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藏族文化博大精深,但是这些文化不是一气呵成的,也受到了很多外来文化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来自佛经翻译过程之中。与此同时,藏族文化也进行过输出,在文化输入和输出的历史过程中,藏族传统文化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藏族文化受外来文化冲击的情况进行分析,浅析其所受到的一些影响。
【关键词】:藏族文化;翻译;影响
我们现在所形成的文化是过去几个世纪中不断演化而来,演化并不代表进化,因为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文化不一定是进化的。但是原有的文化会因为人类的交际交流而不断发生变异,有些文化在时代的发展中丢失或者改变原来的面貌,这是毋庸置疑的。藏族人的文化也是如此,虽然有几千的历史文化,除了历史的部分以外,文化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而不断变异,这些文化的变异不仅仅是文化输入,还有很多输出的部分。佛教作为藏族历史上最长久的政治和宗教意识形态来存在,对藏族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笔者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藏族文化受到的一些影响。
一、藏族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即文化输入阶段
佛教对藏族文化的影响,不能简单地从文化的变异来解释,应该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其变异的历史成因,才能理清思路,方便理解。佛教文化的吸收首先是藏族统治阶级收入进来,并不是本地文化支撑不了或者满足不了精神文化的需求,虽然印度佛教文明发展的非常好,但是在公元6世纪末至7世纪初时,印度佛教文明遭到印度教的冲击,渐渐远离政治和经济中心,而当时的藏族统治阶级在过去几个世纪中几乎被本教巫氏所控制,从而寻求新的权力出路而开始引进佛教。笔者认为这一阶段乃是文化输入阶段。
这一阶段是吐蕃时期的佛教输入阶段。吐蕃时期的佛教传入是纯粹的文化输入,不管从意识形态的需要还是政治的需求,从吐蕃建立以来,就开始逐步输入佛教,在吐蕃国内制定法律维护佛教,建立三宝(建立桑耶寺、七试人出家和译经)而开始弘扬佛教。佛教未传入之前是藏地有本土信仰本教,所以在传入的过程中非常艰难,本教与佛教斗争作为皇室宗教而演变为宫廷内部的权利之争,这种斗争最终导致吐蕃王朝的灭亡。在吐蕃时期,即松赞干布在位时期大力弘扬佛法,在法律上制定了十六善法等颁布至民间,从而很多原有的祭祀方式和处世方式因为佛教思想的传播发生了变化,比如过去的血祭等在随着佛教的传入而渐渐被淘汰了。莲花生大师进藏后,很多本教的鬼神降伏作为佛教的护法神,这些都对藏族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佛教经典的翻译,对本土宗教的冲击也是非常大的,促使他们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方式,佛本之争和顿渐之争等在上层阶级和大众社会上肯定影响较深。
二、藏族文化孕育成型并尝试输出阶段
这一阶段是吐蕃王朝解体后的分裂割据阶段。藏族地方势力崛起,形成了独霸一方的割据势力,互不统属,因为这个原因,这一时期的译经事业也是非常的活跃,从而这个时期成为了藏族历史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种思想和修行方式蜂拥而来,各种经典的出现使得最后把佛所说经和典籍分类开来,整理编著形成了《大藏经》,《大藏经》的编著预示着藏族文化以藏傳佛教文化为主孕育成型。这一时期从历史上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段历史,但是藏族人对教法一如既往地虔诚,从不持怀疑态度,虽然他们的生活每天都在水深火热之中,对于教法的信任和虔诚从未递减过,他们将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了修建寺庙、翻译佛经和修炼上。各教派最终的目的都是相同的,但是在修行的方式和解说的方式上略有区别而形成了六大教派和各种小教派。以大译师仁青桑布为主的译经师,从克什米尔翻译了诸多新的宁玛派教典而成为了新宁玛派。在到这个时期时,印度的佛教几近灭亡,很多印度佛教徒开始往克什米尔和西藏方向寻找出路,而藏族译师们仍不断带着重金和冒着生命危险前往印度学习。元朝时期,萨迦派在权力上的得势成为了藏区的政教霸主,因此不仅在卫藏建立寺院,还在康区和安多地区也建立了无数座寺院,噶举派也在卫藏和康区获得过一定的势力,但是在后来的格鲁派在政教两方面得势的情况下,藏区很多其它教派的寺院不断改宗成为了格鲁派寺院。在甘丹颇章时期,很多历史著作和民间说唱的故事都不断被当局改编成对佛教和印度相关的历史和故事,教派之间的斗争和政治势力之间的尔虞我诈使得政教合一的政体变得面目前非,这种教派间的偏见和互相诋毁在民间受到的影响也是深入人心的。从元代时期萨迦派大智者萨迦班智达前往前往凉州与阔端会面后直至明、清和中华民国时期,藏传佛教不断尝试并不同程度地输出到内地,在萨迦、噶举、格鲁派等在西藏政治上权力的交替中,不断地派活佛和上师到内地进行传播发展藏传佛教。在北京为主的周边建立起诸多藏传佛教寺院,并在在京城出现络绎不绝的藏传佛教大小活佛和上师。
