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形成性测评为道德与法治教学把脉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i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成性测评是指把测评与教学结合起来,监控学生个体和整个班级的学习状况,收集学习发生时的信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测评的方式。教师可据测评结果及时把脉正在进行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质与量。因低年级学生不适宜采用纸笔测试对其进行学习评价,形成性测评在低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尤显重要。笔者拟以一年级下册《可爱的动物》课堂教学为例,探索形成性测评在教学中的把脉作用。
  一、提问把脉,知学情、激思维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适当的、有针对性的问题,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互动交流,把脉学生品德发展的情况。
  1. 提问了解学情。在课始,笔者为了了解学生对动物种类、名称、数量的认识情况,在“我认识的动物”活动环节中,出示了一张“动物王国”图片,问:“小朋友们,动物王国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音乐会,我们来看看,哪些动物来参加了?”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互相补充,说出了图上各种动物名称。笔者继续提问:“除了图上有的动物,你们猜还有哪些动物也来参加音乐会了?”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汇报了自己知道的各种各样的动物名称。这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让学生汇报自己观察到和回忆起的动物,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检测了学生对动物的认知。
  2. 提问激发思维。学生喜欢动物,但是他们对动物的认识总是停留在表面或过于片面。为了让学生的认识向纵深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精设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如在“我喜欢的动物”这一活动环节中,笔者设计了“你喜欢什么动物,你能说出喜欢它的理由吗?”的问题。这样的拓展提问,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使其从不同角度发现动物的可爱。当有个学生说:“我喜欢蜗牛,因为蜗牛一直往前爬呀爬。”笔者立即追问:“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由此,蜗牛身上那勇往直前的精神在课堂的生成中得到了挖掘,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深层激发,道德认知得到了检测。
  二、观察把脉,测习惯、诊状态
  形成性测评的课堂观察,主要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观察学生课前准备是否充足、是否能够认真听课、是否积极参与互动、是否能够自主学习、学习目标是否达成等。通过观察把脉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用于调整和改进教学。
  1. 学习习惯的检测。在本课教学中,笔者观察到学生乐意做好课前准备,上课时能够认真倾听,也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比如,在“我和动物的故事”教学环节中,笔者让学生观看视频《老人与海鸥》,观察到学生非常专注,神情随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变化,显然已被视频中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打动。看完视频后,笔者问:同学们看了视频,一定有话要说,谁先来说?学生纷纷举手,争着发言。从观感分享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得以培养,活动目标得以实现。
  2. 学习状态的检测。课堂中,学习状态是否在线,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在“我喜欢的动物”活动环节,笔者首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小男孩的动作,再加上谜语,让学生猜猜他喜欢的是什么动物,启发引导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来告诉同学自己喜欢的动物是什么。然后设计了合作游戏“我模仿,你来猜”,让同桌合作游戏并展示。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笔者通过课堂观察,掌握学生对喜欢的动物的特性了解得是否深入、全面,同时检测学生的观察、理解、模仿、合作等学习状态,并以此组织教学,调控课堂。
  三、测试把脉,促内化、达目标
  随堂测试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机环节和有效方法。课堂中精心设计测试题目,可通过配对、选择、判断等适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的题型,及时反馈出学生通过活动内化的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把脉预期的品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1. 配对题设计。例如,笔者在活动中精心设计了“连一连”(动物图片与动物儿歌连线)这一环节,课件左边是三种动物的谜语,右边是五种动物的名称,让学生把谜语和对应的动物名称连起来。这既检测了学生对动物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的了解,又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动物的可爱,增强了对动物的喜爱。
  2. 选择题设计。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设计选择题可以根据学生在面临多种情况时所做的分析、比较和选择,检测学生的道德认知或法治意识水平。比如在本课教学中,可以在“怎样才是真喜欢”活动环节中设计“你认为真喜欢动物的行为是(?摇?摇)”选择题。选项1:欢欢很喜欢家里的金鱼,天天给金鱼不停地喂食;选项2:东东在猴山玩得非常开心,随意把香蕉扔向猴子;选项3:红红在爸爸帮助下给小鸟搭个窝,欢迎它们常来;选项4:明明很喜欢小猫,但是有时候会拿棍子追打小猫。学生很容易就能够选中正确答案。此时可以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行为不是真喜欢动物?从而检测学生对“怎样才是真喜欢动物”的道德认知。在辨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善待动物、尊重动物、保护动物。
  四、作业把脉,重储备、深拓展
  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所以除了课堂活动体验外,教师还应安排科学合理的家庭作业,即课前准备活动、课后延伸活动,以对课堂活动进行必要的储备、补充和拓展。
  1. 课前准备活动。执教《可爱的动物》之前,笔者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一年级的学生大多对小动物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这种亲近感使他们愿意去观察、了解动物,但由于他们年纪小,接触动物的机会可能不太多,对动物的认知有限。因此,笔者引导学生做足课前准备:①仔细观察动物,搜集动物的资料,讲述自己和动物之间的一个小故事;②准备一幅照片、绘畫、剪贴作品,或一个动物头饰、一段与动物相处的小视频,来展示自己喜欢的动物;③搜集人类模仿动物得到的新技术或新机械设备的案例。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体验了动物与人的紧密联系,增进了对动物的了解和喜爱之情,构建了新的认知,增强了生活体验和道德体验。
