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说两则“二战”时期欧洲的故事:
盟军反攻进入德国,莱茵河流域许多城市遭罹炮火,陷入火海。然而,海德堡却幸免于难。原来,海德堡有座海德堡大学——1386年创建的这所大学是德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校园群星璀璨,诞生过许许多多的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号称“出此校门,便无学问”,是人类文明的殿堂。
炮火也敬畏知识、敬畏文明。
同样是在德国,在科隆。当时,许多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每晚栖身在科隆大教堂地下甬道。“二战”后期,盟军决定轰炸德军西线据点科隆。流浪汉们自知无力保护大教堂,遂决定将教堂珍贵的彩色玻璃画拆卸保存起来留给后人。就在快要拆到塔顶时,盟军轰炸机呼啸而至。然而,他们毫不畏惧,仍继续拆卸,并且多为数人仅绑一根绳子,整个身子全悬在塔外。眼看轰炸机近在咫尺,奇迹发生了,整个科隆被夷为平地,只有大教堂依然耸立。
这是炮火敬畏不顾生死的拼命精神。
再看一则“反例”:1945年,纳粹德国撤退巴黎时,希特勒曾下令炸毁塞纳河上所有桥梁,但德军总司令违抗了军令——面对着与城市交相辉映的这些桥梁建筑史上的辉煌杰作,他的心颤栗了……
如今,几十座宏伟的桥梁依然横跨在塞纳河上;莱茵河畔,海德堡继续贡献着学问和理想;庄严而又典雅的科隆大教堂依然耸立在科隆市中心,为民众的信仰提供精神力量。
瞧,象征野蛮的炮火也有所敬畏。炮火的敬畏实则是人的敬畏。
中华传统文化中也包含许多敬畏,不过,与战争不同,更加“文明”。
再说一个故事:
我国传统的秤是由秤杆和秤砣构成的杆秤。秤杆称作“衡”,秤砣也叫“权”。秤杆上刻有13颗星花,定为13两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添加“福禄寿”三星,改成16两一斤。秤杆上的秤星必须是白色或黄色,不能用黑色,比喻做生意不能黑心。第一颗星叫“定盘星”,表示公平、公正。如果卖家短斤少两则损阴德,少一两叫“损福”,少二两叫“伤禄”,少三两叫“折寿”,以此喻示人们做生意要诚实,不然会损福、伤禄、折寿。
秤的这种“制作”,就是为了让人产生敬畏,比如对“福禄寿”的敬畏。
传统中,民间的敬畏确实很多。诸如赌咒发誓中的“天打雷劈”,就是源于对代表正义和权威的天神、雷鸣的敬畏。
对文明的敬畏,对正义的敬畏,以及对精神力量的敬畏,都凸现了人类内心深处秉持的敬仰和畏惧。
人,应该有所敬畏。有敬畏,才有恐惧;有敬畏,也才有约束。
当然,也有人不以为然。他们“无所畏惧”地蔑视文明、唾弃正义,对精神力量和天地良心更是不屑一顾。于是,他们无所顾忌、恣意妄为。
做生意的,有的视坑蒙拐骗为“能事”,诈骗居然编有剧本并按照剧本一路“演”出来,连假酒假药都敢“生产”,吃死人也不怕偿命……
做官的呢,有的为了所谓的“经济发展”或“城市改造”,以“运筹帷幄”之气概笔一划、手一挥,在聒噪和扩张中,将历史古迹一车撞倒、将文化脉络一铲割断。
有些则“自视甚高”,甚至“目空一切”:平步青云,便认为是自己能力出众;仕途顺遂,便觉得靠的是“官场阿爹”,并非组织培养……凡此,都是对历史、对文化、对组织、对法纪毫无敬畏之心。自然,毫无敬畏之心的人,往往是“天欲其亡,必使其狂”,最终是“反误了卿卿性命”,诚如明代大儒方孝孺所说“有所畏者,其家必齐;无所畏者,必怠其睽”。
同樣是明代,名臣张居正则说过这么一句话:“志成于惧,而荒于怠。惧则思,思则通微;惧则慎,慎则不败。”
