年学分制呈现出很大的局限性,束缚了学生修课的自由,频频出现诸如教室撞车、课时撞车、学生逃课听讲座等现象。同时“学年式”固定课程占据太多的教学资源,导致高校选修课从资源、数量、质量上都受到限制,所以实际上的选修范围非常狭窄。我们要逐渐过渡到灵活多样的学分制,从时间、资源、师生积极性上保证了通识教育的有效运转。[5]
艺术院校开展通识教育是必要的,通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我们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参照普通高校的通识教育做法,结合艺术院校实际,走厚基础、宽口径、交叉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陈向明,高等教育研究,2006(3)
[2]日本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及其启示,江涌 冯志军,教育研究,2005(9)
[3]我们的通识教育:关心人与社会的发展,蔡达峰,读书,2006(4)
[4]关于建立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若干思考,曲铭峰,中国大学教学,2005(7)
[5]香港高校通识教育:经验与借鉴,蔡景华、吴治国,中国教育先锋网,2006-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