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亻”变的“匕、七、卩、””旁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der_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期介绍了“亻”变形为“儿、几、尸”的情况,本期介绍“亻”变形为“匕、■、卩、■”的情况。
  一、“亻”变“匕”
  甲骨文“■”也变形为“匕”,如“死、顷”,但“匕”多来自甲骨文右向的“■”,如“北、比、此、尼”等字。“匕”的撇是“亻”的头和手臂,“乚”是身体和腿脚。选析如下。
  1.死
  会意字。“死”中的“匕”不是死人而是活人。甲骨文作“■”,左旁是残骨(歺,音è),代表死尸;右边“■”是侧立的人,合起来是人对着残骨垂首哀伤的情境图。隶书作“■”,把“歺”的短横拉长写成“歹(■)”,“亻”写成“匕”。本义是死亡,引申为呆板、不灵活,如“死板”“死心眼儿”。又引申作形容词,表示达到极点,如“笑死人了”“讨厌死了”。
  教师指导书写时要提醒学生,“死”不是左右结构,是上下结构,“歹”的横要写长遮覆“匕”。
  2.比
  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作“■”,用两人并肩而行表示并列的意思,“匕”兼表音。本义是并列,引申为挨着、紧靠、相连接,如“比比皆是”“鳞次栉比”。进而引申为相近,如“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人并肩”也形成了对比,由此引申为比较,如“比一比”“比赛”;又引申为比拟、比喻。
  教写“比”字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常将“比”与“北”混淆写错,教师要给学生讲解区分和识记的方法:这二字都由两个“亻”构成,不同的是,“北”的甲骨文是“■”,是两人背对背之形,因此楷书“北”的左右偏旁不一样;“比”是两人都朝右的方向,所以楷书都是“匕”。二是要把“比”的笔顺笔形知识说清楚:书写“比”时,为了运笔便捷顺畅和字形结构美观,左旁“匕”要写成“■”,第一笔是短横,第二笔是竖提,笔势运向右上方是为了顺势接写右旁“匕”的第一笔。这样,学生在理解中学写生字,既可减少把“比”错写成“北”或“匕匕”的现象,也学到了汉字的笔顺知识。
  3.此
  会意字。甲骨文作“■”,小篆作“■”,左旁是“止”,即脚,表示站立,右旁是“亻”,合起来表示人站立的地方。引申为表示近指的代词,相当于“这”“这个”,如“此人”“如此”“此时此地”。又引申表示此时或此地,如“到此结束”“从此以后”“由此向前”。又引申表示这样,如“长此以往”“何至于此”。
  不过,楷书中有些字的“匕”是不是与“亻”有关还有争议。比如甲骨文“■”,对它的解释一直有两种意见。有人认为像侧立妇女温顺的形象,作意符表示雌性,如“牝牛”“牝鸡司晨”。牝,音pìn,意思是雌性的(鸟兽)。有人则认为,“■”像古代一种前端较尖能撮取肉食的长柄羹匙的侧形,是古代的一种饭勺,作偏旁表示勺,如“旨、匙”。有一种短剑头部像“匕”,因此称为匕首。“■”到秦隶写作“■”,楷书写作“匕”。还有些字的“匕”旁,可以确定为其他字的变体,与上述的人、雌性等义无关,如“它、仑、老、能、疑”。汉字是要具体分析的。
  二、“亻”变“■”
  “■”音huà,甲骨文写作“■”,是“■(亻)”的倒写,表示变化。汉隶寫作“■”,与“匕”形近。楷书为了区别,使撇与竖弯钩“乚”相交,即往左下出头成“■”,“匕”的两笔是相接关系。“■”曾是“化”的古字,现在只作“化”的偏旁。
  “化”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作“■”,一人正立一人倒立,好似杂耍变化一样;“■”兼表音。金文写作“■,古隶写作“■”。本义是
  变化。
  “化”在“花、华、货”等字中作音符,“■”不要错写成“匕”。
  三、“亻”变“卩”
  甲骨文“■”是人的侧立形,此“亻”如果跪坐下来,就变成了甲骨文的“■”,音jié,像屈膝跪坐、手臂放在膝上的侧人形。楷书字形简化写作“卩”,另有“、巴”等变体。古人曾跪坐了两千年左右,现在的垂腿而坐约始于唐代。“卩”在合体字中作意符,多表示人、跪人或人的腿部动作。我们曾在前面的某些文章中解析过“叩、印、却、色、邑、即、卿”等字,本文解析“卬、仰、昂、迎、卸、令、命、卷”等字。
  1.卬、仰、昂、迎
  “卬”在2013年国家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是三级字,虽然不属于常用字,却是构成“仰、昂、迎”等常用字的主要偏旁,有必要作解析。
  “卬”本音yánɡ,会意字。甲骨文作“■”,左旁是站立的人,右边“卩”(跪人)在仰看着站者。金文写作“■”,左旁成“匕”;汉隶写成“■”,楷书写成“■”,“亻”“匕”逐渐变形为“■”(不同于“印”的左旁是“爪”的变体)。本义是仰望。仰望要抬头,引申为抬起、扬起、高昂等义,读音ánɡ。后来“卬”(ánɡ)假借表示人称代词“我”,成为常用义。“卬”的意思比较多,在单音节词为主的时代容易弄混。人们为了区别字义,便加意符“亻”造“仰”字,强调“仰”是人的动作;加意符“日”造“昂”字,“日”代表天空,表示头向上仰。“仰”“昂”都是会意兼形声字,“卬”在这二字中都是意符兼音符。
