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08北京奥运为契机,阐述体育在校园文化中的价值观,学校应以“人本主义”思想为中心,开展与08奥运相关的体育教学、活动和竞赛,从而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教学质量,丰富和活跃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体育精神。
关键词:体育价值观;校园文化建设;08奥运年
21世纪将是一个文化冲击的世纪,社会开始由经济型向文化型过渡,社会文化正渗透入生活各个领域,千姿百态的文化现象层出不穷,体育文化也是方兴未艾。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体现的是一种“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文化”;在中国这个称之为“奥运年”中人们不仅仅享受是赛事的几天的快乐,而且在2001年以后中国各个角落都渗透着奥运的气息,奥运是普照的大地的文化;08年是古代文明古国希腊与中国和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这势必给璀璨的文化增添锦华。2007年5月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在北京启动“奥运文化进校园”;同年,阳光体育正如火如荼的展开。因此,抓住契机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是必要可行的。体育运动中的“费厄泼赖”(fair play)、体育精神(sportsmanship)、团队精神(team work)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与追求,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1]。体育不是简单的“蹦蹦跳跳”的娱乐活动,也不是纯粹的身体锻炼、竞技运动和比赛,其意义已超出了体育的本质和范畴,是一种体育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体现,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非一日之功能够积淀形成的,但是活动的推进会促使文化转变,人文角度的奥运文化给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带来的价值一种内在变化,这种变化将会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
1、一种文化的契机——营造08校园奥运文化的氛围
校园文化的概念:是指主导文化(第一课堂为代表的学术文化)之外的文化活动与现象,主要包含校园风气、校园环境、校园内的各类社团活动与师生日常生活等,其核心是校园内师生的价值趋向、行为规范与精神面貌[2]。学校体育文化的形成、生长和发育,植根于学校,并在学校开花、结果。大学有了体育,就有了体育文化,并营造出了教育和文化的氛围。例如:学校每年举行的各种各样体育比赛、校运会和体育节,是学生们最开心和校园内气氛最活跃的时刻,能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和进取精神,自觉维护和遵守校纪校规。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表现中最积极因素和原动力,在校园这块沃土中开发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让学生在充满活力、快乐、竞争、协作、创新的体育活动中示展各自的才能,达到“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从而铸造出健全高尚的人格,使体育精神成为大学精神的有力承托。
毛泽东主席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是载知识之车…,德智皆寄于体,无体则无德智也”[3]。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蔡元培也曾指出:“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4]。体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以身体活动、锻炼和竞赛等形式来实施“健康教育”和“身体锻炼”的学科。学校体育文化的开展、推广与应用,离不开体育教学、体育竞赛和体育氛围。只有建立了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才能使学生自觉地热爱体育、从事体育,并从体育教育中终身受益。08的奥运氛围中如何实现校园的特色,紧紧抓住,可以举办“阳光体育”实施一周年,奥运倒计时100天,奥运节等等一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发掘校园内潜在的活动项目。
2、一种品牌的树立——发展学校体育优势品牌项目
一所学校的占地面积、办学规模、师资水平、配置的运动场地和器材设备等物质基础是否一流,是学校有形资产的体现。学校机构的知名度、美誉度有机的结合构成了学校公众形象,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学校文化的外在体现,是学校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体育文化是树立学校良好形象的一个重要品牌,它的影响超越国界,它的品牌效应不可估量。世界上任何一所名牌大学或学院,历来十分重视和强调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例如:延续一百多年的英国剑桥和牛津两所名校开展的赛艇对抗赛;清华与北大两校每年进行一次的赛艇比赛,其目的不在于胜负和两校之间体育方面的对抗,而在于培养学生的一种精神和学校对人材培养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全国大学生开展的CUBA篮球比赛,足球精英赛,排球联赛等各式各样比赛,各大学建立的高水平运动队,如:清华大学跳水队、复旦大学排球队、浙江大学篮球队等,许多奥运会、亚运会冠军和优秀运动员作为学生进入大学校门,为学校树立优良的公众形象,大大地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体育品牌和体育精神通过大学发扬广大,也使大学的品牌和精神得到弘扬,并使学生对母校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同时吸引了更多的名师和人才的加盟,使这些学校的无形资产变成了有形资产,成为学校精神的巨大财富。
