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点亮课堂,信息开启智慧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创新整合点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学生在认识了其形状,理解了面积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基础上,在五年级上学期进行的学习内容。它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能力。学生要将已有的图形表象,不断在脑海中将进行组合和调整,体会所学各种多边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图形之间的转化,体验图形的平移、旋转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如何正确而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促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是教师在新时期教学中经常思考的问题。
  在本课中,教师设计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容包括:在“说出图形的面积,数方格图”中,运用电子白板功能让学生在电子白板上圈划出相应的数据,教师给予放大效果;“分小组动手操作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环节中,教师运用电子白板功能演示剪、拼的过程,使每位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过程;教师采用“多媒体平台管理软件”中的广播演示功能,将教学内容发到每一台学生计算机中,使每位学生都能更好地理解解题思路,同时更清晰地看到解题格式;在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运用电子白板的批注、修改功能,当场获取学生作业的正确与错误信息;学生笔记本电脑自带E-Learning教学平台,教师机发送电子测试题,进行练习,全体学生完成后计算机自动批阅打分,同时将全班学生的测试情况反馈,对出现的错题,教师可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教材第83练习8留给学生课后完成,并在家校互动论坛上进行跟帖回复解答。
  本课以E-Learning与家校互动论坛为主要整合点,采用学生喜欢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运用信息技术平台,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使数学学习的练习由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
  ● 教材分析
  “多边形的面积”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内容,它包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和组合图形的面积四个内容。
  ● 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个性活跃,数学学习兴趣浓厚,具备创造与探究意识,在图形学习中,体现出比较清晰的空间想象能力与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硬件设施方面,班级学生每人拥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学生有网络学习基础,也有一定合作学习能力,能在提供的学习平台上找资料、运用资料自主学习,并能相互提供在线协助。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割补、拼摆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初步学会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求有关数据。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现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思维的严密性和条理性,培养分析、综合问题以及简单的推理能力;运用电子白板、E-Learning平台以及家校互动论坛,开展在线协作学习,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积累从旧知转化新知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学会分工与合作,经历动手操作、探索、发现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1.浦东新区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区,我校门口的环境越来越好,两个花坛里的植物长得真茂盛,你发现这花坛是什么形状的呢?媒体显示如图1。
  2.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还不会求,那么你对平行四边形有哪些认识呢?(复习平行四边形的知识)
  4.揭示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利用教师机的广播演示功能,将情境图广播到每一台学生计算机中,让他们更清晰地看到,同时更好地进行思考与回顾。
  (二)动手操作,探究合作
  1.说出图形的面积(每小格代表1平方米),媒体展示如图2。
  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你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得到它的面积呢?
  生:数一数方格得出结论。完成教材第80页表1。
  设计意图:教师电子白板出示表格,并和学生校对表格中的答案。根据学生归纳出的结论,在电子白板上圈划出相应的数据,并给予放大效果。
  2.分小组动手操作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思考:①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面积变了没有?②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③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生: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进行交流并完成实验记录表2。
  3.小组汇报,教师归纳。
  设计意图:电子白板操作演示剪、拼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进行归纳总结。
  4.指导练习教材第81页例1。教师演示书写格式。
  设计意图:利用教师机的广播演示功能,将教学的内容广播到每一台学生计算机中,让他们更清晰地看到解决方法,同时更好地理解解题思路。
  5.练一练教材第82页练习1。学生自主练习(如图3)。
  6.练一练教材第82页练习3(如图4)。
  设计意图:运用电子白板的批注、修改功能,当场反馈学生正确与错误的作业。
  (三)综合运用,完成新知
  完成练习2(如图5)。
  设计意图:学生动手操作,画出相应的底和高,量出数据,计算面积。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练习情况。
  (四)多层练习,巩固新知
  教师发放电子练习题,学生将答案网上传送(题目以单选形式进行)。
  判断题:1.下图中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否相等(如图6)?
  2.下页图7中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否相等?
