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经济文化生活的空前活跃催生出许多流行语,通过影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多种渠道走进学生的生活,深深影响中学生的语言表达形式。对待流行语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宽容对待、充分认识、积极吸纳、引导规范。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认识语言演变规律、建立流行语规范使用档案、培养对流行语的评判鉴别能力等途径提高中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和判断力。从而自觉抵制粗俗化的流行语的侵蚀。
关键词 流行语 流行文化 语文教学 认识 运用
时下的许多流行语均出自流行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流行语的流行是流行文化和强势媒体对生活语言的一种强势入侵,也是大众趣味日益时尚化的结果。身处现代社会,流行文化作为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因素,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追逐的焦点,尤其是中学生,他们对流行文化情有独钟。这些流行文化借助媒体无孔不入的传播而为人们所熟知,流行文化中所包含的新的特别的语言形式迅速渗入生活语言,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所喜爱并反复模仿和使用,从而成为使用频率颇高的社会流行语。
一、流行语对中学生语言影响的表现
1 网络用语、港台词语及外来词语的大量渗入。如“斑竹”、“童鞋”、“菜鸟”等网络语言,“黑客(Hack-ey)”、“作秀(show)”、“的士(Taxi)”等外来音译词语,特别是一种更为开放的、英文字母直接介入构词的新形式也大量出现并使用开了,如“T恤”、“E-mail”、“Fax”、“KTV”、“MSG”等,港台词语也在引进,如不说“漂亮”而说“靓”;不说“结账”,而说“买单”等等。
2 新词新语的出现。经济文化生活的空前活跃催生许多新词语,如“克隆”、“爆棚”、“炒作”、“辣妹”、“月光族”、“蛋白质女孩”、“新新人类”等流行语在学生作文中时有出现。
3 赋予原有词语新喻义。如“鸡汤”一词隐含着“滋补、营养”这样一些义素,随着一部《心灵鸡汤》的热卖,大家意识到人的心灵也需要去滋补、营养与呵护。于是“鸡汤”这一临时比喻用法也开始在学生中反复使用,诸如“成长鸡汤”、“爱情鸡汤”、“考试鸡汤”等说法不胜枚举。
4 对方言、市井俚语俗语、媒体常用语的引用和仿用。如川话“雄起”、陕西方言“讨个说法”的引用,又如“挨宰”、“侃大山”等俚语俗语的使用,以及“累,并快乐着”、“都是爱情惹的祸”等媒体常用语的仿用。
二、中学生喜爱流行语的原因
1 趋时求异的心理及对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抵触情绪。一方面,中学生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使他们有时会为追求语言形式上的美感或新鲜感,甚至是显示自己跟上时代的潮流而有意无意地使用流行语。另一方面,现今中学词汇和语法教学又往往过分侧重于对语言的“静态”分析,苛求句式的完整和表达的周密,学生对此产生抵触情绪,却普遍表现出对流行语的认同和渴求:“它们给了我们很多‘一本正经’所没有的乐趣。”
2 影视文化、网络文学的兴起和当代浓厚英语学习氛围的影响。当代中学生整天处于媒体的包围之中,他们已习惯于对媒体用语进行选择性接受。在他们看来,网络语言幽默搞笑,流行歌曲抒情痛快,影视台词经典够味。再者,当今几乎所有学校都非常重视英语学习,在这一浓厚“英文氛围”的影响下,学生的语言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受英文表述习惯的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英文直译词和英文原词的使用,如“礼拜六,我们为××同学举办了一个生日party”,以及较多“译文句式”的使用。
三、语文教学如何对待流行语
流行语对中学生来说是把双刃剑,它既能宣泄不良情绪,有助于学生心理的调适,但由于其中有些内容的粗俗、低级趣味,因而又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它既能提高中学生自觉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又因为它们的不规范性,不利于培养中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因此,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我们对流行语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宽容看待、充分认识、积极吸纳、引导规范”。
1 审视形形色色流行语汇,认识语言演变规律
