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期介绍了“亻”变形为“儿、几、尸”的情况,本期介绍“亻”变形为“匕、■、卩、■”的情况。
一、“亻”变“匕”
甲骨文“■”也变形为“匕”,如“死、顷”,但“匕”多来自甲骨文右向的“■”,如“北、比、此、尼”等字。“匕”的撇是“亻”的头和手臂,“乚”是身体和腿脚。选析如下。
1.死
会意字。“死”中的“匕”不是死人而是活人。甲骨文作“■”,左旁是残骨(歺,音è),代表死尸;右边“■”是侧立的人,合起来是人对着残骨垂首哀伤的情境图。隶书作“■”,把“歺”的短横拉长写成“歹(■)”,“亻”写成“匕”。本义是死亡,引申为呆板、不灵活,如“死板”“死心眼儿”。又引申作形容词,表示达到极点,如“笑死人了”“讨厌死了”。
教师指导书写时要提醒学生,“死”不是左右结构,是上下结构,“歹”的横要写长遮覆“匕”。
2.比
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作“■”,用两人并肩而行表示并列的意思,“匕”兼表音。本义是并列,引申为挨着、紧靠、相连接,如“比比皆是”“鳞次栉比”。进而引申为相近,如“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人并肩”也形成了对比,由此引申为比较,如“比一比”“比赛”;又引申为比拟、比喻。
教写“比”字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常将“比”与“北”混淆写错,教师要给学生讲解区分和识记的方法:这二字都由两个“亻”构成,不同的是,“北”的甲骨文是“■”,是两人背对背之形,因此楷书“北”的左右偏旁不一样;“比”是两人都朝右的方向,所以楷书都是“匕”。二是要把“比”的笔顺笔形知识说清楚:书写“比”时,为了运笔便捷顺畅和字形结构美观,左旁“匕”要写成“■”,第一笔是短横,第二笔是竖提,笔势运向右上方是为了顺势接写右旁“匕”的第一笔。这样,学生在理解中学写生字,既可减少把“比”错写成“北”或“匕匕”的现象,也学到了汉字的笔顺知识。
3.此
会意字。甲骨文作“■”,小篆作“■”,左旁是“止”,即脚,表示站立,右旁是“亻”,合起来表示人站立的地方。引申为表示近指的代词,相当于“这”“这个”,如“此人”“如此”“此时此地”。又引申表示此时或此地,如“到此结束”“从此以后”“由此向前”。又引申表示这样,如“长此以往”“何至于此”。
不过,楷书中有些字的“匕”是不是与“亻”有关还有争议。比如甲骨文“■”,对它的解释一直有两种意见。有人认为像侧立妇女温顺的形象,作意符表示雌性,如“牝牛”“牝鸡司晨”。牝,音pìn,意思是雌性的(鸟兽)。有人则认为,“■”像古代一种前端较尖能撮取肉食的长柄羹匙的侧形,是古代的一种饭勺,作偏旁表示勺,如“旨、匙”。有一种短剑头部像“匕”,因此称为匕首。“■”到秦隶写作“■”,楷书写作“匕”。还有些字的“匕”旁,可以确定为其他字的变体,与上述的人、雌性等义无关,如“它、仑、老、能、疑”。汉字是要具体分析的。
二、“亻”变“■”
“■”音huà,甲骨文写作“■”,是“■(亻)”的倒写,表示变化。汉隶寫作“■”,与“匕”形近。楷书为了区别,使撇与竖弯钩“乚”相交,即往左下出头成“■”,“匕”的两笔是相接关系。“■”曾是“化”的古字,现在只作“化”的偏旁。
“化”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作“■”,一人正立一人倒立,好似杂耍变化一样;“■”兼表音。金文写作“■,古隶写作“■”。本义是
变化。
“化”在“花、华、货”等字中作音符,“■”不要错写成“匕”。
三、“亻”变“卩”
甲骨文“■”是人的侧立形,此“亻”如果跪坐下来,就变成了甲骨文的“■”,音jié,像屈膝跪坐、手臂放在膝上的侧人形。楷书字形简化写作“卩”,另有“、巴”等变体。古人曾跪坐了两千年左右,现在的垂腿而坐约始于唐代。“卩”在合体字中作意符,多表示人、跪人或人的腿部动作。我们曾在前面的某些文章中解析过“叩、印、却、色、邑、即、卿”等字,本文解析“卬、仰、昂、迎、卸、令、命、卷”等字。
1.卬、仰、昂、迎
“卬”在2013年国家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是三级字,虽然不属于常用字,却是构成“仰、昂、迎”等常用字的主要偏旁,有必要作解析。
