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课标下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教育的不断发展,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也随之不断改进.在初中物理的初学阶段,学生想学好物理的求知欲很迫切,但是有时因受“物理难学”,“物理公式套不完”说法的影响,对物理学习产生了一种害怕和畏难心理.因此,为使学生能自然地、比较平稳地踏上学习物理的轨道,初中物理阶段的教学应充分挖掘教材、实验、生活、情感等教学资源的优势,用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消除畏惧心理,从而增强学好物理的自信心.
  1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实践研究,是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对自身进行行为反思的有效途径,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困难以及课堂教学研究,有助于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法,制定有效的教学措施.适时创造生本课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有活力的课堂,虽作为后起之秀,但已掀起课堂改革的新潮流.学生的喜欢学、勉强学、厌倦学,反映出学习质量是截然不同的.学生是认知的主体,物理知识真正的掌握和理解要通过学生自觉与积极的努力获取,教师的教是在学生自觉与积极配合下才能完全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学习物理的热情.通过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使教师由“经验型”教师转变为“学者型”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2排解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困惑
  大多数教师对提高教学效率存在较多的困惑,有的老师平铺直叙多,创设情境少;有的教师提问用“是不是或对不对”等语言,但能达到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少,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少;有的老师为了互动而互动,场面热闹的较多,但真正收获效果的少;有的老师反复布置重复性的练习,对不同学生不同情况针对性强的练习少,有效联系的少.这些问题使师生配合出现了空隙和脱节,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在物理概念的分析理解中,可以通过归纳概括,让学生更好地类比进行区分,使之不混淆,为问题的变通做好基石.如通过两个可测量的量进行比值定义的概念ρ=m/V(密度),c=Q/mΔt(比热),R=V/I(电阻)等,这些都是物体本身属性的量,学生不应通过数字公式强硬记忆,需要体会它们的定义方法和物理意义.电阻中要分析导体电阻R是通过导体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I的比值定义,理解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通过U和I的比值测出R,但并不是R与U是正比关系或者说R与I成反比关系的错误说法.导体的本身属性决定了R的大小.R=U/I与I=U/R的物理意义完全不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公式变形,在对比中让学生做更好的理解掌握.
  3初中物理实验的价值思想
  对物理实验要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按规则操作,仔细观察,如实记录,根据记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对于适宜的物理问题可以设置探究性实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物理课本中实验类型很多,不同的实验类型,其规则和要求一般不同.有的需要教师演示操作,如通过三棱镜分解白光,让学生通过实验解释现象.有的实验必须在学生课堂上独立操作,如要自制天文仪器,准备铁丝、细线、望远镜镜片(购买)、保鲜膜内筒.先用铁丝细线等材料做成空心的天球仪,天球的中心是太阳和可绕太阳公转的球,用保鲜膜筒粘制成长镜筒等材料,口径约10 cm的开普勒望远镜,在教师指引下,学生进行制作,从而煅炼学生实验的技能技巧,激发学生在成功与喜悦中学习物理的热情.还有的属于课外实验,实验之前,必须认真观察,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原因和条件.另外也可以将有些演示实验变为师生共同实验,如用带塞的小药瓶穿入塑料细管的实验来验证气体和液体的热膨胀现象.
  4课堂问题串教学环节
  问题串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教学内容提出按照逻辑思维方式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或一组相关教学问题,学生在教师问题串的引导下不断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学习教学内容.这种阶梯式的教学方法把问题逐渐深入,把知识点一层层地剥开,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学习进步.深入研究问题串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得到物理知识能力的提高.如演示实验将一烧瓶内的水烧开时,塞紧瓶塞并倒立放置,半分钟后,从烧瓶顶浇上凉水:(1)这时会发现停止沸腾的水又重新沸腾,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凉水浇到烧瓶顶部后,烧瓶顶部温度发生的变化是什么?(3)水面上的水蒸气遇到顶壁后会发生怎样现象?原因是什么?(4)此时水蒸气的压强与密度会产生怎样的变化?(5)沸点在压强的变化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通过演示实验,以旧知识引出新问题,揭示问题情境,在多种探究渠道中把知识结构铺垫为学生的思维模式,在充满启发、程序、趣味性的氛围中构建思维的“里程碑”.
  5教师需要及时进行作业习题反馈
  教师在对待学生的物理作业时一定要反馈及时,同时要准确给学生以解答,及时有效地纠正学生中不论是认知错误还是步骤上的错误都需要加以指正,有利于学生及时修改完善自身的物理认知结构.习题作业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可以有效反映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能力与理解程度.对题目中已知与未知条件选用恰当的分析方法,同时有利于新知识的同化吸收.
