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土地供应在调整产业布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供地率这一指标调控土地市场,推进实施节约集约大战略,不仅成为考核政府土地利用效率的约束条件,也给我们提出了如何才能高效能的利用土地,做到节约集约用地。供地率,即供地面积与征收土地面积的比率,是衡量地方政府土地供应效率、节约集约用地程度的一项关键性约束指标。它体现的是征收回来的土地已供应的土地面积,体现了土地利用效率的高低,体现了我们政府对土地利用效率管理的智慧。
关键词:供地率 节约 集约
土地具有其独特的自然特性,具体而言具有不可替代性、有限性以及固定性。也就是講土地不像其它物品一样能从工厂里不断制造出来,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土地有限是一个普遍现象。”虽然,人类可以围湖或填海造地,但这只是对地球表层土地形态的改变。所以,人类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全部土地,不断提高集约化经营程度。本文通过文献法及经验法等对四平市近年来土地供给率低迷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交流。
一、四平市近几年供地率较低情况的原因分析
综合相关研究文献,就某一城市供地率低的原因而言,其主要研究结果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一些新建开发区和城中村改造项目征地难度大、周期长,征地拆迁补偿不到位,造成供地迟迟无法进行。其次,是政府财政困难,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等税费筹集难度大,征地拆迁成本高,实施难度大。第三是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用地因供地主体难以确定,很少办理供地手续,同时,有些地方政府为节省相关报批费用也不组织报批,影响了项目供地率。而这类用地占国务院批准面积的比例在20%左右。第四是建设用地需求量和位置预测不准,项目落实变数大。第五是城市相关规划和用地条件调整,造成土地批而未用。第六是审批管理体制的原因。第七是部分项目资金不到位,征地拆迁进度缓慢导致供地率低。就四平市而言,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新城区征地、拆迁周期长、难度大。旧城改造项目大多位于城乡结合部,这些地区建筑密度很高,但配套设施配备较差,在此片区居住的居民拆迁补偿要求高,致使旧城改造拆迁成本不断上涨,带来拆迁工作量大,任务重,进展缓慢等的问题。
2.道路、绿地等基础设施用地未供应。目前我市大部分的道路和绿地虽然已经建成并使用,但未履行供地手续。分析其原因:一是政府重视不够,道路和绿地未完善供地手续,便开工建设。二是没有政府部门充当业主,道路和绿地属无偿划拨,履行手续并不复杂,但却不知道具体划拨给谁。
3.由于部分规划调整所带来延期供地。征地手续繁琐,征地拆迁周期长,等所征用地块拆迁完成后,城市规划部门有了新的要求,即需要对土地的用地范围、用地性质等指标进行重新规划调整,导致我们无法及时供地。
二、提高四平市供地率且促进集约用地的建议
1.强化考核机制及新征土地指标控制。《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吉政发[2012]31号)文件明确指出“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定期开展建设用地的批后检查工作,准确掌握已经批准建设用地的供应情况,查清批而未供的土地规模。对于批而未供的土地,市(州)、县(市)政府要加快土地供应,促进已批土地尽快开发利用,及早形成产出。完善土地批后供应的约束机制,对前两个年度批后供地率未达到70%的地区,相应核减下一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吉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的通知》(吉国土资耕发[2012]24号)提出严格规范建设用地报批工作,对于前两年通过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的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80%以上完成供地审批的,方可申报新的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对于已批准征用、转用的土地,尚不能形成及时、有效供应,势必影响土地利用效率,造成土地闲置浪费。新增土地利用情况应纳入绩效考核,形成制度考核机制,对于供地率不达标的,将影响负责人当年的绩效考核,实行扣分制度,并停止建设用地审批。供地率统计工作应进一步具体化,应按年度进行统计,对批而未征、批而未供、批而未用土地、未按期开竣工面积及时汇总,制定详细的考核制度,涉及面积较大的县市,应进行实地督办和通报,并作为下一年度征地考核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评估范围。
2.分步骤逐级提高四平市土地供地率。
2.1从制度上提高供地率。一是新城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应遵循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减少建设活动中的盲目性和投机性。二是政府要高度重视,抓紧时间确定道路和绿地用地的业主,按照核发《划拨用地使用权决定书》的程序和要求,完善规划和用地手续,尽早实现供地。三是要加快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强化定期通报制度。在摸清底数基础上,采取“调整区位或改变用途盘活一批、完善手续补办一批、严格执法查处和收回一批”的处置思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四是科学制定供地计划,协调批次报批的时间和供地时序。做好城市用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供应,将经营性用地统征储备和重点项目“点供”结合,加快土地征收、前期开发和供地速度,促进土地及时供应。五是加强工业用地前期项目预公告、资料准备、资格审查等工作,在“先定地”的基础上引进好的项目,提高供地率。对因城市规划调整、意向用地者无法落实投资等原因造成土地无法利用的,按照规定的条件和要求进行区位调整或改变土地用途。推进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建设,将保障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权益有机结合。六是加强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建设,将土地供应作为重要闸门,对招拍挂公开获得的土地不需再进行项目立项和规划选址审批,将配套的服务设施建设与土地供应同步规划、同步推进。七是明确划拨土地应按规定办理供地手续。对已签订用地合同但因种种原因未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系统里备案的,以及交通、水利、能源等线性工程项目供地情况进行清理;对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共设施项目用地加大供地工作力度,及时完善供地手续。 