“卬”本音yánɡ,会意字。甲骨文作“■”,左旁是站立的人,右边“卩”(跪人)在仰看着站者。金文写作“■”,左旁成“匕”;汉隶写成“■”,楷书写成“■”,“亻”“匕”逐渐变形为“■”(不同于“印”的左旁是“爪”的变体)。本义是仰望。仰望要抬头,引申为抬起、扬起、高昂等义,读音ánɡ。后来“卬”(ánɡ)假借表示人称代词“我”,成为常用义。“卬”的意思比较多,在单音节词为主的时代容易弄混。人们为了区别字义,便加意符“亻”造“仰”字,强调“仰”是人的动作;加意符“日”造“昂”字,“日”代表天空,表示头向上仰。“仰”“昂”都是会意兼形声字,“卬”在这二字中都是意符兼音符。
“迎”会意兼形声字。“辶”表示走路,“卬”(yánɡ)有仰望义,这里含有对对方的尊重,兼表音。本义是迎接,如“欢迎”“喜迎国庆”“迎春花”。引申为迎合,即有意使自己的言行适合别人的心意,如“迎合观众”“迎合领导”。又引申为对着,如“迎面而来”“迎头痛击”。
2.卸
“卸”曾是形声字,现在是半意符半记号字。左上部的“午”是音符,在现代汉语中已不能表音而成为记号;左下部是“止”,表示车马停下;右边“卩”表示人;合起来表示停车解去套在马身上的东西。引申泛指把车、船等运输物上的东西搬下来,如“卸车”“装卸工”。又引申指把人身上的装饰除去,如“卸妆”。又引申为抽象意义的解除,如“卸任”;也表示不肯承担,如“推卸责任”。
注意:“卸”左下是“止”,表示车马停止,故左旁不写作“缶”。 3.令、命
在甲骨文里,“令”和“命”是同一个字“■”,会意字,上部“■”(亼)音jí,是古“集”字,以三方并合之形表示汇合,集合;下部“卩”像跪着听命的人,合起来表示集合众人发布命令。楷书曾写作“■”(后规范改为“令”,“卩”的一竖改为点),加“口”为“命”,强调用“口”发命令。古人认为人的祸福吉凶都是上天的安排,由此引申为天命、命运,如“宿命论”“算命”,进而引申为性命,如“救命”。
4.卷
会意兼形声字。从(卩)从■(juàn,弯曲),“■”兼表声。本义是膝盖弯曲,音quán。引申泛指弯曲,后加意符“虫”造“蜷”表示此义。由“弯曲”引申为动词,指把东西弯成筒形或环形,音juǎn,如“卷起来”。进而引申指成卷的东西,如“蛋卷儿”。进而引申作量词,如“一卷纸”。古代的书要卷起来收藏,由此引申指书卷,如“手不释卷”,读音juàn。用作量词指全书的一部分,如“卷一”“下卷”。进而引申指考试的纸张,如“试卷”“卷子”。
四、“亻”变“■”
“■”称“斜刀头”,其中有些是“亻”的变体,如“色、负、危、陷”。溯源古文字就容易理解了。
1.危
“危”是会意字,从厃(wēi)从。“厃”的古文字“■”是人站在廠(hǎn,岩崖)上之形,加“”表示人因恐高而跪坐下来。本义是人站在高处而感到恐惧。引申为高,如李白《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由“高处”引申为危险,如“危房”。由“高”又引申为直、端正,如“正襟危坐”。
2.负
繁体“負”是会意字,从人从貝(古代钱币),以人背钱币表示有所依。本义为依仗、依靠,如“自负”“负隅顽抗”。由“人背钱币”引申为背着,如“负荆请罪”,进而引申为享有,如“久负盛名”。由“背”又引申为违背,如“忘恩负义”“负约”“辜负”。又引申为遭受,如“负伤”,进而引申为亏欠,如“负债累累”。假借表示失败,如“胜负难分”。
3.陷
“陷”的右旁“臽”,甲骨文作“■”,像人落入陷阱之形。楷书作“臽”(xiàn),“亻”变“■”,陷阱写作“臼”。后来加“阝”(fù,阜,大山)为“陷”,表示捕猎的陷阱多挖在山上,成为从阜从臽,“臽”兼表音的会意兼形声字。本义是坠入,如“陷下去”,引申为陷阱。因落入陷阱而受伤害,因此引申为陷害。
“臽”与“舀”形近易混,两字下部都是“臼”,但“舀”上部是“爫”(爪),表示伸手入臼中掏取东西。构字中,以“臽”为音符的字读-ɑn或-ɑ韵,如“馅、焰、谄、阎、掐”;以“舀”为音符的字读
-ɑo韵,如“稻、蹈、滔、韬”。
楷书“■”旁不全是“亻”的变体。如“争”的“■”本是“爫”(爪),“龟、兔、象”的“■”本是表示动物头部的某个部分。■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杏东小学/集美大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一、“亻”变“匕”