我们应该了解:语言是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象征,一定时期的新词、新流行语是特定时期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反映。随着时代的发展,每年都有成百上千个新词出现,但是社会对一个新词语有必然的认知过程,词语自己也有一个成长、衰落的生长周期,言语的存在与消亡,取决于其生命力的大小,如果那些充满强生命力的新新语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肯定会被更多人接纳,反之就会被淘汰或黯然消失。如前几年大家都把手机叫做“大哥大”,但是现在大家却都叫手机,反而少有人叫“大哥大”了。只要具有生命力,流行语就会逐步登入词典一类的大雅之堂。例如,有一批网络语言如美眉、伊妹儿、黑客等已经普遍为人接受。语言本来就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而任何一种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终究逃不出“适者生存”的定律。
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探究流行语产生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它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帮助学生对语言的发展变化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进而感悟流行语这种流行文化现象深层次的文化蕴涵。让学生初步了解语言除了传达信息,也要考虑其传达方式的不同而可能有不同的形式。当学生在网上、在日常与同龄人进行交流时使用,流行语,甚至在写日记时用不太纯正的汉语,我们都可以表示理解,因为这是语境所允许的。然而,在正式的书面交际场合中,我们要求学生认识到必须运用纯正的汉语书面语体。
2 选取生活中鲜活的语言材料,建立流行语规范使用档案。例如,密切关注商家用谐音法给成语“整容”产生的广告语,让学生划出已被“整容”的字、词,并为它们恢复真身。如“默默无蚊”、“鸡不可失”、“骑乐无穷”、“无胃不治”“饮以为荣”“股往金来”等。还可以让学生从广告上找语病,比如高露洁盒子上的宣传语“高露洁全效牙膏具有预防龋齿,有助于预防及减少牙茵斑和牙洁石”中“具有预防龋齿”这六个字,称得上是典型病句。这样的教学学生兴趣盎然,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擦亮眼睛,尽可能地避免流行语的负面影响。
3 立足美丑对比,实现语言审美升华。
从语言变化角度来看,流行语在趋向平民化、港化、洋化的同时,又掺杂了一种痞子化、崇洋化、崇港化的色彩。如“三陪”、“泡妞”、“包夜”、“包养”、“包二奶”、“搓秘”、“裸聊”等等,这些新词酷语从客观上反映了社会上某些低级、庸俗的流行文化的存在,对正在成长中带有好奇涉猎心理的青少年心灵造成很大的危害。防止流行语粗鄙化对中学生的污染,关键在于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审美鉴赏力。
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因此我们就应运用喜闻乐见、富有现代气息的教育手段,教会他们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雅,什么是粗俗。引导他们自觉自愿地远离粗鄙的语言,进而去创造和运用既具时代感又比较高雅的流行语。例如,如今“秀”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它源自英语“SHOW”,香港把它翻译为“做骚”,台湾把它翻译为“作秀”,这两个词同时传到大陆,开始接受大家的评判。结果是由于“做骚”很容易使人产生卖弄风骚的反感联想,而“作秀”则能使人产生风姿秀丽的美好想象。孰美孰丑显而易见,因此“做骚”就消失了,“作秀”则得以发扬光大。有些流行歌曲与古诗词有一些渊源,例如流行歌曲《新鸳鸯蝴蝶梦》的几句歌词是直接或间接运用了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的诗句,虽是对古诗词的再创作和延伸,有可取之处,但从作品的主题、情感,语言音律的和谐来看,明显有高低之分。当然也不乏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结合得较为完美的例子。如《涛声依旧》引用了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江枫渔火的意象;歌曲《月满西楼》改编于宋代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等。
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美学的原则,对流行语进行审美,批判鉴别,让学生由内而外地去拒绝庸俗的流行语。与此同时,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语言文字工作者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高雅、生动的流行语,如“白领”、“蓝领”,相应又衍生出“金领”、“粉领”、“黑领”等,由译词“黑客”相应地产生了“灰客”、“蓝客”、“红客”、“闪客”等,让一串串新词新语进人中学生的视野,这样既满足了他们求新、求异的心理,又能使他们得到较为规范、高雅的语言教育,从而帮助他们自觉抵制趣味低下的流行语的侵蚀。