  设计意图:学生笔记本电脑自带E-Learning教学平台,教师机发送电子测试题,进行4道选择题的练习,全体学生完成后计算机自动批阅打分,同时将全班学生的测试情况,错误率、错误题目立刻反馈。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
  (五)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1.教材第83页练习8留给学生课后完成,并在家校互动论坛上解答(如图8)。
  设计意图:学生在家里完成作业后,将作业上传到家校互动论坛中,各抒己见,探究讨论,发帖回复,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
  ● 教学反思
  面对教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三人围坐一起,上网寻找相关信息,细细钻研,各取所长,分工合作。在整个合作过程中,我们时而赞同、时而争执,力求借助网络平台、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服务,同时突出我们开放、协作、高效的教学风格。
  在不断的反思、合作中,我们的方案更趋完善和优化。本方案以电子白板、E-Learning与家校互动论坛为主要整合点,运用信息技术平台,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学习能力,使数学学习的练习由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
  1.重视动手操作与实验记录,信息技术有效运用。
  本单元面积公式的推导都是建立在学生数、剪、拼、摆的操作活动之上的,所以操作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没有一味使用信息技术,而是使动手操作与电子白板技术相结合,有效运用媒体,使教学更为生动。
  2.引导学生探究,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中,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平台引导学生去探究所研究的图形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更形象生动地找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3.高效运用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每台计算机都拥有e-learning学习平台,教师把事先设计的练习发送给每位学生,他们独立地在计算机上完成,并提交答案后,计算机自动批阅打分,同时将全班每位学生的测试成绩、每一题全班的错误率立刻反馈。教师根据系统的数据统计,及时调整下一个阶段的教学策略,针对性地进行讲评,从而提高了上课的效率。
  家校互动论坛的运用又是一大亮点。作为练习的一个拓展,教材第83页第8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各自发表见解,既尊重了学生的想法,又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家校互动论坛打破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使学生在校外参与班级共同学习成为一种可能。
其他文献
当我校的媒体素养组成立的时候,我感到教育终于放下尊贵的架子,开始深入学生的生活,开始正视曾被视为洪水猛兽、异端渣滓的游戏了,作为一名孤独地为游戏鼓与呼的教师,我感到莫大的欣慰,真正的教育应该深入孩子们的生活,深入孩子们的心灵。  游戏作为孩子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长期被成年人漠视、忽视、甚至蔑视,现在终于有人去正视游戏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创举,至少对整个中国现行的应试教育来说,是一种创举,为此,我
● 教材分析  本课例选自岭南版义务教育课程美术学科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点与线的魅力》一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材通过展示大量的图片来说明点、线构成的美就在我们的自然、生活中。  ● 学生分析  初二学生的认知、思维还不太成熟,对美术语言理解能力较差,但通过学习,学生能在理解教师意图的基础上,运用点、线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在纷繁复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教育的改革都是主要学科的事,多指追求“智育第一”的科目,现在好多改革名师都出自于主要学科,其他边缘学科(信息技术、音、体、美等),就好像无缘。其实不然,正因为我上的是信息技术课,才给我带来改革的轻松。    改革:从延长打迟到的时间开始    上课了,当教师一开始讲课,门口一声:“报告”,或者有的学生报告都不打,悄悄地就从后门溜进来。为什么学生会迟到,当然是有许多原因造成,一个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大教职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长春西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七小学各项工作稳步走向信息化管理。开发区教育局城域网开通后,更是极大地方便了学校与上级机关之问工作安排的上传下达。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已养成习惯,早晨到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办公自动化系统,查看区教育局工作安排,了解各校工作情况,进而安排本校工作;登录校园网站,查看、更新、回复信息;对上交材料、报表一律采用网络报送
宁波市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于2010年下半年开始融入到“一对一”数字化教学队伍中,一路探寻,一路思索,小有收获。  ● 行稳方能致远——起点的选择  “教育是慢的艺术”,进行教学变革更应遵行这一真理。我们在总结和反思了301(原201班)数学学科一年来的实践之后,还分别在四年级和五年级各选择一个班级教室和电脑房开展课堂实践,形成了“实验班 普通教室 专用教室”多角度的研究方式,以测试在不同环境下“一
总课题专家组:  周忠继、顾明远、周满生、王珠珠、刘雍潜、钱培德、谢锡金  梁宁建、杨季文、倪文锦、许庆豫、袁爱玲、祁永华、岑绍基、林小苹(排名不分先后)  执笔人:林小苹,现任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纵横系统教学应用研究室培训及联络主任,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总课题组专家兼秘书长。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  三项信息素养技能培育研究   ● “看打”──眼、脑、手协同并用的快速
关于实力的解释,百度百科名片中如是说:“实力指实在的力量。……对个人来说学历、职务、收入等为‘硬实力’。个人的‘软实力’,是一个人思想品德、精神面貌、性格气质和文化修养的综合表现。”  对教师来说,实力是魅力加能力的结合。教师的魅力来自良好的形象,不断的学习,广博的知识和深刻的思想。教师的实力是教师专业能力和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是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情意的外在表象。教师的“实力”,包括软实力和硬实
优秀的课件应该服务于教学,作为一个用于音乐欣赏课的课件,《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了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理解曲式结构在音乐作品中的地位和作用,感性地领略《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作品的音乐风格和特色,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立体化方式把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生。同时,将课件的优势——知识密度大、表现力强的特点发挥了出来,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看到这个课件的首页,第
为敦促联邦决策者和学校的领导人“采取大胆的步骤……来改善教育,以让美国在21世纪继续领跑”,帮助国家利用技术重建学校,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董事协会(SETDA)近期发布了一份新指南。这是国家教育技术董事协会(SETDA)和一些相关组织为即将到任的奥巴马新政府提供的政策建议,希望从联邦到州以及地方各级决策者和教育官员能改革教育,利用技术帮助学生获得21世纪技能。    ● 促进教育使用技术的十点建议  
自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整合”的实质来看,其落脚点是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即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在这种新型教学结构下,需要重新审视其中各要素所应注意的问题,使教学结构得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