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尽管社会各界历来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成立了各种安全管理机构,制定了各行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近年来全国各类安全事故还是频频发生。2010年上海市静安区“11·15”火灾和2011年北京市大兴区“4·25”火灾令人触目惊心,以沉重的代价呼唤着我们的沉思,也再一次地敲响了安全警钟。我们应该怎样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和确保安全生产?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增强安全生产的可持续性?这都拷问着我们每一个人,也考量着各级主管部门的管理水平。
对于首都北京来说,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0年,北京市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在中共北京市委第十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上,刘淇书记强调指出:“十二五”期间“在提高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上要大有作为。城市安全取决于管理水平。要层层健全和落实管理责任,形成严格管理、严格监管、严格执法的局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使城市安全地向前发展”。
正是基于此,本文以环卫行业为例,提出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扎实构建安全生产“六大体系”(即制度体系、预防体系、监控体系、应急体系、文化体系和反馈体系,如图1所示),力争开创环卫行业安全生产新局面。
一、建章立制,推进规范化建设,构建制度体系
一是加强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精细化管理是实现组织战略清晰化、内部管理规范化、资源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环卫行业的运营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要明确职责,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把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安排到位、落实到位,坚决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二是完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精细化安全生产建设要有章可循,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要有适合环卫行业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技术标准、检查考核标准,形成安全生产全系统、全方位、全过程的环卫行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体系,使安全生产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三是规范安全生产的作业记录。精细化安全生产需要有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和完善的档案记录。如实施应急预案的相应记录、设施内部定期安全检查记录、上级部门及安全专业部门的检查记录和培训记录、设施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情况记录及消防安全装置的安全性检测检查记录等。
四是健全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推进工作绩效考核,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用安全生产指标评价工作,充分调动和保护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比赛及创先争优活动。通过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营造浓厚的创先争优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健康开展。
二、真抓实干,提高软硬件配备,构建预防体系
一是提高硬件配备水平。精细化的安全管理是自上而下的积极引导和自下而上自觉响应的常态式管理模式,应加大投入,提高硬件配备水平,确保安全管理的深入实施。一要配备安全设备设施,如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事故易发地点应设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二要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防护器具、劳动保护用品、安全梯等防护用品。
二是开展隐患排查工作。精细化安全生产要从源头抓起, 防患于未然。不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仔细查找薄弱环节,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查找漏洞、消除隐患,逐项完善安全措施。对安全隐患进行了分类和分级,明确安全隐患的排查机构和职责,规范了安全隐患的排查、跟踪治理程序。坚持细致排查、不留死角,确保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同时,规范隐患排查材料,针对隐患成因,认真分析,狠抓隐患的跟踪治理工作。
三是巩固专项整治效果。通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整治以及安全生产月活动,进一步规范安全工作,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安全生产相关标准、规范的贯彻落实,推动安全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不断巩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成果。
三、精益求精,优化常态化机制,构建监控体系
一是开展安全预警工作。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是系统安全管理模式,采用系统安全分析手段和现代控制方法,分析生产中存在各种危险因素,做好系统控制,使危险因素始终保持在可控的安全状态。通过抓好预警控制和过程管理, 把事故控制和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是监控环境控制情况。重点加强对密闭作业空间、渗沥液收集处理系统、沼气收集系统、消防设施、生产生活燃气设施等方面的高密度监控,确保水、气、渣等达标排放,保证污染防控措施连续正常运行。
三是营造与周边居民的和谐关系。一要仔细查找和梳理环卫行业生产运行导致周边环境出现的问题,逐一进行研究,逐一提出治理对策和治理时限,尽快将问题整改措施落实到位,杜绝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二要密切关注周边群众的反映和诉求,预防并及时化解和消除各种矛盾,积极主动地做好群众工作,努力营造与周边居民的和谐关系新局面。
四、被甲枕戈,增强防范意识,构建应急体系
一是应急人员和物资落实到位。为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应时刻做好应急人员、装备、物资的准备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应急值守工作,应急人员随时待命,现场值班负责人在紧急情况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统一指挥调度应急人员和物资。
二是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应不定期组织各种应急演练活动,通过应急演练检查应急物资的准备情况和锻炼各岗位人员掌握处理突发事件的技能。使各岗位人员能保持端正的工作态度,把握正确的工作方法,掌握熟练的操作程序,明确各自的岗位工作应当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等一系列的管理和自我管理工作。