  “迎”会意兼形声字。“辶”表示走路,“卬”(yánɡ)有仰望义,这里含有对对方的尊重,兼表音。本义是迎接,如“欢迎”“喜迎国庆”“迎春花”。引申为迎合,即有意使自己的言行适合别人的心意,如“迎合观众”“迎合领导”。又引申为对着,如“迎面而来”“迎头痛击”。
  2.卸
  “卸”曾是形声字,现在是半意符半记号字。左上部的“午”是音符,在现代汉语中已不能表音而成为记号;左下部是“止”,表示车马停下;右边“卩”表示人;合起来表示停车解去套在马身上的东西。引申泛指把车、船等运输物上的东西搬下来,如“卸车”“装卸工”。又引申指把人身上的装饰除去,如“卸妆”。又引申为抽象意义的解除,如“卸任”;也表示不肯承担,如“推卸责任”。
  注意:“卸”左下是“止”,表示车马停止,故左旁不写作“缶”。   3.令、命
  在甲骨文里,“令”和“命”是同一个字“■”,会意字,上部“■”(亼)音jí,是古“集”字,以三方并合之形表示汇合,集合;下部“卩”像跪着听命的人,合起来表示集合众人发布命令。楷书曾写作“■”(后规范改为“令”,“卩”的一竖改为点),加“口”为“命”,强调用“口”发命令。古人认为人的祸福吉凶都是上天的安排,由此引申为天命、命运,如“宿命论”“算命”,进而引申为性命,如“救命”。
  4.卷
  会意兼形声字。从(卩)从■(juàn,弯曲),“■”兼表声。本义是膝盖弯曲,音quán。引申泛指弯曲,后加意符“虫”造“蜷”表示此义。由“弯曲”引申为动词,指把东西弯成筒形或环形,音juǎn,如“卷起来”。进而引申指成卷的东西,如“蛋卷儿”。进而引申作量词,如“一卷纸”。古代的书要卷起来收藏,由此引申指书卷,如“手不释卷”,读音juàn。用作量词指全书的一部分,如“卷一”“下卷”。进而引申指考试的纸张,如“试卷”“卷子”。
  四、“亻”变“■”
  “■”称“斜刀头”,其中有些是“亻”的变体,如“色、负、危、陷”。溯源古文字就容易理解了。
  1.危
  “危”是会意字,从厃(wēi)从。“厃”的古文字“■”是人站在廠(hǎn,岩崖)上之形,加“”表示人因恐高而跪坐下来。本义是人站在高处而感到恐惧。引申为高,如李白《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由“高处”引申为危险,如“危房”。由“高”又引申为直、端正,如“正襟危坐”。
  2.负
  繁体“負”是会意字,从人从貝(古代钱币),以人背钱币表示有所依。本义为依仗、依靠,如“自负”“负隅顽抗”。由“人背钱币”引申为背着,如“负荆请罪”,进而引申为享有,如“久负盛名”。由“背”又引申为违背,如“忘恩负义”“负约”“辜负”。又引申为遭受,如“负伤”,进而引申为亏欠,如“负债累累”。假借表示失败,如“胜负难分”。
  3.陷
  “陷”的右旁“臽”,甲骨文作“■”,像人落入陷阱之形。楷书作“臽”(xiàn),“亻”变“■”,陷阱写作“臼”。后来加“阝”(fù,阜,大山)为“陷”,表示捕猎的陷阱多挖在山上,成为从阜从臽,“臽”兼表音的会意兼形声字。本义是坠入,如“陷下去”,引申为陷阱。因落入陷阱而受伤害,因此引申为陷害。
  “臽”与“舀”形近易混,两字下部都是“臼”,但“舀”上部是“爫”(爪),表示伸手入臼中掏取东西。构字中,以“臽”为音符的字读-ɑn或-ɑ韵,如“馅、焰、谄、阎、掐”;以“舀”为音符的字读
  -ɑo韵,如“稻、蹈、滔、韬”。
  楷书“■”旁不全是“亻”的变体。如“争”的“■”本是“爫”(爪),“龟、兔、象”的“■”本是表示动物头部的某个部分。■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杏东小学/集美大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其他文献
红屋顶、素墙壁,蓝天、白云,相互映衬;静谧的寺,旖旎的岛,蜿蜒的海岸线,大街小巷,繁华有序,这就是印象中的厦门。我的学习之旅就此拉开序幕。  三天中,我观摩课例,惊叹同行技艺精妙;静心反思,提醒自己脚踏实地。纵观这些课堂,精巧的板书导航、有效的朗读指导、真实的生活对接……种种教学策略,无一不彰显着师者的智慧。  一、巧用板书,删繁就简三秋树  据统计,一个教师一节课会说4000~6000个字。这些
最近几年,我一直在行走,一直在观察,一直在思索,从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到幼儿园,与不同地方的教育官员交流,与不同类型的校长、教师交流,与成都市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名优校长、教育专家们学习。太多的信息扑面而来,感受真的很深。我不得不重新思考: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很多时候,我们是否只顾奔走,已忘了停下思考?是否只活在当下,已失去了对未来的憧憬?记得爱因斯坦说过:“当你把学校教给你的东西都忘记之后,剩