  例题一铜环均匀加热一段时间后,则铜环发生
  A.内径减小,外径增大
  B.内外半径一起都增大
  C.同外半径一起都减小
  D.内外半径都没有发生变化
  分析此选择题,可以运用假设证明法,首先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规律,铜环受热以后,体积应该膨胀,所以C、D选项错误,接着A、B选项中,先假设A是正确的,然后进行证明:铜环的外径增大,靠近外径的部分也就向外膨胀;铜环的内径如果减小,靠近内径的部分向内膨胀.那么在它们之间肯定有一部分不膨胀,这一假设结论与热胀冷缩规律不符合,所以A选项是错误,因此答案选B.通过假设一个答案正确,再依据相关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正确答案.
  总之,初中物理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的同时,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所表现和形成的状态,教师要适时有意识地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发掘每位学生思维潜在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有的放矢地排除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的障碍与干扰,让中学物理知识的传授更富有 “新鲜感”与“成功感”.
其他文献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置身于陌生的、未知的问题氛围之中,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将这一概念运用于初中科学教学,让学生立足于生活经验,结合自己的知识基础来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新的科学知识,并总结相应的科学方法,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  1生活化问题情境的教学功能研究  要具体研究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就必须深入研究其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功能.  
高中物理属于高中阶段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于物理教学来说,仅仅具备理论知识是完整的,还必须在教学中加入实验内容,实验教学的实施也是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实验理论以及方法、技能的深入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实验素养以及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形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其实践能力.  1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1.1 有利于物理课堂的完整性及理论实践的均衡发展
中学如何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把学生所具备的科学知识和中学物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从一开始学习物理就同时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初二开始学习物理,应该怎么样做从一开始学习物理,就培养学生正确的物理思维?初中的物理和小学的科学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小学科学教程所涉及的物理内容是非常全面的,基本涵盖了力、热、声、光、电、磁各部分,应该说为初中的物理学习奠定了良好的认知基础,在小学的过程
作为物理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物理学科难学、难教,要想让学生入门就更难了,物理学科的特点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不太相吻合,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形成,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比较薄弱,掌握物理知识还有一定的难度,而初中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的节奏,达不到教学的要求,学生的多次失败与挫折,使他们形成了心理上的沉重负担,失去了对学习物理的兴趣,背离了我们正常教育的轨迹,这是我们当前教育
河北省唐山市迎宾路小学(以下简称“迎小”)是一所坐落在城乡结合部的区直小学。在校生2800余人,62.5%的学生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2012年,我被任命为迎小校长。上任伊始,摆在我面前的是急需解决的14起发生在校园中的恶性事件:七人磕坏牙齿。五人摔断胳膊,一人眼睛受伤,一人从二楼跌落……  面对如此缺乏内涵、管理混乱的学校。我该如何“经营”?一个温暖的午间,我读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样一段文字——“
期刊
在当今知识主宰经济的时代里,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则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及进行高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具有较强迁移能力的人,对各种不同环境和事物,尤其对意料之外的或从未从事过的或从未遇过的事物与环境,能够灵活将所学知识和已有能力迁移于其它领域解决问题,成功应变,顺利完成新领域中的任务.  与其他学科相比,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更侧重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而且,学习内容前后是相互衔接,具有严密的
俗话说:“疑问是通向真理的桥梁”.这充分凸显了提问的重要性,因为解决问题主要侧重学生的技能,而提出问题则预示着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对于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具有较高要求.本文就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升学生提问的有效性进行了讨论,以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提问意识  长久以来,灌输式学习模式一直是我国教学的主要方式,初中物理教学也不例外.在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
高中物理教材人教版选修3-2第五章介绍了交变电流.对于高中学生来讲对恒定电流比较熟悉,因为初中里涉及到的基本都是恒定电流的题目,对交变电流了解的并不多,特别是交变电流的有效值问题,笔者想就此问题做一陈述.  交变电流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电流、电压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的电流叫做交变电流,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直流电,与直流电相比,交变电流强调更多的是电流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由于交变电
苏教版新课改革不断深入,许多地区的初中物理教学逐渐趋于开放性,意在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式并且引导其不断地总结提高自己.开放性试题需要通过不同的角度,达到锻炼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目的,因此开放性试题的设计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方法.通过对试题的条件、结论及解题策略等方面的训练,有针对性的设计题目,使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  1物理力学开放性试题的设计技巧  1.1推陈出新,用新颖的方法设计问题  在设计试
家用电路的电流是正弦式电流,关于正弦式交流电的有效值,高中物理教材中也只是给出结论,让学生直接应用.文中笔者给出了正弦式交流电的有效值的推导,也旨在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交流电有效值的定义.按照电流有效值的定义:让交流与恒定电流分别通过阻值相同的电阻,如果在交流的一个周期内它们产生的热量相等,那么这个恒定电流的电流值就是交流电的有效值.  如图1为正弦式交流电的图象,瞬时电流的表达式为I=I0s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