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剜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10000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以及开腹子宫肌瘤剜除术的具体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该类患者并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开腹子宫肌瘤剜除术进行治疗。将两组疗效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实验组出血量显著更少,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有利于患者的尽快康复,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开腹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252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160-01
  近年来,子宫肌瘤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该病如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将可能导致患者尿频、排尿障碍等,严重者还导致流产甚至不孕。治疗该病,一般应用手术方式对肌瘤进行剜除。传统开腹手术方式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其并发症发生率还较高,患者满意度还较低,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还较长。我院积极开展此项研究,应用腹腔镜下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本研究时间范围为2012年3月-2013年6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共计152例。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76例。实验组研究对象年龄范围为32-58岁,平均(43.2±3.4)岁;肌瘤数量为3-6个,平均为(3.1±1.4)个;肌瘤直径为3-8cm,平均(5.6±1.7)cm。对照组研究对象年龄范围为33-60岁,平均(43.5±3.3)岁;肌瘤数量为2-6个,平均为(3.2±1.4)个;肌瘤直径为3-9cm,平均(5.7±1.5)cm。两组研究对象上述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1-3]。
  1.2.1对照组。均应用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
  1.2.2实验组。均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器具体操作方式及过程为:①首先对患者均进行全麻,仰卧位,进行术前准备;②在患者肚脐正中位置处切口后,稳妥置入腹腔镜再进行常规观察;③选择患者左右侧麦氏点位置处,分别插入一个Tr0car,其标准为0.5cm,详细观察患者的子宫肌瘤情况,包括其形状、大小、位置以及数量等;④应用垂体后叶素对患者进行局部注射稀释,其剂量为6U单位,并应用单极电钩在患者子宫前壁位置取纵形切口一处,仔细完全剔除瘤体,并暂时置于子宫附近的直肠窝处;⑤应用手术线对瘤腔进行缝合,然后在切口处使用生物蛋白胶防止发生不良粘连;⑥取出瘤体后,仔细清洗腹腔,防止发生感染。⑦进行手术切口缝合并消毒防感染处理。
  1.3观察指标。主要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同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资料应用X2和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比较。完成治疗后,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实验组出血量显著更少,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尽管子宫肌瘤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但还未查明其具体的诱因。患病后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健康。治疗该病,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年龄、生育情况以及分娩方式等多种因素,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4,5]。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病情,选择对应的方案。治疗该病,一般应用手术方式。目前针对该病的手术方式中,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开腹手术。该方式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
  在本研究中,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实验组出血量显著更少,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更短(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26%(P<0.05)。这充分证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开腹手术。该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率,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同时由于该方式属于微创手术,可以最大化的降低对患者的伤害以及外貌的影响。但由于该手术方式技术含量较高,需要操作医生提高操作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赵艳萍.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6):723-724
  [2]石鑫玮,吴媛媛,龚洵,等.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93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1):40-43
  [3]周媛萍,彭宏,梁碧宽,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减少术中出血的两种方法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8)708-710
  [4]朱珠,倪观太,周毅惠,等.子宫肌瘤剔除术三种术式临床结局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0(1):33-36
  [5]初华.小切口开腹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结局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22):67-6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巴氯芬治疗脊椎损伤后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  方法:研究对象取自于2013年6月~2013年9月,收集了接诊的80例脊椎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全体病患均有中、重度肌张力增高情况。对照组病患入院后,接受常规性综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入院后,接受常规性综合康复训练,同时给予巴氯芬片辅助治疗。  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病患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病患治疗总有效率为
期刊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肝功能检查对治疗肝硬化的临床价值。  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90例,将其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的9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给予所有患者常规的肝功能检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  结论:通常对人体肝功能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出其肝脏功能是否受损,从而能够为肝硬化患者的正确病况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肝功能检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儿童龋病发生的综合原因及防治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20例儿童体格检查的临床资料。  结果:该组患儿牙齿的龋齿发病率为12.13%(148/1220),其中以1岁儿童的发病率最低,6岁儿童的发病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增高。经混合喂养的儿童龋齿发病率较高,吃甜食诱发龋齿的发病率较高,早晚不刷牙的龋齿发病率较高,选择横刷牙
期刊
摘要:本文选取了不同年龄段成年人胃肠动力不足的患者100例以及200例使用胃肠电检测的胃肠疾病患者,其目的是探究胃肠动力异常症状与年龄的关系和胃肠电变化与胃肠疾病的关系。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研究表明,胃肠动力的异常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胃肠疾病的病变程度与FP值大小无关。研究表明,胃肠动力的异常症状会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变多,所以加强对中老年人胃肠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非常必要的。FP值是不受胃肠疾病的影响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运用螺纹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临床效果。  方法: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共收治掌指骨骨折65例(82指),其中男35例(43指),女30例(39指),年龄17-72岁(平均34.5岁);重物压伤44指,切割伤15指,碰撞伤23指;单发性骨折53例,多发骨折性12例;开放伤49指,闭合伤33指;掌骨骨折37指,指骨骨折45指;骨干部骨折35指,远近端骨折47指(其中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可口可乐治疗植物性胃石的疗效。  方法:将2011.02以前的患者21例应用碳酸氢钠+质子泵抑制剂作为对照组,2011.02之后23例的可口可乐+碳酸氢钠+质子泵抑制剂作为治疗组。两组均于治疗一周及2周后复查胃镜,观察结石有无消失,并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治疗第一周后,对照组7例痊愈,治疗组14例痊愈,两组比较,疗效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二周,两组各5例胃石消失,疗效无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100例,均行常规治疗,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10mg/次,1次/晚;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10mg/次,1次/晚,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年。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以及治疗后12个月对两组患者的Hcy(同型半胱氨酸)、IMT(颈动脉内膜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癫痫采取丙戊酸钠结合拉莫三嗪共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抽取2011年9月-2013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癫痫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对病人实施丙戊酸钠结合拉莫三嗪共同治疗,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卡马西平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给予对比分析。  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石膏外固定后悬吊消除上肢创伤后肿胀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4例上肢创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给予石膏外固定后悬吊处理)和对照组27例(给予三七伤药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肿胀消失时间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即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肿胀消失时间没有对照组长,即两组相比差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齐拉西酮与喹硫平对血清催乳素和血糖影响对照研究。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试验组给予喹硫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清催乳素及血糖的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催乳素及空腹血糖含量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