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初步感知狼牙山五壮士壮烈豪迈、坚强不屈的崇高品格。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用简洁明确的词语理清课文
线索。
3.通过自主阅读,掌握人物群像描写的一般方法,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理清故事
线索
1.揭示课题,感知课文大意。
(1)读题,“五壮士”分别指哪五位战士?
(2)出示“五壮士”姓名,
齐读。
(3)思考:课文写了五位壮士的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感知课文内容从明确人物姓名开始,也是初步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2.字词检查,理清文章线索。
(1)晋察冀根据地—崎岖 棋盘陀—悬崖绝壁(图示理解晋察冀根据地、狼牙山等)
(2)根据课后题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阶段?分别在哪些自然段?(如下图)
【設计意图:字词检测须有针对性,重在扫除学生的理解障碍。根据课文后面的思考题来梳理文章叙述顺序和结构脉络,事半功倍。】
3.交流反馈,初知人物形象。
二、品读感悟,感受人物
形象
1.自读课文,聚焦人物描写。
(1)默读课文,画出课文
中描写五位战士打击敌人的
语句。
(2)自由读,读通顺,读出自己的感觉。
2.边读边注,感悟英雄形象。
(1)边读边想,抓住关键词,把你对五位战士的印象写在空白处。如“沉着”这个词,我读出了班长的冷静,感受到了他的英勇无畏。
(2)交流。
预设1:“打”得痛快。
预设2:“砸”得酣畅。
3.指导朗读,定格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学习表现人物形象的课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边阅读边批注,不仅是个性化阅读的需要,也是培养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需要。】
三、比较阅读,发现表达秘妙
1.再读句子,发现表达异同。
(1)探究一:
班长马宝玉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副班长葛振林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战士宋学义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讨论一:描写人物形象的语言是否可以交换?
【设计意图:意在发现人物形象描写需要与人物的身份、职责等相宜。】
(2)探究二: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讨论二:描写人物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
【设计意图:意在发现人物描写的顺序也需要与人物的身份、职责等相宜。】
(3)探究三:
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
砸去。
讨论三:不以马宝玉为主要描写对象,而代之以其他人物是否可以?
【设计意图:意在发现典型人物的选择也需要与人物的身份、职责等相宜。】
2.讨论交流,揭示表达方法。
集中描写:内容合适、顺序合理
典型描写:把握整体、选择典型
3.朗读小结,深化表达情感。
四、迁移方法,尝试课堂
练笔
集中描写“一群鬼子”
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挥动着指挥刀, 。一个鬼子刚露出头来, 。另一个鬼子 。 。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选择典型描写“一个鬼子”
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
【设计意图:“集中描写”和“典型描写”这两种群像描写的方式,不仅要揭示,更需要让学生动笔尝试。通过随文练笔,在学习描写方式的同时,反过来加强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再认识。】
1.选择练笔,交流点评。
2.引导存疑,齐读课题。
五、课堂小结,回顾延伸
教学
这一节课,我们利用小标题整体把握故事情节,不仅感受到了五壮士的人物形象,还学习了“集中描写”和“典型描写”的表达方法。下节课我们还将学习五壮士“跳下悬崖”部分,真正理解他们被称为壮士的原因。
【评析】
学什么?怎么学?
