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中国,教育领域中的传统观念备受冲击,社会问题也因教育的导向而日趋复杂。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度把教育抬至巅峰也引向绝路,拜金主义又使教育落到低谷,走进迷茫;青少年犯罪率的直线上升,引发了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大声疾呼。作为以升学教育为主的重点高中,其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为大专院校输送合格人才。“合格”不仅仅是高考成绩的合格,同时也是良好道德品质的合格,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当前应重视重点高中德育实效的研究与实践。
一、重点高中德育实效低的主要表现和原因
(一)德育实践力度不够
重点高中虽然对坚持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上,尽管在制订学校计划时都强调德育,但为了升学率这一评估学校办学质量的第一把尺子,学校又不得不使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二)德育内容空泛
有的重点高中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孤立的日常行为规范上,把德育归结为或等同于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较少或者没有考虑日常行为规范的内核是什么;只教育学生应该怎么做,而不讲为什么这样做,使学生很难从思想和行动上接受,有的学生即使暂时接受,也不能心服口服。此外,德育不是高考的内容之一,所以有些重点高中的德育课只是应付课时,学生也心不在焉,德育教育效果较差。
(三)德育途径单一,方法死板
重点高中的德育教学多年来一直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且惯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学生总处于被动教育的地位。这种教育方法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德育知识的积极性。
(四)德育评价不规范,因人而异
有些重点高中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以最后闭卷考试的成绩为依据。这样,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一般是优,那些升大学有把握的学生即使犯了错误,学校往往不能严肃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仍然是德育成绩较好。而有些德育考试成绩不佳,而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由于没有被教师发现,所以德育成绩平平。这样就会引导学生去死记硬背几个条条就行了,平时行为无所谓,从而导致有些重点高中的学生说一套,做一套,形成双重人格。
(五)德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班主任实际上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组织者,班主任的德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随着教师队伍的日益年轻化,大批青年教师走上了班主任岗位,他们眼界开阔、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工作也很投入,但由于生活阅历尚浅,且受市场经济等一些利益观的负面影响,有些教师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也不能公平地处理每一件事,严重影响了言传身教的教师形象,也影响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二、增强重点高中德育教育实效的对策和措施
(一)进一步树立德育为一切教育之根本的思想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在具体的学校德育中真正坚持“德育为首”,必须牢固树立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根本这一观念,并在素质教育中不断巩固。正如台湾教育家高振东先生所说:“智育没有德育做基础,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体育没有德育做基础,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美育没有德育做基础,美育就是腐化剂。”
(二)激活道德资源,塑造民族共同的道德观、价值观
在迈进21世纪之后,中国人应该有什么样的风格,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李岚清同志在一次加强对青少年思想品质教育的座谈会上语重心长地说,“我深深体会到,日本人一看就知道是日本人,韩国人一看就知道是韩国人,新加坡人一看就知道是新加坡人,但中国人就是看不出有中国人的特色,这是很大的危机”。“看不出有中国人的特色”,就是指看不出能体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气质。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但是,这些优良传统现在在一部分人身上已经消亡了,同时,体现国民素质的社会公德也有较大的滑坡,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一种悲哀,当然这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问题,但作为学校教育,德育要牢牢扎稳自己民族的根。每一个民族的教育都有它产生、成长的特殊条件和环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这些独特风格不仅是该民族的标志,也是这一民族生存发展的必要依据。没有民族特色,也就没有民族的发展。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千百年来我们先辈反复教育和严格管理的结果。今天的教育,不能脱离悠久的民族优良传统。离开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会降低德育的实效,从长远说,也会使我们的民族失去支柱,是十分危险的。
(三)改进学校德育方法,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
当代中学生尤其是重点高中的学生自主意识明显增强,个性发展的要求十分强烈。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自觉地将学生置于教育过程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育,引导学生主动探讨问题,寻找真理,反省自我,完善人格。重视发展受教育者的道德思维,培养其道德实践能力,使其具有较高水平的道德素质,这是近几年来世界许多国家道德研究与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此外,改变德育教育只是德育教师的工作的错误观念,应树立全体教师都是德育教育者的全方位观念,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每个教育环节中,渗透到每个学科的教育之中。每位教师都应该是言传身教的楷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传授道德知识,还要注意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情感,只有在情感上接受它,才能形成道德意志和品质,最后才能转化成道德行为。因此,道德教育是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
(四)完善德育评价体系,使德育评价民主化、制度化
重点高中的学生都是同辈中的佼佼者。重点高中有义务向社会提供真实、客观的道德评价,为以后选拔人才提供可靠的依据。德育评价与其他学科的评价是有区别的,不能只以闭卷考试来定论。德育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对德育教学内容“知”的了解程序(可以用考试来表示);学生平时在学校里的行为考查;学生在家里的行为表现;学生在社会上的行为表现。其中以“知”的了解和在学校里的行为考查为重点。将这些内容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加以平均,就可以对学生做出道德评价。道德评价方法采用民主化的方法,改变以往教师一个人定成绩的做法。只有这样一个客观、真实的道德评价才能说服人,才能引导学生向道德的评价标准靠拢,才能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五)切实加强德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校德育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德育教师队伍的素质,学校要挑选有思想觉悟、有经验的教师组建政教处,作为专职德育教师。挑选品德较好的教师担任班主任,这样既能保证德育工作者队伍的素质,又能体现德育工作者的光荣感,使德育教师队伍具有吸引力。与此同时要切实抓好德育队伍的培训,对于中老年班主任,重点是更新教育观念。高中生是最具叛逆精神的,学生不再迷信教师的权威,不再对教师言听计从,师生关系出现新情况,因此为师者应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交流,在师生交流中对学生施以积极影响。对青年班主任要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传统道德等方面的再教育。