3、一扇窗口的开启——展示校园文化和精神
大学生们每天所沉受学习负担都很重,他们需要有一种方式放松身心的疲劳,发泄心中的忧郁、孤独和和烦恼。体育作为一种锻炼身体、娱乐身心、促进人际交往和沟通的活动方式,能有效地调剂和缓解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调理心理障碍,提高竞争能力。体育文化是展示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窗口,是学校活力的象征之一。如果校园内缺乏体育文化氛围,其后果不可想象,哪怕是短时间的空白也会造成巨大的影响。例如:前段时间我校因建造教学大楼,占用了学校的田径场,学校没有了运动场地,学生的课外活动和余暇时间没有地方可去运动和比赛,许多学生以上“网吧、舞厅、溜冰场、OK厅”来消磨时光,甚至有些男生以喝酒、赌博来虚渡光阴,使学校管理出现混乱。校园内没有了往日的勃勃生机和学生们生龙活虎的影子,学校变得死气沉沉,使人感到十分压抑,简直像是一座寂静的建筑物。当田径场和球场建成后,场地开放了,学生们就像解禁一样涌到田径场和球场,参加跑步、打篮球、踢足球,到处可以看到是欢蹦乱跳的学生,体现了大学校园该有的氛围和景象。由此可见,学校不能没有体育,一所现代化的大学应重视营造校园体育文化的氛围,在配备运动场地和器材设备时,其设计和布局应紧紧围绕体育的功能和体育文化的中心环节,保证体育教学的合理使用,注重环境对人的影响,促进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建设。
4、一种精神的载体——培养协作与团队精神的时机与切入点
体育的魅力在于健与美的协调发展、激动人心的比赛、“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深藏于体育文化的底蕴之中,充实人们的生活,满足人的需要,实现自我价值和开拓自我空间。
竞赛是体育的“杠杆”,是培养协作和团队精神的最积极因素。通过竞赛人们可以检验和证明自身能力、水平和价值,培养勇敢果断、顽强拚搏、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和工作作风,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增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班级之间的友谊,达到人际交往和沟通的效果,加强组织纪律性,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培养积极向上和集体荣誉感[4]。并通过欣赏高水平体育表演和竞赛,使人们在余暇时获得身心愉快的享受,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由此可见,竞赛的生存环境、发展根基依赖于体育文化的氛围,体育文化表现出的“公平竞争、团队精神、开拓创新、坚韧不拔”的精神,是校园文化和体育精神的最佳表现,有助于人类在与自然、环境、惰性的抗争中不断地战胜自我,在与挫折和困难的拼搏中不断地超越自我,从而铸造出健全的、高尚的、伟大的人格,成为大学精神的依托。
5、体育文化将成为未来学校教育理念的第一竞争力
提倡“以人为本”,注重情感投入,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大学教育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关心和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健康教育是重中之重。教会他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法,以求得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教育需求、身体需求、社会需求、情感需求、道德需求,形成知识社会所需要的更高的读写能力、技术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并了解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素质教育是未来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积极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实现自我价值,拓宽自我空间,建立起学校内部、社会、学生、教师的“情感链”, 找到文化上的认同和归属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学校全局观念是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6、结束语
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和精神建设中价值观的表现是多方位的、多层次的。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最直接、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为此,我们应加以精心的培育,让她生根、开花、结果。从体育的功能、目的和意义来看:体育有助于增强人民体质,振奋民族精神,为实现现代化建设服务。从文化的内涵来看:体育文化是树立学校形象、活跃校园气氛、培养高尚的人格、促进人际交往和沟通、提高凝聚力和团结协作等学校文化和精神的重要基本点。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只有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和文化理念约束,才是学校发展的长久之计,体育文化将成为未来学校发展的第一竞争力,其价值不仅有利于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健康发展,更是学校获得高效的持续性发展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 林正范,大学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
[2] 金福春主编,体育与健康—理论篇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
[3] 毛泽东,体育之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77.11
[3]李静波,不懂体育 不应该当校长中国体育报,2001.11.27第7版