三是增强安全生产执行能力。正如《细节决定成败》中所说的,“我们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规章、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实现精细化管理仅有制度、标准等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相配套的运行机制,将安全生产全过程的每个重点部位和环节控制作为切入点,使之有标准、有落实、有监督、有反馈、有整改,增强安全生产精细化的执行力度。
五、凝心聚力,营造安全氛围,构建文化体系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在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中,要把观念的转变和理念的提升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中存在的缺陷,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使全体员工对精细化管理理念深入人心,使生产管理人员熟练掌握安全隐患排查及治理的有关规定和工作方法,增强主动预防安全事故的能力,最终建立起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政务网站、内部刊物、工作简报、宣传展板等媒介和平台,通过开办专题、设置专栏、悬挂宣传条幅、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展览等形式,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深入宣传报道,持续营造安全生产的舆论环境。
三是打造文化氛围。文化是安全生产的精髓,建立安全文化体系,使职工“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通过精细化理念引领,增强团队凝聚力。通过对安全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整合提炼,形成安全文化理念系统,充分发挥各种宣传阵地和舆论工具的作用,使精细化安全理念成为广大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
六、梳理归纳,促进螺旋式整改,构建反馈体系
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应遵循“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工作思路,确保信息畅通,妥善处理处置突发安全事件。同时,深挖不安全因素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以便进行正确的安全规划和安全决策,实施最优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以达到持续改进和螺旋式整改的目的。
总之,安全精细化管理是对安全管理创新模式的一种探索,是全面系统的管理模式,更是环卫行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以上六个体系的构建,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其内涵,逐步推进安全精细化管理向更高层次发展,全面提升北京市环卫行业安全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汪中求. 细节决定成败[M].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4.
[2] 王晓敏,黄伟,杨源龙,等. 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J].电力安全技术, 2008, 10(12): 66-67.
[3] 刘随生. 创新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J]. 煤炭安全, 2004, 35(10): 4-6.
[4] 汤仁华. 精细化管理是空管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J].安全管理, 2009, (6): 33-35.
[5] 康溪顺. 市政公用行业精细化管理的思考[J]. 城乡建设, 2006, (7): 63-64.
(责任编辑:文雪峰)
对于首都北京来说,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0年,北京市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在中共北京市委第十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上,刘淇书记强调指出:“十二五”期间“在提高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上要大有作为。城市安全取决于管理水平。要层层健全和落实管理责任,形成严格管理、严格监管、严格执法的局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使城市安全地向前发展”。
正是基于此,本文以环卫行业为例,提出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扎实构建安全生产“六大体系”(即制度体系、预防体系、监控体系、应急体系、文化体系和反馈体系,如图1所示),力争开创环卫行业安全生产新局面。
一、建章立制,推进规范化建设,构建制度体系
一是加强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精细化管理是实现组织战略清晰化、内部管理规范化、资源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环卫行业的运营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要明确职责,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把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安排到位、落实到位,坚决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二是完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精细化安全生产建设要有章可循,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要有适合环卫行业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技术标准、检查考核标准,形成安全生产全系统、全方位、全过程的环卫行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体系,使安全生产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三是规范安全生产的作业记录。精细化安全生产需要有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和完善的档案记录。如实施应急预案的相应记录、设施内部定期安全检查记录、上级部门及安全专业部门的检查记录和培训记录、设施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情况记录及消防安全装置的安全性检测检查记录等。
四是健全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推进工作绩效考核,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用安全生产指标评价工作,充分调动和保护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比赛及创先争优活动。通过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营造浓厚的创先争优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健康开展。
二、真抓实干,提高软硬件配备,构建预防体系