关键词 流行语 流行文化 语文教学 认识 运用
时下的许多流行语均出自流行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流行语的流行是流行文化和强势媒体对生活语言的一种强势入侵,也是大众趣味日益时尚化的结果。身处现代社会,流行文化作为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因素,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追逐的焦点,尤其是中学生,他们对流行文化情有独钟。这些流行文化借助媒体无孔不入的传播而为人们所熟知,流行文化中所包含的新的特别的语言形式迅速渗入生活语言,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所喜爱并反复模仿和使用,从而成为使用频率颇高的社会流行语。
一、流行语对中学生语言影响的表现
1 网络用语、港台词语及外来词语的大量渗入。如“斑竹”、“童鞋”、“菜鸟”等网络语言,“黑客(Hack-ey)”、“作秀(show)”、“的士(Taxi)”等外来音译词语,特别是一种更为开放的、英文字母直接介入构词的新形式也大量出现并使用开了,如“T恤”、“E-mail”、“Fax”、“KTV”、“MSG”等,港台词语也在引进,如不说“漂亮”而说“靓”;不说“结账”,而说“买单”等等。
2 新词新语的出现。经济文化生活的空前活跃催生许多新词语,如“克隆”、“爆棚”、“炒作”、“辣妹”、“月光族”、“蛋白质女孩”、“新新人类”等流行语在学生作文中时有出现。
3 赋予原有词语新喻义。如“鸡汤”一词隐含着“滋补、营养”这样一些义素,随着一部《心灵鸡汤》的热卖,大家意识到人的心灵也需要去滋补、营养与呵护。于是“鸡汤”这一临时比喻用法也开始在学生中反复使用,诸如“成长鸡汤”、“爱情鸡汤”、“考试鸡汤”等说法不胜枚举。
4 对方言、市井俚语俗语、媒体常用语的引用和仿用。如川话“雄起”、陕西方言“讨个说法”的引用,又如“挨宰”、“侃大山”等俚语俗语的使用,以及“累,并快乐着”、“都是爱情惹的祸”等媒体常用语的仿用。
二、中学生喜爱流行语的原因
1 趋时求异的心理及对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抵触情绪。一方面,中学生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使他们有时会为追求语言形式上的美感或新鲜感,甚至是显示自己跟上时代的潮流而有意无意地使用流行语。另一方面,现今中学词汇和语法教学又往往过分侧重于对语言的“静态”分析,苛求句式的完整和表达的周密,学生对此产生抵触情绪,却普遍表现出对流行语的认同和渴求:“它们给了我们很多‘一本正经’所没有的乐趣。”
2 影视文化、网络文学的兴起和当代浓厚英语学习氛围的影响。当代中学生整天处于媒体的包围之中,他们已习惯于对媒体用语进行选择性接受。在他们看来,网络语言幽默搞笑,流行歌曲抒情痛快,影视台词经典够味。再者,当今几乎所有学校都非常重视英语学习,在这一浓厚“英文氛围”的影响下,学生的语言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受英文表述习惯的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英文直译词和英文原词的使用,如“礼拜六,我们为××同学举办了一个生日party”,以及较多“译文句式”的使用。
三、语文教学如何对待流行语
流行语对中学生来说是把双刃剑,它既能宣泄不良情绪,有助于学生心理的调适,但由于其中有些内容的粗俗、低级趣味,因而又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它既能提高中学生自觉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又因为它们的不规范性,不利于培养中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因此,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我们对流行语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宽容看待、充分认识、积极吸纳、引导规范”。
1 审视形形色色流行语汇,认识语言演变规律