2.2从工作中提高供地率。一是进行调查摸底。对全市已征未供建设用地进行拉网式检查,区别不同情况分门别类进行登记造册。二是明确供地时限,结合各区供地率考核下一年度用地指标,严格执行考核制度。三是加强土地动态巡查系统监测,落实专人,定期统计,及时录入已征收土地信息,对已报批土地的供应情况实时监控,定期分析数据,提高供地效率。四是召开项目供地推进会。对部分项目供地缓慢园区及建设单位进行教育动员,进一步宣传国家的土地法律法规,告知不办理供地手续可能出现的后果。督促企业履行用地手续。定期深入用地企业,与用地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及时督促企业完成规划、环评、立项三项手续,按时签订《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合同》,及时完成宗地的供应工作。五是进行现场办公。组织分局领导和相关科室到已征地的现场进行现场办公,帮助解决项目供地中的疑难问题,加快项目和供地速度和进度,确保项目尽快落地。
总之,合理利用土地是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依法管理是提升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保障。因此,相关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多种途径,切实消化批而未用的土地;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土地征收力度,提高土地供应率;积极开展闲置土地清查,因地制宜、分门别类进行处置,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超前介入,跟踪服务,解决项目供地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尽快落地,促进已批土地得到及时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陈娅萍.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城市地理,2016,(2).
[2]彭涛.土地利用管制制度的完善[J].学术论坛,2015,(9).
[3]李俊.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研究[J].人间,2015,(18).
[4]李艾玉,刘吉平,于佳,刘家福,马冲亚.近30年四平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J].浙江农业科学,2014,(7).
[5]李金鑫.四平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J].黑龙江国土资源,2012,(5)
[6]孙海岩.关于四平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问题的探讨[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1,(8)
[7]王书香.加强土地管理,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J].科技传播,2011,(16)
[8]邹丽敏.加强土地执法 转变土地监察方式[J].中文信息,2014,(6).
[9]李星宇.关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若干问题的思考[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2,(1).
[10]郭宏利.土地利用與生态建设关系研究[J].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4,(10).
关键词:供地率 节约 集约
土地具有其独特的自然特性,具体而言具有不可替代性、有限性以及固定性。也就是講土地不像其它物品一样能从工厂里不断制造出来,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土地有限是一个普遍现象。”虽然,人类可以围湖或填海造地,但这只是对地球表层土地形态的改变。所以,人类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全部土地,不断提高集约化经营程度。本文通过文献法及经验法等对四平市近年来土地供给率低迷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交流。
一、四平市近几年供地率较低情况的原因分析
综合相关研究文献,就某一城市供地率低的原因而言,其主要研究结果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一些新建开发区和城中村改造项目征地难度大、周期长,征地拆迁补偿不到位,造成供地迟迟无法进行。其次,是政府财政困难,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等税费筹集难度大,征地拆迁成本高,实施难度大。第三是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用地因供地主体难以确定,很少办理供地手续,同时,有些地方政府为节省相关报批费用也不组织报批,影响了项目供地率。而这类用地占国务院批准面积的比例在20%左右。第四是建设用地需求量和位置预测不准,项目落实变数大。第五是城市相关规划和用地条件调整,造成土地批而未用。第六是审批管理体制的原因。第七是部分项目资金不到位,征地拆迁进度缓慢导致供地率低。就四平市而言,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新城区征地、拆迁周期长、难度大。旧城改造项目大多位于城乡结合部,这些地区建筑密度很高,但配套设施配备较差,在此片区居住的居民拆迁补偿要求高,致使旧城改造拆迁成本不断上涨,带来拆迁工作量大,任务重,进展缓慢等的问题。
2.道路、绿地等基础设施用地未供应。目前我市大部分的道路和绿地虽然已经建成并使用,但未履行供地手续。分析其原因:一是政府重视不够,道路和绿地未完善供地手续,便开工建设。二是没有政府部门充当业主,道路和绿地属无偿划拨,履行手续并不复杂,但却不知道具体划拨给谁。
3.由于部分规划调整所带来延期供地。征地手续繁琐,征地拆迁周期长,等所征用地块拆迁完成后,城市规划部门有了新的要求,即需要对土地的用地范围、用地性质等指标进行重新规划调整,导致我们无法及时供地。
二、提高四平市供地率且促进集约用地的建议
