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健康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景和最为重要的产业领域,被称之为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朝阳产业”。我国各省市都致力于健康产业科学、可持续地发展。本文针对辽宁省健康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辽宁省健康产业的发展的建议,为辽宁省健康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辽宁 健康产业 对策建议
一、健康产业的内涵
健康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景和最为重要的产业领域,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新兴产业,被称之为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朝阳产业”。据统计,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16年将超过7000美元,人口期望寿命将达到74岁,中国将进入高发展水平,我国各省市都致力于健康产业科学、可持续地发展。
健康产业主要包括健康服务业与健康制造业两大领域。其中,健康服务业与健康预防、修复、康复最为密切,能够直接为健康人群与患病人群提供服务,以达致健康狀态;健康制造业以健康食品、健康用品制造为基础,需要通过健康服务领域的专业咨询及使用,满足公众的健康保健需求。
二、辽宁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1.健康产业发展优势领域。
1.1医疗卫生领域。新医改以来,政府大幅增加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辽宁省共支持了94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辽宁城镇医保参保人数达到2120万人,参保率94%,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3%。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85%、70%和70%;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新医改及其相关政策的实行与取得的显著成效,为辽宁健康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注入了原动力。
1.2养生休闲领域。辽宁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底蕴,以“山、泉、林、水”为一体的资源优势和绚丽多彩的文化优势,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独特魅力。鞍山主力发展康复养生、休闲旅游等健康产业,极力打造以汤岗子为核心的“养生之城”。丹东的大梨树风景名胜区是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享有“中国最美的乡村”、 “中国农业公园”的美誉,走出了一条农村健康产业创新模式,成为我省农村发展健康产业的典范。素有“北方乌克兰”之称的本溪张其寨的自然条件、农业资源与丹东大梨树极为相似,正在致力建设集健康干预、康复养生、运动体验、观光休闲和商务配套为一体的健康产业集群。
1.3医药制造领域。辽宁省做出大力发展本溪生物医药产业的战略决策,建立本溪石桥子生物医药产业园,产业园已引进各类项目226个,包括华润三九、天津天士力、东北制药等11家医药百强和上市企业签约落地,实现投资总额近千亿元,已有40多家企业投产,目前成为了国内最大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1.4健康食品领域。大连市的珍奥集团是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研制出我国首代核酸系列保健品,其科技含量与功效作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全省各地绿色食品生产势头足,沈阳市绿色食品工作已初步打开了局面,涌现出许多积极申办绿标的大企业,许多农户生产绿色食品的热情和积极性日益提高,盘锦蟹田大米名扬全国,锦州绿色芳山有机粮食日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1.5人才培养方面。国家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工程在全国启动,全国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同时成立了认证管理办公室,实施技能资格及执业资格的培训认证工作,包括心理保健师、美容营养师、公共营养师等八个系列。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为国家培养三到五万名健康指导专业人才。辽宁省健康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在沈阳正式落户,由省内著名专家讲授与营养保健密切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尤其突出营养师实战所需的素质和能力的培训与训练。
2.存在的不足。
2.1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我省健康产业发展格局仍处于点式发展阶段,优势资源产业化程度不够,各地区各自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大规模的健康产业信息流、投资流、人才流尚未形成,影响市场机制对健康产业的自发调节。
2.2行业规范化建设不足。健康产业发展需要有关政策引导与产业技术标准。发达国家的健康产业都有严格而系统的质量安全、技术评定等产业规章制度。但是健康产业在我省起步较晚,全省尚未建立完善的法规和制度体系。产品与服务质量良莠不齐,一些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难以得到检验,降低了消费者的信任度,产品的生命周期短,企业很难做大做强。健品行业尤为严重,保健品企业经营不规范、市场秩序混乱、行业标准缺失、监管缺位错位。在沈阳,经营保健品店门槛低,只要在食药监局备案登记、到所在地工商所申请办理即可,没有专门的资质审批。
2.3企业竞争力不强。目前,在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领域,进入全国百强企业只有3家,而山东省17家进入全国医药百强企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医药产品竞争力较弱;高端科技人才匮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辽宁高端医疗器械主要从日本和美国进口。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多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中低端设备,自主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的能力相对较弱,企业国际竞争力偏低。
