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的提出,使环境教育迈入新的阶段;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将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纳入立德树人范围,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成为促进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落实,优化地理教学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对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实践进行探讨,以供相关教育者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生态环境保护;高中地理;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新课改发展形势下,依托新课标与教材实施融合,提高教师的融合理解、确保系统的融合设计。躬耕日常课堂,采用多样教学理论方法实施融合,协调培育抽象逻辑与具体事实认知,将环境保护教育融入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以此促进高中地理教育的实效性。
一、落实核心素养,明确融合育人价值,提高教师的融合理解
生态环境教育融合与人地协调观等四大地理核心素养的相关性较高,具有很高的融合价值,可以辅助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都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对生态环境教育融合的理解不全面,仅将其视作拓展内容。因而,在生态环境教育融合时,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需要明确融合价值,明确其对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作用,从而将其与地理教学有机融合。
具体而言,无论是学校行政或一线教师,都需要保持学习,通过研读相关政策读本、积极参与讲座培训、进行校际校内交流等,将生态环境教育融合的育人价值根植于心。从教师本身做起,先明确生态环境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全面加深对生态环境教育融合的理解,再外显于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培养与课程设计,从而做到事半功倍。
以人地协调观为例,这一核心素养的提出,体现了地理教学从唯知识教学向全面育人发展的新阶段,将对人地关系的关注程度再次提高。而生态环境教育,正是关注人与环境与发展间的关系,与人地协调观的培育,不谋而合。教师需要认识到这一点,认识到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进行生态环境教育融合,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拓展,更重要的是,为人地协调观的培育提供了明确可操作的途径与内容,从而从内心认同融合的意义与作用,提高对融合的理解。基于此的地理教学,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进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二、有效融入环境保护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人类、文化、环境三者的关系有正确认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现如今的高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着大量与环境相关的知识,所以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环境教育知识,同时也需要对教材所收录的内容深入挖掘,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影响,了解到人类与自然、生态、社会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因此,全面推行环境保护教育,是目前新课标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以及教育改革方向。从教材方面来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所有必修教材都涉及环境教育知识,内容重点阐述了自然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础,并且有着鲜明的发展变化规律;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性明显,人类开展的生产活动都需要因地制宜;人类各种活动的开展一定要重视与环境关系的协调,尊重自然规律与环境伦理道德;单个区域地理因素出现改变,一定会对其他区域形成影响。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把握好这一内容主线,巧妙利用教材中的知识与实际案例,渗透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三、抓住时事热点,塑造真实情境
在现行高中课标、教材分析与某校教师访谈中发现,地理教师的教学案例一般会受教材与个人因素影响,在日常课堂中,多采用经典案例作为基础案例进行分析授课。而生态环境教育更多关注身边情况,在我国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可以进行融合的内容案例往往时效性较强。因此,需要教师抓住时事热点,从而塑造真实感更强的情境。
譬如,以“流域整治与开发”教学内容为例,教师需要了解当前国际、国内与所在地区流域整治与开发的实际方式、进展与效果,再选取适当的教学案例进行补充。而在各案例中,时事热点往往是学生最为关注的,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从广义视角可以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为例,从狭义角度可以具体分析河长制等某一制度的推行,从而引发他们“这件事刚刚发生、就发生在我身边”的感受,增加真实性。情境的塑造需要依托这些真实的时事热点进行,可以以某一条具体河流为例,从治理者或流域居民的角度创设情境,增加学生的代入感。只有学生在具有真实感和代入感的教学情境中,与情境中的各要素发生学习,才能够增强融合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结。只有这种情境,对于学生生态环境教育才是有效的,才能够内化为学生意识的一部分,迁移至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因而,教师要主动关注热点、挖掘热点,并在此基础上,塑造真实的情境,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有效融合。
四、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的融合策略
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这一生态环境教育角度,区别于其他角度,融合过程中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应用。以研究与探讨:中国应该走怎样的城市化道路为例,其本身已有较强的案例性。因而教师可以更多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情况,在应用中尝试融合,引导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具体方式与技能,培育人地协调观。除了明确环境问题对应的解决方式外,融合可以进一步深挖,关注问题与解决方式间的逻辑关系及背后的原则,从而使得学生掌握举一反三的能力,在面对复杂与结构不良的环境问题时,可以找到对应技能并解决,从而真正培育人地协调观。
譬如,以“流域整治与开发”为例,教材先介绍了流域的概念、特性及开发需要遵循的原则。再通过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整治与开发、海河流域的整治两个经典案例,進一步补充长江经济带、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际合作案例,分析不同环境背景与成员下流域的开发和治理对策。在经典案例的情况及开发治理对策的分析与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现实,充分融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
结语
总之,高中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将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融入地理教学中,培育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希望能为优化高中地理教学与核心素养培育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周笑冰.环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及目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20(03):118-122.
[2]崔建霞.环境教育:由来、内容与目的.山东大学学报,2020(04):第147-153页.