——《狼牙山五壮士》课例评析兼谈“学为中心”阅读教学转型
《狼牙山五壮士》故事脍炙人口。作为经典课文的《狼牙山五壮士》,老师们已积淀了诸多教学经验。在“学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指引下,如何扬弃已有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以真正实现“让学于生”的教学愿景?周跃东老师的教学实践,为这类课文的教学转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学生“学什么”,从“语言内容”转向“言语形式”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也有紧张的故事情节,师生往往为豪迈的英雄主义精神所激励,着力于形象的感知和情节的梳理。这自然是不错的。但是,教学仅止于此,显然是不够充分的。
周老师的课堂教学,学生不仅有对语言内容的充分体验,更有对言语形式的具体实践。首先,学生根据课后题梳理故事情节,“接受任务—
( )—( )—( )—跳下悬崖”,从而整体把握了情节的演变和发展;其次,学生对文中两处描写五壮士歼敌场面的语段展开学习,通过批注、交流和朗读,感受人物的英雄气概和牺牲精神。这是往常的教学中同样注重的。只不过,周老师的教学意图亦在于此,又不止于此。情节的梳理更是为之后语段比较做铺垫,即同为歼敌场面,前后的叙述方式有何不同?形象的感知也是为前后人物刻画方法的比较做准备。
于是,学生的学习内容着重落在言语形式的发现、比较和模仿练习上。同是对“一群人”——五壮士的描写,前后的方法是有区別的。前者是通过“集中描写”的方式表现人物形象,后者则以“典型描写”来展现。更为可贵的是,周老师不仅引导学生发现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还引领学生深入语言内部,探究集中描写和典型描写各自的言语秘密,即“集中描写:内容合适、顺序合理”“典型描写:把握整体、选择典型”。集中描写时,人物身份和职责的不同带来了其形象的不同。比如班长马宝玉,他固然可以像副班长葛振林一样,“打一枪就大吼一声”,但是,他更应该是“沉着地指挥战斗”。其余人员也同样。这就是“内容合适”。当语序被打乱时,学生自然就明白“顺序合理”的必要性,这不仅是表达的需要,也是阅读的需要。典型描写的秘密在于群体与典型的关系,也就是选择什么样的典型才能最大限度地表现群体的形象。马宝玉作为班长,是这一群体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然,在其他语境下,也并非一定要以人物的身份为衡量的准绳。
“学为中心”“让学于生”,根本的问题是学生究竟学什么。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文的语言内容,更要学习课文的言语方式,也就是“表达”。学习语言内容是学习“言语方式”的基础,不能深切感知语言内容,言语方式的学习也就无从着手;只有语言内容而忽视了言语方式,也就无法明白人物形象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表现的。经典课文因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引人注目,往往会遮蔽了学生对言语形式的发现和探究。周老师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以供解析和借鉴。
二、学生“怎么学”,从语言感悟转向“言语实践”
“学为中心”“让学于生”的第二个问题是“怎么学”。是不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只有学生个体呢?是不是学习方式只有自学呢?答案显然不是的。周老师的实践同样值得探讨与参考。
第一点,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应该是个体和群体的结合。首先,学生需要并且可以自学,而且可以单独自学。没有一个学生是零起点的。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所以应该安排学生自学的时间和空间。“边读边想,抓住关键词,把你对五位战士的印象写在空白处”,看似程式化的教学环节,其实是引导学生从个人的视角进入文本。其次,学生更需要群体的交流,来达成沟通信息、融会共识的目的。不同的学生,即便视角一致,理解层次也是不同的;即便层次相近,理解的程度也是有差异的。于是,在对五壮士中同一个体的交流中,学生逐渐确立对某个人物的形象认知;在对不同个体的言说中,逐步形成对“五壮士”的共同理解。
第二点,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不仅有学生,肯定少不了教师的“在场”。学生不仅需要自学,更需要教师的引导。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作用不仅是推进教学进程,更重要的是拓展学习领域、提升学习层级。周老师选择两处描写五壮士歼敌场面的语段以供学生比较学习,这是学生自身难以实现的;周老师引导学生发现两处描写方式的不同,也不是学生自身可以实现的;“集中描写”和“典型描写”的言语秘密,若不是周老师通过更换、调序等方式予以比较,学生同样很难理解。一句话,学生需要在已有的学习起点上不断加以巩固和发展,而这,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当然,无论是“独学”还是“群学”,抑或是师生“共学”,最重要的是学生需要经历言语实践。以上对五壮士形象的体认,学生经历了自学批注、交流共识等环节,是言语实践的一种。更为明显的是,师生在共同解析了人物群像“集中描写”和“典型描写”两种方法后,学生尝试了随文练笔。也就是说,通过仿写的方式,实现对两种言语方式的体认,并进一步理解不同的言语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的表达需求。周老师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言语实践以加深语言感悟,是对“让学于生”这一理念的切实理解。
如上所述,周跃东老师的《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对于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作出了适切的回应,是在“学为中心”理念引领下经典课文教学转型的有益尝试。以上解析,管窥一二而已,深入探究,还能有更多的启发。
(作者单位:浙江桐乡市崇德小学/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责任编辑 郝 帅
1.读懂课文,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初步感知狼牙山五壮士壮烈豪迈、坚强不屈的崇高品格。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用简洁明确的词语理清课文
线索。
3.通过自主阅读,掌握人物群像描写的一般方法,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理清故事
线索
1.揭示课题,感知课文大意。
(1)读题,“五壮士”分别指哪五位战士?