[4]茅 勇,重视营造体育氛围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等医学教育,2001.2
关键词:体育价值观;校园文化建设;08奥运年
21世纪将是一个文化冲击的世纪,社会开始由经济型向文化型过渡,社会文化正渗透入生活各个领域,千姿百态的文化现象层出不穷,体育文化也是方兴未艾。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体现的是一种“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文化”;在中国这个称之为“奥运年”中人们不仅仅享受是赛事的几天的快乐,而且在2001年以后中国各个角落都渗透着奥运的气息,奥运是普照的大地的文化;08年是古代文明古国希腊与中国和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这势必给璀璨的文化增添锦华。2007年5月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在北京启动“奥运文化进校园”;同年,阳光体育正如火如荼的展开。因此,抓住契机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是必要可行的。体育运动中的“费厄泼赖”(fair play)、体育精神(sportsmanship)、团队精神(team work)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与追求,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1]。体育不是简单的“蹦蹦跳跳”的娱乐活动,也不是纯粹的身体锻炼、竞技运动和比赛,其意义已超出了体育的本质和范畴,是一种体育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体现,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非一日之功能够积淀形成的,但是活动的推进会促使文化转变,人文角度的奥运文化给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带来的价值一种内在变化,这种变化将会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
1、一种文化的契机——营造08校园奥运文化的氛围
校园文化的概念:是指主导文化(第一课堂为代表的学术文化)之外的文化活动与现象,主要包含校园风气、校园环境、校园内的各类社团活动与师生日常生活等,其核心是校园内师生的价值趋向、行为规范与精神面貌[2]。学校体育文化的形成、生长和发育,植根于学校,并在学校开花、结果。大学有了体育,就有了体育文化,并营造出了教育和文化的氛围。例如:学校每年举行的各种各样体育比赛、校运会和体育节,是学生们最开心和校园内气氛最活跃的时刻,能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和进取精神,自觉维护和遵守校纪校规。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表现中最积极因素和原动力,在校园这块沃土中开发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让学生在充满活力、快乐、竞争、协作、创新的体育活动中示展各自的才能,达到“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从而铸造出健全高尚的人格,使体育精神成为大学精神的有力承托。
毛泽东主席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是载知识之车…,德智皆寄于体,无体则无德智也”[3]。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蔡元培也曾指出:“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4]。体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以身体活动、锻炼和竞赛等形式来实施“健康教育”和“身体锻炼”的学科。学校体育文化的开展、推广与应用,离不开体育教学、体育竞赛和体育氛围。只有建立了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才能使学生自觉地热爱体育、从事体育,并从体育教育中终身受益。08的奥运氛围中如何实现校园的特色,紧紧抓住,可以举办“阳光体育”实施一周年,奥运倒计时100天,奥运节等等一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发掘校园内潜在的活动项目。
2、一种品牌的树立——发展学校体育优势品牌项目
一所学校的占地面积、办学规模、师资水平、配置的运动场地和器材设备等物质基础是否一流,是学校有形资产的体现。学校机构的知名度、美誉度有机的结合构成了学校公众形象,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学校文化的外在体现,是学校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体育文化是树立学校良好形象的一个重要品牌,它的影响超越国界,它的品牌效应不可估量。世界上任何一所名牌大学或学院,历来十分重视和强调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例如:延续一百多年的英国剑桥和牛津两所名校开展的赛艇对抗赛;清华与北大两校每年进行一次的赛艇比赛,其目的不在于胜负和两校之间体育方面的对抗,而在于培养学生的一种精神和学校对人材培养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全国大学生开展的CUBA篮球比赛,足球精英赛,排球联赛等各式各样比赛,各大学建立的高水平运动队,如:清华大学跳水队、复旦大学排球队、浙江大学篮球队等,许多奥运会、亚运会冠军和优秀运动员作为学生进入大学校门,为学校树立优良的公众形象,大大地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体育品牌和体育精神通过大学发扬广大,也使大学的品牌和精神得到弘扬,并使学生对母校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同时吸引了更多的名师和人才的加盟,使这些学校的无形资产变成了有形资产,成为学校精神的巨大财富。
3、一扇窗口的开启——展示校园文化和精神
