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学霸”、清华博士、奖学金获得者……连日来,郴州市宜章县瑶族失聪女孩江梦南的故事被人津津乐道,她从小立志当医生,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清华大学药学博士。近日,记者走近这个充满光环的90后女孩儿,聆听她与命运抗争的故事。
学唇语学游泳,挑战自我
1992年,江梦南出生,全家欢腾。当父母积极规划如何培养她时,现实给了他们沉重一击,几个月大的江梦南持续高烧。治疗过程中庆大霉素等耳毒性药物导致她患上极重度神经性耳聋,左耳损失大于105分贝、右耳听力完全丧失。当时,医生宣判她不可能实现康复。
没听力,就等于丧失了语言能力,而且只能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 “一定要让她与其他孩子一样正常说话”,江梦南父母偏偏不认命,带着她辗转各地求医,寻找语言康复训练法,但几个月的实践并未带来任何改变。
彼时,江梦南父母很失落,也倍感压力,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决心教她说话,努力让她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回到家里,江梦南一手抚摸爸爸妈妈的喉咙感受声带振动,一手放在父母嘴边感受气流的变化,以此来学习如何发声。不下千遍的练习才能换来一点一滴的进步。
在父母的耐心指导下,两岁左右,江梦南终于能開口说话。三、四岁的时候,江梦南开始学习拼音,从“a、o、e”到“an、en、in”,再到平上去入的变化,江梦南逐步矫正自己的发音,力争说好每一个字。
因为丧失听力,平衡力大受影响,医生曾建议她不要学习骑车和游泳。江梦南却主动提出学习要求,摔了不少跟头后,她如愿骑上了自行车,也在与妈妈的比赛中学会了游泳。
在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下,江梦南一步一步突破自我。小学四年级暑假,她就自学完五年级的课程,直接跳级升入六年级,成为邻居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听力受限,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
江梦南从不觉得自己“特殊”,她甚至比正常人更严格要求自己。在小升初时,她以“迟早要离开家离开父母,趁早出去锻炼自己”为由说服父母,孤身一人前往陌生的城市求学。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在母亲看望她时,她还会叮嘱母亲:“过马路时,你要注意先看看两边是否有车……”
“课堂上老师讲话的语速较快,知识点又丰富,仅仅依靠读唇语,根本无法跟上学习进度,我很多时候靠看板书、看课件自学。”江梦南学习时喜欢琢磨,数学题有很多解题步骤,她会去推敲每一步,各个击破。物理的很多概念,她都会通过做实验来辅助记忆。
在付出数倍于同龄人的努力之后,2011年,她以615分的成绩考入吉林大学,并在这里攻读了硕士学位。
“我从小就有一个医生梦,但听力受限,不能选择临床医学专业,所以我选择药学专业,希望能通过科研成果减轻别人的痛苦。”江梦南道出了她学药学的初衷。
研究生学习期间,江梦南在小组讨论时,因为无法及时反馈信息而苦恼,但每次老师都会反复地问,“江梦南你听明白了吗,你会了吗?”老师的关心温暖了她的内心。
“我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才能完成别人看来很轻松的事。”江梦南说,学习英语不可避免要接触听力和口语考试,江梦南无法听到英语发音,只能靠看音标练习口语。残缺的无声世界赋予江梦南异于常人的专注,也让她更有韧劲。她努力钻研语法,在英语阅读和写作上下功夫。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她因听力障碍,舍弃掉听力部分的分数,她依然顺利通过了考试,之后又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还获得了吉林大学自强自立大学生标兵、白求恩医学奖学金、东荣奖学金等荣誉。
从小锻炼出来的自学能力,让江梦南在科研道路上“如虎添翼”。读硕士期间,她的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研究,为完成任务,她对国内外的最新理论进行研究,学习了编程语言,最终全英文发表了含金量很高的影响因子为3.123的SCI论文。
参与志愿活动,让爱延续
在与江梦南交流的过程中,比起她自己一路走来的不易,她更愿意说起一路上给予她帮助的那些人。
初中时期,江梦南的班主任就是英语老师,考试时把江梦南喊到办公室,为她朗读听力;中考时,郴州市教育局为她设立“独立考室”,由老师面对面读语文和英语的听力题;硕士生阶段学校教授杨晓虹手写专业术语与她交流,并时常关注她的学习动态……
“从上小学到现在,我得到了太多的关爱。”“感恩”二字始终萦绕在江梦南的心头。尽管江梦南还没有踏足社会,但她已经开始尽力回报社会。
大学期间,她就加入阳光志愿者协会,竭尽所能、发光发热,同协会成员一起参与“节约吉大”“地球一小时”等公益活动,做一些让自己和身边人变得更好的事情。
暑假期间,她常常去家乡的特殊教育学校做义工,探望、陪伴那里的孩子,并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鼓励孩子们认可自己,才会有动力、有力量去跟困难痛苦抗衡。目前,江梦南的家乡有好几个部门和她联系,希望她能把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当地的残障人士分享,江梦南都一一答应下来。