一是提高硬件配备水平。精细化的安全管理是自上而下的积极引导和自下而上自觉响应的常态式管理模式,应加大投入,提高硬件配备水平,确保安全管理的深入实施。一要配备安全设备设施,如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事故易发地点应设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二要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防护器具、劳动保护用品、安全梯等防护用品。
二是开展隐患排查工作。精细化安全生产要从源头抓起, 防患于未然。不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仔细查找薄弱环节,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查找漏洞、消除隐患,逐项完善安全措施。对安全隐患进行了分类和分级,明确安全隐患的排查机构和职责,规范了安全隐患的排查、跟踪治理程序。坚持细致排查、不留死角,确保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同时,规范隐患排查材料,针对隐患成因,认真分析,狠抓隐患的跟踪治理工作。
三是巩固专项整治效果。通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整治以及安全生产月活动,进一步规范安全工作,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安全生产相关标准、规范的贯彻落实,推动安全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不断巩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成果。
三、精益求精,优化常态化机制,构建监控体系
一是开展安全预警工作。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是系统安全管理模式,采用系统安全分析手段和现代控制方法,分析生产中存在各种危险因素,做好系统控制,使危险因素始终保持在可控的安全状态。通过抓好预警控制和过程管理, 把事故控制和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是监控环境控制情况。重点加强对密闭作业空间、渗沥液收集处理系统、沼气收集系统、消防设施、生产生活燃气设施等方面的高密度监控,确保水、气、渣等达标排放,保证污染防控措施连续正常运行。
三是营造与周边居民的和谐关系。一要仔细查找和梳理环卫行业生产运行导致周边环境出现的问题,逐一进行研究,逐一提出治理对策和治理时限,尽快将问题整改措施落实到位,杜绝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二要密切关注周边群众的反映和诉求,预防并及时化解和消除各种矛盾,积极主动地做好群众工作,努力营造与周边居民的和谐关系新局面。
四、被甲枕戈,增强防范意识,构建应急体系
一是应急人员和物资落实到位。为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应时刻做好应急人员、装备、物资的准备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应急值守工作,应急人员随时待命,现场值班负责人在紧急情况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统一指挥调度应急人员和物资。
二是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应不定期组织各种应急演练活动,通过应急演练检查应急物资的准备情况和锻炼各岗位人员掌握处理突发事件的技能。使各岗位人员能保持端正的工作态度,把握正确的工作方法,掌握熟练的操作程序,明确各自的岗位工作应当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等一系列的管理和自我管理工作。
三是增强安全生产执行能力。正如《细节决定成败》中所说的,“我们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规章、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实现精细化管理仅有制度、标准等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相配套的运行机制,将安全生产全过程的每个重点部位和环节控制作为切入点,使之有标准、有落实、有监督、有反馈、有整改,增强安全生产精细化的执行力度。
五、凝心聚力,营造安全氛围,构建文化体系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在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中,要把观念的转变和理念的提升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中存在的缺陷,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使全体员工对精细化管理理念深入人心,使生产管理人员熟练掌握安全隐患排查及治理的有关规定和工作方法,增强主动预防安全事故的能力,最终建立起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政务网站、内部刊物、工作简报、宣传展板等媒介和平台,通过开办专题、设置专栏、悬挂宣传条幅、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展览等形式,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深入宣传报道,持续营造安全生产的舆论环境。
三是打造文化氛围。文化是安全生产的精髓,建立安全文化体系,使职工“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通过精细化理念引领,增强团队凝聚力。通过对安全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整合提炼,形成安全文化理念系统,充分发挥各种宣传阵地和舆论工具的作用,使精细化安全理念成为广大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
六、梳理归纳,促进螺旋式整改,构建反馈体系
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应遵循“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工作思路,确保信息畅通,妥善处理处置突发安全事件。同时,深挖不安全因素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以便进行正确的安全规划和安全决策,实施最优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以达到持续改进和螺旋式整改的目的。
总之,安全精细化管理是对安全管理创新模式的一种探索,是全面系统的管理模式,更是环卫行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以上六个体系的构建,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其内涵,逐步推进安全精细化管理向更高层次发展,全面提升北京市环卫行业安全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汪中求. 细节决定成败[M].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4.
[2] 王晓敏,黄伟,杨源龙,等. 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J].电力安全技术, 2008, 10(12): 66-67.
[3] 刘随生. 创新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J]. 煤炭安全, 2004, 35(10): 4-6.
[4] 汤仁华. 精细化管理是空管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J].安全管理, 2009, (6): 33-35.
[5] 康溪顺. 市政公用行业精细化管理的思考[J]. 城乡建设, 2006, (7): 63-64.
(责任编辑:文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