图:陆小弟
盟军反攻进入德国,莱茵河流域许多城市遭罹炮火,陷入火海。然而,海德堡却幸免于难。原来,海德堡有座海德堡大学——1386年创建的这所大学是德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校园群星璀璨,诞生过许许多多的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号称“出此校门,便无学问”,是人类文明的殿堂。
炮火也敬畏知识、敬畏文明。
同样是在德国,在科隆。当时,许多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每晚栖身在科隆大教堂地下甬道。“二战”后期,盟军决定轰炸德军西线据点科隆。流浪汉们自知无力保护大教堂,遂决定将教堂珍贵的彩色玻璃画拆卸保存起来留给后人。就在快要拆到塔顶时,盟军轰炸机呼啸而至。然而,他们毫不畏惧,仍继续拆卸,并且多为数人仅绑一根绳子,整个身子全悬在塔外。眼看轰炸机近在咫尺,奇迹发生了,整个科隆被夷为平地,只有大教堂依然耸立。
这是炮火敬畏不顾生死的拼命精神。
再看一则“反例”:1945年,纳粹德国撤退巴黎时,希特勒曾下令炸毁塞纳河上所有桥梁,但德军总司令违抗了军令——面对着与城市交相辉映的这些桥梁建筑史上的辉煌杰作,他的心颤栗了……
如今,几十座宏伟的桥梁依然横跨在塞纳河上;莱茵河畔,海德堡继续贡献着学问和理想;庄严而又典雅的科隆大教堂依然耸立在科隆市中心,为民众的信仰提供精神力量。
瞧,象征野蛮的炮火也有所敬畏。炮火的敬畏实则是人的敬畏。
中华传统文化中也包含许多敬畏,不过,与战争不同,更加“文明”。
再说一个故事:
我国传统的秤是由秤杆和秤砣构成的杆秤。秤杆称作“衡”,秤砣也叫“权”。秤杆上刻有13颗星花,定为13两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添加“福禄寿”三星,改成16两一斤。秤杆上的秤星必须是白色或黄色,不能用黑色,比喻做生意不能黑心。第一颗星叫“定盘星”,表示公平、公正。如果卖家短斤少两则损阴德,少一两叫“损福”,少二两叫“伤禄”,少三两叫“折寿”,以此喻示人们做生意要诚实,不然会损福、伤禄、折寿。
秤的这种“制作”,就是为了让人产生敬畏,比如对“福禄寿”的敬畏。
传统中,民间的敬畏确实很多。诸如赌咒发誓中的“天打雷劈”,就是源于对代表正义和权威的天神、雷鸣的敬畏。
对文明的敬畏,对正义的敬畏,以及对精神力量的敬畏,都凸现了人类内心深处秉持的敬仰和畏惧。
人,应该有所敬畏。有敬畏,才有恐惧;有敬畏,也才有约束。
当然,也有人不以为然。他们“无所畏惧”地蔑视文明、唾弃正义,对精神力量和天地良心更是不屑一顾。于是,他们无所顾忌、恣意妄为。
做生意的,有的视坑蒙拐骗为“能事”,诈骗居然编有剧本并按照剧本一路“演”出来,连假酒假药都敢“生产”,吃死人也不怕偿命……
做官的呢,有的为了所谓的“经济发展”或“城市改造”,以“运筹帷幄”之气概笔一划、手一挥,在聒噪和扩张中,将历史古迹一车撞倒、将文化脉络一铲割断。
有些则“自视甚高”,甚至“目空一切”:平步青云,便认为是自己能力出众;仕途顺遂,便觉得靠的是“官场阿爹”,并非组织培养……凡此,都是对历史、对文化、对组织、对法纪毫无敬畏之心。自然,毫无敬畏之心的人,往往是“天欲其亡,必使其狂”,最终是“反误了卿卿性命”,诚如明代大儒方孝孺所说“有所畏者,其家必齐;无所畏者,必怠其睽”。
同樣是明代,名臣张居正则说过这么一句话:“志成于惧,而荒于怠。惧则思,思则通微;惧则慎,慎则不败。”
图:陆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