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看到于永正老师的这本《我的教育故事》时,吸引我的是浅色牛皮纸封面上那一高大又模糊的人物倒影。继续看过去,写在书名右侧的一句“我自以为我的教育不空虚,因为我有情,我的情无处不在”,顷刻间击中了我的心怀。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时而冥思、时而落泪、时而大笑,所有的文字都化作了一股气息在我心中弥漫。概而论之,我阅读本书的体悟可表达为以下三个方面。
写作,让教育更有意义
作为一名语文界的教学名师,于永正老师除进行教研教学外,还非常热爱写作。因为他还想再留给教师们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也因为如此,我们才得以读到这本书以及他的一系列文集。
该书的代序中,吴非老师这样写道:在病榻上,于老师仍然怀着一颗童心,诉说着对教学和课堂真诚的爱,他能记得那么多小事,因为那些小事,学生得到了精神的滋养,于永正也成为于永正。后记《让生命在文字里延续》中,于然老师(于永正老师的女儿)也提到爸爸曾对她说:“然然,我的生命在我的文字中延续。以后想爸爸的时候,就在我留给你的书中寻找爸爸吧。”原来,文字还可以作为一种念想留给我们的后代,以免他们日后思人无物。
斯人已去,时不待我。于老师的生命长在语文教育里,也必将在语文教育里延续。无疑,写作为于老师的教育生涯更添了一份精神色彩与教学意义。我们阅读此书,就是在汲取于老师的教育思想精华,就是在继续他对语文、对教育无尽的爱。作为教师,虽然我们没有于老师的才学与博识,但我们也可以从日常教学故事、教学随笔开始,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写下些什么。
教语文,我们到底该怎么做
关于学语文、教语文,于老师在书中提到:字写得好,书读得多,文写得棒,怎么会考不好语文?确实,语文的真谛如此。而教儿童学语文都是些很实在的事,必须实打实地教,手把手地教。
关于读书,尤其是开口朗读,于老师不仅提倡学生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朗读课外书。多读,成诵,并记在心里。他总是以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为学生作参照,作示范,使学生在朗读中逐渐提高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而每一个人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无一不紧紧依赖于这种敏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皆为如此。
关于写字,他说:写好字,是“儿童的语文”的应有之义,家长把孩子交给我,六年下来,如果连字都写不成样,我这个老师不问心有愧吗?正是怀揣着这份责任与意识,于老师终生都在不断地精进自己的书法造诣,并将其无私地教授给学生。书中还有许多关于他指导学生习字、练字以及学生因为他教的一手好字而在人生中大获裨益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关于作文,不论口头与书面,于老师常采用的是:亲身示范、写下水文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写作契机。
比如,《钓鱼的故事》一文描述,他带着学生去钓鱼,然后组织学生将钓来的鱼拿来慰问五保户。他将“慰问”看成是一次现实的口语交际。“去前,我对两班学生做了以下交代:一、进门要先打招呼,再由组长说明来意,即慰问的原因,接着把鱼送上;二、询问‘五保’老人的生活情况;三、分别时说说祝愿的话并道别。总的要求是:热情大方,注意倾听。”
又比如,《赏菊的故事》一文所写,他带着学生一起去赏菊。活动前他不布置作文任务,只管让学生尽兴地投身活动中,师生现场为菊花取名,赏花、议花不亦乐乎。回来后他又组织学生大谈感受,出示写作要求,学生“情动而辞发”,师生共写,其乐融融。因为他知道:让学生“多看美的东西”,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一旦行诸文字,则是对美的回味与凝练,会让美融于血脉。