(2)出示“五壮士”姓名,
齐读。
(3)思考:课文写了五位壮士的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感知课文内容从明确人物姓名开始,也是初步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2.字词检查,理清文章线索。
(1)晋察冀根据地—崎岖 棋盘陀—悬崖绝壁(图示理解晋察冀根据地、狼牙山等)
(2)根据课后题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阶段?分别在哪些自然段?(如下图)
【設计意图:字词检测须有针对性,重在扫除学生的理解障碍。根据课文后面的思考题来梳理文章叙述顺序和结构脉络,事半功倍。】
3.交流反馈,初知人物形象。
二、品读感悟,感受人物
形象
1.自读课文,聚焦人物描写。
(1)默读课文,画出课文
中描写五位战士打击敌人的
语句。
(2)自由读,读通顺,读出自己的感觉。
2.边读边注,感悟英雄形象。
(1)边读边想,抓住关键词,把你对五位战士的印象写在空白处。如“沉着”这个词,我读出了班长的冷静,感受到了他的英勇无畏。
(2)交流。
预设1:“打”得痛快。
预设2:“砸”得酣畅。
3.指导朗读,定格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学习表现人物形象的课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边阅读边批注,不仅是个性化阅读的需要,也是培养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需要。】
三、比较阅读,发现表达秘妙
1.再读句子,发现表达异同。
(1)探究一:
班长马宝玉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副班长葛振林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战士宋学义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讨论一:描写人物形象的语言是否可以交换?
【设计意图:意在发现人物形象描写需要与人物的身份、职责等相宜。】
(2)探究二: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讨论二:描写人物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
【设计意图:意在发现人物描写的顺序也需要与人物的身份、职责等相宜。】
(3)探究三:
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
砸去。
讨论三:不以马宝玉为主要描写对象,而代之以其他人物是否可以?
【设计意图:意在发现典型人物的选择也需要与人物的身份、职责等相宜。】
2.讨论交流,揭示表达方法。
集中描写:内容合适、顺序合理
典型描写:把握整体、选择典型
3.朗读小结,深化表达情感。
四、迁移方法,尝试课堂
练笔
集中描写“一群鬼子”
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挥动着指挥刀, 。一个鬼子刚露出头来, 。另一个鬼子 。 。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选择典型描写“一个鬼子”
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
【设计意图:“集中描写”和“典型描写”这两种群像描写的方式,不仅要揭示,更需要让学生动笔尝试。通过随文练笔,在学习描写方式的同时,反过来加强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再认识。】
1.选择练笔,交流点评。
2.引导存疑,齐读课题。
五、课堂小结,回顾延伸
教学
这一节课,我们利用小标题整体把握故事情节,不仅感受到了五壮士的人物形象,还学习了“集中描写”和“典型描写”的表达方法。下节课我们还将学习五壮士“跳下悬崖”部分,真正理解他们被称为壮士的原因。
【评析】
学什么?怎么学?