大学生们每天所沉受学习负担都很重,他们需要有一种方式放松身心的疲劳,发泄心中的忧郁、孤独和和烦恼。体育作为一种锻炼身体、娱乐身心、促进人际交往和沟通的活动方式,能有效地调剂和缓解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调理心理障碍,提高竞争能力。体育文化是展示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窗口,是学校活力的象征之一。如果校园内缺乏体育文化氛围,其后果不可想象,哪怕是短时间的空白也会造成巨大的影响。例如:前段时间我校因建造教学大楼,占用了学校的田径场,学校没有了运动场地,学生的课外活动和余暇时间没有地方可去运动和比赛,许多学生以上“网吧、舞厅、溜冰场、OK厅”来消磨时光,甚至有些男生以喝酒、赌博来虚渡光阴,使学校管理出现混乱。校园内没有了往日的勃勃生机和学生们生龙活虎的影子,学校变得死气沉沉,使人感到十分压抑,简直像是一座寂静的建筑物。当田径场和球场建成后,场地开放了,学生们就像解禁一样涌到田径场和球场,参加跑步、打篮球、踢足球,到处可以看到是欢蹦乱跳的学生,体现了大学校园该有的氛围和景象。由此可见,学校不能没有体育,一所现代化的大学应重视营造校园体育文化的氛围,在配备运动场地和器材设备时,其设计和布局应紧紧围绕体育的功能和体育文化的中心环节,保证体育教学的合理使用,注重环境对人的影响,促进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建设。
4、一种精神的载体——培养协作与团队精神的时机与切入点
体育的魅力在于健与美的协调发展、激动人心的比赛、“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深藏于体育文化的底蕴之中,充实人们的生活,满足人的需要,实现自我价值和开拓自我空间。
竞赛是体育的“杠杆”,是培养协作和团队精神的最积极因素。通过竞赛人们可以检验和证明自身能力、水平和价值,培养勇敢果断、顽强拚搏、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和工作作风,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增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班级之间的友谊,达到人际交往和沟通的效果,加强组织纪律性,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培养积极向上和集体荣誉感[4]。并通过欣赏高水平体育表演和竞赛,使人们在余暇时获得身心愉快的享受,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由此可见,竞赛的生存环境、发展根基依赖于体育文化的氛围,体育文化表现出的“公平竞争、团队精神、开拓创新、坚韧不拔”的精神,是校园文化和体育精神的最佳表现,有助于人类在与自然、环境、惰性的抗争中不断地战胜自我,在与挫折和困难的拼搏中不断地超越自我,从而铸造出健全的、高尚的、伟大的人格,成为大学精神的依托。
5、体育文化将成为未来学校教育理念的第一竞争力
提倡“以人为本”,注重情感投入,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大学教育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关心和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健康教育是重中之重。教会他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法,以求得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教育需求、身体需求、社会需求、情感需求、道德需求,形成知识社会所需要的更高的读写能力、技术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并了解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素质教育是未来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积极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实现自我价值,拓宽自我空间,建立起学校内部、社会、学生、教师的“情感链”, 找到文化上的认同和归属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学校全局观念是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6、结束语
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和精神建设中价值观的表现是多方位的、多层次的。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最直接、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为此,我们应加以精心的培育,让她生根、开花、结果。从体育的功能、目的和意义来看:体育有助于增强人民体质,振奋民族精神,为实现现代化建设服务。从文化的内涵来看:体育文化是树立学校形象、活跃校园气氛、培养高尚的人格、促进人际交往和沟通、提高凝聚力和团结协作等学校文化和精神的重要基本点。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只有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和文化理念约束,才是学校发展的长久之计,体育文化将成为未来学校发展的第一竞争力,其价值不仅有利于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健康发展,更是学校获得高效的持续性发展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 林正范,大学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
[2] 金福春主编,体育与健康—理论篇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
[3] 毛泽东,体育之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77.11
[3]李静波,不懂体育 不应该当校长中国体育报,2001.11.27第7版
[4]茅 勇,重视营造体育氛围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等医学教育,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