关于家庭作业,于老师非常反对题海战术。他是这样做的:让学生有选择地做练习册上的题;不久,干脆把练习册废了,一题不做;再不久,把写日记改为写周记——一周写一篇;再不久,把周记也废了,只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作文。家庭作业只有三样:练字、练琴、读课外书。只是每次考试临近了,才指导学生做几张练习卷,让学生熟悉熟悉题型。
“学生字写得越好越喜欢写字,课文朗读得越好越喜欢朗读,作文写得越好越喜欢写作文,这才是语文教学成功的规律。”因为成功而喜悦,因为喜悦而追求更高的成功。掌握了这个规律,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
育人,智慧要与爱同行
教育为谁?怎样才能把学生教育好?于老师告诉我们:除了爱,一个教师还需要更多的教育智慧。
在《不让地里长草,就种上庄稼》一文中,面对故意挑战老师耐心与智慧的愣头青,于老师化窘迫为笑话,在幽默中成功化解尴尬且还俘获了学生的心。该生学习兴趣不高,成绩差,为了让“地里不长草”,于老师就努力给他在朗读上“找事干”。不仅在课堂上格外指导,还特意要求他回家后朗读课外书。学生有了任务驱动,再也没心思捣乱了。“一个人对读书有了兴趣,就有了希望。学生的兴趣越广泛,爱好越多,他地里野草的生长空间就越狭小。”
还有诸如《粉笔头的故事》《中庸的智慧》《雪中送炭》《规矩》《“老班长”》等等篇章都是在写一件件教学中的小事,而于老师的智慧也都在这些小事中尽显,留给我们的既是经验也是财富。
透过这些故事,我也领略到了于老师饱读诗书的学识。不论是智斗调皮鬼,还是校园之外与学生相处,他总能将《论语》《中庸》的核心思想灵活运用,唐宋詩词、名篇名句更是在课堂上信手拈来。甚至生活中的俗语、谚语也都被他巧妙移植于教学与育人中,润物无声,不露痕迹。
于老师尊重儿童身心,亲近儿童,俯身倾听儿童,最大限度地调动儿童。通过组织学生游泳、钓鱼、参观军营、与其他学校联盟通信、一起参观当地景色,以及家访、放学路上与学生聊天等,他让自己妥妥地走进了每个学生的心里。而当满腔的爱意与满腹的智慧相交,教育便创造了传奇。他的弟子遍布全国,他的爱洒满大地。
掩卷深思,我认为于永正老师的故事将成为每一个为人师者最好的激励,因为那是独属他自己身上天然的教育魅力。吴非老师在序言中说:教育的魅力,常常就在于教师的恒心与智慧。上好一节课未必有多难,可要想让每节课都能保证职业品质,一节一节地上,目送一届一届学生走出校门,让课堂、学校和教师像画面、像雕像一样,成为他们一生“精神底子”的一部分,则要像于老师那样去做。
是的,像于老师那样去做。为教育坚守,且以深情至白头。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王振辉)
写作,让教育更有意义
作为一名语文界的教学名师,于永正老师除进行教研教学外,还非常热爱写作。因为他还想再留给教师们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也因为如此,我们才得以读到这本书以及他的一系列文集。
该书的代序中,吴非老师这样写道:在病榻上,于老师仍然怀着一颗童心,诉说着对教学和课堂真诚的爱,他能记得那么多小事,因为那些小事,学生得到了精神的滋养,于永正也成为于永正。后记《让生命在文字里延续》中,于然老师(于永正老师的女儿)也提到爸爸曾对她说:“然然,我的生命在我的文字中延续。以后想爸爸的时候,就在我留给你的书中寻找爸爸吧。”原来,文字还可以作为一种念想留给我们的后代,以免他们日后思人无物。
斯人已去,时不待我。于老师的生命长在语文教育里,也必将在语文教育里延续。无疑,写作为于老师的教育生涯更添了一份精神色彩与教学意义。我们阅读此书,就是在汲取于老师的教育思想精华,就是在继续他对语文、对教育无尽的爱。作为教师,虽然我们没有于老师的才学与博识,但我们也可以从日常教学故事、教学随笔开始,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写下些什么。
教语文,我们到底该怎么做
关于学语文、教语文,于老师在书中提到:字写得好,书读得多,文写得棒,怎么会考不好语文?确实,语文的真谛如此。而教儿童学语文都是些很实在的事,必须实打实地教,手把手地教。
关于读书,尤其是开口朗读,于老师不仅提倡学生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朗读课外书。多读,成诵,并记在心里。他总是以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为学生作参照,作示范,使学生在朗读中逐渐提高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而每一个人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无一不紧紧依赖于这种敏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皆为如此。