前不久,江梦南顺利通过了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的面试,9月,江梦南将赴清华大学继续药学研究,能拥有自己的科研成果,帮助更多的人是她前进的方向。天助自助者,我们也希望,这个生活在静默世界里的女孩在追梦的路上勇往直前。
学唇语学游泳,挑战自我
1992年,江梦南出生,全家欢腾。当父母积极规划如何培养她时,现实给了他们沉重一击,几个月大的江梦南持续高烧。治疗过程中庆大霉素等耳毒性药物导致她患上极重度神经性耳聋,左耳损失大于105分贝、右耳听力完全丧失。当时,医生宣判她不可能实现康复。
没听力,就等于丧失了语言能力,而且只能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 “一定要让她与其他孩子一样正常说话”,江梦南父母偏偏不认命,带着她辗转各地求医,寻找语言康复训练法,但几个月的实践并未带来任何改变。
彼时,江梦南父母很失落,也倍感压力,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决心教她说话,努力让她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回到家里,江梦南一手抚摸爸爸妈妈的喉咙感受声带振动,一手放在父母嘴边感受气流的变化,以此来学习如何发声。不下千遍的练习才能换来一点一滴的进步。
在父母的耐心指导下,两岁左右,江梦南终于能開口说话。三、四岁的时候,江梦南开始学习拼音,从“a、o、e”到“an、en、in”,再到平上去入的变化,江梦南逐步矫正自己的发音,力争说好每一个字。
因为丧失听力,平衡力大受影响,医生曾建议她不要学习骑车和游泳。江梦南却主动提出学习要求,摔了不少跟头后,她如愿骑上了自行车,也在与妈妈的比赛中学会了游泳。
在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下,江梦南一步一步突破自我。小学四年级暑假,她就自学完五年级的课程,直接跳级升入六年级,成为邻居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听力受限,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
江梦南从不觉得自己“特殊”,她甚至比正常人更严格要求自己。在小升初时,她以“迟早要离开家离开父母,趁早出去锻炼自己”为由说服父母,孤身一人前往陌生的城市求学。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在母亲看望她时,她还会叮嘱母亲:“过马路时,你要注意先看看两边是否有车……”
“课堂上老师讲话的语速较快,知识点又丰富,仅仅依靠读唇语,根本无法跟上学习进度,我很多时候靠看板书、看课件自学。”江梦南学习时喜欢琢磨,数学题有很多解题步骤,她会去推敲每一步,各个击破。物理的很多概念,她都会通过做实验来辅助记忆。
在付出数倍于同龄人的努力之后,2011年,她以615分的成绩考入吉林大学,并在这里攻读了硕士学位。
“我从小就有一个医生梦,但听力受限,不能选择临床医学专业,所以我选择药学专业,希望能通过科研成果减轻别人的痛苦。”江梦南道出了她学药学的初衷。
研究生学习期间,江梦南在小组讨论时,因为无法及时反馈信息而苦恼,但每次老师都会反复地问,“江梦南你听明白了吗,你会了吗?”老师的关心温暖了她的内心。
“我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才能完成别人看来很轻松的事。”江梦南说,学习英语不可避免要接触听力和口语考试,江梦南无法听到英语发音,只能靠看音标练习口语。残缺的无声世界赋予江梦南异于常人的专注,也让她更有韧劲。她努力钻研语法,在英语阅读和写作上下功夫。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她因听力障碍,舍弃掉听力部分的分数,她依然顺利通过了考试,之后又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还获得了吉林大学自强自立大学生标兵、白求恩医学奖学金、东荣奖学金等荣誉。
从小锻炼出来的自学能力,让江梦南在科研道路上“如虎添翼”。读硕士期间,她的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研究,为完成任务,她对国内外的最新理论进行研究,学习了编程语言,最终全英文发表了含金量很高的影响因子为3.123的SCI论文。
参与志愿活动,让爱延续
在与江梦南交流的过程中,比起她自己一路走来的不易,她更愿意说起一路上给予她帮助的那些人。
初中时期,江梦南的班主任就是英语老师,考试时把江梦南喊到办公室,为她朗读听力;中考时,郴州市教育局为她设立“独立考室”,由老师面对面读语文和英语的听力题;硕士生阶段学校教授杨晓虹手写专业术语与她交流,并时常关注她的学习动态……
“从上小学到现在,我得到了太多的关爱。”“感恩”二字始终萦绕在江梦南的心头。尽管江梦南还没有踏足社会,但她已经开始尽力回报社会。
大学期间,她就加入阳光志愿者协会,竭尽所能、发光发热,同协会成员一起参与“节约吉大”“地球一小时”等公益活动,做一些让自己和身边人变得更好的事情。
暑假期间,她常常去家乡的特殊教育学校做义工,探望、陪伴那里的孩子,并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鼓励孩子们认可自己,才会有动力、有力量去跟困难痛苦抗衡。目前,江梦南的家乡有好几个部门和她联系,希望她能把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当地的残障人士分享,江梦南都一一答应下来。
前不久,江梦南顺利通过了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的面试,9月,江梦南将赴清华大学继续药学研究,能拥有自己的科研成果,帮助更多的人是她前进的方向。天助自助者,我们也希望,这个生活在静默世界里的女孩在追梦的路上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