  2. 课后延伸活动。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分享了自己喜欢的动物,讲述了自己和动物之间的故事,还知道了动物也能当人类的“老师”,充分感受了动物的可爱,畅谈活动收获之后,笔者进行课后活动布置:①观察:看看自己周围(草丛里、菜地上、大树上、水里……)都有哪些动物朋友?②思考:怎样做才是真正喜欢动物?动物也有自己的脾气,和动物相处应该注意什么?这样的问题设计,是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向课后延伸,让学生对动物做进一步了解,增进学生喜欢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第二十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黄晓夏)
其他文献
在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中华民族诞生了无数的艺术文化瑰宝,篆刻艺术便是其一。在小学美术课中开展篆刻教学,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学生的艺术文化体验,这是落实德育教育和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由于篆刻艺术对小学生而言比较陌生,教学起来比较吃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理论传递变得具有趣味性,确保学生在接触篆刻的过程中能够有足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其次,围绕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落实技巧指
期刊
核心素养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中最受关注的热点。我们不仅要在观念上进一步提升、理解核心素养的理念,更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去践行。然而,纵观小学英语课堂,许多教师对于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融合核心素养理念做得还很不到位。因此,本文以李若涵老师执教的闽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6 Weather Part B一课为例,具体剖析如何将核心素养理念落实到日常的英语教学实践中。  一、关注情境创设,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期刊
【摘 要】教案是教師教学准备结果的物化表现形态,集中体现了教师对特定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有机融合的深度理解,是教师实施教学的蓝图,既对教学过程起着导航作用,又是评价和反思教学效果的参照坐标。在教案撰写中,有效处理预设期待与生成空间的关系,并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运用好现代媒体技术,是现代课堂教学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明确课标要求、教材意图与学生实际,作为安排预设期待的依据,要充分预见学生的学习困
期刊
2018年秋季,我们有幸赴美进行了为期十天的研修学习。在为期十天的研修过程中,我们走进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以下简称“加州”)的几所高校,听取了教授们的专题讲座,了解到对方的一些教育教学理念;走进了当地的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了当地基础教育的基本情况;走进了当地的教育局,了解了当地教育管理的方式。十天时间,讲座、交流等公务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在繁忙的活动中,我们脚步匆匆,同时也受益匪浅
期刊
许多中小学疲于应对繁重的“进校园”任务,其实不妨试试把“进校园”任务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也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将试以“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为例,呈现综合实践活动与“政策法规进校园”二者融通的意义及其实现的路径。  一、融通综合实践活动与“政策法规进校园”的意义  (一)二者融通之于“政策法规进校园”的意义  开展“政策法规进校园”,其目的之一是通过教育,使学生认同相关的政策法规,并转化为自觉
期刊
第一次看到于永正老师的这本《我的教育故事》时,吸引我的是浅色牛皮纸封面上那一高大又模糊的人物倒影。继续看过去,写在书名右侧的一句“我自以为我的教育不空虚,因为我有情,我的情无处不在”,顷刻间击中了我的心怀。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时而冥思、时而落泪、时而大笑,所有的文字都化作了一股气息在我心中弥漫。概而论之,我阅读本书的体悟可表达为以下三个方面。  写作,让教育更有意义  作为一名语文界的教学名师
期刊
【教学目标】  1. 认读德、扁等生字,书写扁、师等字。借助图片和生活实际了解斗笠、不料等词语的意思。  2. 通读课文,领会领袖以身作则、同甘共苦之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佩。  3. 学习动宾短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  4. 初步培养学生懂得抓关键词进行复述故事的能力。  【教学重点】  感悟革命精神,体会伟人的高尚情怀。  【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感悟革命精神,体会伟人胸怀。  2.
期刊
少年儿童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期,是身体发展和知识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习惯养成与心理成长的重要节点。在这个时期,孩子们会有很多让人惊喜的发展,也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不尽如人意的突发问题。对此,如果能即时地抓住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化不利为有利、化问题为成长的转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则可以显见优秀班主任独特的智慧。  林志超老师有很多机智而又艺术应对这些问题的智慧案例,采撷一二,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为了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许多学校、教师纷纷以本校学生为对象,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精心设计“个性化”的校本作业,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动力。如何建立符合学生实际的校本作业,实现“增效减负”是每个一线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笔者结合所在学校校本作业的设计研究过程谈谈几点看法。  一、研究作业特点,理解作业本质  一份恰當适宜的校本作业,不仅可以巩固
期刊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统编版三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的主题就是“大胆想象”,整个单元延续了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编排体系,旨在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充分发挥统编版教材的编排优势,挖掘习作单元的核心内涵,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呢?下面,笔者就来谈一谈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编排特点,以及提高习作教学成效的策略。  一、透析统编版教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