我们应该了解:语言是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象征,一定时期的新词、新流行语是特定时期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反映。随着时代的发展,每年都有成百上千个新词出现,但是社会对一个新词语有必然的认知过程,词语自己也有一个成长、衰落的生长周期,言语的存在与消亡,取决于其生命力的大小,如果那些充满强生命力的新新语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肯定会被更多人接纳,反之就会被淘汰或黯然消失。如前几年大家都把手机叫做“大哥大”,但是现在大家却都叫手机,反而少有人叫“大哥大”了。只要具有生命力,流行语就会逐步登入词典一类的大雅之堂。例如,有一批网络语言如美眉、伊妹儿、黑客等已经普遍为人接受。语言本来就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而任何一种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终究逃不出“适者生存”的定律。
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探究流行语产生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它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帮助学生对语言的发展变化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进而感悟流行语这种流行文化现象深层次的文化蕴涵。让学生初步了解语言除了传达信息,也要考虑其传达方式的不同而可能有不同的形式。当学生在网上、在日常与同龄人进行交流时使用,流行语,甚至在写日记时用不太纯正的汉语,我们都可以表示理解,因为这是语境所允许的。然而,在正式的书面交际场合中,我们要求学生认识到必须运用纯正的汉语书面语体。
2 选取生活中鲜活的语言材料,建立流行语规范使用档案。例如,密切关注商家用谐音法给成语“整容”产生的广告语,让学生划出已被“整容”的字、词,并为它们恢复真身。如“默默无蚊”、“鸡不可失”、“骑乐无穷”、“无胃不治”“饮以为荣”“股往金来”等。还可以让学生从广告上找语病,比如高露洁盒子上的宣传语“高露洁全效牙膏具有预防龋齿,有助于预防及减少牙茵斑和牙洁石”中“具有预防龋齿”这六个字,称得上是典型病句。这样的教学学生兴趣盎然,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擦亮眼睛,尽可能地避免流行语的负面影响。
3 立足美丑对比,实现语言审美升华。
从语言变化角度来看,流行语在趋向平民化、港化、洋化的同时,又掺杂了一种痞子化、崇洋化、崇港化的色彩。如“三陪”、“泡妞”、“包夜”、“包养”、“包二奶”、“搓秘”、“裸聊”等等,这些新词酷语从客观上反映了社会上某些低级、庸俗的流行文化的存在,对正在成长中带有好奇涉猎心理的青少年心灵造成很大的危害。防止流行语粗鄙化对中学生的污染,关键在于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审美鉴赏力。
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因此我们就应运用喜闻乐见、富有现代气息的教育手段,教会他们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雅,什么是粗俗。引导他们自觉自愿地远离粗鄙的语言,进而去创造和运用既具时代感又比较高雅的流行语。例如,如今“秀”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它源自英语“SHOW”,香港把它翻译为“做骚”,台湾把它翻译为“作秀”,这两个词同时传到大陆,开始接受大家的评判。结果是由于“做骚”很容易使人产生卖弄风骚的反感联想,而“作秀”则能使人产生风姿秀丽的美好想象。孰美孰丑显而易见,因此“做骚”就消失了,“作秀”则得以发扬光大。有些流行歌曲与古诗词有一些渊源,例如流行歌曲《新鸳鸯蝴蝶梦》的几句歌词是直接或间接运用了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的诗句,虽是对古诗词的再创作和延伸,有可取之处,但从作品的主题、情感,语言音律的和谐来看,明显有高低之分。当然也不乏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结合得较为完美的例子。如《涛声依旧》引用了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江枫渔火的意象;歌曲《月满西楼》改编于宋代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等。
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美学的原则,对流行语进行审美,批判鉴别,让学生由内而外地去拒绝庸俗的流行语。与此同时,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语言文字工作者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高雅、生动的流行语,如“白领”、“蓝领”,相应又衍生出“金领”、“粉领”、“黑领”等,由译词“黑客”相应地产生了“灰客”、“蓝客”、“红客”、“闪客”等,让一串串新词新语进人中学生的视野,这样既满足了他们求新、求异的心理,又能使他们得到较为规范、高雅的语言教育,从而帮助他们自觉抵制趣味低下的流行语的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