三、藏传佛教文化输出阶段
这一阶段是新时期的藏传佛教输出阶段。很多人对这样的说法不太赞成,但是新时期佛教输入到国外以及内地之后,很多文化现象反射到藏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上师在内地活动的频繁,使得更多的上师前往内地弘扬佛法,从而有了在北京朝阳区有3万仁波切的说法。他们从内地城市将发达的物质和比较先进的技术和思想带回到藏区,让藏区的很多信徒认识到自己多方面的不足,包括引以为傲的自己信仰方式的不足,比如在吃素和放生这些活动上无法与内地信众相提并论,从而更多的人提倡吃素和放生,也有了6000只放生羊放到色达草原的新闻,从而在网民中有了放生方面的一段争论,虽然最后都不得而终。在藏传佛教的输出过程中,很多经典翻译成了汉文,活跃了译经事业和出版事业,这一点从藏族文化发展上来说应该是值得一提的。另外,随着藏传佛教西溅,国际上研究佛教和藏族文化历史的也不断多起来。一些对佛教经典的研究就从藏文典籍的翻译和注解而形成,从而藏族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佛教经典重新开始进行关注和学习,很多在寺院的僧人开始学习汉语和英文等,很多在校的学生开始学习佛经和传统文学。对于内地信众来说,藏传佛教的传入使得很多人找到了心灵归宿,也使得他们向善向美。
四、结语
以上这些都说明藏族文化在历史上坚守自己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不断吸收外来文明,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将自己的文明输出到其他需要的地方。从而藏族人的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虽然一些保守派极力反对藏族传统文化内容翻译成其它语种,反对文化的输出方式,但是笔者认为人类文明是属于全人类的,文明的硕果应该由人类共同享用。
参考文献:
[1]C.恩伯M.恩伯.著,杜彬彬译,刘钦审校.文化的变异[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第1版.
[2] 夏玉·平措次仁,西藏文化历史通述[M].西藏人民出版社.2015年12月第1版.
[3] 庄孔韶,人类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4] 黄维忠,佛光西渐[M].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7年1月第1版.
【关键词】:藏族文化;翻译;影响
我们现在所形成的文化是过去几个世纪中不断演化而来,演化并不代表进化,因为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文化不一定是进化的。但是原有的文化会因为人类的交际交流而不断发生变异,有些文化在时代的发展中丢失或者改变原来的面貌,这是毋庸置疑的。藏族人的文化也是如此,虽然有几千的历史文化,除了历史的部分以外,文化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而不断变异,这些文化的变异不仅仅是文化输入,还有很多输出的部分。佛教作为藏族历史上最长久的政治和宗教意识形态来存在,对藏族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笔者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藏族文化受到的一些影响。
一、藏族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即文化输入阶段
佛教对藏族文化的影响,不能简单地从文化的变异来解释,应该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其变异的历史成因,才能理清思路,方便理解。佛教文化的吸收首先是藏族统治阶级收入进来,并不是本地文化支撑不了或者满足不了精神文化的需求,虽然印度佛教文明发展的非常好,但是在公元6世纪末至7世纪初时,印度佛教文明遭到印度教的冲击,渐渐远离政治和经济中心,而当时的藏族统治阶级在过去几个世纪中几乎被本教巫氏所控制,从而寻求新的权力出路而开始引进佛教。笔者认为这一阶段乃是文化输入阶段。
这一阶段是吐蕃时期的佛教输入阶段。吐蕃时期的佛教传入是纯粹的文化输入,不管从意识形态的需要还是政治的需求,从吐蕃建立以来,就开始逐步输入佛教,在吐蕃国内制定法律维护佛教,建立三宝(建立桑耶寺、七试人出家和译经)而开始弘扬佛教。佛教未传入之前是藏地有本土信仰本教,所以在传入的过程中非常艰难,本教与佛教斗争作为皇室宗教而演变为宫廷内部的权利之争,这种斗争最终导致吐蕃王朝的灭亡。在吐蕃时期,即松赞干布在位时期大力弘扬佛法,在法律上制定了十六善法等颁布至民间,从而很多原有的祭祀方式和处世方式因为佛教思想的传播发生了变化,比如过去的血祭等在随着佛教的传入而渐渐被淘汰了。莲花生大师进藏后,很多本教的鬼神降伏作为佛教的护法神,这些都对藏族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佛教经典的翻译,对本土宗教的冲击也是非常大的,促使他们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方式,佛本之争和顿渐之争等在上层阶级和大众社会上肯定影响较深。