甲骨文“■”也变形为“匕”,如“死、顷”,但“匕”多来自甲骨文右向的“■”,如“北、比、此、尼”等字。“匕”的撇是“亻”的头和手臂,“乚”是身体和腿脚。选析如下。
1.死
会意字。“死”中的“匕”不是死人而是活人。甲骨文作“■”,左旁是残骨(歺,音è),代表死尸;右边“■”是侧立的人,合起来是人对着残骨垂首哀伤的情境图。隶书作“■”,把“歺”的短横拉长写成“歹(■)”,“亻”写成“匕”。本义是死亡,引申为呆板、不灵活,如“死板”“死心眼儿”。又引申作形容词,表示达到极点,如“笑死人了”“讨厌死了”。
教师指导书写时要提醒学生,“死”不是左右结构,是上下结构,“歹”的横要写长遮覆“匕”。
2.比
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作“■”,用两人并肩而行表示并列的意思,“匕”兼表音。本义是并列,引申为挨着、紧靠、相连接,如“比比皆是”“鳞次栉比”。进而引申为相近,如“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人并肩”也形成了对比,由此引申为比较,如“比一比”“比赛”;又引申为比拟、比喻。
教写“比”字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常将“比”与“北”混淆写错,教师要给学生讲解区分和识记的方法:这二字都由两个“亻”构成,不同的是,“北”的甲骨文是“■”,是两人背对背之形,因此楷书“北”的左右偏旁不一样;“比”是两人都朝右的方向,所以楷书都是“匕”。二是要把“比”的笔顺笔形知识说清楚:书写“比”时,为了运笔便捷顺畅和字形结构美观,左旁“匕”要写成“■”,第一笔是短横,第二笔是竖提,笔势运向右上方是为了顺势接写右旁“匕”的第一笔。这样,学生在理解中学写生字,既可减少把“比”错写成“北”或“匕匕”的现象,也学到了汉字的笔顺知识。
3.此
会意字。甲骨文作“■”,小篆作“■”,左旁是“止”,即脚,表示站立,右旁是“亻”,合起来表示人站立的地方。引申为表示近指的代词,相当于“这”“这个”,如“此人”“如此”“此时此地”。又引申表示此时或此地,如“到此结束”“从此以后”“由此向前”。又引申表示这样,如“长此以往”“何至于此”。
不过,楷书中有些字的“匕”是不是与“亻”有关还有争议。比如甲骨文“■”,对它的解释一直有两种意见。有人认为像侧立妇女温顺的形象,作意符表示雌性,如“牝牛”“牝鸡司晨”。牝,音pìn,意思是雌性的(鸟兽)。有人则认为,“■”像古代一种前端较尖能撮取肉食的长柄羹匙的侧形,是古代的一种饭勺,作偏旁表示勺,如“旨、匙”。有一种短剑头部像“匕”,因此称为匕首。“■”到秦隶写作“■”,楷书写作“匕”。还有些字的“匕”旁,可以确定为其他字的变体,与上述的人、雌性等义无关,如“它、仑、老、能、疑”。汉字是要具体分析的。
二、“亻”变“■”
“■”音huà,甲骨文写作“■”,是“■(亻)”的倒写,表示变化。汉隶寫作“■”,与“匕”形近。楷书为了区别,使撇与竖弯钩“乚”相交,即往左下出头成“■”,“匕”的两笔是相接关系。“■”曾是“化”的古字,现在只作“化”的偏旁。
“化”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作“■”,一人正立一人倒立,好似杂耍变化一样;“■”兼表音。金文写作“■,古隶写作“■”。本义是
变化。
“化”在“花、华、货”等字中作音符,“■”不要错写成“匕”。
三、“亻”变“卩”
甲骨文“■”是人的侧立形,此“亻”如果跪坐下来,就变成了甲骨文的“■”,音jié,像屈膝跪坐、手臂放在膝上的侧人形。楷书字形简化写作“卩”,另有“、巴”等变体。古人曾跪坐了两千年左右,现在的垂腿而坐约始于唐代。“卩”在合体字中作意符,多表示人、跪人或人的腿部动作。我们曾在前面的某些文章中解析过“叩、印、却、色、邑、即、卿”等字,本文解析“卬、仰、昂、迎、卸、令、命、卷”等字。
1.卬、仰、昂、迎
“卬”在2013年国家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是三级字,虽然不属于常用字,却是构成“仰、昂、迎”等常用字的主要偏旁,有必要作解析。