1.强化考核机制及新征土地指标控制。《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吉政发[2012]31号)文件明确指出“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定期开展建设用地的批后检查工作,准确掌握已经批准建设用地的供应情况,查清批而未供的土地规模。对于批而未供的土地,市(州)、县(市)政府要加快土地供应,促进已批土地尽快开发利用,及早形成产出。完善土地批后供应的约束机制,对前两个年度批后供地率未达到70%的地区,相应核减下一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吉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的通知》(吉国土资耕发[2012]24号)提出严格规范建设用地报批工作,对于前两年通过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的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80%以上完成供地审批的,方可申报新的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对于已批准征用、转用的土地,尚不能形成及时、有效供应,势必影响土地利用效率,造成土地闲置浪费。新增土地利用情况应纳入绩效考核,形成制度考核机制,对于供地率不达标的,将影响负责人当年的绩效考核,实行扣分制度,并停止建设用地审批。供地率统计工作应进一步具体化,应按年度进行统计,对批而未征、批而未供、批而未用土地、未按期开竣工面积及时汇总,制定详细的考核制度,涉及面积较大的县市,应进行实地督办和通报,并作为下一年度征地考核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评估范围。
2.分步骤逐级提高四平市土地供地率。
2.1从制度上提高供地率。一是新城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应遵循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减少建设活动中的盲目性和投机性。二是政府要高度重视,抓紧时间确定道路和绿地用地的业主,按照核发《划拨用地使用权决定书》的程序和要求,完善规划和用地手续,尽早实现供地。三是要加快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强化定期通报制度。在摸清底数基础上,采取“调整区位或改变用途盘活一批、完善手续补办一批、严格执法查处和收回一批”的处置思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四是科学制定供地计划,协调批次报批的时间和供地时序。做好城市用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供应,将经营性用地统征储备和重点项目“点供”结合,加快土地征收、前期开发和供地速度,促进土地及时供应。五是加强工业用地前期项目预公告、资料准备、资格审查等工作,在“先定地”的基础上引进好的项目,提高供地率。对因城市规划调整、意向用地者无法落实投资等原因造成土地无法利用的,按照规定的条件和要求进行区位调整或改变土地用途。推进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建设,将保障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权益有机结合。六是加强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建设,将土地供应作为重要闸门,对招拍挂公开获得的土地不需再进行项目立项和规划选址审批,将配套的服务设施建设与土地供应同步规划、同步推进。七是明确划拨土地应按规定办理供地手续。对已签订用地合同但因种种原因未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系统里备案的,以及交通、水利、能源等线性工程项目供地情况进行清理;对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共设施项目用地加大供地工作力度,及时完善供地手续。 2.2从工作中提高供地率。一是进行调查摸底。对全市已征未供建设用地进行拉网式检查,区别不同情况分门别类进行登记造册。二是明确供地时限,结合各区供地率考核下一年度用地指标,严格执行考核制度。三是加强土地动态巡查系统监测,落实专人,定期统计,及时录入已征收土地信息,对已报批土地的供应情况实时监控,定期分析数据,提高供地效率。四是召开项目供地推进会。对部分项目供地缓慢园区及建设单位进行教育动员,进一步宣传国家的土地法律法规,告知不办理供地手续可能出现的后果。督促企业履行用地手续。定期深入用地企业,与用地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及时督促企业完成规划、环评、立项三项手续,按时签订《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合同》,及时完成宗地的供应工作。五是进行现场办公。组织分局领导和相关科室到已征地的现场进行现场办公,帮助解决项目供地中的疑难问题,加快项目和供地速度和进度,确保项目尽快落地。
总之,合理利用土地是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依法管理是提升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保障。因此,相关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多种途径,切实消化批而未用的土地;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土地征收力度,提高土地供应率;积极开展闲置土地清查,因地制宜、分门别类进行处置,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超前介入,跟踪服务,解决项目供地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尽快落地,促进已批土地得到及时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陈娅萍.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城市地理,2016,(2).
[2]彭涛.土地利用管制制度的完善[J].学术论坛,2015,(9).
[3]李俊.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研究[J].人间,2015,(18).
[4]李艾玉,刘吉平,于佳,刘家福,马冲亚.近30年四平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J].浙江农业科学,2014,(7).
[5]李金鑫.四平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J].黑龙江国土资源,2012,(5)
[6]孙海岩.关于四平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问题的探讨[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1,(8)
[7]王书香.加强土地管理,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J].科技传播,2011,(16)
[8]邹丽敏.加强土地执法 转变土地监察方式[J].中文信息,2014,(6).
[9]李星宇.关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若干问题的思考[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2,(1).
[10]郭宏利.土地利用與生态建设关系研究[J].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