借这个机会,也来谈谈对语文核心素养,特别是语文核心素养实践的一些认识。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的关键内容,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也就是由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要素构成一个整体。四个方面不是截然分开的,是有交错的。  王伟老师的这节课,应是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的一个有益尝试。  一、精选教学内容,为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提供坚实土壤  王荣生教授
2015年扬州市东关小学《小学“涵泳语文”的教学实践研究》正式申报成为江苏省规划课题。基于此教学主题开展的语文教研活动,立足课堂教学实践,主题鲜明,被称为“涵泳语文主题教研”活动。课题研究、课堂实践、教研活动成为学校开展“涵泳语文”教学主张研究的三大法宝。当“教研”遇上“涵泳”,“433”特色语文主题教研活动展现出别样的精彩。  一、众人拾柴,“四项转换”求变  “主题教研”是东关小学语文教育科研
摘 要: 本文采用翻译目的论对《鹿鼎记》的英译本(Minford 1997)中的粗口翻译进行研究,分析总结翻译策略和方法,指出译文的合理性与不妥之处,找出粗口翻译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粗口 武侠小说 《鹿鼎记》 翻译策略  1.引言  所谓粗口,就是“粗俗的话”,即“粗野庸俗”的谈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0)。一般而言,粗口夹杂着攻击性,能够表达说话人的愤怒、抱怨、惊讶。
文本解读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在老舍先生眼里,家里的猫如同自己的儿女,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他对猫的喜爱之情。  本文写了猫两个不同时期的形象:长大时和满月时。长大时,猫是古怪的;满月时,猫是可爱的。围绕“古怪”与“可爱”,作者刻画了猫多组相对的性格特点: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既有高兴时的温柔可亲,又有不高兴时的一声不出;既胆小又勇猛。满月时,既有自顾玩乐的淘气可爱,又有让花草
神话,是人类童年的产物,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  神话故事,是人类童年的故事,寄托着古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憧憬,是一个很鲜活的词语,因为有“心”(两个字都是竖心旁),所以在阅读神话中“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因为有“儿童”,所以阅读神话便有了“两个儿童”的美好相遇;又因为有“风景”,所以我們读着读着就陶醉其中……  这是神话的魅力,也是对憧憬的最好注脚。  儿童是天生喜欢神话的。他们对神话故事
摘要教育技术如何有效为教学服务?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技术条件如何?他们是如何有效利用教育技术条件促进课堂教学的?他们的做法对深圳的教育技术发展有何启发?笔者以一个区域教育技术管理者的视角,通过对英国学校如何有效利用教育技术条件的考察,提出了“用技术去解决教学问题”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教育技术;英国;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教育技术条件也得到很快的优化,很多发达地区学校的教育
摘要 在PowerPoint中调用Flash动画可以增强PowerPoint的多媒体呈现效果,并可实现更为广泛的交互功能。介绍从4个不同的角度在PowerPoint中调用Flash动画的方法,以期对多媒体课件制作人员、教学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 PowerPoint;Flash动画;交互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8)22-0075-04
门也要脸   1932年农历猴年的正月初一,沈阳的老百姓已经沦为奉天的亡国奴。不过,小日本再猖狂,也挡不住中国人过大年。   盛京医院的西村渊明虽然是日本外科医生,可是受中国老丈人的影响,他喜欢中国的春联。后蜀主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王安石诗中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西村不仅熟知这些与春联有关的来历,而且每年初一早晨,他都会骑上自行车,走街串巷地搜寻新奇独特的春联,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