——《狼牙山五壮士》课例评析兼谈“学为中心”阅读教学转型
《狼牙山五壮士》故事脍炙人口。作为经典课文的《狼牙山五壮士》,老师们已积淀了诸多教学经验。在“学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指引下,如何扬弃已有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以真正实现“让学于生”的教学愿景?周跃东老师的教学实践,为这类课文的教学转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学生“学什么”,从“语言内容”转向“言语形式”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也有紧张的故事情节,师生往往为豪迈的英雄主义精神所激励,着力于形象的感知和情节的梳理。这自然是不错的。但是,教学仅止于此,显然是不够充分的。
周老师的课堂教学,学生不仅有对语言内容的充分体验,更有对言语形式的具体实践。首先,学生根据课后题梳理故事情节,“接受任务—
( )—( )—( )—跳下悬崖”,从而整体把握了情节的演变和发展;其次,学生对文中两处描写五壮士歼敌场面的语段展开学习,通过批注、交流和朗读,感受人物的英雄气概和牺牲精神。这是往常的教学中同样注重的。只不过,周老师的教学意图亦在于此,又不止于此。情节的梳理更是为之后语段比较做铺垫,即同为歼敌场面,前后的叙述方式有何不同?形象的感知也是为前后人物刻画方法的比较做准备。
于是,学生的学习内容着重落在言语形式的发现、比较和模仿练习上。同是对“一群人”——五壮士的描写,前后的方法是有区別的。前者是通过“集中描写”的方式表现人物形象,后者则以“典型描写”来展现。更为可贵的是,周老师不仅引导学生发现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还引领学生深入语言内部,探究集中描写和典型描写各自的言语秘密,即“集中描写:内容合适、顺序合理”“典型描写:把握整体、选择典型”。集中描写时,人物身份和职责的不同带来了其形象的不同。比如班长马宝玉,他固然可以像副班长葛振林一样,“打一枪就大吼一声”,但是,他更应该是“沉着地指挥战斗”。其余人员也同样。这就是“内容合适”。当语序被打乱时,学生自然就明白“顺序合理”的必要性,这不仅是表达的需要,也是阅读的需要。典型描写的秘密在于群体与典型的关系,也就是选择什么样的典型才能最大限度地表现群体的形象。马宝玉作为班长,是这一群体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然,在其他语境下,也并非一定要以人物的身份为衡量的准绳。
“学为中心”“让学于生”,根本的问题是学生究竟学什么。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文的语言内容,更要学习课文的言语方式,也就是“表达”。学习语言内容是学习“言语方式”的基础,不能深切感知语言内容,言语方式的学习也就无从着手;只有语言内容而忽视了言语方式,也就无法明白人物形象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表现的。经典课文因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引人注目,往往会遮蔽了学生对言语形式的发现和探究。周老师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以供解析和借鉴。
二、学生“怎么学”,从语言感悟转向“言语实践”
“学为中心”“让学于生”的第二个问题是“怎么学”。是不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只有学生个体呢?是不是学习方式只有自学呢?答案显然不是的。周老师的实践同样值得探讨与参考。
第一点,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应该是个体和群体的结合。首先,学生需要并且可以自学,而且可以单独自学。没有一个学生是零起点的。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所以应该安排学生自学的时间和空间。“边读边想,抓住关键词,把你对五位战士的印象写在空白处”,看似程式化的教学环节,其实是引导学生从个人的视角进入文本。其次,学生更需要群体的交流,来达成沟通信息、融会共识的目的。不同的学生,即便视角一致,理解层次也是不同的;即便层次相近,理解的程度也是有差异的。于是,在对五壮士中同一个体的交流中,学生逐渐确立对某个人物的形象认知;在对不同个体的言说中,逐步形成对“五壮士”的共同理解。
第二点,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不仅有学生,肯定少不了教师的“在场”。学生不仅需要自学,更需要教师的引导。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作用不仅是推进教学进程,更重要的是拓展学习领域、提升学习层级。周老师选择两处描写五壮士歼敌场面的语段以供学生比较学习,这是学生自身难以实现的;周老师引导学生发现两处描写方式的不同,也不是学生自身可以实现的;“集中描写”和“典型描写”的言语秘密,若不是周老师通过更换、调序等方式予以比较,学生同样很难理解。一句话,学生需要在已有的学习起点上不断加以巩固和发展,而这,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当然,无论是“独学”还是“群学”,抑或是师生“共学”,最重要的是学生需要经历言语实践。以上对五壮士形象的体认,学生经历了自学批注、交流共识等环节,是言语实践的一种。更为明显的是,师生在共同解析了人物群像“集中描写”和“典型描写”两种方法后,学生尝试了随文练笔。也就是说,通过仿写的方式,实现对两种言语方式的体认,并进一步理解不同的言语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的表达需求。周老师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言语实践以加深语言感悟,是对“让学于生”这一理念的切实理解。
如上所述,周跃东老师的《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对于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作出了适切的回应,是在“学为中心”理念引领下经典课文教学转型的有益尝试。以上解析,管窥一二而已,深入探究,还能有更多的启发。
(作者单位:浙江桐乡市崇德小学/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