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关于爱的理论都必须从某种关于人及人类生存的理论开始。人无论是人类或个人,一旦降临于斯世,就行驶和享受着“爱”与“被爱”的权利。然而,在这两者之间,何种现象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呢?“爱”这个主题是一个永久性和值得研究的课题。因为,人之最根本需要是爱。特别是作为教师,我们要善待每一个学生,这是教师管理班级应该体现的一种教育思想。学生是班级或学校的工作对象,他们既是教育对象,又是培养对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因此,我们要以爱为阶梯,以爱为桥梁,营造一个“爱”的环境来帮助学生健全自我、适应社会、主动发展、和谐成长,从而成为一名充满爱心的全面发展的学生。
一、爱应给予学生
什么是给予?最容易产生的一种误解是:给予意味着舍弃某物、丧失某物、牺牲某物。凡其人格发展尚未超出获取性、剥削性或储藏性阶段的人,只可能如此误解给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对给予又是一种怎样的理解呢?教师给予最重要的方面不在物质范围内,它存在于人性中所有的领域。把什么给予他人?特别是教师把什么给予学生?教师应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奉献出来。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教师要为学生牺牲自己的生命。
1.教师把自己的生机、活力给予学生。教师给予学生自己的欢乐、兴趣、理解、知识、幽默、悲伤、自己活泼生命的一切表征。教师把其生命内容给予出来,由此充实学生、丰富学生。教师深化自己对生命活力的感受,由此使學生的生机感振奋、兴盛。
2.教师应无私奉献爱。教师并非获取而给予,给予本身即是无与伦比的欢乐。但在给予时,教师不可避免地会激活学生身上的某种东西,后者又反过来作用于老师。所以,在真正的给予中,给予者不可能不获得某种回报,然而这种回报,是内心无私奉献爱的信息者和传递者。这就是“教学相长”的效果。
3.给予意味着学生也成为给予者。师生均分享着他们所唤起的东西赋予他们的欢乐。就爱而言,这就意味着:爱是造就爱的能力。马克思曾以优美的笔调表述过同样的思想:“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跟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合乎人的本性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
二、爱应激发、鼓励学生
在传统思想中都认为,只是一味地付出,不求回报,那就是至高无上的爱。但随着时代的转变,人们的观念的更新,人们开始认识到“爱”并不禁锢于一定的狭义性,它有其更为广阔的思想内涵。
作为教师也不应站在传统的爱的基础上,像老牛耕田一样,奉献一定量所谓的“爱”。我们应努力寻找爱的另一层面得含义,那就是创新的“爱”的体现。通过一些巧妙的行为和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爱”。因为,我们面对的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学生,他们是一批富有朝气、有个性、有思想的新时代的学生,不能再以传统的老经验式的爱来表达对学生的爱,因此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
1.用鼓气、说理、关心人来体现对学生的爱。教师思想工作的立足点是什么呢?就是凝聚人心。根据初中学生思想的单纯和他们的年龄特点,以及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接受各自父母所给予的言传身教和个性差异的特点,开展小队之间的关心活动,使学生之间在一定范围内互相吐露心声。其中,鼓励那些平时沉默寡言的人谈谈自身和集体的关系,让那些活泼开朗的人即兴演讲“爱的体现”的活动。让学生之间了解得更全面,更为融洽地相处,使爱成为同学之间的纽带。鼓气、说理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看清目标,看到希望,说到底就是关心爱护学生的实际利益,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打动学生。
2.来班不分先后,爱班就是一家。这就是提倡的博爱,即“团队精神”。一个班有了团队精神,即使个体实力不甚强,但是由于整体效能的发挥,照样能把班级办好。因此,教师在奉献爱的同时,也要激发学生的内在爱。如果不培养学生的“爱”的体现,即使个体实力很强,一个班级也只能是一盘散沙。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始终按照:“来班不分先后,爱班就是一家”的要求去做。要求学生发挥出自己内心深处的爱,努力去创造一个和谐、团结、勤奋、进取、求实、创新的氛围,构筑一个“趋之若鹜”的境界,使班级不断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教会学生“长×宽×高”,这里所指的长就是长足发展,宽就是要有宽阔的胸怀,高就是要有高素质文明的行为,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
3.尊重学生的人格,来体现对学生的爱。苏霍姆林斯基把热爱学生作为一个“好教师”的重要条件。他指出:“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他是怎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和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教师应该懂得,尽管学生在许多方面是有待成熟的人,但是学生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教育的对象。因此,教师必须极大限度地尊重和相信他们。教师如果把教育学生的权利凌驾于学生的人格之上,必然会把斥责、讽刺、挖苦视为正常的教育手段,甚至发展到辱骂、体罚学生的地步。“亲其师”是“传其道”的重要前提,师生关系紧张使学生在“亲师”方面产生反感、困惑,必然会影响到教育效果。