一、重点高中德育实效低的主要表现和原因
(一)德育实践力度不够
重点高中虽然对坚持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上,尽管在制订学校计划时都强调德育,但为了升学率这一评估学校办学质量的第一把尺子,学校又不得不使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二)德育内容空泛
有的重点高中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孤立的日常行为规范上,把德育归结为或等同于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较少或者没有考虑日常行为规范的内核是什么;只教育学生应该怎么做,而不讲为什么这样做,使学生很难从思想和行动上接受,有的学生即使暂时接受,也不能心服口服。此外,德育不是高考的内容之一,所以有些重点高中的德育课只是应付课时,学生也心不在焉,德育教育效果较差。
(三)德育途径单一,方法死板
重点高中的德育教学多年来一直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且惯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学生总处于被动教育的地位。这种教育方法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德育知识的积极性。
(四)德育评价不规范,因人而异
有些重点高中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以最后闭卷考试的成绩为依据。这样,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一般是优,那些升大学有把握的学生即使犯了错误,学校往往不能严肃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仍然是德育成绩较好。而有些德育考试成绩不佳,而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由于没有被教师发现,所以德育成绩平平。这样就会引导学生去死记硬背几个条条就行了,平时行为无所谓,从而导致有些重点高中的学生说一套,做一套,形成双重人格。
(五)德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班主任实际上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组织者,班主任的德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随着教师队伍的日益年轻化,大批青年教师走上了班主任岗位,他们眼界开阔、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工作也很投入,但由于生活阅历尚浅,且受市场经济等一些利益观的负面影响,有些教师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也不能公平地处理每一件事,严重影响了言传身教的教师形象,也影响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二、增强重点高中德育教育实效的对策和措施
(一)进一步树立德育为一切教育之根本的思想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在具体的学校德育中真正坚持“德育为首”,必须牢固树立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根本这一观念,并在素质教育中不断巩固。正如台湾教育家高振东先生所说:“智育没有德育做基础,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体育没有德育做基础,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美育没有德育做基础,美育就是腐化剂。”
(二)激活道德资源,塑造民族共同的道德观、价值观
在迈进21世纪之后,中国人应该有什么样的风格,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李岚清同志在一次加强对青少年思想品质教育的座谈会上语重心长地说,“我深深体会到,日本人一看就知道是日本人,韩国人一看就知道是韩国人,新加坡人一看就知道是新加坡人,但中国人就是看不出有中国人的特色,这是很大的危机”。“看不出有中国人的特色”,就是指看不出能体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气质。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但是,这些优良传统现在在一部分人身上已经消亡了,同时,体现国民素质的社会公德也有较大的滑坡,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一种悲哀,当然这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问题,但作为学校教育,德育要牢牢扎稳自己民族的根。每一个民族的教育都有它产生、成长的特殊条件和环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这些独特风格不仅是该民族的标志,也是这一民族生存发展的必要依据。没有民族特色,也就没有民族的发展。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千百年来我们先辈反复教育和严格管理的结果。今天的教育,不能脱离悠久的民族优良传统。离开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会降低德育的实效,从长远说,也会使我们的民族失去支柱,是十分危险的。
(三)改进学校德育方法,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
当代中学生尤其是重点高中的学生自主意识明显增强,个性发展的要求十分强烈。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自觉地将学生置于教育过程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育,引导学生主动探讨问题,寻找真理,反省自我,完善人格。重视发展受教育者的道德思维,培养其道德实践能力,使其具有较高水平的道德素质,这是近几年来世界许多国家道德研究与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此外,改变德育教育只是德育教师的工作的错误观念,应树立全体教师都是德育教育者的全方位观念,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每个教育环节中,渗透到每个学科的教育之中。每位教师都应该是言传身教的楷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传授道德知识,还要注意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情感,只有在情感上接受它,才能形成道德意志和品质,最后才能转化成道德行为。因此,道德教育是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
(四)完善德育评价体系,使德育评价民主化、制度化
重点高中的学生都是同辈中的佼佼者。重点高中有义务向社会提供真实、客观的道德评价,为以后选拔人才提供可靠的依据。德育评价与其他学科的评价是有区别的,不能只以闭卷考试来定论。德育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对德育教学内容“知”的了解程序(可以用考试来表示);学生平时在学校里的行为考查;学生在家里的行为表现;学生在社会上的行为表现。其中以“知”的了解和在学校里的行为考查为重点。将这些内容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加以平均,就可以对学生做出道德评价。道德评价方法采用民主化的方法,改变以往教师一个人定成绩的做法。只有这样一个客观、真实的道德评价才能说服人,才能引导学生向道德的评价标准靠拢,才能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五)切实加强德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校德育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德育教师队伍的素质,学校要挑选有思想觉悟、有经验的教师组建政教处,作为专职德育教师。挑选品德较好的教师担任班主任,这样既能保证德育工作者队伍的素质,又能体现德育工作者的光荣感,使德育教师队伍具有吸引力。与此同时要切实抓好德育队伍的培训,对于中老年班主任,重点是更新教育观念。高中生是最具叛逆精神的,学生不再迷信教师的权威,不再对教师言听计从,师生关系出现新情况,因此为师者应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交流,在师生交流中对学生施以积极影响。对青年班主任要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传统道德等方面的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