“卬”本音yánɡ,会意字。甲骨文作“■”,左旁是站立的人,右边“卩”(跪人)在仰看着站者。金文写作“■”,左旁成“匕”;汉隶写成“■”,楷书写成“■”,“亻”“匕”逐渐变形为“■”(不同于“印”的左旁是“爪”的变体)。本义是仰望。仰望要抬头,引申为抬起、扬起、高昂等义,读音ánɡ。后来“卬”(ánɡ)假借表示人称代词“我”,成为常用义。“卬”的意思比较多,在单音节词为主的时代容易弄混。人们为了区别字义,便加意符“亻”造“仰”字,强调“仰”是人的动作;加意符“日”造“昂”字,“日”代表天空,表示头向上仰。“仰”“昂”都是会意兼形声字,“卬”在这二字中都是意符兼音符。
“迎”会意兼形声字。“辶”表示走路,“卬”(yánɡ)有仰望义,这里含有对对方的尊重,兼表音。本义是迎接,如“欢迎”“喜迎国庆”“迎春花”。引申为迎合,即有意使自己的言行适合别人的心意,如“迎合观众”“迎合领导”。又引申为对着,如“迎面而来”“迎头痛击”。
2.卸
“卸”曾是形声字,现在是半意符半记号字。左上部的“午”是音符,在现代汉语中已不能表音而成为记号;左下部是“止”,表示车马停下;右边“卩”表示人;合起来表示停车解去套在马身上的东西。引申泛指把车、船等运输物上的东西搬下来,如“卸车”“装卸工”。又引申指把人身上的装饰除去,如“卸妆”。又引申为抽象意义的解除,如“卸任”;也表示不肯承担,如“推卸责任”。
注意:“卸”左下是“止”,表示车马停止,故左旁不写作“缶”。 3.令、命
在甲骨文里,“令”和“命”是同一个字“■”,会意字,上部“■”(亼)音jí,是古“集”字,以三方并合之形表示汇合,集合;下部“卩”像跪着听命的人,合起来表示集合众人发布命令。楷书曾写作“■”(后规范改为“令”,“卩”的一竖改为点),加“口”为“命”,强调用“口”发命令。古人认为人的祸福吉凶都是上天的安排,由此引申为天命、命运,如“宿命论”“算命”,进而引申为性命,如“救命”。
4.卷
会意兼形声字。从(卩)从■(juàn,弯曲),“■”兼表声。本义是膝盖弯曲,音quán。引申泛指弯曲,后加意符“虫”造“蜷”表示此义。由“弯曲”引申为动词,指把东西弯成筒形或环形,音juǎn,如“卷起来”。进而引申指成卷的东西,如“蛋卷儿”。进而引申作量词,如“一卷纸”。古代的书要卷起来收藏,由此引申指书卷,如“手不释卷”,读音juàn。用作量词指全书的一部分,如“卷一”“下卷”。进而引申指考试的纸张,如“试卷”“卷子”。
四、“亻”变“■”
“■”称“斜刀头”,其中有些是“亻”的变体,如“色、负、危、陷”。溯源古文字就容易理解了。
1.危
“危”是会意字,从厃(wēi)从。“厃”的古文字“■”是人站在廠(hǎn,岩崖)上之形,加“”表示人因恐高而跪坐下来。本义是人站在高处而感到恐惧。引申为高,如李白《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由“高处”引申为危险,如“危房”。由“高”又引申为直、端正,如“正襟危坐”。
2.负
繁体“負”是会意字,从人从貝(古代钱币),以人背钱币表示有所依。本义为依仗、依靠,如“自负”“负隅顽抗”。由“人背钱币”引申为背着,如“负荆请罪”,进而引申为享有,如“久负盛名”。由“背”又引申为违背,如“忘恩负义”“负约”“辜负”。又引申为遭受,如“负伤”,进而引申为亏欠,如“负债累累”。假借表示失败,如“胜负难分”。
3.陷
“陷”的右旁“臽”,甲骨文作“■”,像人落入陷阱之形。楷书作“臽”(xiàn),“亻”变“■”,陷阱写作“臼”。后来加“阝”(fù,阜,大山)为“陷”,表示捕猎的陷阱多挖在山上,成为从阜从臽,“臽”兼表音的会意兼形声字。本义是坠入,如“陷下去”,引申为陷阱。因落入陷阱而受伤害,因此引申为陷害。
“臽”与“舀”形近易混,两字下部都是“臼”,但“舀”上部是“爫”(爪),表示伸手入臼中掏取东西。构字中,以“臽”为音符的字读-ɑn或-ɑ韵,如“馅、焰、谄、阎、掐”;以“舀”为音符的字读
-ɑo韵,如“稻、蹈、滔、韬”。
楷书“■”旁不全是“亻”的变体。如“争”的“■”本是“爫”(爪),“龟、兔、象”的“■”本是表示动物头部的某个部分。■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杏东小学/集美大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