2.4从业人员能力良莠不齐。目前我省从事与健康产业相关工作的专兼职人员之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未经过正规、系统的专业培训,目前总体状况是数量庞大、水平不高、能力良莠不齐,以至于在从事相关咨询与指导等具体工作上很难达到应有的服务质量,这是一个重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对策建议
1.依托优势,整体规划。依照现代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总体要求,对我省健康产业整体规划,结合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打造 “健康之省”。以健康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为动力,以发展健康产业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宗旨,积极扶持重点企业,使其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高水平现代健康产业集群。利用我省医药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加强政策引导,注重行业之间协同促进,营造产业发展环境,壮大健康产业,延伸产业链。
2.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健康产业相关行政组织机构,明确职能,重点在引导产业发展、营造发展环境、提供公共服务、构建支持保障体系等方面开展工作。加强省、市、县三个层面的政府引导和协调,促进部门间形成推进健康产业发展的合力,为产业的壮大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成立健康产业联盟,整合健康产业领域优势企业、科研单位、大学、医疗保健机构、有关专家、学会协会等成员单位的创新资源,集聚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创新要素,整体推进健康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3.加强法制建设与社会管理。辽宁省健康产业的发展急需科学引导、进行立法规范、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应出台并完善健康管理行业相关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将健康管理纳入法律体系,明确政府、医疗机构、保险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在健康管理中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制定和推行健康管理技术规范化标准,指导和规范健康管理产业的研究与发展,严格行业准入,规范健康管理产业的发展。
4.加大建康产业人才培育力度。引导和支持我省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开设健康服务业发展相关学科专业,新增或调整扩大康复医学、老年医学等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招生规模,加快培养护士、养老护理员、营养师、按摩师、理疗师等专业技术人才。加强我省特许培训基地建设,鼓励社会从业人员参加培训,提升从业人员业务能力,逐步规范从业人员资质管理。
5.推进配套政策。同时,需要财税、金融、土地、环保、食品、卫生、质检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将健康产业纳入扶持产业范围,按照战略新兴产业予以支持。支持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健康产业示范园区或基地。
参考文献:
[1]胡凡,杜小磊.中国大健康产业面临态势及对策分析[J].经营管者,2015(2).
[2]宫洁丽,王志红,翟俊霞.国内外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J].河北医药,2011(5).
[3]刘青松.我国健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探索[J].改革与战略,2012(3).
关键词:辽宁 健康产业 对策建议
一、健康产业的内涵
健康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景和最为重要的产业领域,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新兴产业,被称之为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朝阳产业”。据统计,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16年将超过7000美元,人口期望寿命将达到74岁,中国将进入高发展水平,我国各省市都致力于健康产业科学、可持续地发展。
健康产业主要包括健康服务业与健康制造业两大领域。其中,健康服务业与健康预防、修复、康复最为密切,能够直接为健康人群与患病人群提供服务,以达致健康狀态;健康制造业以健康食品、健康用品制造为基础,需要通过健康服务领域的专业咨询及使用,满足公众的健康保健需求。
二、辽宁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1.健康产业发展优势领域。
1.1医疗卫生领域。新医改以来,政府大幅增加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辽宁省共支持了94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辽宁城镇医保参保人数达到2120万人,参保率94%,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3%。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85%、70%和70%;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新医改及其相关政策的实行与取得的显著成效,为辽宁健康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注入了原动力。
1.2养生休闲领域。辽宁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底蕴,以“山、泉、林、水”为一体的资源优势和绚丽多彩的文化优势,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独特魅力。鞍山主力发展康复养生、休闲旅游等健康产业,极力打造以汤岗子为核心的“养生之城”。丹东的大梨树风景名胜区是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享有“中国最美的乡村”、 “中国农业公园”的美誉,走出了一条农村健康产业创新模式,成为我省农村发展健康产业的典范。素有“北方乌克兰”之称的本溪张其寨的自然条件、农业资源与丹东大梨树极为相似,正在致力建设集健康干预、康复养生、运动体验、观光休闲和商务配套为一体的健康产业集群。