关于写字,他说:写好字,是“儿童的语文”的应有之义,家长把孩子交给我,六年下来,如果连字都写不成样,我这个老师不问心有愧吗?正是怀揣着这份责任与意识,于老师终生都在不断地精进自己的书法造诣,并将其无私地教授给学生。书中还有许多关于他指导学生习字、练字以及学生因为他教的一手好字而在人生中大获裨益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关于作文,不论口头与书面,于老师常采用的是:亲身示范、写下水文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写作契机。
比如,《钓鱼的故事》一文描述,他带着学生去钓鱼,然后组织学生将钓来的鱼拿来慰问五保户。他将“慰问”看成是一次现实的口语交际。“去前,我对两班学生做了以下交代:一、进门要先打招呼,再由组长说明来意,即慰问的原因,接着把鱼送上;二、询问‘五保’老人的生活情况;三、分别时说说祝愿的话并道别。总的要求是:热情大方,注意倾听。”
又比如,《赏菊的故事》一文所写,他带着学生一起去赏菊。活动前他不布置作文任务,只管让学生尽兴地投身活动中,师生现场为菊花取名,赏花、议花不亦乐乎。回来后他又组织学生大谈感受,出示写作要求,学生“情动而辞发”,师生共写,其乐融融。因为他知道:让学生“多看美的东西”,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一旦行诸文字,则是对美的回味与凝练,会让美融于血脉。
关于家庭作业,于老师非常反对题海战术。他是这样做的:让学生有选择地做练习册上的题;不久,干脆把练习册废了,一题不做;再不久,把写日记改为写周记——一周写一篇;再不久,把周记也废了,只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作文。家庭作业只有三样:练字、练琴、读课外书。只是每次考试临近了,才指导学生做几张练习卷,让学生熟悉熟悉题型。
“学生字写得越好越喜欢写字,课文朗读得越好越喜欢朗读,作文写得越好越喜欢写作文,这才是语文教学成功的规律。”因为成功而喜悦,因为喜悦而追求更高的成功。掌握了这个规律,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
育人,智慧要与爱同行
教育为谁?怎样才能把学生教育好?于老师告诉我们:除了爱,一个教师还需要更多的教育智慧。
在《不让地里长草,就种上庄稼》一文中,面对故意挑战老师耐心与智慧的愣头青,于老师化窘迫为笑话,在幽默中成功化解尴尬且还俘获了学生的心。该生学习兴趣不高,成绩差,为了让“地里不长草”,于老师就努力给他在朗读上“找事干”。不仅在课堂上格外指导,还特意要求他回家后朗读课外书。学生有了任务驱动,再也没心思捣乱了。“一个人对读书有了兴趣,就有了希望。学生的兴趣越广泛,爱好越多,他地里野草的生长空间就越狭小。”
还有诸如《粉笔头的故事》《中庸的智慧》《雪中送炭》《规矩》《“老班长”》等等篇章都是在写一件件教学中的小事,而于老师的智慧也都在这些小事中尽显,留给我们的既是经验也是财富。
透过这些故事,我也领略到了于老师饱读诗书的学识。不论是智斗调皮鬼,还是校园之外与学生相处,他总能将《论语》《中庸》的核心思想灵活运用,唐宋詩词、名篇名句更是在课堂上信手拈来。甚至生活中的俗语、谚语也都被他巧妙移植于教学与育人中,润物无声,不露痕迹。
于老师尊重儿童身心,亲近儿童,俯身倾听儿童,最大限度地调动儿童。通过组织学生游泳、钓鱼、参观军营、与其他学校联盟通信、一起参观当地景色,以及家访、放学路上与学生聊天等,他让自己妥妥地走进了每个学生的心里。而当满腔的爱意与满腹的智慧相交,教育便创造了传奇。他的弟子遍布全国,他的爱洒满大地。
掩卷深思,我认为于永正老师的故事将成为每一个为人师者最好的激励,因为那是独属他自己身上天然的教育魅力。吴非老师在序言中说:教育的魅力,常常就在于教师的恒心与智慧。上好一节课未必有多难,可要想让每节课都能保证职业品质,一节一节地上,目送一届一届学生走出校门,让课堂、学校和教师像画面、像雕像一样,成为他们一生“精神底子”的一部分,则要像于老师那样去做。
是的,像于老师那样去做。为教育坚守,且以深情至白头。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王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