[3]王民.对我国环境教育发展历程的思考[J].环境教育,2020(7):58-60.
关键词:新课改;生态环境保护;高中地理;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新课改发展形势下,依托新课标与教材实施融合,提高教师的融合理解、确保系统的融合设计。躬耕日常课堂,采用多样教学理论方法实施融合,协调培育抽象逻辑与具体事实认知,将环境保护教育融入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以此促进高中地理教育的实效性。
一、落实核心素养,明确融合育人价值,提高教师的融合理解
生态环境教育融合与人地协调观等四大地理核心素养的相关性较高,具有很高的融合价值,可以辅助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都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对生态环境教育融合的理解不全面,仅将其视作拓展内容。因而,在生态环境教育融合时,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需要明确融合价值,明确其对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作用,从而将其与地理教学有机融合。
具体而言,无论是学校行政或一线教师,都需要保持学习,通过研读相关政策读本、积极参与讲座培训、进行校际校内交流等,将生态环境教育融合的育人价值根植于心。从教师本身做起,先明确生态环境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全面加深对生态环境教育融合的理解,再外显于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培养与课程设计,从而做到事半功倍。
以人地协调观为例,这一核心素养的提出,体现了地理教学从唯知识教学向全面育人发展的新阶段,将对人地关系的关注程度再次提高。而生态环境教育,正是关注人与环境与发展间的关系,与人地协调观的培育,不谋而合。教师需要认识到这一点,认识到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进行生态环境教育融合,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拓展,更重要的是,为人地协调观的培育提供了明确可操作的途径与内容,从而从内心认同融合的意义与作用,提高对融合的理解。基于此的地理教学,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进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二、有效融入环境保护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人类、文化、环境三者的关系有正确认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现如今的高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着大量与环境相关的知识,所以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环境教育知识,同时也需要对教材所收录的内容深入挖掘,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影响,了解到人类与自然、生态、社会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因此,全面推行环境保护教育,是目前新课标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以及教育改革方向。从教材方面来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所有必修教材都涉及环境教育知识,内容重点阐述了自然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础,并且有着鲜明的发展变化规律;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性明显,人类开展的生产活动都需要因地制宜;人类各种活动的开展一定要重视与环境关系的协调,尊重自然规律与环境伦理道德;单个区域地理因素出现改变,一定会对其他区域形成影响。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把握好这一内容主线,巧妙利用教材中的知识与实际案例,渗透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三、抓住时事热点,塑造真实情境
在现行高中课标、教材分析与某校教师访谈中发现,地理教师的教学案例一般会受教材与个人因素影响,在日常课堂中,多采用经典案例作为基础案例进行分析授课。而生态环境教育更多关注身边情况,在我国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可以进行融合的内容案例往往时效性较强。因此,需要教师抓住时事热点,从而塑造真实感更强的情境。
譬如,以“流域整治与开发”教学内容为例,教师需要了解当前国际、国内与所在地区流域整治与开发的实际方式、进展与效果,再选取适当的教学案例进行补充。而在各案例中,时事热点往往是学生最为关注的,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从广义视角可以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为例,从狭义角度可以具体分析河长制等某一制度的推行,从而引发他们“这件事刚刚发生、就发生在我身边”的感受,增加真实性。情境的塑造需要依托这些真实的时事热点进行,可以以某一条具体河流为例,从治理者或流域居民的角度创设情境,增加学生的代入感。只有学生在具有真实感和代入感的教学情境中,与情境中的各要素发生学习,才能够增强融合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结。只有这种情境,对于学生生态环境教育才是有效的,才能够内化为学生意识的一部分,迁移至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因而,教师要主动关注热点、挖掘热点,并在此基础上,塑造真实的情境,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有效融合。
四、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的融合策略
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这一生态环境教育角度,区别于其他角度,融合过程中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应用。以研究与探讨:中国应该走怎样的城市化道路为例,其本身已有较强的案例性。因而教师可以更多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情况,在应用中尝试融合,引导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具体方式与技能,培育人地协调观。除了明确环境问题对应的解决方式外,融合可以进一步深挖,关注问题与解决方式间的逻辑关系及背后的原则,从而使得学生掌握举一反三的能力,在面对复杂与结构不良的环境问题时,可以找到对应技能并解决,从而真正培育人地协调观。
譬如,以“流域整治与开发”为例,教材先介绍了流域的概念、特性及开发需要遵循的原则。再通过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整治与开发、海河流域的整治两个经典案例,進一步补充长江经济带、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际合作案例,分析不同环境背景与成员下流域的开发和治理对策。在经典案例的情况及开发治理对策的分析与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现实,充分融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
结语
总之,高中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将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融入地理教学中,培育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希望能为优化高中地理教学与核心素养培育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周笑冰.环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及目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20(03):118-122.
[2]崔建霞.环境教育:由来、内容与目的.山东大学学报,2020(04):第147-153页.
[3]王民.对我国环境教育发展历程的思考[J].环境教育,2020(7):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