1.3医药制造领域。辽宁省做出大力发展本溪生物医药产业的战略决策,建立本溪石桥子生物医药产业园,产业园已引进各类项目226个,包括华润三九、天津天士力、东北制药等11家医药百强和上市企业签约落地,实现投资总额近千亿元,已有40多家企业投产,目前成为了国内最大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1.4健康食品领域。大连市的珍奥集团是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研制出我国首代核酸系列保健品,其科技含量与功效作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全省各地绿色食品生产势头足,沈阳市绿色食品工作已初步打开了局面,涌现出许多积极申办绿标的大企业,许多农户生产绿色食品的热情和积极性日益提高,盘锦蟹田大米名扬全国,锦州绿色芳山有机粮食日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1.5人才培养方面。国家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工程在全国启动,全国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同时成立了认证管理办公室,实施技能资格及执业资格的培训认证工作,包括心理保健师、美容营养师、公共营养师等八个系列。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为国家培养三到五万名健康指导专业人才。辽宁省健康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在沈阳正式落户,由省内著名专家讲授与营养保健密切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尤其突出营养师实战所需的素质和能力的培训与训练。
2.存在的不足。
2.1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我省健康产业发展格局仍处于点式发展阶段,优势资源产业化程度不够,各地区各自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大规模的健康产业信息流、投资流、人才流尚未形成,影响市场机制对健康产业的自发调节。
2.2行业规范化建设不足。健康产业发展需要有关政策引导与产业技术标准。发达国家的健康产业都有严格而系统的质量安全、技术评定等产业规章制度。但是健康产业在我省起步较晚,全省尚未建立完善的法规和制度体系。产品与服务质量良莠不齐,一些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难以得到检验,降低了消费者的信任度,产品的生命周期短,企业很难做大做强。健品行业尤为严重,保健品企业经营不规范、市场秩序混乱、行业标准缺失、监管缺位错位。在沈阳,经营保健品店门槛低,只要在食药监局备案登记、到所在地工商所申请办理即可,没有专门的资质审批。
2.3企业竞争力不强。目前,在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领域,进入全国百强企业只有3家,而山东省17家进入全国医药百强企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医药产品竞争力较弱;高端科技人才匮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辽宁高端医疗器械主要从日本和美国进口。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多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中低端设备,自主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的能力相对较弱,企业国际竞争力偏低。
2.4从业人员能力良莠不齐。目前我省从事与健康产业相关工作的专兼职人员之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未经过正规、系统的专业培训,目前总体状况是数量庞大、水平不高、能力良莠不齐,以至于在从事相关咨询与指导等具体工作上很难达到应有的服务质量,这是一个重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对策建议
1.依托优势,整体规划。依照现代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总体要求,对我省健康产业整体规划,结合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打造 “健康之省”。以健康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为动力,以发展健康产业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宗旨,积极扶持重点企业,使其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高水平现代健康产业集群。利用我省医药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加强政策引导,注重行业之间协同促进,营造产业发展环境,壮大健康产业,延伸产业链。
2.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健康产业相关行政组织机构,明确职能,重点在引导产业发展、营造发展环境、提供公共服务、构建支持保障体系等方面开展工作。加强省、市、县三个层面的政府引导和协调,促进部门间形成推进健康产业发展的合力,为产业的壮大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成立健康产业联盟,整合健康产业领域优势企业、科研单位、大学、医疗保健机构、有关专家、学会协会等成员单位的创新资源,集聚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创新要素,整体推进健康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3.加强法制建设与社会管理。辽宁省健康产业的发展急需科学引导、进行立法规范、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应出台并完善健康管理行业相关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将健康管理纳入法律体系,明确政府、医疗机构、保险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在健康管理中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制定和推行健康管理技术规范化标准,指导和规范健康管理产业的研究与发展,严格行业准入,规范健康管理产业的发展。
4.加大建康产业人才培育力度。引导和支持我省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开设健康服务业发展相关学科专业,新增或调整扩大康复医学、老年医学等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招生规模,加快培养护士、养老护理员、营养师、按摩师、理疗师等专业技术人才。加强我省特许培训基地建设,鼓励社会从业人员参加培训,提升从业人员业务能力,逐步规范从业人员资质管理。
5.推进配套政策。同时,需要财税、金融、土地、环保、食品、卫生、质检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将健康产业纳入扶持产业范围,按照战略新兴产业予以支持。支持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健康产业示范园区或基地。
参考文献:
[1]胡凡,杜小磊.中国大健康产业面临态势及对策分析[J].经营管者,2015(2).
[2]宫洁丽,王志红,翟俊霞.国内外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J].河北医药,2011(5).
[3]刘青松.我国健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探索[J].改革与战略,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