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屋顶、素墙壁,蓝天、白云,相互映衬;静谧的寺,旖旎的岛,蜿蜒的海岸线,大街小巷,繁华有序,这就是印象中的厦门。我的学习之旅就此拉开序幕。
三天中,我观摩课例,惊叹同行技艺精妙;静心反思,提醒自己脚踏实地。纵观这些课堂,精巧的板书导航、有效的朗读指导、真实的生活对接……种种教学策略,无一不彰显着师者的智慧。
一、巧用板书,删繁就简三秋树
据统计,一个教师一节课会说4000~6000个字。这些字有的无足轻重,有的则是这节课的精髓。怎样凸显这些精华?有效的板书就能以一敌百。比如吉林孙世梅老师和广东彭才华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板书:
《荔枝图序》是一篇小古文。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文章内容尚且需要借助“注释”“老师讲解”等学习拐杖,要达成学习目标中“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则更为不易。而孙世梅老师运用联结、图像化的手段,图文对照,用最短的时间,费最少的口舌,就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学生凭借板书重述原文,不知不觉就将一篇小古文流畅地背了下来。这种板书的效果,让人称奇。
《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彭才华老师探得“溪”字在辛弃疾诗词中出现高达131次。乡野桥边,溪水潺潺,这样的景致之下,最让人容易放下烦忧,物我两忘。然而,辛弃疾一生壮志难酬,“溪”恰恰反映出词人心中“国难复”“家难回”的遗憾。“溪”字引发的意象,如何与词人心中的“家”“国”建立直观联系?彭老师一边深情表述:“小溪长流,则小家安宁;小家安宁,则大国安定;大国安定,小溪方能长流。如此,溪在家宁,家宁国安。”一边挥手三笔一勾连,溪、家、国构建的丰厚意蕴,诗词中抽象的内在逻辑联系便次第呈现。这种板书的图像效果,实为精妙。
两位老师的板书,就是一部微型教案,是助力学生突破学习难点的“脚手架”。他们的板书策略,简洁有效地进行思维冲击,删繁就简,化解了文意理解上的难度,把原本抽象的行文逻辑直观化,令人拍案叫绝!
二、妙用朗读,领异标新二月花
语文学习如果有“缰绳”,那么朗读应该是“缰绳”上最好发力的一个点。上海朱煜老师执教的《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一课中精妙的朗读策略,省时、高效。如“读题入课”这一环节,朱老师通过四次朗读,分别强调“第一个”“发明”“麻醉剂”“人”四个词,引导学生快速从文中提取出不同的信息,体会到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如此,落实“根据关键词提问的阅读策略”这一目标。
再如,孙世梅老师执教《荔枝图序》中所用的朗读之法。文中“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15个字,惜墨如金,写出了荔枝叶、花、实的特点,比喻生动形象。孙老师将这一句式进行了形式上的重排。重排后的句式,规格齐整,学生看着规整的句式,一遍又一遍地读。句式的结构特点,比喻的运用,在朗读中显现。学生在朗读中品得语言韵律之味,察得言语形式之美,习得语言表达之法。课堂上这种朗读的形式,一时颇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美感。
这些名师的朗读教学,不是一味地让学生反复读,而是将朗读的训练与语言文字的实践感知巧妙结合,引导学生把朗读过程内化为自己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感悟过程。的确如领异标新的二月之花,明媚,动人!