责任编辑 一 觉
一、爱应给予学生
什么是给予?最容易产生的一种误解是:给予意味着舍弃某物、丧失某物、牺牲某物。凡其人格发展尚未超出获取性、剥削性或储藏性阶段的人,只可能如此误解给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对给予又是一种怎样的理解呢?教师给予最重要的方面不在物质范围内,它存在于人性中所有的领域。把什么给予他人?特别是教师把什么给予学生?教师应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奉献出来。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教师要为学生牺牲自己的生命。
1.教师把自己的生机、活力给予学生。教师给予学生自己的欢乐、兴趣、理解、知识、幽默、悲伤、自己活泼生命的一切表征。教师把其生命内容给予出来,由此充实学生、丰富学生。教师深化自己对生命活力的感受,由此使學生的生机感振奋、兴盛。
2.教师应无私奉献爱。教师并非获取而给予,给予本身即是无与伦比的欢乐。但在给予时,教师不可避免地会激活学生身上的某种东西,后者又反过来作用于老师。所以,在真正的给予中,给予者不可能不获得某种回报,然而这种回报,是内心无私奉献爱的信息者和传递者。这就是“教学相长”的效果。
3.给予意味着学生也成为给予者。师生均分享着他们所唤起的东西赋予他们的欢乐。就爱而言,这就意味着:爱是造就爱的能力。马克思曾以优美的笔调表述过同样的思想:“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跟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合乎人的本性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
二、爱应激发、鼓励学生
在传统思想中都认为,只是一味地付出,不求回报,那就是至高无上的爱。但随着时代的转变,人们的观念的更新,人们开始认识到“爱”并不禁锢于一定的狭义性,它有其更为广阔的思想内涵。
作为教师也不应站在传统的爱的基础上,像老牛耕田一样,奉献一定量所谓的“爱”。我们应努力寻找爱的另一层面得含义,那就是创新的“爱”的体现。通过一些巧妙的行为和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爱”。因为,我们面对的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学生,他们是一批富有朝气、有个性、有思想的新时代的学生,不能再以传统的老经验式的爱来表达对学生的爱,因此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
1.用鼓气、说理、关心人来体现对学生的爱。教师思想工作的立足点是什么呢?就是凝聚人心。根据初中学生思想的单纯和他们的年龄特点,以及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接受各自父母所给予的言传身教和个性差异的特点,开展小队之间的关心活动,使学生之间在一定范围内互相吐露心声。其中,鼓励那些平时沉默寡言的人谈谈自身和集体的关系,让那些活泼开朗的人即兴演讲“爱的体现”的活动。让学生之间了解得更全面,更为融洽地相处,使爱成为同学之间的纽带。鼓气、说理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看清目标,看到希望,说到底就是关心爱护学生的实际利益,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打动学生。
2.来班不分先后,爱班就是一家。这就是提倡的博爱,即“团队精神”。一个班有了团队精神,即使个体实力不甚强,但是由于整体效能的发挥,照样能把班级办好。因此,教师在奉献爱的同时,也要激发学生的内在爱。如果不培养学生的“爱”的体现,即使个体实力很强,一个班级也只能是一盘散沙。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始终按照:“来班不分先后,爱班就是一家”的要求去做。要求学生发挥出自己内心深处的爱,努力去创造一个和谐、团结、勤奋、进取、求实、创新的氛围,构筑一个“趋之若鹜”的境界,使班级不断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教会学生“长×宽×高”,这里所指的长就是长足发展,宽就是要有宽阔的胸怀,高就是要有高素质文明的行为,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
3.尊重学生的人格,来体现对学生的爱。苏霍姆林斯基把热爱学生作为一个“好教师”的重要条件。他指出:“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他是怎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和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教师应该懂得,尽管学生在许多方面是有待成熟的人,但是学生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教育的对象。因此,教师必须极大限度地尊重和相信他们。教师如果把教育学生的权利凌驾于学生的人格之上,必然会把斥责、讽刺、挖苦视为正常的教育手段,甚至发展到辱骂、体罚学生的地步。“亲其师”是“传其道”的重要前提,师生关系紧张使学生在“亲师”方面产生反感、困惑,必然会影响到教育效果。
责任编辑 一 觉