二、藏族文化孕育成型并尝试输出阶段
这一阶段是吐蕃王朝解体后的分裂割据阶段。藏族地方势力崛起,形成了独霸一方的割据势力,互不统属,因为这个原因,这一时期的译经事业也是非常的活跃,从而这个时期成为了藏族历史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种思想和修行方式蜂拥而来,各种经典的出现使得最后把佛所说经和典籍分类开来,整理编著形成了《大藏经》,《大藏经》的编著预示着藏族文化以藏傳佛教文化为主孕育成型。这一时期从历史上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段历史,但是藏族人对教法一如既往地虔诚,从不持怀疑态度,虽然他们的生活每天都在水深火热之中,对于教法的信任和虔诚从未递减过,他们将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了修建寺庙、翻译佛经和修炼上。各教派最终的目的都是相同的,但是在修行的方式和解说的方式上略有区别而形成了六大教派和各种小教派。以大译师仁青桑布为主的译经师,从克什米尔翻译了诸多新的宁玛派教典而成为了新宁玛派。在到这个时期时,印度的佛教几近灭亡,很多印度佛教徒开始往克什米尔和西藏方向寻找出路,而藏族译师们仍不断带着重金和冒着生命危险前往印度学习。元朝时期,萨迦派在权力上的得势成为了藏区的政教霸主,因此不仅在卫藏建立寺院,还在康区和安多地区也建立了无数座寺院,噶举派也在卫藏和康区获得过一定的势力,但是在后来的格鲁派在政教两方面得势的情况下,藏区很多其它教派的寺院不断改宗成为了格鲁派寺院。在甘丹颇章时期,很多历史著作和民间说唱的故事都不断被当局改编成对佛教和印度相关的历史和故事,教派之间的斗争和政治势力之间的尔虞我诈使得政教合一的政体变得面目前非,这种教派间的偏见和互相诋毁在民间受到的影响也是深入人心的。从元代时期萨迦派大智者萨迦班智达前往前往凉州与阔端会面后直至明、清和中华民国时期,藏传佛教不断尝试并不同程度地输出到内地,在萨迦、噶举、格鲁派等在西藏政治上权力的交替中,不断地派活佛和上师到内地进行传播发展藏传佛教。在北京为主的周边建立起诸多藏传佛教寺院,并在在京城出现络绎不绝的藏传佛教大小活佛和上师。
三、藏传佛教文化输出阶段
这一阶段是新时期的藏传佛教输出阶段。很多人对这样的说法不太赞成,但是新时期佛教输入到国外以及内地之后,很多文化现象反射到藏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上师在内地活动的频繁,使得更多的上师前往内地弘扬佛法,从而有了在北京朝阳区有3万仁波切的说法。他们从内地城市将发达的物质和比较先进的技术和思想带回到藏区,让藏区的很多信徒认识到自己多方面的不足,包括引以为傲的自己信仰方式的不足,比如在吃素和放生这些活动上无法与内地信众相提并论,从而更多的人提倡吃素和放生,也有了6000只放生羊放到色达草原的新闻,从而在网民中有了放生方面的一段争论,虽然最后都不得而终。在藏传佛教的输出过程中,很多经典翻译成了汉文,活跃了译经事业和出版事业,这一点从藏族文化发展上来说应该是值得一提的。另外,随着藏传佛教西溅,国际上研究佛教和藏族文化历史的也不断多起来。一些对佛教经典的研究就从藏文典籍的翻译和注解而形成,从而藏族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佛教经典重新开始进行关注和学习,很多在寺院的僧人开始学习汉语和英文等,很多在校的学生开始学习佛经和传统文学。对于内地信众来说,藏传佛教的传入使得很多人找到了心灵归宿,也使得他们向善向美。
四、结语
以上这些都说明藏族文化在历史上坚守自己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不断吸收外来文明,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将自己的文明输出到其他需要的地方。从而藏族人的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虽然一些保守派极力反对藏族传统文化内容翻译成其它语种,反对文化的输出方式,但是笔者认为人类文明是属于全人类的,文明的硕果应该由人类共同享用。
参考文献:
[1]C.恩伯M.恩伯.著,杜彬彬译,刘钦审校.文化的变异[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第1版.
[2] 夏玉·平措次仁,西藏文化历史通述[M].西藏人民出版社.2015年12月第1版.
[3] 庄孔韶,人类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4] 黄维忠,佛光西渐[M].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7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