三、适用练笔,半亩方塘一鉴开
阅读教学中,不能只是“读”的独角戏,课堂练笔也是一种适用的言语实践的方式。练笔契机抓得好,就能引爆学生抒发点,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如福建傅结龙老师在执教古诗《秋思》时,在感知诗人的情绪后,相机问道:“张籍提笔,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他会想些什么?他又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引導学生拿出课堂学习单,任意选择一个写信对象写话。
傅老师把握住诗人想说而未说的留白,让学生窥得诗人“欲作家书意万重”的内心波澜,适时抓住这一练笔支点,进行言语表达的补白练习。学习单上的引语设置为父母、哥哥、小妹这些可亲可感的形象,这是学生述说的对象,言语创造的依据。这样,诗人提笔难以尽诉的惆怅,就通过学生之笔表达出来了。
学生的小练笔,写得情真意切,催人泪下。傅老师又以小练笔为触发点,顺学而导,让学生一咏三叹“欲作家书意万重”一句。在这种反复引读之下,我们看到,傅老师安排的读写结合点又成了学生深入理解诗意、感受诗境的生长点。
如果说读是为了理解内容,那么,读中补写、读中抒写的方式就是“得”,得文本背后的深意,得言语实践之法。读写结合巧妙,才能真正懂得语文学习的妙法,形成语文学习的能力。
四、活用教材,天光云影共徘徊
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不能“以本为本”只停留在表面。就像认识一片湖,所谓“静水流深”,越是平静的湖面之下,激流暗涌的力量才是我们应该触摸的真相。因此,我非常欣赏青岛于艳老师的做法。
于艳老师执教的《迟到》是一篇长文,作者是林海音。“学习经典作品的阅读方法,体会语言文字表达的魅力”是这节课的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捕捉要点,理清故事情节之后,于老师立足节选,前勾后连。
首先节选描写爸爸的两处句子,感受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笔风特点之后,拓展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边读边批注,领略文中淡淡的素描写法。
接着节选“爸爸在家打我、爸爸来学校看我”这两处,感受作者行文中淡淡的哀伤,拓展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我父》中的选段,边读边批注。感悟文中的这种哀伤正是作者对爸爸的感性认识,对生命的透彻领悟。
最后,拓展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完整篇,突出“夹竹桃”“毕业典礼”部分的描写。让学生结合前面的学习感受,写一段读后感。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绝不会在一节语文课上囿于学习一篇课文。既要欣赏“树木”,更要俯瞰整片“森林”。毫无疑问,于老师做到了。学生在一段文字与一篇课文之间穿梭,在一篇课文与几篇文章之间穿梭,在一篇文章与整本书之间穿梭。来来回回穿梭之间,用边读边批注的方法阅读经典作品;走走停停赏析之间,林海音散文的语言魅力浸染其心。课内和课外,品鉴和读写,“读”语文和“用”语文犹如天光云影,在课堂之上互生光辉,共舞徘徊。
一路行走,一路仰望星空;一边咀嚼,一边切己体察。我惊叹于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其实,高效精彩的课堂不只是名师的专利。只要我们顺应教学规律,从“高位”解读教材,关注学生需求,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领悟这些名师课堂的有效策略,领略支撑这些课堂策略背后的思想、理念,用智慧的手段教智慧,那么,何愁无处下金钩?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石龙镇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三天中,我观摩课例,惊叹同行技艺精妙;静心反思,提醒自己脚踏实地。纵观这些课堂,精巧的板书导航、有效的朗读指导、真实的生活对接……种种教学策略,无一不彰显着师者的智慧。
一、巧用板书,删繁就简三秋树
据统计,一个教师一节课会说4000~6000个字。这些字有的无足轻重,有的则是这节课的精髓。怎样凸显这些精华?有效的板书就能以一敌百。比如吉林孙世梅老师和广东彭才华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板书:
《荔枝图序》是一篇小古文。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文章内容尚且需要借助“注释”“老师讲解”等学习拐杖,要达成学习目标中“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则更为不易。而孙世梅老师运用联结、图像化的手段,图文对照,用最短的时间,费最少的口舌,就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学生凭借板书重述原文,不知不觉就将一篇小古文流畅地背了下来。这种板书的效果,让人称奇。
《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彭才华老师探得“溪”字在辛弃疾诗词中出现高达131次。乡野桥边,溪水潺潺,这样的景致之下,最让人容易放下烦忧,物我两忘。然而,辛弃疾一生壮志难酬,“溪”恰恰反映出词人心中“国难复”“家难回”的遗憾。“溪”字引发的意象,如何与词人心中的“家”“国”建立直观联系?彭老师一边深情表述:“小溪长流,则小家安宁;小家安宁,则大国安定;大国安定,小溪方能长流。如此,溪在家宁,家宁国安。”一边挥手三笔一勾连,溪、家、国构建的丰厚意蕴,诗词中抽象的内在逻辑联系便次第呈现。这种板书的图像效果,实为精妙。
两位老师的板书,就是一部微型教案,是助力学生突破学习难点的“脚手架”。他们的板书策略,简洁有效地进行思维冲击,删繁就简,化解了文意理解上的难度,把原本抽象的行文逻辑直观化,令人拍案叫绝!
二、妙用朗读,领异标新二月花
语文学习如果有“缰绳”,那么朗读应该是“缰绳”上最好发力的一个点。上海朱煜老师执教的《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一课中精妙的朗读策略,省时、高效。如“读题入课”这一环节,朱老师通过四次朗读,分别强调“第一个”“发明”“麻醉剂”“人”四个词,引导学生快速从文中提取出不同的信息,体会到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如此,落实“根据关键词提问的阅读策略”这一目标。
再如,孙世梅老师执教《荔枝图序》中所用的朗读之法。文中“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15个字,惜墨如金,写出了荔枝叶、花、实的特点,比喻生动形象。孙老师将这一句式进行了形式上的重排。重排后的句式,规格齐整,学生看着规整的句式,一遍又一遍地读。句式的结构特点,比喻的运用,在朗读中显现。学生在朗读中品得语言韵律之味,察得言语形式之美,习得语言表达之法。课堂上这种朗读的形式,一时颇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美感。
这些名师的朗读教学,不是一味地让学生反复读,而是将朗读的训练与语言文字的实践感知巧妙结合,引导学生把朗读过程内化为自己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感悟过程。的确如领异标新的二月之花,明媚,动人!
三、适用练笔,半亩方塘一鉴开
阅读教学中,不能只是“读”的独角戏,课堂练笔也是一种适用的言语实践的方式。练笔契机抓得好,就能引爆学生抒发点,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如福建傅结龙老师在执教古诗《秋思》时,在感知诗人的情绪后,相机问道:“张籍提笔,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他会想些什么?他又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引導学生拿出课堂学习单,任意选择一个写信对象写话。
傅老师把握住诗人想说而未说的留白,让学生窥得诗人“欲作家书意万重”的内心波澜,适时抓住这一练笔支点,进行言语表达的补白练习。学习单上的引语设置为父母、哥哥、小妹这些可亲可感的形象,这是学生述说的对象,言语创造的依据。这样,诗人提笔难以尽诉的惆怅,就通过学生之笔表达出来了。
学生的小练笔,写得情真意切,催人泪下。傅老师又以小练笔为触发点,顺学而导,让学生一咏三叹“欲作家书意万重”一句。在这种反复引读之下,我们看到,傅老师安排的读写结合点又成了学生深入理解诗意、感受诗境的生长点。
如果说读是为了理解内容,那么,读中补写、读中抒写的方式就是“得”,得文本背后的深意,得言语实践之法。读写结合巧妙,才能真正懂得语文学习的妙法,形成语文学习的能力。
四、活用教材,天光云影共徘徊
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不能“以本为本”只停留在表面。就像认识一片湖,所谓“静水流深”,越是平静的湖面之下,激流暗涌的力量才是我们应该触摸的真相。因此,我非常欣赏青岛于艳老师的做法。
于艳老师执教的《迟到》是一篇长文,作者是林海音。“学习经典作品的阅读方法,体会语言文字表达的魅力”是这节课的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捕捉要点,理清故事情节之后,于老师立足节选,前勾后连。
首先节选描写爸爸的两处句子,感受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笔风特点之后,拓展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边读边批注,领略文中淡淡的素描写法。
接着节选“爸爸在家打我、爸爸来学校看我”这两处,感受作者行文中淡淡的哀伤,拓展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我父》中的选段,边读边批注。感悟文中的这种哀伤正是作者对爸爸的感性认识,对生命的透彻领悟。
最后,拓展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完整篇,突出“夹竹桃”“毕业典礼”部分的描写。让学生结合前面的学习感受,写一段读后感。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绝不会在一节语文课上囿于学习一篇课文。既要欣赏“树木”,更要俯瞰整片“森林”。毫无疑问,于老师做到了。学生在一段文字与一篇课文之间穿梭,在一篇课文与几篇文章之间穿梭,在一篇文章与整本书之间穿梭。来来回回穿梭之间,用边读边批注的方法阅读经典作品;走走停停赏析之间,林海音散文的语言魅力浸染其心。课内和课外,品鉴和读写,“读”语文和“用”语文犹如天光云影,在课堂之上互生光辉,共舞徘徊。
一路行走,一路仰望星空;一边咀嚼,一边切己体察。我惊叹于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其实,高效精彩的课堂不只是名师的专利。只要我们顺应教学规律,从“高位”解读教材,关注学生需求,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领悟这些名师课堂的有效策略,领略支撑这些课堂策略背后的思想、理念,用智慧的手段教智慧,那么,何愁无处下金钩?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石龙镇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